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阿斐
当年阿斐
关注数: 0
粉丝数: 18
发帖数: 302
关注贴吧数: 1
不知千山看到了没有?再发一次,望千山珍重! 千山: 恕我冒昧,在中国做事,切不可急进,我曾犯过这个错误,悔之已不及,无论治学或环保,我们应该学一学毛主席,他老人家年轻时就不冒进,很有耐心,搞了个农村包围城市,而且做好了长期的奋斗准备(如马海德所言不虚,那一代人预备由下一、二代人革命成功),结果他胜利了。但当他老人家重权在握、呼风唤雨的时候,他却冒进了,后果如何?众所周知! 我们要有所改变,循序渐进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并非我胆小或“丧失了激情”,只是我已实践过了,如果要取得较多的支持,应该先取得人们的认可,惊世骇俗之事,偶尔为之尙可(“尚可”二字我考虑了很久,我以前不会接受这样的字眼,但我现在却要用这样的口气和你说,真是~~~~~~),如果成为生活中的常态,则不可取,也不大可能。在现有的条件下也许我们只能优先选择先生存,后发展的方式,稍稍改变一下斗争的方式方法或许会对我们更有利。 但无论如何我都要祝福你!希望你成功,我总是以为纵然在中国也会有理想主义者的一席之地。不然的话,中国人还有什么~~~~~~可言。
看历史应该有宽容之心--说说《蜀中无大将,诸葛亮对一批文武精英人 作者在开什么玩笑呢?蜀国政治形势何等严峻,诸葛亮如果胡作非为的话,早就国破家亡了。诸葛亮或许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但肯定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当然有失误的地方,也有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但我们不要忘了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诸葛亮则更不是,试问谁能在那个环境中做得更好?世事不容人一厢情愿,例如我自己就不理解为何赵云一直不受重用,可我不是诸葛亮,我不能知道当时还有什么复杂的因素在影响他(也许赵云不在朝廷坐镇别人就要搞政变,谁知道呢?),我只能说这是遗憾。至于“摧残”,老兄,你把帽子扣得太大了!兼且有“小人之心”的嫌疑,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心胸也还不至于如你所说得如此狭窄,这一点历史也早有公论。我手头上没有什么资料,加上打字很慢,就不一一列举了,请你原谅。我只是想说,我们研究历史,除了能满足我们的兴趣之外,如果能从中得益也是好的。所以我主张在我们看历史时应持有宽容之心(其实我觉得最好是谦卑的态度),这样或许对大家都有好处。说了一些离题的东西,请千山和各位原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