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ahelloa helloahelloa
关注数: 10 粉丝数: 11 发帖数: 42 关注贴吧数: 7
北大硕士当村官 其实我不太能准确地描述这个群体,他们应时代需求而生,面对现实又不得不做出选择。他们是大学生村官,他们或奔忙于田间地头鱼塘大棚,或端坐在县镇办公楼里猛敲键盘。但他们却不是“官”。 小W是我认识的众多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顶着北大硕士的光环,背井离乡到偏僻贫穷的移民村当村官,自然会被官方树为典型,被媒体反复报道。而农村的乡土性使农村治理主要依靠家长制,宗族制和人情关系,这让普通农民对突然闯入的陌生人会有天然的抵制,如何融入是每个大学生村官最迫切的现状。 这几年,小W从帮助大病村民募集救治款入手,到联系同学会与贫困村民结对扶贫,到带领村民成立彩色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在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同时,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除了厚重的镜片和难改的乡音,他已经与当地普通百姓无异。农民是最朴素实在的,你对他好,他绝对为你掏心窝。今天张家大婶送来一筐鸡蛋,明天李家奶奶送来一篮水果,让他这个在外的游子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 有些大学生成为村官,抱着这样那样的目的,或为公务员考试做准备,或为研究生考试加分,很难静下心来扎根基层,即使到了村里,也待不住,或被乡镇借调,或要求被借调,这并不能责备谁。政策的制定和出发点自然是好的,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精英流失造成农村工作缺乏人才支撑。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不容乐观的形势。农村广阔的天地也为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但社会利益格局分化,村级领导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走出“象牙塔”的天之骄子们,并不是谁都合适基层复杂的环境。 三年来随着工作角色的渐进渐入,从一开始被村民看作笑话,到现在被村民百姓的需要期盼、相待如子和他内心的心甘情愿,他觉得自己足够幸运。每一次见到他,我都在心里默默的给他鼓劲。即使他目前还没有那么显著的成功,但是他静得下心,沉得下身。 “我认为我现在做的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未来或许会成为一名新型的职业农民,带领大家一起摘掉贫困的帽子,对物质我反而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只想要做一个精神富足的人”。 这种满足感让我很震撼。从学堂到田间,从读万卷书到脚踩黄土地,生活变了,角色变了,不变的是为了梦想脚踏实地孜孜不倦的追求。 这个群体,物质生活很质朴,精神世界很富足,内心世界极纯净,他的未来,生在心里,长在地上。 此序。祝福你! 哪怕只为你黝黑的皮肤和豆大的汗水。 在梦想最近的地方。我为你转发! 转载自凡人赞微信公众号。公众号:凡人赞。微信号:fanrenzankf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