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282828 hero282828
关注数: 0 粉丝数: 48 发帖数: 431 关注贴吧数: 5
展示高等技术教育研究成果 推动高层次技术型人才培养 展示高等技术教育研究成果 推动高层次技术型人才培养我校主办“新技术、新理念――高层次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国际论坛 10月6日,由我校主办的“新技术、新理念――高层次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国际论坛在光大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我国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先生出席论坛开幕典礼。出席此次国际论坛开幕仪式的还有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四川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卢铁城,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顾问、上海电机学院原校长严雪怡,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会长、教育部职教司原司长杨金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学合作教育协会会长、教育部高教司原副司长朱传礼,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副理事长郝广发,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总编姜大源,我校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夏建国。此次论坛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教育体系,尤其是本科阶段的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探讨高等技术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实现与市场、经济的衔接。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科阶段的教育无论是在类型、任务,还是在目标、功能上,都存在着差异;对于不同类型的本科教育应该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卢铁城、姜大源、童天雄三位专家在论坛上与大家分享了他们近年来在高等技术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卢铁城是我校55届校友。他在题为“新技术发展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报告中回顾了五十年代在我校接受教育的经历和感受,阐述了这段教育对他人生发展的影响和意义。同时,他也对母校适应时代要求、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深信上海电机学院凭借着丰富的办学经验、上海的区位优势和特大型企业集团的支持,一定会在高等技术教育领域创造更大的辉煌。姜大源的报告题为“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思考”。他以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为背景,深入阐发了他对中国职业教育课程思考。他在报告中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并以此为理论依据,设计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矩阵,对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的选择和排序,藉此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童天雄则从全球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要素的活跃期出发作了题为“从IT到ET――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报告,对主导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产业进行分析,解释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矛盾解决的必然途径是清洁能源。由此,他认为,世界经济发展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是各个国家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技术教育若能积极适应产业发展的这一需求,就能大有作为。夏建国在会上所作的“国外产业大学和我国特色型大学建设”的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和代表的关注。他认为,“差异性”是新建的本科院校生存发展的突破口,并借鉴韩国、日本产业大学的办学实践,结合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走特色型大学发展道路的设想。与会的北京联合大学校长柳贡慧、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所所长石伟平、上海是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所长谢仁业、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史秋衡等也从技术应用性高等院校的角色定位、学科专业结构特征、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阐明了各自的看法。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代表在会上介绍了各自国家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并展示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的经验。来自国内外30多所高等院校、教育研究机构的11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所和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协办。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