贴吧用户_Q87KSS7
关注数: 63
粉丝数: 67
发帖数: 8,092
关注贴吧数: 16
中医笑话之脏腑理论 1.《素问》“脾与胃以膜相连”。《难经》“脾重二斤三两,长五寸,扁三寸”。《类经图翼》“脾与胃用膜相连而附其上之左,形如刀镰”。《医贯》“胃其左有脾,与胃同膜,而附其上”。 2.《难经》“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针灸聚英》(明,高武)“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状如石,而附着于脊之十四椎,当胃下两旁”。《医学入门》(明,李橚)“肾有两枚,左属水而右属火,重各九两,右主女而左主男”。 3.《类经图翼》“心居肺管之下,膈膜之上,附着脊之第五椎”“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外有赤黄裹脂”。 明明中医老祖宗们留下的典籍有大量证据证明就是解剖学上的脏器,为啥今天的中医们非要嘴硬“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中医的器官不是实指,是功能器官,是一个系统”呢,因为不这么胡说八道,一本《系统解剖学》就能让中医彻底玩完,就无法继续苟延残喘下去了
中医笑话之把脉 1.滑寿(1304-1386)“左尺为肾,膀胱,命门;右尺为三焦,心包络”。 朱丹溪(1281-1358)“左尺为肾,膀胱;右尺为命门,三焦” 2.李杲(1180-1251)“左手为外感,右手为内伤”。 徐春甫(1520-1596)“左尺为小肠,膀胱;右尺为大肠” 3.张景岳(1563-1640)“左尺为肾,膀胱,大肠;右尺为三焦,命门,小肠”。 4.李时珍“余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中,按了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脏腑如彼,俨若脏腑居于两手之间,可扪而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 5.徐大椿(1693-1771)“病之名有万,而脉之象不过数十……此皆推测偶中,以此欺人也。” 6.陈修园(1753-1823)“时医开口辄云脉象,便知其习惯欺人小技……大抵不肯说实话耳。” 总结:什么把脉,装模作样的胡说八道罢了,中医们的老祖宗早就说破了
数典忘祖的中医粉 那些张口就“没有中医,哪有你”,“中医黑都是数典忘祖”的中医粉们:“其脏腑生成之次第,若阴包阳者为男,先生左肾;阳包阴者为女,先生右肾”;《医学入门》(明,李橚)“肾有两枚,左属水而右属火,重各九两,右主女而左主男”。你们连身体结构都违背了你中医老祖宗给你们的规定,用实际行动否定你们老祖宗的研究,还有脸骂别人
笑话理论之“脾主统血” 已知: 1.中医教材“脾,位于中焦,横膈之下,形如刀镰”,《素问》“脾与胃以膜相连”,可知即是现代医学解剖中的脾(spleen) 2.中医说“脾主统血”,防止血液溢出脉外 3.现实里有很多因为疾病被切除脾的,没见在脾切除后出血表现,相反,某些疾病的出血在进行脾切除后缓解 结论:所谓“脾主统血”,纯属胡说八道
别问,问就是穴位存在,但检测不到 为什么中医粉们都这么招笑,说话连最基本的逻辑都没有。按这个逻辑,跳大神驱鬼治疗也应该进医保
林子大了,什么小丑都有 笑死人,别说全世界,就是国内,诸多恶性肿瘤的诊疗指南,手册,有几个中医粉见过???比如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见过没有???这些指南里的优先级推荐有垃圾中医什么关系???奉劝这种只知道个“癌症”的无知中医粉们,先去查查肿瘤的定义,命名,分类吧
和中医一样只知道个“癌”就敢大放厥词的中医粉们好好看看 先上8版《中医学》关于“肿瘤”的病因及治疗(完完全全的胡说八道),再举2个现代医学如何认识并治疗肿瘤的例子
仅仅“气是一种极细微的物质”这一中医基础理论(见图中8版《中医学》),就能让中医粉们笑料百出
再来思考一下 已知1.中医:“脾,位于中焦,在左膈之下,形如镰刀”,《素问》称脾与胃以膜相连(这就是解剖学脾的大致位置),脾“升举内脏,主统血”。已知2.现代医学,脾大脾亢(比如肝硬化失代偿期)往往会有三系减少表现,脾切除是治疗手段,3.全世界脾切除患者那么多,怎么反而切除后贫血得到改善了?
既然“气是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元气是产生和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始物质”,“精气是肉眼无法看到的极精极微的精粹物质”。是“物质”,嗯嗯,那么其构成是???是否一层不变?有什么样的反应?肉眼看不到,更精密的仪器也看不到,到底在哪呢?
什么都能扯。。
中医粉们喜欢拿中医来碰瓷现代医学,先看看这个
现实里的中医是不是如中医粉嘴里那样厉害(中医院都不要中医专业)
换个思路,看看“西医黑” 古希腊医学也是传统医学之一,然而盖伦等人及其四体液气质学说这些理论,早被扔了,反观某“医”
到底谁才是对的呢 中医与“新冠”: 1.张伯礼院士:湿邪郁肺、邪热壅肺、邪毒闭肺、内闭外脱 2.仝小林院士:寒湿疫 3.杨力教授:瘟湿疫而非火疫 4.刘景元教授:温热疫 5.郭海军教授:寒湿热浊毒 6.刘清泉院长:湿毒。 7宋恩峰教授:湿、热、虚、毒、淤 8.熊继柏教授:温热浊毒 9.杨春波教授:湿热疫 10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 11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内科学神经内科学某专家:为寒湿疫!倡导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去芍药汤。 12 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当时非常湿冷的环境下,这个病是寒湿疫。 13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某重症医学科主任:冠状病毒从它的时间属性来说,还是偏于阴寒的 14 杨、张、张、郭、王。283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证素特点的文献调查分析。 通过证素调查可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机特点以湿、热为主,病位在肺。 15 首届全国名中医浙江省新冠肺炎防治中医某高级别专家、教授。 中医辨证新冠属于“湿毒化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属于“湿毒疫”范畴,感受“湿毒之邪”致病,“湿毒”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理核心。 16 国家中药管理局派遣的国家中医医疗队第二批队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某名医工作室主任、北京中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主任医师、温病大家某学术继承人、博士:对这次新冠病毒的病理机制分析得非常清楚了,它非风、寒、暑、湿、燥、火,吴又可说得非常好,“乃天地之间别有一种疠气”,它是典型的一个微生物的直接进入呼吸道黏膜,突破粘膜屏障,进入血液循环的一个侵袭。 17 某国医大师某教授认为是“寒疫”,“寒湿疫”。 18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呼吸科资深专家教授。此病的病因是感受疫浊之气,《温疫论》曰:" 疫者,疫气流行,多兼秽浊 "。一是指疫疠之气,二是指秽浊之气。
看看“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医比世界其他地区的传统医学如何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看看“博大精深”的中医之“脉诊” 先介绍“脉诊鼻祖”扁鹊:《史记》:“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闲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
估计是因为没有“辨证论治”
笑话大全
废医验药才是正途
不仅是骗子,还是小偷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无题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中医粉们能不能指出文中的错误,来解释解释?而不是盯着这作者如何如何,作者其人如何跟文中说的是否属实有必然联系?
还说鸡毛医生跟指点江山不是一个人?那我揭穿鸡毛医生“三甲医院硕士医生”的马甲你搁这满口芬芳是干嘛呢?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自诩“三甲医院,硕士”,一副高高在上样子,却不见多少专业性,玩人身攻击,撒泼打滚那套多没意思啊,直接上图
再找那位自吹是“三甲医院硕士内科医生”的鸡毛爱令箭,给你提的 再找那位自吹是“三甲医院硕士内科医生”的鸡毛爱令箭,给你提的问题你还没回答呢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专找那位叫鸡毛爱上令箭的那位自称某地级市三甲医院的消化内医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