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6116 du6116
关注数: 6 粉丝数: 8 发帖数: 1,709 关注贴吧数: 34
写在半决赛之前,不要重蹈覆辙,全锦赛八进四沪津女排之战再反思 24年女排全锦赛,上海女排小组赛一路顺风,高居第一,天津女排跌跌撞撞排名第八,挤入淘汰赛。八进四沪津之战前,很少有人看好天津女排。但是,恰恰就是看似跌入低谷的天津女排,在陈方教练的指挥下,破釜沉舟,绝地反击,不仅击溃上海女排,更是一鼓作气,最后夺得全锦赛冠军。 如今排超联赛进入尾声,明天沪津争夺决赛的一个位置。由于李盈莹的意外受伤,天津女排实力下降,因小彩娃出走导致实力下降的上海女排似乎看到了进入决赛的希望。球迷和不少自媒体也纷纷预测,让沪津半决赛的悬念重生。 此时此刻,希望上海女排再次反思全锦赛八进四失利的经验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第一,战略上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轻敌。李盈莹缺席,天津队依然是实力占优,上海队必须去拼对手,不能有“保”的心态。同时,也不能被强大的天津队“吓死”,未战先怯,丢失自信心。 第二,战术上,拼发球,拼拦网,拼防守,绝不能再出现“刘美君杀疯了,拦不住的场面了”。 第三,任人唯贤,谁的状态好谁上场,谁的即战力强谁上场。对于年轻球员,更要敢于放手使用。刚结束的沪辽之战,高卉宜的发挥令人眼前一亮;王音迪虽然成功率较低,但是失误和被拦明显减少,考虑到辽宁队一号位丁霞较强的防守和三号位副攻的强拦网,王音迪的表现是可以接受的。她的状态也是可以期待的。 最后,预祝上海女排打出风格,打出水平,不论胜负,昂首离开球场。
B组季后赛第1阶段排名和第2阶段分组-沪青出线形势不容乐观 排超B组季后赛第一阶段已经结束,最终排名如下。 1.河南女排13胜1负积40分; 2.四川女排13胜1负积36分; 3.浙江女排12胜2负积36分; 4.江西女排12胜2负积35分; 5.云南女排10胜4负积31分; 6.江苏青年女排8胜6负积24分; 7.福建青年女排8胜6负积23分; 8.上海青年女排7胜7负积22分; 9.广东女排7胜7负积20分; 10.深圳青年女排5胜9负积14分; 11.天津青年女排4胜10负积15分; 12.山东青年女排3胜11负积10分; 13.河北女排2胜12负积6分; 14.北京青年女排1胜13负积3分; 15.辽宁青年女排0胜14负积0分。 第二阶段分组如下: A组:1.河南女排、6江苏青年女排、7福建青年女排、12.山东青年女排; B组:2.四川女排、5云南女排、8.上海青年女排、11.天津青年女排; C组:3.浙江女排、4.江西女排、9.广东女排、10.深圳青年女排。 12进8,根据规则,每组前两名出线,三个小组的第三名中,成绩最好的两个出线。 第一阶段,由于沪青二比三不敌福青,最终排名第八。第二阶段只能和四川,云南,津青一组,面对四川、云南,赢面微乎其微,最多偷个一局两局;津青则是边打边进步,沪青未必能零封,这样的话,沪青小组出线形势严峻。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不过,建议大家佛系看球,不要自我添堵。
专题讨论,上海女排如何充分利用小彩娃的发球轮? 排超常规赛还剩最后两轮,上海女排稳居第一。从常规赛的比赛质量来看,上海女排还有不少地方需要提高,本帖就如何充分利用小彩娃的发球轮,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抛砖引玉,欢迎大家集思广益,为上海女排加油鼓劲。 小彩娃的强力跳发无疑是上海女排大杀器,但是也存在一些隐患:比如失误过多(发球失误次数大于发球得分);对手逐渐适应小彩娃的发球等等。不过,本文着重讨论球队集体如何充分利用小彩娃的发球。 第一,队员不要只想着靠小彩娃的发球直接得分,而失去对比赛的专注度,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比赛中,我们不止一次的看到,小彩娃的强力跳发,使得对手一传接的东倒西歪,球是非常规过网居多,而上海女排专注度不够,对于非常规过网的球,也是应对的手忙脚乱,错失防反的良机。所以,越是小彩娃的发球轮,其他队员越要保持高专注度,比如探头球,网前小球等等。 第二,小彩娃的强力跳发,常常使得对手一传不到位,勉强调攻,这时候,如果对手攻击的位置离网过远,上海女排前排不需要拦网,可以下撤防守,避免拦网导致的破坏球。 第三,当小彩娃强力跳发使得对手无攻过网,许晓婷一定要关键球给关键人,除了前排的战术球以外,不要忘记小彩娃后三进攻的大杀器。 暂时想到这些,希望大家补充。 重中之重,保持专注度,不然小彩娃强力跳发,让对手鸡飞蛋打,勉强过网也能轻易渡轮,失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是士气,心态。
上海女排现状之我见,写在全锦赛结束后 2024年,全国女排锦标赛结束了,上海女排仅输一场,落位在第五名。上海女排近年来,就像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绩稳定在90分以上,有时能考95分,但是永远考不到100分?为什么?简而言之,考95分不容易,但是要从95分提升到100分,需要付出更艰苦的努力。 排管中心不想要冠军?肯定想要。排管中心为了要冠军,付出了多少?95%-100%。 俱乐部不想要冠军?肯定想要。俱乐部为了要冠军,付出了多少?90%-95%。 教练组不想要冠军?肯定想要。教练组为了要冠军,付出了多少?85%-90%。 球员整体不想要冠军?肯定想要。球员整体为了要冠军,付出了多少?80%-85%。 正是这个小小的渐落差成为上海女排近20年来始终与联赛冠军无缘。 这个小小的渐落差是如何形成的? 排管中心能不能做得更好?比如球员淘汰体制是不是过于僵硬? 俱乐部能不能做得更好?比如俱乐部的公众号是不是过于简单?更新是否及时? 教练组能不能做得更好?比如着重加强一传等专项训练;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促进和完善队内的良性竞争。 球员们能不能做的更好?比如增强集体荣誉感,刻苦训练,加强责任心,提高专注度,每球必争。 说了这么多,回看起来都是废话,空话和套话,但是还想发出来给大家看看。 当然了,人各有志,不能勉强。 比如排管中心拉来了赞助商,无论是一线队,还是各年龄段梯队,成绩至少保持全国前三名的竞争力,给市体委的述职报告也能基本过关了。 又比如俱乐部,钱花了,广告打了,市政府和集团交付的任务完成了。 再比如,教练组和球员们,我们缺少一锤定音的尖子球员,就是打不过天津队,但是尽力了,去年不是赢了一场吗?屡战屡败?没关系,屡败屡战,总有一天会重夺联赛冠军的。还有排球饭圈化也和上海女排无瓜葛。 最后是球迷们,请大家放平心态,理智评球,不要求全责备,要多正面鼓励。说的再俗一点,球票也不贵,更多的也不去现场看球,键盘球迷,键盘教练,就别操心了。
正事歪说,井喷的女排青训如何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不同的球迷对于女排国家队这三年来的成绩有着不同的认知。但是球迷们对于这两年U21,U19,U17等女排的出色成绩都是一致认可的。甚至于给于了井喷的极高的评价。同时,中国排协组织的各项U系列竞赛和校园排球比赛,几乎每月都在进行。由此可见,从排球普及到新秀选拔,中国排协及各省市排协的青训工作是有很大进步的,是值得肯定的。 在这么多的后起之秀脱颖而出的同时,竞争也日趋激烈。新秀们和前辈师姐竞争一队名额; U17,U19,U21这些相近年龄段的好苗子之间的内卷更厉害。最终能够进入一队阵容毕竟有限,剩下的好苗子出路在哪里?当然,上大学也是不错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从小就加入专业训练的运动员们,还是更希望将所学所长到职业排超等舞台上尽情施展发挥的。 然而,青训大好形势下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有的排超俱乐部中,新秀常年坐冷板凳。有的排超俱乐部青训给力,一线阵容年年更新,球员早早退役。有的排超俱乐部青训不力,导致阵容老化。 那么新的问题出现了。井喷的女排青训如何可持续发展? 笔者归纳以下方案,希望更多的球迷一起探讨完善。 1/ 更新各自排超俱乐部阵容 2/ 外租,转会排超俱乐部 3/ 扩大排超俱乐部数量,增加比赛数量 4/ 和香港澳门共建排球俱乐部,并吸收加入排超 5/ 引入选秀机制,给于培养新秀单位经济补偿 6/ 建立工资帽体系,确保公平竞争和球员合理收入 7/ 鼓励各年龄段球员出国打球,欧亚各级联赛均可 ......
怪这怪那很容易,但是中国女排现状需要团结 对于中国女排的现状,无用讳言,大多数球迷是不满意的。 球迷各抒己见,分析中国女排在巴黎奥运周期成绩未达到球迷期望的原因,比如“都是金钱惹的祸!都怪那些广告商家,都怪那些综艺节目组,都怪那些饭圈商人们,都怪那些经济团队们,把一个爱国之人,慢慢变成爱钱爱财的人。让多少名帅,让多少优秀的运动员慢慢变的那么陌生。” 怪这怪那怪谁都可以,也都对。然后哪?金钱,广告,综艺,经纪,媒体,粉丝,体制,乃至于饭圈,将来就没有了?不可能的,这些不但会继续存在下去,更会成为新常态。 所以,从事中国女排这项事业的教练,球员,排协; 热爱中国女排的球迷,商家,媒体; 大家团结起来吧,一起努力适应新常态,构筑新体系,创造新价值,达到新辉煌。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 上面这段话是我看到一则帖子后跟帖的改编。我在中国女排吧的帖子里,看到有球迷发言说到:“都是金钱惹的祸!都怪那些广告商家,都怪那些综艺节目组,都怪那些饭圈商人们,都怪那些经济团队们,把一个爱国之人,慢慢变成爱钱爱财的人。让多少名帅,让多少优秀的运动员慢慢变的那么陌生。” 我当时回帖:“怪这怪那怪谁都可以,然后哪?金钱,广告,综艺,经纪,媒体,粉丝,乃至于饭圈,还会存在下去,成为新常态。教练,球员,排协,球迷,商家,媒体一起努力吧,适应新常态,构筑新体系,创造新辉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