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染清欢 霜染清欢
关注数: 230 粉丝数: 554 发帖数: 95,749 关注贴吧数: 7
虽然初到隐吧,突然发现:自己原来隐居了十六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2009年,我身无分文,从深圳返乡,在贵人的资助下,回乡镇开了一家广告店,一晃到如今,十六个年头了。 信阳是全国唯一的终身宜居城市。特别是乡镇,物价便宜,生活节奏慢,青山绿水,民风淳朴,是我开店带娃的最佳出处。 当时全民都想着往城里搬迁。而我条件有限,儿子要上学,想的是“从农村包围城市”。2019年,娃在我的精心调教下,考上了大学(设计专业)。我想着可以出门闯闯了,结果2020年来了疫情,计划泡汤了。疫情结束后,整个经济形势下滑严重,更没机会进城发展了。 今年我已经54岁了,属于“四无老年"(无房、无车、无存款、无贷款)了,进城更没机会了。心里想,那就守着店,好好活着吧。 进了隐居吧之后,才发现——自己这十六年,其实一直都处于隐居状态! 这个发现,让我太惊奇,太意外了。怪不得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无论什么样的人群,最后都会各得其所的。何况,隐吧有一百五十多万人,足够陪伴我度过余生闲暇时光了。 各位隐神,侠客们,我的余生就靠你们了。还望各位刀下留情,可以斗嘴,批评,调侃,讽刺,可以让我奄奄一息,但不要彻底绞杀。我牺牲了,大伙就少了一个真实、有趣的聊友了。
周而不比和而不同,不营于世焉用文之? 周而不比和而不同,源自《论语》, “周而不比”的含义是:君子应该善于团结周围的人,但不应拉帮结派或结党营私。这里的“周”意味着普遍性和包容性,而“比”则指偏袒和私利。 “和而不同”的含义是:君子能够在与人交往时保持和谐友善的关系,但不必在具体问题上苟同于对方。这里的“和”指的是和睦相处,而“同”则意味着无原则的附和。 "不营于世,焉用文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不追求在世俗中的名利和地位,那么他为什么要用文章来表现自己呢?这里的“营”指的是经营、追求,而“焉”则是一个疑问代词,相当于“为什么”或“哪里”。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文人追求名利的质疑,认为如果一个人不追求世俗的名利,那么他就不应该用文章来表现自己,因为文章往往是为了获得名声和地位的工具。 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对文人追求名利的质疑:如果一个人不追求世俗的名利,那么他写文章的意义何在?文章往往是为了表达思想、展示才华,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誉。如果一个人不追求这些,那么他写文章的目的就值得怀疑。 对文人品格的强调: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对文人品格的强调。如果一个人不追求世俗的名利,那么他应该更加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品格,而不是通过文章来表现自己。真正的文人应该有高尚的品格和深远的见识,而不是仅仅追求文章的华丽和名声。 这句话与《宋史》中刘忠肃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他认为读书人应当把器量和见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不是追求空疏不学、以之媚俗的文章。因此,“不营于世,焉用文之”这句话强调了文人应当有高尚的品格和深远的见识,而不是仅仅追求文章的名声和地位。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