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寂寥 春风寂寥
关注数: 69 粉丝数: 603 发帖数: 26,534 关注贴吧数: 12
深宵的外卖 帝社异闻录 一、深宵的外卖 尘世疑真疑幻,今宵清雨来频。 芳华回首已烟云。 黄粱枕一梦,哭笑便由君。 今夜重提颓笔,记他世像缤纷。 诸君还赏几钱银。 雷同皆巧合,非是事中人。 调寄临江仙 源是一个外卖员,为了多赚点钱,经常接深夜的单。一个初冬的晚上,他抢到了一个单,客人点了一份小龙虾,要送到7楼。像往常一样,源到店家取了货,就匆忙向目的地赶去。 那里是一座住宅楼,看起来有点残旧,没有电梯。源向值班室的老伯保安打了个招呼,让他帮忙开了梯道口的门,便快步顺着楼梯向上走去。 住宅楼是一梯两户的,源走到6楼的时候,楼层左边的住宅漏出些微灯光,右边的却是乌黑一片,源心想,这大概是没有人住的吧,不过他没想太多,继续往上走去。 但他走完楼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吃了一惊。 根本没有7楼,在面前的是一扇明显是通往楼顶天台的门。 源有点不可置信,忙掏出手机,查看送货地址,的的确确是写着7楼啊。 突然,面前明明关着的门,却慢慢地打开了,就像给一只无形的手推开一样,楼顶外面初冬深夜的风吹到身上,源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他向外望去,除了远处的灯光把天台照得有点空旷,什么也看不到。 就在这个时候,梯道灯闪烁了一下,晃得卢员有点花了眼,定下神来的时候,才发觉手上拎着的小龙虾不见了,天台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关上了。 源倒吸一口冷气,身上汗毛倒竖起来,转头就向往下跑,就算知道急促的脚步声会把楼层的住户吵着,他也顾不上了。 后来听说,那里6楼没亮灯的那一户原来是住着一位女子,嗜吃小龙虾,但某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从楼顶天台跳了下去。 源心想,就算不留恋人间,心里其实还是有东西放不下的。
清代名人轶事 一、梁启超乩仙 任公与予同学于万木草堂,即广府学宫之仰高祠,日间好为谐谈。其读书作文,多在更深人静时也。暑假各自归里,假后复业。其弟仲策,出示所得诗文一巨帙,盖任公昆仲在里,时作扶鸾之戏,每与乩仙谈诗论文,日以为乐。乩仙不一,或为李白,或为杜甫,真假固不可知,然必为才鬼所托。一日有王摩诘降乩,随笔成文,中多佳句,任公试之曰:“能联句乎?”曰:“可。”任公乃与联句,亦即随时应付。任公又曰:“摩诘好佛,吾与汝谈禅如何?”则又极有禅理,娓娓不倦。观此,即或非真摩诘,亦非有天才,未易伪托矣。又有女仙,为南汉宫人李某娘,题诗一片幽怨。任公详询其身世,为之作传。又忆其乩诗二首。其一曰:“蛾眉谣诼古来悲,雁碛龙堆怨别离。三字冤沈奇士狱,千秋泪洒党人碑。(阮生负痛穷途哭,屈子怀忧故国思。芳草幽兰怨摇落,不堪重读楚骚辞)”下四句已忘却。其二曰:“煮鹤焚琴事可哀,不堪回首望蓬莱。一篇鹏鸟才应尽,五字河梁气暗摧。绝域莫回苏武驾,边风愁上李陵台。”下二句又忘却矣。 ——《万木草堂忆旧》 卢湘父著 注:括号中为网上找到补全的诗句,然有谓此两首为梁启超变法失败后才出示于人,疑非梁幼时所作。 二、谭嗣同涉江 谭嗣同幼失母,为父妾所虐,故操心危而虑患深,智慧反因以日增。五岁受书,即审四声,十五为诗文,斐然可观。好任侠,喜剑术,悲歌慷慨,绝异寻常人。从同邑孝廉涂舜臣游,为文益进。其六兄赴陕西父任,赋诗赠之曰:“一曲阳关意外声,青枫浦口送兄行。频将双泪溪边洒,流到长江载远征。潇潇连夜雨声多,一曲骊歌唤奈何?我愿将身化明月,照君车马度关河。”以弱龄之人,吐此等警语,无怪乎长老咸为击节。 同母兄嗣襄亦有慧才,病殁台湾,复生哀之恸,题其墓石云:“恨血千年,秋后愁闻唱诗鬼。空山片石,苍然如待表阡人。”又题文天祥之雨琴句云:“阴沈沈,雨寂寂,芭蕉雨声何急,打入报臣心,抱琴不敢泣!”某年与兄同舟涉江,风大作,浪高于舟数尺,舟人大恐,兄弟相视而笑,因口占两绝云:“波揉浪簸一舟轻,呼吸之间辨死生。十二年来无此险,布帆重挂武昌城。 白浪舡头聒旱雷,逆风犹自片帆开。他年击楫浑闲事,曾向中流炼胆来。”其造句悲愤、奇崛,往往如此,其能为国家一大壮烈牺牲者,固早蕴藏于文字间矣。 ——《同光风云录》邵镜人编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