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与1 要是与1
关注数: 8 粉丝数: 0 发帖数: 49 关注贴吧数: 0
患者如至亲,同行勿相轻 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不但热爱中医,而且喜好经史佛老之学。他认为“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冤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是何等高尚的医德,何等景仰的修为。在孙思邈所言中,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他视患者如至亲的接诊态度。我想这里面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医学是一门救人的学问,医生是一个救人的职业,如果你不把患者视为至亲,那么你何以会竭尽全力地去进行救治而心底无私呢?其二,我们的收入来源于患者,从这个层面上理解,患者无疑堪称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衣食父母。与至亲又有多少差别呢?试想,如果我们的医患关系升华为“至亲”关系,那么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还是件难事吗?虽然造成如今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医务人员的一些作风确实亟需转变,要树立“服务型”理念,不要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拉远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在对待同行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孙思邈认为:“夫为医之法,不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诋毁诸医。”由此不难看出,他虽然在他所处的时代是首屈一指的名医,但是他在同行面前仍然是谦恭的典范。与其相比,我们的一些医务工作者是否感到汗颜呢?正因为孙思邈有如此高尚的情操,所以才能心如止水地精研医学,不断到达一个又一个医学高峰。而我们如果取得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动辄道同行之短长,同室操戈,如何潜心医学,又何谈造福于患者呢?所以,我们在搞好医患关系之前把“医医关系”处理好是很有必要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