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0Q8WeQ🐾 -
关注数: 7 粉丝数: 12 发帖数: 2,773 关注贴吧数: 0
再看长江七号,其实我不懂你的心..... 其实,长江七号真的是拍给我们的小孩子看的电影,我表哥亲口对我说,他6岁的儿子看了起码有十次以上,简直是走火入魔,连什么不打架不说脏话这些都倒背如流,他们班上每个小孩子几乎都迷上了这套电影.......认真的反思一下,以我这种入世太深的智慧型农民的眼光看长江七号,当然会觉得表情造作,略嫌浮夸了一点,更加觉得这种强硬的说教实在是欠扁了一点,但是,换一个角度呢?从真正的小孩子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呢???简单的几个动作,简单的几个场景,简单的几句话,可能就会对他们造成一生的影响!虽然他们不是进电影院花钱的主力,但在以后,他们或许可以从其他途径上看到<长江七号>,不管是正版也好,盗版也罢,总之是看了,得了好处,得了教益,那比什么都要好.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么浅显的觉悟,我之前硬是想不出来....我回了一趟家乡,在返程的飞机上,看到国际电影选项上,赫然有<长江七号>看,我连续看了两次.虽然飞机的轰鸣声还是挺大的,但还是觉得很不错,感觉很好.....我本来坐在第21排,为了观察一下大家的观影情况,特意走到机舱的尾部上厕所,回头再看,很多屏幕上都是放着<长江七号>,这让我很是温暖......http://hk.youtube.com/watch?v=C0yfFdg-pkY&feature=related这是幕后对戏的花絮,之前看过的,现在再看味道完全不一样.http://hk.youtube.com/watch?v=503aG1K_I84&feature=related这是幕后教戏的花絮.....
星爷S.H.E栋笃笑(明报) 明报 : 2008-01-26 (星期六) 5:01 AM 【明报专讯】《长江7号》前日於北京举行一连串宣传活动,周星驰下午率领徐娇、张雨绮等演员出席记者会,晚上再会合主题曲《七仔》主唱者S.H.E举行首映会,他所到之处都被影迷包围,要20名保安维持秩序。星爷获影迷赠送海报、蛋糕、长寿面、寿桃等礼物,他还开心的将小寿包放入袋,「我最喜欢吃包」,张雨绮有样学样,而徐娇与黄蕾则向他献吻。 S.H.E自小便看周星驰电影长大,「今次见面,就像看到一个从电视机裏走出来的人」;星爷闻言搞笑说:「看到我本人,是否奇怪这麼多年还是这麼年轻?一点都没变?」原来徐娇是S.H.E忠实歌迷,星爷问她是否想跟S.H.E学唱歌时,她怕丑点头。踢爆徐娇被打嬲到爆S.H.E问星爷觉得她们唱《七仔》如何,星爷故弄玄虚说:「唱得……非常好!这首歌很适合你们唱,唱得很好。」接着反问她们觉得电影好看与否,Hebe有样学样说:「我是觉得……很好看!」Ella和Hebe摸着徐娇大赞:「你怎麼可以演得这麼好!」徐娇自诩是天才,她不会因在戏中被周星驰真打而生气,身旁的星爷踢爆说:「谁说?她那时气到一整天都抱着妈妈,不跟我说话。」Ella大胆要求看星爷的10嚿腹肌,后者唯有拿天气当藉口:「现在天气太冷了,如果天气热,我就露!」过往在周星驰电影的女演员都难逃扮丑命运,但他豪气地承诺:「如果S.H.E演出,我绝不会要她们扮丑。」Ella笑说:「因为我们都非常漂亮,怎麼扮也不会丑呀!」记者:叶静文http://hk.music.yahoo.com/index.html?purl=magazine-news-article.html%3Fuid%3D4473619
“我跟星爷学成语”之不定期学习体会——萍水相逢 相信大家都知道,星爷的名字”星驰”是来自于那位天才王勃的杰作《滕王阁序》的其中一句骈文:“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更多人知道的,应该是那一句什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用来吟风弄月,花前月下,想必可令佳人芳心许许…..但星爷毕竟是星爷,他是不断地进步的,他已经从茶餐厅的水哥升华为民族英雄式的“史上无双间谍,天下有型浪子”,所以他的境界之高,已经是我们望尘不可及的了…… 咦,说了一大堆废话,还是没有兜到我这篇学习体会的题旨来,按评分标准是要大扣特扣的,但是,按新派武侠小说的写法,这个应该叫做引子…… 最近,我重温了好多好多次《国产零零漆》,不但温故而知新,还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我先声明,我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异性恋者,如有人不信,可有条件作试验,大家切磋切磋…..又跑题了,拉回来.这位柒兄,不论怎么看,都可称得上玉树临风,兼之对自己的仪表很有保护意识,这种时时刻刻风筒梳子镜子不离左右的精神真是我见犹怜.我不说他对国家的赤胆忠肝,不说他神乎其技的飞刀,也不说他为搏红颜一笑拼死去摘那朵白玫瑰的侠骨柔情……我不说这些,这些离我太远…像我这种小人物,在这个世界上沉沉浮浮,蝇蝇苟苟,最关心的就是自己…就好像那位“今天在商场无辜的那位死难者”,德仔的爸爸.为了自己的儿子,手无寸铁,亦无绝技在身可以自救,我看着他,就好像看到了自己…… 我看电影,不喜欢代入英雄,我只是看千千万万个普通的我,在电影中这样面目模糊.所以星片的前半部分,我都很喜欢,但越到后来,当星爷渐进而成为英雄的时候,我却慢慢失落了….但这部杰作,这位大英雄,在这里流露出的对普通人的关怀,对弱势社群的体恤,令在下心潮澎湃,就好像受惠的是我自己……=========================================== 柒:做不做? 琴:做什么? 柒:做帛金。 琴:做什么帛金? 柒:小德的爸爸。 琴:谁是小德的爸爸? 柒:今天在商场那个无辜的死难者。 琴:哦,你说送帛金。 柒:送到报馆去转小德的家里可不可以啊? 琴:可以吧。 柒:署名一个无名氏好还是有心人好? 琴:随便啦。 柒:大家萍水相逢,又不是很熟,送个五百块钱表表心意可以了吧?! 琴:你作主。 柒:我的五百块钱你帮我先代垫啦。 琴:太离谱了吧。 柒:我完成这个任务会有五百块钱奖金,到时候就还给你啦。 琴:啊——? 柒:放心,代垫五百块钱这种小事我是不会忘记的…… =============================== 以上场景,堪称中国百年电影史上最具人文关怀的一段伟大表演… 无论最后柒兄用的是无名氏还是有心人的名义,他都是一个完整的伟大的真诚的好人.他对待同志就好像春天般温暖……. 说回现实,在我们这边,一般做的帛金,例牌是100大元,如果是比较亲近的友好点的,是300—500,至于其他直系亲属之类,给多少是人家的事了……虽然这是在香港的地头,但是还是可以想见,这五百块对于那个年代从深圳一个菜市场走过来的柒兄来说,意味着什么….在完成了这个九死一生的任务之后,可以拿到的全部,就是五百大元.这个是柒兄的全部家当,但他毫不犹豫的预支了!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碌爆卡……. 在这一段里面,星爷又用了一句成语,这么长的一段话,就是这一个成语.星爷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倒回去看,星爷和德仔的爸爸当时是有眼神和动作的交流的.星爷当时看着他,还笑了一下,就是这萍水相逢的一笑,星爷付出了全部的家当…… 萍水相逢,出典其实在《滕王阁序》.有一句挺伤感的话,“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其实,秘密就是在这里……阿柒,他基本上只是一个代号.他没有名字,没有尊严,被人呼之则来,挥之则去,他只是一个后备的特务,就好像九品里面的包龙星,只是一个候补的小角色.包龙星好歹还可以上位发一下官威,柒兄就只好做一些与专业不对口的活,深圳卖猪肉…… 广州以前有三件宝,陈皮老姜禾秆草.在柒兄当时的新时代,改为司机医生猪肉佬.我猜测柒兄之所以选择做这一行,是受当时这一口号的蛊惑.可惜呀可惜,这里是深圳,不是广州,所以,他只好是一个唏嘘的猪肉佬.或许在我们看来,柒兄是因祸得福了,这不知道多长的猪肉佬生涯,让他练成了这一手刀法.这一说法姑勿论是否成立,从柒兄的表现来看,他是极度郁闷的.他身负绝世的武功,对只能天天在这里剁一堆死肉……. 所以,在他的脑海之中,一定常常念叨着一些名言警句,就好像我们以前上学的时候一样,以壮心志.所以在达闻西吼出一句“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后,他脱口而出!!“时不利兮骓不逝”!那装有半杯DRY MARTINE的酒杯也砰然倒地…….. 回到《滕王阁序》,王勃除了借登高之会感怀时事,慨叹身世, 更多的却是抒发他渴望济世的抱负和强自振作的意志,这与柒兄的感怀何其相似!!柒兄没有因怀才不遇而自甘沉沦,而是时刻准备着大展拳脚,为国效力,所以,他内心之中,是引王勃为知音的.柒兄虽然暂时是“失路之人”,但他不悲不馁!! 但内心那一抹淡淡的伤感,他和王勃是相通的.同为“他乡之客”,王勃为萍水相逢的墨客献上的是助酒美文,千古第一赋的《滕王阁序》;柒兄献上的,却是他全部的家当,五百元的任务奖金…..虽然这次任务之后,国家是否还有工作安排,他的心里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写到这里,想起有一首歌的歌词,“萍水相逢,你我拥有一样的梦, 飞向梦的那头,寻找彩虹”…每次看到这里,我就有很强烈的愿望,想知道柒兄心里的彩虹,是不是和我心里的一样,也是七种颜色……萍水相逢pingshuixiangfeng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解释: 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声明: 1 此文及此成语的用法未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和考试委员会/ISO900X协会正式认证,有士农工商学据此祭祀、入学、祈福、出行、修仓、裁衣、求嗣、考试、升级、嫁娶等等等等,后果良善概与作者无关; 2 本文100%为星吧吧友原创,无论华洋黑白转载使用,须注明”来自百度周星驰贴吧”字样,否则由此造成之法律责任一概自负; 3 想起了再补充……
我就是这样一个星迷和荣迷(自己转贴,和各位荣迷认识一下) 我就是这样一个星迷和荣迷   前两天到星吧里逛的时候,看到有两张帖子,说什么“周星驰和张国荣,一边是草根一边是小资,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亲近”“喜欢哥哥的星迷都是伪星迷”之类的,当时就觉得如鲠在喉,但因为这两天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反驳,以还自己一个公道。今天再上星吧,发现这两帖已经人间蒸发了,不能在原贴上直抒胸臆,不免有所遗憾。吧主既然删掉了,想必不想再引起此类争论吧,所以我也颇费踌躇。但思之再三,还是觉得我有必要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我是七十年代末生人,在我的青少年时代,受香港流行文化影响甚深。我最喜欢的影星是星爷,最喜欢的歌星是哥哥张国荣,对我本人来说,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作品都令我痴迷,百看百听不厌。 哥哥的全盛时期是八十年代,是我的童年时期:而星爷的全盛时代,始于九十年代初,是我的青春发育时期。照星爷的说法,用常理来推断,那时的我可谓混沌初开,白纸一张,所以所见所闻,先入为主,有一种特别的认同感。以后日积月累之下,变得无周不喜,无张不欢!!这应该也是一种合理的解释。但当其时的香港乐坛和影坛正是百花齐放,群雄并举,何以我就只是钟情于星爷和哥哥呢?这问题我到现在也解答不了,反正看星爷的电影听哥哥的靓歌,甚至看到他们的新闻,我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喜悦,这是其他明星们所无法比拟的。这就如我对毛主席的感觉一样,每看到有关他老人家的文字我就有阅读的强烈欲望!!我想这或许就是缘份吧。 扯远了,回到正题。何为小资,怎么去划分,我相信没有什么具体的标准。如果认为王家卫是小资情调,那么出演了《阿飞正传》的哥哥也应该是小资,这种联想未免太牵强了一点。那位仁兄认为哥哥是小资,是从他的真实生活还是从他的歌影作品得出结论呢?而星爷身上的草根性,众所周知,应该是从他所饰演的众多小人物身上得来的。换言之,是星爷的银幕形象草根,并非真实生活原型。(星爷住豪宅,又办公司又炒楼投资,兼且常去兰桂坊蒲吧,夜夜笙歌———你再说星爷现实中也是草根十足,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星迷。)则同理可得,评价哥哥是否小资,要从他的作品中去归纳,这样才公平,才与星爷的草根相对应! 我和我身边的朋友,可分为两大歌迷流派,张国荣派和谭咏麟派。但我们倒不像香港的歌迷那样激进,谭的歌我也有几首挺喜欢的,而我的谭迷朋友也不会排斥哥哥的歌。我们的评价倒是挺一致的,哥哥的特点,劲歌热舞,台风无人可及;而校长则是情深款款,醉死人不偿命。或者说当时还不流行“小资”一说吧,照现在看来,小资的那个倒应该是谭校长呢!我所喜欢的哥哥名曲,是“默默向上游”、“浮生若梦”,“始终会行运”“人生的鼓手”之类的励志歌和“MONICA”“暴风一族”“黑色午夜”之类的劲歌还有“风再起时”“风继续吹”等等等等,何来小资呀?香港人有句熟语,“张国荣都要捱十年啦”!意即每人的成功得来殊为不易!哥哥也是从底层奋斗上来的! 说哥哥是小资,可能是从他复出后的作品来说的吧。他不复以前的风格,但我还是那么喜欢他的歌,正如星爷的转变,他们都年纪大了,难不成还好像二十年前一样逗你玩吗?星爷的新作品令我狂喜,哥哥的新歌透着一种自我的味道,一样令我感动得很。我只是认为他们的技巧比以前成熟得多,骨子里还是我所熟悉和喜爱的星爷和哥哥,说句玩笑话,别看着人家生得俊,就说人家是资产阶级行吧? 总结: 1 喜欢星爷的人和喜欢哥哥的人一定有交集,就如区区在下一样。这不是草根和小资的矛盾,而且更要说明的是,交友无分贵贱,难道真的草根和真的小资就如此水火不容,不可以亲近的吗? 2 我喜欢哥哥的歌多点,电影倒只喜欢“阿飞正传”和“春光乍泄”,哥哥的电影我重看的少,没有什么资格评论。 3 就如我的老板一样,他是一部一部的星爷电影看过来的,他不同国内大多数人一样因为“大话”一部电影而迷上星爷,转而对星爷的所有东西都来研究,他与星爷一起成长,很有亲切感。就如我与星爷的电影、哥哥的歌声一同成长,我也很有亲切感!! 4 我当然不是伪星迷,但这不代表我不可以同时喜欢哥哥的天籁之音,我觉得这两者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我决不会为了小部分人的误解而舍弃任何一个! 5 星爷和哥哥的关系是不错的,最早期的,星爷在“430穿梭机”做孩子王的时候,主题歌是哥哥唱的!我还保存着这首歌呢。
煮酒论英雄之曾荫权、周星驰、陶杰、刘世良(第三部分) 煮酒论英雄之曾荫权、周星驰、陶杰、刘世良(第三部分)——————香港商业电台节目 光明顶 午夜会高峰 煮酒论英雄陶杰:传真23390209。留言板889103。COM,好了,曾司长,本来说十一点就要走的了,不过看见(大家)说得投契,天大的面子……刘世良:十二点,谁说十一点了。陶杰今晚有点失常,气势让司长给压住了。周星驰:应该的。刘世良:开始说话不自然了,我和他做节目做了这么久,从没试过这样的。陶杰:我们只不是扮演不同的角色罢了。刘世良:你变成了“西瓜刨”吗?(粤语长片中常有哨牙的谐星,俗称西瓜刨。说话不流利)陶杰:听众们有时候要体谅一下才行。一部电影里不可以每次都只是有关德兴(演的)黄飞鸿的,有时候做做曾江(演的)鬼脚七,有时做做牙擦苏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西九龙这事有许多人问了,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天幕呢?我们的钱就这样让那个叫做诺曼•福斯特的英国人全部赚了去。我很爱国的呀,我觉得会不会有点儿胳膊向外弯到英国去了呢?这么远!(就算是)英国,也不仅仅只有一个他吧?有没有另一个选择呢?曾荫权:老实说那些钱不是诺曼•福斯特可以赚得到的。在开始的那个设计比赛的时候,那么多件作品,每个地方来的(参赛者)都有,还有几个大规模的评选委员会,有国际和香港的知名人士,把他挑选为冠军,那么我们和他的关系就算是已经完结的了。当然,我们招请了意见书之后,将来我们怎样演绎这个天幕,怎样去设计,让谁去建设,用什么材料,是每一个……刘世良:就是说一定要依照那个设计比赛里面的模型(去做)?曾荫权:不是,我们说的只是概念嘛。所以将来不会说光会让他(诺曼•福斯特)得好处的。除非有人找他来承建。比如机场是他建的,但那些板之类(的原材料)都是我们的伟大祖国做的,不要忘记这一点。有很多都是我们的材料来的,所以呢……陶杰:那些才信不过呢。偷工减料…曾荫权:我不是很记得(有这些事)了。我们的国际机场已经是全世界最好的机场了,已经第三年了,都是冠军!!所以你要放心,将来这事也是。我们为什么要选他(诺曼•福斯特),以我们接收到的信息来看,在芸芸众参赛者中,他是冠军,所以采取他的概念。他说天幕有很多的好处,我就说说吧。现在专家说了,首先将那事横线的发展,将其与香港的高线发展有所对比(不明白意思)。最主要的是把我们的文艺设施集于一身,聚焦于此,那样就有一个协同的效应。因为如果有这样的一个建筑设计作为我们的地标的话,不但在香港的发展有吸引力,连全世界的知名的博物馆和那些表演者都觉得(如同)到了COPHEN GARDEN或者到了BALSOY THEARTER,或是美国的CALAGATE HALL表演一样,有这样的格局。希望可以吸引世界一流的艺术家来香港表演。那样,你就要有一个理想的,认为合适的场地。他(诺曼•福斯特)还说(天幕)有个微气候,冬暖夏凉。不但那些商业设施本身可以升值,围绕整个区,建筑地群也会因为有此设施而升值。他们说了,开支(有天幕)比没有天幕会多些,但是有天幕引发的直接的受益和间接受益的也是不少。最后都认为这是个好的设计。但这并不是我们说了算,是经过这么多轮的选择挑出来的。刘世良:但是否成为地标是要视乎别人怎样看的吧。现在新加坡那幢大楼的清洁问题挺麻烦的呀。陶杰:就是嘛。曾荫权:很多人都有考虑这个问题……陶杰:但每个人都想不到办法嘛。曾荫权:就好像巴黎铁塔也是……刘世良:还有个滨海文化中心…陶杰:是呀,榴莲嘛(指造型),不满的声音很大。曾荫权:我们北京那个歌剧院也有很多人争议的,又说(它)像一只蛋一样是不是?直到今天还有人对巴黎铁塔有不同的感觉,CINHOPROUSE(音)更加有官司在身,我很相信凡是这些大的建筑地标特别是大的文艺中心……
煮酒论英雄之曾荫权、周星驰、陶杰、刘世良(第一部分) 煮酒论英雄之曾荫权、周星驰、陶杰、刘世良(第一部分)——————香港商业电台节目 光明顶 版头:(男声)会登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光明顶。(应该是会当凌绝顶吧,但原文如此。) (女声)陶杰、刘世良,特别嘉宾:政务司司长曾荫权,电影创作人周星驰。 (男声)本节目只反映节目主持人及个别参与节目人士的个人意见。陶杰:好了,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今晚呢,是人类广播史上一个很特别的日子。刘世良:不是吧陶杰,这么严重?!说得这么夸张呀?(众笑)陶杰:商台老板前世积了很多的福,今天请来了香港两位顶级的人物,一位是最有民望的高官,曾荫权司长。(星爷插嘴:真是要鼓掌呀!)另一位呢,是功夫电影的周星驰(星爷加了一句:这个倒不用。刘世良大笑)上来和我们闲谈。说明是闲谈啊。为什么说是广播史上特别的一页呢?这就好比BBC同时请来了查理•卓别林和丘吉尔……(众大笑)刘世良:他们两个好像都死了的啊!陶杰:历史性嘛,有没有发生过啊?没有嘛,但(同样性质的事)在商台就发生了,这样你说是不是广播史上很重要的一页呢?特首的施政报告刚刚说完创意工业,曾司长是我们西九龙大计划的负责人,周星驰是香港电影巨子。今晚我们的话筒就交给你们两位了。刘世良:我今晚就想着不作声的了。陶杰:我们不作声的了。白收工资算了。曾荫权:今天是很特别的,因为(我)是很少在晚上接受访问的。很多年前试过,是因为有很特别的事情发生了。第二呢,我通常很刻板的,没有试过在这么放松的时候来接受过访问,挺有新鲜感的。还有,哗,周星驰和我一起(接受访问),那更有新鲜感了。其实我也有想过的,和周星驰一起(接受访问),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我记得五六年前,看到一个访问。当时有人问周星驰,问他从《430穿梭机》里学到了些什么?他说学到耐性,耐心,有个机会看多点书,看多点东西,观摩人家演戏的方法,磨练自己的经验,等待机会,做一番事业。(他)这样(的经历)呢,反映出香港人自强的这样一种精神,(我当时)有一种共鸣。在那之后我就陆续看看星爷拍的电影了,在电视上也时常可以看到(他的电影),(但)最认真看的还是《少林足球》。这次《功夫》一上映,我们就“扑”去看了(星爷笑)。的确是发人深省的,给我的印象是,我觉得(周星驰)就是亚洲版的卓别林……刘世良:那你就是丘吉尔了?曾荫权:不是,不能这么说。刘世良:将会是的了。曾荫权:我只是觉得用一个喜剧的形式去讲述一个悲剧的小人物如何奋发图强,是很有意义的。意味深长。不但是香港,其他地区都有同样的价值观的。所以今晚我很高兴来(接受访问)。我早就预先处理好电邮,准备好了明天的会议,杜绝今晚的所有应酬,来这里……刘世良:原来(你)这个时候是做电邮之类的,真的非常感谢。陶杰:这样的开场白,星爷……周星驰:很荣幸,很荣幸。陶杰:我真是想把司长放进口里面。(意指亲亲我的宝贝)刘世良:《430穿梭机》的访问(司长)都还记得,你自己记得起来吗?周星驰:这个真的不太记得了。因为(这类访问)太多了。首先感谢司长有留意我这个访问啦,《430穿梭机》对于我来说,的而且确是非常的重要。我认为没有《430穿梭机》这段日子,可能整件事都会不同的。这就好像是我的一个训练的过程吧。当然了,这份工作是非常开心的(笑),对着一群小孩…刘世良:真的很开心?(怪笑)周星驰:也开心啦,但是也有一点点失落吧。刘世良:(当时)好像那些小孩子和你的关系挺紧张的吧。周星驰:其实这也是一个训练吧。我现在回想起来。不知道现在演艺界的人是否可以有这个机会接受这个这么好的锻炼。不但是《430穿梭机》,包括我在以前的无线电视训练班,我觉得其实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有用很有用的过程来的。
我就是这样一个星迷 前两天到吧里逛的时候,看到有两张帖子,说什么“周星驰和张国荣,一边是草根一边是小资,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亲近”“喜欢哥哥的星迷都是伪星迷”之类的,当时就觉得如鲠在喉,但因为这两天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反驳,以还自己一个公道。今天再上星吧,发现这两帖已经人间蒸发了,不能在原贴上直抒胸臆,不免有所遗憾。吧主既然删掉了,想必不想再引起此类争论吧,所以我也颇费踌躇。但思之再三,还是觉得我有必要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我是七十年代末生人,在我的青少年时代,受香港流行文化影响甚深。我最喜欢的影星是星爷,最喜欢的歌星是哥哥张国荣,对我本人来说,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作品都令我痴迷,百看百听不厌。 哥哥的全盛时期是八十年代,是我的童年时期:而星爷的全盛时代,始于九十年代初,是我的青春发育时期。照星爷的说法,用常理来推断,那时的我可谓混沌初开,白纸一张,所以所见所闻,先入为主,有一种特别的认同感。以后日积月累之下,变得无周不喜,无张不欢!!这应该也是一种合理的解释。但当其时的香港乐坛和影坛正是百花齐放,群雄并举,何以我就只是钟情于星爷和哥哥呢?这问题我到现在也解答不了,反正看星爷的电影听哥哥的靓歌,甚至看到他们的新闻,我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喜悦,这是其他明星们所无法比拟的。这就如我对毛主席的感觉一样,每看到有关他老人家的文字我就有阅读的强烈欲望!!我想这或许就是缘份吧。 扯远了,回到正题。何为小资,怎么去划分,我相信没有什么具体的标准。如果认为王家卫是小资情调,那么出演了《阿飞正传》的哥哥也应该是小资,这种联想未免太牵强了一点。那位仁兄认为哥哥是小资,是从他的真实生活还是从他的歌影作品得出结论呢?而星爷身上的草根性,众所周知,应该是从他所饰演的众多小人物身上得来的。换言之,是星爷的银幕形象草根,并非真实生活原型。(星爷住豪宅,又办公司又炒楼投资,兼且常去兰桂坊蒲吧,夜夜笙歌———你再说星爷现实中也是草根十足,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星迷。)则同理可得,评价哥哥是否小资,要从他的作品中去归纳,这样才公平,才与星爷的草根相对应! 我和我身边的朋友,可分为两大歌迷流派,张国荣派和谭咏麟派。但我们倒不像香港的歌迷那样激进,谭的歌我也有几首挺喜欢的,而我的谭迷朋友也不会排斥哥哥的歌。我们的评价倒是挺一致的,哥哥的特点,劲歌热舞,台风无人可及;而校长则是情深款款,醉死人不偿命。或者说当时还不流行“小资”一说吧,照现在看来,小资的那个倒应该是谭校长呢!我所喜欢的哥哥名曲,是“默默向上游”、“浮生若梦”、“始终会行运”“人生的鼓手”之类的励志歌和“MONICA”“暴风一族”“黑色午夜”之类的劲歌还有“风再起时”“风继续吹”等等等等,何来小资呀?香港人有句熟语,“张国荣都要捱十年啦”!意即每人的成功得来殊为不易!哥哥也是从底层奋斗上来的! 说哥哥是小资,可能是从他复出后的作品来说的吧。他不复以前的风格,但我还是那么喜欢他的歌,正如星爷的转变,他们都年纪大了,难不成还好像二十年前一样逗你玩吗?星爷的新作品令我狂喜,哥哥的新歌透着一种自我的味道,一样令我感动得很。我只是认为他们的技巧比以前成熟得多,骨子里还是我所熟悉和喜爱的星爷和哥哥,说句玩笑话,别看着人家生得俊,就说人家是资产阶级行吧? 总结: 1 喜欢星爷的人和喜欢哥哥的人一定有交集,就如区区在下一样。这不是草根和小资的矛盾,而且更要说明的是,交友无分贵贱,难道真的草根和真的小资就如此水火不容,不可以亲近的吗? 2 我喜欢哥哥的歌多点,电影倒只喜欢“阿飞正传”和“春光乍泄”,哥哥的电影我重看的少,没有什么资格评论。 3 就如我的老板一样,他是一部一部的星爷电影看过来的,他不同国内大多数人一样因为“大话”一部电影而迷上星爷,转而对星爷的所有东西都来研究,他与星爷一起成长,很有亲切感。就如我与星爷的电影、哥哥的歌声一同成长,我也很有亲切感!! 4 我当然不是伪星迷,但这不代表我不可以同时喜欢哥哥的天籁之音,我觉得这两者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我决不会为了小部分人的误解而舍弃任何一个! 5 星爷和哥哥的关系是不错的,最早期的,星爷在“430穿梭机”做孩子王的时候,主题歌是哥哥唱的!我还保存着这首歌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