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ifolds
-
心空无住,任运逍遥!但尽凡情,不求圣解。
关注数: 160
粉丝数: 273
发帖数: 9,695
关注贴吧数: 55
来自德国西南部小城市风光特写 相机为d750,镜头24-120套机自带。后期用Photoshop自带raw处理子程序调整了下曝光色彩白平衡,无其他高级处理。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富特132周年诞辰 今天恰好收到日本寄来的个人最爱的54年贝五,遗憾是单层sacd……
神话or炒作?HD580 jubilee 二三事之我见
青圣火炬(前MELODIYA)1944贝三
来自1977年的声音——记Sigma Normal bias
Yamato Roger Young (09年首发版)
Melodiya Furtwangler Melodiya发行的富特文格勒战时录音贝多芬3579交响曲到手,富迷都可以进来聊聊(注意CD为个人收藏谢绝转让)
Sennheiser HD600
双碟完整版原声大碟到手庆祝!
BanDai 1701 & 1701E 图赏
SENNHEISER HE -1 试听图赏 本贴不谈耳机的音质如何,但是我对这只耳机的看法和紫檀mvw,x-w两位烧友基本上一致,大家可以直接搜他们的帖子读,会比我说得全面。
HIFIMAN 旗舰静电耳机SHANGRI - LA 发布会
逝去的经典 SIGMA-pro bias
百图带你游特展---纪念最伟大的科幻巨作系列诞生50周年
80年代首版dt880、dt990纪念贴 关注拜亚吧的时间远没有关注耳机吧长,不过现在的耳机吧已经是我不想经常去的地方,在那里发过首版990/880开箱,可惜关注的人不像想象中那么多。这是我第一次在本吧发帖,还请前辈们多关照吧!
照约定在年末送上拜亚动力80年双排字头版dt880开箱 头版990开箱见这里http://tieba.baidu.com/p/3365265737
hd540gold的亲民版?小记hd430 1978年左右森海创始人fritz sennheiser先生最后一次带领团队设计的一只旗舰级耳机,akg k340也是这一年上市……
预祝各位中秋节愉快
低调开箱~
【外交贴】Audio Physics 香港乐理音响吧 audio_physics吧链接: http://tieba.baidu.com/f?kw=audio_physics&fr=index&fp=0&ie=utf-8 乐理音响官方主站:欢迎各位发烧友关注本吧,一起畅谈音乐,交流器材,探讨人生!
This is the real thing ! 德国Linnenberg重头戏 : VIVACE 解码 官网链接:,作者:Jacky
菲尔兹奖得主巴尔戈瓦成果的通俗讲解 关注微信: DuoDaaMath 每天获得更多数学趣文 新浪微博: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eibo.com%2Fduodaa&urlrefer=137e5893c498d0efbe21897bc88c6584 巴尔戈瓦(Bhagarva)是2014年度菲尔兹奖的四位获奖者之一。他在接受数学家大会记者采访,简单的介绍了自己所做工作。他的介绍非常浅显,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2000年5月,克雷数学研究所提出了七个数学和物理方面的难题,并为每个难题悬赏100万美元,就是说,如果谁能解决这七个问题中的任意一个,就能得到100万美元奖励。七个问题中,有一个问题叫做贝赫和斯维讷通-戴尔猜想,是关于预测某些方程是有整数解或者有理数解的一个数学猜想。Bhagarva研究的问题就和贝赫和斯维讷通-戴尔猜想有关系。 有一类曲线方程方程被叫做椭圆曲线方程,它们中间有的就长得像这样的形式y2=x2+ax+b。这里,a和b是给定的整数,x和y是变量。这个形式,已经最简单的一种情况的椭圆曲线方程。但是,就算如些简单的形式,我们并不知道判定方程是否有整数解或者有理数解的一般方法。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提到的解,都是指这样的解。 你也许和哆嗒数学网的小编一样,觉得问题看上去并不难,但在现有已知算法中,没有一个算法能判定这样的方程是否解。不过,有一个大家都很推崇的算法,很遗憾,也没有人知道这个算法是可行的,还是不可行的。但这个被推崇的算法允许方程有有限多个解还是无限多个解。所以,如果那个算法可行,那就太让人兴奋了,因为那算法能的告诉我们三次方程怎么解,进一步四次方程的情况也有办法。这个就太经典了,它能把数学代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巴尔戈瓦并没有证明这个算法在任何时候都可行的,而是证明的是它在大多数时候是可行的。就是说,如果你随机的抽取一个椭圆曲线,这个算法是可行的可能性超过66%。在这之前,人们甚至不是知道这个可能性是不是大于零。所以,能知道这样的一个结果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突破。当然,这个猜想的本身并没有被证明。 关注微信: DuoDaaMath 每天获得更多数学趣文 新浪微博: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eibo.com%2Fduodaa&urlrefer=137e5893c498d0efbe21897bc88c6584
电平 / 增益 对推动之影响 很多人都喜欢大大声地听耳机, 有临埸感, 有规模感, 爽 ! 对初烧来说, 声音猛, 强大, 非常吸引 ! 所以增益高, 电平强的器材能够很抢耳, 声音大大件易於辨识(有嘢听), 弱音细节都变成刻意演奏, 给人情报量很丰富 ... [清晰] , [很强大] 和 [很分明] 这等错觉。 其实玩耳机最忌过份驱动 : over drive 其实玩耳机最忌过份推动, over drive : 首先, 耳机振膜的前后活塞工作行程很小, 来回几毫米吧 ?!?! 由於磁埸线的关系, 振膜前后活塞行程只能在有限度范围内(sweet range)维持线性反应。 过份增益或过份推动都会令振膜行程 超越它有限的线性工作范围, 变声了 ! 烧友所形容的 : 前冲, 紧张, 在脸颊上, 音色粗糙等基本都来自过大增盆。 有十级楼梯, 命令必须行走十步 ... 一步一级当然可以走十步, 若一步两级 五步已到顶了, 余下五步变相撞墙 ! 经常脱离线性范围, 同时亦令很多微微弱弱的小动静无从反应, 音质显著变得粗枝大叶。 我想指出的是 : 音源电平 / 耳扩 / 耳机灵敏度 三者须互相配合, 才能有好声效。 现今新一代的DAC普遍都带很高电平输出规格, rca通常都有2 Volt , XLR分分钟高达4 - 6V ! 特别是专业背景那些解码产品。 可幸的是它们绝大部分都有可调式输出电平, 我建议用户认真使用这项功能, 灵活运用, 对於匹配耳扩从而迎合不同耳机灵敏度 起极大帮助。 相同道理, 当遇上录音电平特别高的曲目, 请同样处理。 理想情况应以声音开濶, 轻松舒展为目的, 微弱动静来去自如, 器材班数高的话, 总音量尤其可以开得更大而不吵耳, 声音去得更放更尽。
为可HD-800这麼难玩 ? 它是否适合口水歌, 初烧 ? HD-800真的很难玩, 它不适合口水录音, 器材要求相当高水平, 对音响心得更是一大挑战 ! 为什麼如此 坦白讲我不知道 ! 它是否超前先进, 我不敢评论, 但这东西确实很麻烦, 稍稍偏歪概念, 一点功夫未做好, 出来的分数都不高。 其实用这种产品玩hifi, 听音乐, 真的自寻烦恼, 自己虐待自己。 但经过一段自虐自娱的阶段之后, 慢慢会衍生出自己对音响的重新认知, 其中部分是老生常谈, 部分是温故知新, 噢 原来真的每样细节都须留神注意 ! 最后发觉 在这路程上其实自己正在给自己考试, 以往对音响的认知不断被受考验, 最后能否高分数毕业, 须看领悟能力, 我给自己发成绩表的话 怕且有50分吧 ! 这个挑战好玩有乐趣否 ? 小弟不敢代表其他人意见, 只觉得自己身为音响从业员一分子, 若条件许可又有发烧精神的话, 便应该试试。 有机会小弟会跟大家分享一些不值钱的个人经验, 谢谢各位 !
电脑音源, 发掘出一点小小心得 开宗明义, 先讲大方向大目标 : PC / Mac CAS - 取其方便, 基本上无须现成电脑以外的资本投入, 买个usb解码器便可即时出发, 简单又即食。 Music Server - 须购置现成产品, 或者DIY制作适合电脑玩家, 水平视乎动手能力强弱。 限於固有程式加上内部电磁干扰和供电缺陷, 一般家用PC和Mac CAS都无法减避当前限制, 纵使补充搅作花样多多, 出来的声音往往都未尽人意, 不入hi-end门槛, 浪费了高质素解码器之能耐。 至於Music server, 小弟看法是未来高质素音源发展的大方向 ; 观点之一, 高要求高目标确实须要特事特办, 利用专用软硬件设计和机能来针对数码档回放功效, 方向清晰和可塑性更大。 很多人认为[计算机]播音不及CD机, 小弟以为这简单比较不怎公平 ... 大家要知道现今CD机取价动不动都要几万元以上, 更莫说6位数字的那些。 以家用电脑来说, 那有几万元一台的呢 ! CD机械那拾音部份(包括相关电路)从头到脚都是专为数据读取而发展, 并经过三十年演变进化, 现阶段成果经已相当成熟, 一般计算机又怎能与之匹敌。 回头看看现成的music server产品, 市场上暂时说多不多, 但随便拿来起码都有十款八款。 部份是专攻Linux作业系统特殊打造, 加入独门秘方(各式专业配置), 有部份是清减型Mac OS, 加强供电, 改用线性电源或内置noise filter什麼的, 简直八仙过河, 各显神通, 不可谓不热闹啊 ! Ok, 今天打算来谈谈几样改动方法, 令出来声音可以见得人。小弟不熟习软件知识, 只有藏拙, 用Mac的朋友可参考这里 :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ojoaudiofiles.wordpress.com%2Fopt&urlrefer=692698bf35bcfc6abd288c1f213bb3df ... and-video/ 取电方式 : 手头上有电处/隔离牛的 可以大派用场了... 首先, 电脑必须另外独立取电, 跟音响器材专用之墙插/排插分开, 减少对音响系统造成直接干扰。 同时, 把电脑接上电源filter过滤器或者隔离牛, 对, 这些东东不是用在音响取电之上 !! 电脑工作太噪杂, 须把这麻烦根源隔离, 这是正确使用filter和隔离牛的方式。 目的是把噪音源及其制造的电源垃圾 跟音响系统完全分隔开, 避免这些污染加进家中市电, 影响音响系统。 跟音响器材分开摆放, 尽量远离。由於家居环境限制, 我见到有烧友把DAC放在PC上面, 侧旁紧贴着显示器或者耳扩, 这摆局是音响大忌, 必须严肃纠正。 音档用外接external drive, SSD储存 : 注意, 避免使用usb接囗(或Firewire)取电那些品种, 必须选用独立供电(即自带供电火牛)的外接external drive, 此点非常重要 !! 理由是避免drive工作时的电流浪涌, 同时利用usb接口连接去usb DAC时更甚。 同样道理, 采用usb线连接去usb DAC的话, 请用Firewire外接SSD外存, 减少usb buss串行负荷。PC无Firewire, 可利用eSATA外接, 可惜这年代已很难找到eSATA接囗的外存机箱用来装置SSD了。3.5 硬盘转2.5 SSD, 此事上发生过一件小插曲, 留待下述再谈。 内置硬盘改用SSD, 把RAM的容量装置最大化, 4GB起码, 这些都是很多CAS玩家的共识。 这个是我手上现役的隔离牛, 目的是切断电脑和音响共地, 同时令电脑制造出的电源垃圾多少也能屏隔一下。 虽然这牛制作认真, 但我估计其他品质不太差的牛牛同样可以基本胜任。Fadal Art电源线, 属90年代初中古品种, 法国佬当地制造, 当时刚刚出口外销。
【高等数学联盟群入群测试题】不定期更新! 1.请根据题目要求准确在QQ群问题框中输入结果; 2.若题目有多个小题,请注意填写答案的顺序,顺序错误不予批准; 3.有任何问题可以在答题框中备注。
谷津HA-2伪开箱 今年3月初在汕头某处购买,用来对付HD800,HD580,K340,K702四只耳机。我想万元价位一体机有HA2有如此全能性的实在不多。下面上当时的开箱照片:
【资源楼】Springer GTM 系列图书pdf合集(网盘下载) Graduate Texts in Mathematics bridge the gap between passive study and creative understanding, offering graduate-level introductions to advanced topics in mathematics. The volumes are carefully written as teaching aids and highlight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theory. Although these books are frequently used as textbooks in graduate courses, they are also suitable for individual study. Series Editors: Sheldon Axler,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Kenneth Ribe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dvisory Board: Colin Adams, Williams College Alejandro Adem,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Ruth Charney, Brandeis University Irene M. Gamba,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Roger E. Howe, Yale University David Jerison,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effrey C. Lagaria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Jill Pipher, Brown University Fadil Santos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Amie Wilkins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喜欢本资源请至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pringer.com%2Fseries%2F136+&urlrefer=fdc7b46f267c8293ae3de3eb86d72e63购买正版图书。
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完整版 这场音乐会本身无需多加介绍了,各位吧友一定懂的,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各位都知道这场音乐会本应该有15首曲目,由于CD容量限制未能全部收录,实在是很遗憾!费劲很多心思寻找完整版,最后在卡拉扬DG全集里面找到了完整版本,分到两张CD中,于是我从自己购买的k2hd首批限量版本(编号146)中抓出13首,从DG全集中分离出吉普赛男爵之歌和无穷动波尔卡整理出这个完整版。通过对比可以明显感觉到DG版本是未经过很多后期处理的,声音还有点单薄刺激,k2hd版本更平衡,低频下潜更好且量多,细节更多,密度更大。 喜欢的吧友速速下载吧!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baidu.com%2Fs%2F1eQ65Wzw&urlrefer=34b5420984eae2db2fb61e9f69458335
我也来开箱~
本吧提问及回答问题规范格式的说明 要求: 1.标题前写上题目所属分类(分析,代数,几何,拓扑)并加“【】”,后面直接跟简明的题目叙述,标题尽量有吸引力,简洁易懂。 2.正文部分题目叙述可以用mathtype这类软件制成图片,也可以用chrome浏览器加上“math as you will”插件的方式直接输入到贴吧文本框(后面专门开帖叙述这种方法),还可以工整手写拍照… 3.发题目者可以紧接着叙述一下自己的思路,或者到某一步骤不会了,贴上自己的过程标记出来。任何情况下不建议没有经过自己思考就发问。 4.有人给出解答,无论正确与否,请礼貌回应,维持和谐严谨的气氛,发扬中国传统美德。 5.给出解答者呈现过程尽量细致,也可以点到为止,给点提示,方式和发问相同,照片或者直接输入。
新年第一帖 群主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做出新成果,考出理想成绩,考研的朋友考上理想的学校和喜欢的专业,期末考试的同学考出理想成绩。大家共同奋斗,在新的一年会有新的挑战,也会收获新的能力,会遇到新的朋友……怀着期待往前走吧!
一道极限题目
从现在起全体吧友一起带领贴吧走上正轨! 建吧10天,大家靠各种灌水已经达到了不错的等级,那么今后的时间希望诸位减少灌水了(否则别怪我删帖),大家往吧里发数学题吧,目前畅做得很好,狼哥也发了一些数学帖子,大家以他们为榜样。初期我们可以把群里面好的问题(有难度,锻炼思维,尽量是本身百度不到答案的)搬运到此,吸引网络人气!此帖也是临时的,今后会删除!
圣诞节贺词 Merry Christmas and a happy new year.敬祝圣诞,恭贺新喜。 Best wishes on this holiday season. 献上最诚挚的节日祝福。 Wishing you and yours a merry Christmas this holiday season.值此佳节,祝你全家圣诞快乐。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我们(高数联盟主群管理团队)祝你圣诞快乐。
数学很好玩,做人很简单——陈省身的为学做人 陈省身潜心研究数学70年余年,成果累累。大范围发展了微分几何学的“纤维丛”、“拓朴学”和“李群论”等科学理论。先后获得国际最高数学奖——沃尔夫奖和美国国家科学奖、全美华人协会“杰出成就奖”等崇高荣誉。然而当我们以为成就与创 新的背后必然伴随着苦苦的探索与无数的争议时,陈老却坦然笑道,“数学没有争议,数学好玩,不要讲大问题,大问题难办了,我仅仅是觉得研究数学很有意思,所以就做了。”对数学强烈的兴趣,促使陈老几十年如一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数学奇迹!无怪乎陈省身的夫人形容他“无时无处不在思索数学问题,也因此不知他何时何处在思索数学问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陈省身在八十岁时曾这样写道:我的生涯正在走向终点,唯一的问题是还要做什么。答案很简单:我将继续做数学。 数学大师们对于怎 样做人的答案几乎都出人意外却又质朴可爱,陈老的答案也不例外。“做人很简单,基本一点,不伤害别人。”他还非常幽默地说,做人没有什么大道理,很完美是不可能的,找个事情,吃饭吃得很好就行了,快乐地活着很重要。是呀,简简单单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走自己选择的路,这本身也是一种境界。陈老正是本着这样一种信念,演绎着他的精彩人生。他曾说过,人要充满爱心,宽容之心,不但自己要做得好,也要“仁义”之心。陈老不仅具有仁义之心,还有一片深深的爱国之情。当年陈老在国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后,毅然回国为祖国的数学天地贡献力量,培育人才。75年回国时陈老深情地写下“飘零纸笔过一生,世誉犹如春梦痕。喜看家园成乐土,廿一世纪国无伦。”拳拳赤子之情渗透纸背。尽管今年已是94岁高龄,只能坐在轮椅上跟大家交流,但是陈老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敏捷,还不时自嘲“别人问我长寿的秘方,我说我不运动,但依然健康!”也许正是简单纯洁的做人,一心治学,成了陈老健康长寿的秘诀。 众所周知,陈老不仅自己学问做得好,蜚声海内外,培养的学生也是成绩卓著,声名远扬,著名数学大师丘成桐 ,吴文俊都是他的弟子。也许人们会以为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陈老却淡淡一笑,透露他的育人之道,“不管学生,让他们自由发展。”言语中不禁流露出强烈的自豪之情。大师的魅力在于他自身人格力量的强烈感染力,虽然“不管”,却用自己的行动与态度引领了一个又一个青年学子迈入了数学的殿堂。 尽管已入耄耋之年,陈老依然四处奔波讲学,传递着智慧的薪火,将数学的魅力播种在无数青年的心中,为他们指引了前进的道路。 2002年8月20日,在陈老的建议与努力下,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 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陈老为“中国必将成为数学大国”这一由陈老预言并被数学界称为“陈省身猜想”的猜想的实现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倾注了无数的心血。演讲中,陈老说,“丘成桐认为中国的数学研究跟着外国人走,这点我承认。但我不认为外国人数学一定比中国人好!”他还笑言,成为数学大国很重要,但成为数学强国也没什么用嘛!言下之意不言而喻,不能为数学而数学,只有爱数学,把心投进去才能进步创新,不能追求表面虚荣。 花开时节,启真湖畔,陈老留下的笑语依然在耳旁回响。大师的气度 与神采,永远让年轻的求是学子敬仰。
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联赛专业组初赛的一道不等式题目 f(x)是偶函数且在[0,1]上单增,g(x)是[-1,1]上的凸函数,求证: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f75de898282ecbab022ec4bad7f3008601d60902&urlrefer=cca299a1911fa18b8e956737b2bbbc12
大家说说自己用过的比较好的数学教材吧! 学科/主要作者名 数学分析:W.Rudin,徐森林,史济怀 实变函数:那汤松,W.Rudin,徐森林,夏道行 泛函分析:W.Rudin,夏道行 复变函数:钟玉泉 高等代数:丘维声,李炯生 抽象代数:Serge Lang,冯克勤,南基诛 微分几何:陈维桓 概率论:K.L Chung
关于贴吧移动版的群组 本吧除原有QQ群外已经建立贴吧官方群,请各位使用手机客户端的群友踊跃加入(目前电脑上貌似看不到群组)!那里是灌水好地方
推荐一些常用世界著名数学网站,大家踊跃补充哈! Wolfram|Alpha: Computational Knowledge Engine: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wolframalpha.com%2F&urlrefer=b26f3b5c513c0aa797575ae1c93e93b6 MathOverflow: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athoverflow.net%2F&urlrefer=547615c275f9db215500e9d02551e1bd Mathematics Stack Exchange: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ath.stackexchange.com%2F&urlrefer=d0891bac46f41d569d0cb6ea180db9ff arXiv.org: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arxiv.org%2F&urlrefer=262703be58a8cf13445a864bbe4e720c
580中传来的勃兰登堡组曲伴我到此深夜... 这是我第n次晚上因为听音乐以及整理音乐文件夹睡得很晚了。还没有睡觉的朋友出来露个面呗...
跨越30年的两只耳机的对话--K340动圈静电混合耳机与K702普通版 7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应该算是AKG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这期间涌现了许多流传久远的耳机,包括人类最伟大的空气动力全开放耳机K1000,K240系列,K501......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支被遗忘的耳机--K340 这只耳机与k1000同时代诞生,1978年投入生产,1993年全部停产,一直躲在k1000的光环背后,当年售价2k的次旗舰,他就是AKG史上仅有的3只动圈静电混合耳机 -----K340 简要说明: K702是现代科技的产物,虽然老旗舰动圈静电都用上,科技水准高,但是素质不如.AKG老耳机听的就是味道,在那个时代,k340素质高于k240全系列,仅次于k1000!人声可以秒杀很多现在的2000元主流耳机,例如hd650,hd600,k701,k702,q701......,推好的k340在发烧友圈子里面很多人拿来与stax 007对比,其中频密度和醇香的程度非常毒人,乐器分离度不错,纵深超过k702,声场立体感也强于k702和hd800那种低头顶效应接近.中高频是静电的声音,低频是动圈的声音.k340内部共有10个振膜,两个单元,声学三分频结构,每边有四个动圈从动振膜和一个静电振膜,可知制作成本高,AKG在90年代初的低成本改革停产了k340,真是遗憾!我费劲心力终于在二手市场花不多的资金挖到,成色非常不错,让我们来看看吧!请跟随我的镜头显看看340的双单元混合结构去掉外层保护罩(340可以算半封闭耳机,通气量不大,但是横向声场与702差距不大)中间多孔金属罩下面是驻极体单元了,这个是我的第一只k340金色单元版本,我还有只银色的单元,这个单元负责中高频,这个单元退会将会导致340各种“版本出现”,我怀疑340本来没有高频、低频版本之分,而是单元不同老化程度造成的,论坛里没有人说过“低频版声音像老化的高配版”更稳固了我的猜测。中央驻极体单元四周有5个从动振膜的动圈单元(6个孔,但是有一个是变压器,有可能是用来把340变得“好推”),这个从动振膜设计官方的意思是想造成声波进入耳道的小小延迟,造成更好的双耳效应,实际听感340的声场立体感我听过的耳机里面仅有hd800这种顶级耳机才能达到,这种声场是现在的旗舰k701,702之流的“廉价声场”无法企及的。那么k340听起来是什么样的感觉呢?一个巨大的圆形空间里面到处“悬挂着”声像,纵向深度比650好,纵向方向层峦叠嶂的交错感,我一直以为这种定位只要素质搞到800档次才能做到,但是340依靠结构优势30年前就实现了。关闭外罩以前再来一张。。。k340不容易推,339推力是输出功率大于600mw,推340还行,风格算搭配,340的美感都能保持。30年后的今天,k340是k1000时代的次旗舰,与k702见面了。。。k702是我的入门耳机,声音不想多说,今天340是主角,他的设计就比340简单多了,这个也是akg被harman收购以后搞的“廉价变革”带来的,还是看看他的振膜吧,官方说这个振膜材质是铝箔。单元直径不如340,横向声场巨大,但是没有340这种规整的圆形了,而且立体感输很远(至少在我的系统下),我的耳机里面只有hd800能达到340那种依靠物理结构带来的环绕声场。 简评k340的声音:高频灵秀飘逸,颇有静电耳机的气质(根本就是静电),中高频非常华丽,没有毛刺的中频,密度极大的中频(这种中频密度我觉得和没有推好的hd800差不多,估计2000-6000价位这种密度感没有对手),低频干,稍有弹性,下潜不深,音乐响起,特别是现场演出这种录音,就感觉发声点从环形空间各处传来,结象除了“人头”外算小了,追求非常正确比例的人绕开。高频的光彩照人是它的吸引力所在,中频密不透风带有金属光泽和磁性是它永恒的两点,低频算是一个痛吧。我1000元收下的,有了第二只成色明显更好的就把第一只出了。340的声音比较慢,但不是森海老耳机用妥协瞬态带来的“拖慢”,而是瞬态好,收放的速度有意变慢的感觉,造成音乐丝丝入扣,每个出来的细节都让你听得很清楚,慢慢流入耳朵的感觉,听抒情歌曲太适合了。交响乐什么的因为这个耳机低频是个痛,比较短板,但是也能听,动态不差,没有低频营造的规模感气氛稍差。就写到这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