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汝男
梅汝男
关注数: 5
粉丝数: 10
发帖数: 3,244
关注贴吧数: 25
『图片』蜀南竹海 2006的五粮春广告歌曲<<爱到春潮滚滚来>>就是在四川省宜宾市蜀南竹海拍的,找了一下,真是好看
2006新版五粮春广告歌曲 嘻嘻,突然想起来老早看的,简直是唯美,今天找了好久,下面是我好不容易找到的最清晰版本了...复制下来用迅雷下载~哦http://61.140.243.209/爱到春潮滚滚来.rmvb 那个MTV是一片绿色,很幽静的环境,两位主角蜻蜓点水走到湖中心的房子里………
『酸梅汤』原料--桂花有什么作用 桂花茶有清香提神功效。 桂花经沸水稍烫后捞起晾干,用白糖溃起来,密封于瓶里,以保持颜色和香气,可作为食品香料。 将桂花、纯藕粉加白糖冲调,就成了桂花藕粉,味美且开胃。 取上等小枣,加糖煮,汤将尽时,加入桂花,即成健脾开胃的桂花蜜枣。 中医认为,桂花性温味辛,煎汤、泡茶或浸酒内服,可以化痰散瘀,对食欲不振、痰饮咳喘、肠风血痢、经闭腹痛有一定疗效。桂枝、桂籽、桂根皆可人药。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配制的桂枝汤,专治外感风邪、发热头痛等症。桂根味甘微涩。 桂花为木犀科植物的花、其味辛、温归经入肺、大肠经,对「瘕疝」是指腹部常热痛,「奔豚」是指肾脏寒气上冲或肝脏气火上逆冲胸直达咽喉至腹部绞痛、胸闷气急、头晕目眩、心悸烦燥不安、肠道积气和蠕动亢进或痉挛、痰涎咳喀不出等有良好疗效。常食用对养颜美容、护肤有明显的帮助。 古人认为桂为百药之长,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达到「饮之寿千岁」的功效。像是汉代时,桂花酒就是人们用来敬神祭祖的佳品,祭祀完毕,晚辈向长辈敬用桂花酒,长辈们喝下之后则象徵了会延年益寿。桂花茶可养颜美容 ,舒缓喉咙 ,改善多痰、咳嗽症状 ,治十二指肠溃疡 ,苇麻疹 、胃寒胃疼 、口臭 、视觉不明 。 桂花茶有清香提神功效。桂花经沸水稍烫后捞起晾干,用白糖溃起来,密封于瓶里,以保持颜色和香气,可作为食品香料。 将桂花、纯藕粉加白糖冲调,就成了桂花藕粉,味美且开胃。取上等小枣,加糖煮,汤将尽时,加入桂花,即成健脾开胃的桂花蜜枣。中医认为,桂花性温味辛,煎汤、泡茶或浸酒内服,可以化痰散瘀,对食欲不振、痰饮咳喘、肠风血痢、经闭腹痛有一定疗效。桂枝、桂籽、桂根皆可人药。 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配制的桂枝汤,专治外感风邪、发热头痛等症。桂根味甘微涩。
『酸梅汤』原料--山楂 【食物简介】 山楂,又名山里红、红果、胭脂果,有很高的营养和医疗价值。因老年人常吃山楂制品能增强食欲,改善睡眠,保持骨和血中钙的恒定,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使人延年益寿,故山楂被人们视为“长寿食品”。 【营养功效】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山楂酸还有强心作用,对老年性心脏病也有益处。它能开胃消食,特别对消肉食积滞作用更好。很多助消化的药中都采用了山楂。现在的成年人小时候大概都吃过山楂丸吧。山楂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有助于解除局部淤血状态,对跌打损伤有辅助疗效。另外,山楂对子宫有收缩作用,在孕妇临产时有催生之效。并能促进产后子宫复原。山楂所含的黄酮类和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能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防衰老、抗癌的作用。山楂中有平喘化痰、抑制细菌、治疗腹痛腹泻的成分。 【适用人群】一般人都可以吃,牙齿怕酸的人可以食用山楂糕等山楂制品。每次3-4个。 【特别提示】山楂味酸,加热后会变得更酸。市场上的山楂小食品含糖很多应少吃;尽量食用鲜果。 【健康红绿灯】山楂不适合孕妇吃,因为山楂可以刺激子宫收缩,有可能诱发流产。山楂助消化只是促进消化液分泌,并不是通过健脾胃的功能来消化食物的,所以平素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儿童正处于牙齿更替时期,长时间贪食山楂或山楂片、山楂糕,对于牙齿生长不利。所有人食用山楂都不可贪多,而且食用后还要注意及时漱口,以防对牙齿有害。山楂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血脂过低的人多食山楂会影响健康。
『酸梅汤』原料--乌梅药用 [俗名]熏梅、桔梅肉、青梅。 [性味]性平,味酸。 [功效]生津止渴,开胃涩肠,消炎止痢。 [宜食]适宜虚热口渴,胃呆食少,胃酸缺乏(包括萎缩性胃炎胃酸过少者),消化不良,慢性痢疾肠炎之人食用;适宜孕妇妊娠恶阻者食用;适宜胆道蛔虫者食用。适宜夏季与砂糖煎水做成酸梅汤饮料以清凉解暑,生津止渴。 《随息居饮食谱》:“梅,酸温,温胆生津,孕妇多嗜之。”《本草新编》:“乌梅止痢断疟,每有速效。” [忌食]感冒发热,咳嗽多痰,胸膈痞闷之人忌食;菌痢、肠炎的初期忌食。妇女正常月经期以及怀孕妇人产前产后忌食之。 《日华子本草》:“多啖伤骨,蚀脾胃,令人发热。”《本草经疏》:“不宜多食,齿痛及病当发散者咸忌之。”《得配本草》:“疟痢初起者禁用。”《随息居饮食谱》:“多食损齿,生痰助火,凡痰嗽,疳膨,痞积,胀满,外感末清,女子天癸未行,及妇女经期,产前产后,痧痘后并忌之。”《药品化义》:“咳嗽初起,气实喘促,胸脯痞闷,恐酸以束邪气,戒之。” [按语]乌梅,是未成熟果实青梅或成熟的果实黄梅,经烟火熏制而成。若用青梅以盐水日晒夜浸,10日后有白霜形成,叫做白霜梅,其功效类似,宜忌相同。据现代研究.青梅或梅子汁中含钾多而含钠较少,因此,需要长期服用排钾性利尿药者宜食之;梅子中国含儿茶酸能促进肠蠕动,因此便秘之人宜食之。梅子中含多种有机酸,有改善肝脏机能的作用,故肝病患者宜食之。梅子中的梅酸可软化血管,推迟血管硬化,具有防老抗衰作用。
『酸梅汤』原料--乌梅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春、夏间果实近成熟时采摘。用文火焙或烟熏烤,温度保持在40℃左右,焙2~3昼夜,然后闷2~3天,使其变成黑色。 功用性状 药材性状 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圆球形,直径1.5~3厘米。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皱缩不平,在放大镜下可见有细毛茸。一端有圆形的果柄痕。果肉柔软,乌黑色或黑棕色。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小凹点;内含淡黄色种子1枚,形状及气味酷似杏仁。气微或具烟熏气,味极酸。以个大、体重、肉厚、乌黑、完整、味极酸者为佳。 性味功用 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消渴,蛔厥腹痈,便血,崩漏。外用治胬肉,头疮,牛皮癣。 乌梅加工 加工 乌梅是药食同源的制品,是青梅经过加工后的中药材之一,其性温,味酸涩,有生津、止渴、敛肺、涩肠、安蛔虫等功效,可治疗肺虚久咳,口干烦渴,痢疾,慢性腹泻,胆道蛔虫等病症。 五月中旬,当梅果约八成熟时(果色由青绿转青黄色)即可采摘,将采摘的青梅按大、小分开,均匀地分别放入备好的焙炕中,用木炭作燃料,先以60℃左右的温度烘烤1小时,再以50℃左右的微火烘烤24小时,然后取出并小心翻动,以不翻破果皮为妥。放置一天后再置于炕中仍以50℃左右的微火烘烤24小时,直至梅果肉起皱缩,呈棕褐色为止。 要使乌梅成品乌黑,可将已烘干的乌梅堆放3-5天,颜色就会逐渐转黑,也可在炭火中加入少量油松柴,使烘烤产生的黑烟起到熏黑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当用炉火焙烤时,不宜用煤作燃料,以免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染产品。 乌梅除作药用外,把乌梅加工成乌梅汁,汤色近赤黑,其功效与乌梅相同。北京产的桂花乌梅汤是很有名的夏季健康饮料,用软包装或易拉罐包装的产品在国内外十分畅销。 乌梅浓缩汁 乌梅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糖类化合物,谷留醇,蜡样物质,齐墩果酸样物质等成分。乌梅味酸性温,具收敛生津,安蛔驱虫功能,可治久咳,久泻,便血,反胃,虚热烦渴,蛔厥腹痛等。此酸梅汤酸甜可口,养阴生津,并能开胃助消化。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台湾等地。
『金云臻』《饾饤琐忆》——十五.酸梅汤 酸梅汤是北京传统的冷饮,历史悠久,制法考究,滋味醇厚,远非目前一切西 式冷饮可比。名店、小贩都喜制酸梅汤。叫卖的方式奇特,不是吆喝而是敲冰盏 儿。 冰盏儿,又叫冰碗儿,是北京夏天叫卖冷饮用的一种独特的工具。所谓冰盏儿 是两个直径约二寸的黄铜碗,底浅,边厚,上下两只碗相叠,用一只手撮弄两碗相 击,发出清脆而响亮的铿锵声。声传很远,敲击出一定节奏,非常悦耳。有些经营 杂货挑儿的小贩,不制酸梅汤,只卖些玻璃粉、酸枣汤、雪花酪之类,也有用敲冰 盏叫卖的。大杂货挑儿在蜜饯、干果等收市了,换上酸梅汤,则一定要敲冰盏儿。 就连果局子门前卖酸梅汤,也敲冰盏儿。 酸梅汤制法考究,一律用开水泡制,原料是干果店的干梅子名酸梅,中药店称 乌梅。要用冰糖,加桂花卤、玫瑰卤发挥香味。绝对不用生水,也不能用糖精。售 者必须标明“熟水梅汤”,当然大店是有此保证,小贩难保,但味道必不佳。大店 中制成的梅汤,灌入白地青花的细瓷大瓷中,周围镇以冰块(切忌直接放冰块入 汤),包裹严密,要保持一定凉度。其汤色有两种,浓的色如唬琅,香味醇厚,淡 的颜色淡黄,清醇淡远。酸梅汤醇香,质纯,其味能挂喉不去,其凉镇齿,一杯入 口繁暑都消。是北京旧日唯一的消暑佳味。 北京酸梅汤最有名的是琉璃厂信远斋,再就是前门大栅栏九龙斋。信远斋所制 的梅汤浓配如醇酒,色深是浓的代表;九龙斋所制的梅汤是淡的,味更清远。据说 清末西单牌楼附近有一家小摊,称秋家梅汤,色在浓淡之间,味更醇正,可惜早已 不存。除信远斋、九龙斋两家外,我只觉得西四牌楼隆景和南货店所制梅汤,在浓 淡之间,其味足称。 在卖杂货的小贩中,我在前几节提到过一个叫作“大个儿”的人,他在夏季杂 货车中自制梅汤,可与名店媲美。每到夏季傍晚,听到门口冰盏儿铿锵声,大家寻 壶觅盏齐呼:“买大个儿去!”他的梅汤就是那种浓淡之间的颜色,味道很纯正。 我离开北京到了上海,只见过大世界附近的一家名叫郑福斋的北京糕点铺,的确是 北京正宗店铺,所制糕点、茶食直至酸梅汤都不失为北京传统之味,可惜在十年动 乱之后,传统丧失,店虽仍在,其形质已全非,早就没有北京制品的痕迹了。
『图片』酸梅汤 ...
『卞之琳』酸梅汤 可不是?这几杯酸梅汤怕没有人要喝了,我想,你得带回家去,到明天下午再来吧;不过一年到底过了半了,快又是在这儿街边上,摆些柿,摆些花生的时候了。哦,今年这儿的柿,一颗颗总还是那么红,那么肿,花生和去年的总也同一样黄,一样瘦。我问你,(老头儿,倒像生谁的气,怎么你老不作声?)你说,有什么不同吗?哈,不错,只有你头上倒是在变,一年比一年白了。……你看,树叶掉在你杯里了。——哈哈,老李,你也醒了。树底下睡睡觉真有趣;你再睡半天,保你有树叶作被。——(哪儿去,先生,要车不要?) 不理我,谁也不理我!好,走吧。……这儿倒有一大枚,喝掉它!(老头儿,来一杯。)今年再喝一杯酸梅汤,最后一杯了。……啊哟,好凉!一九三一年(选自《汉园集》)
『陈建功』寻找酸梅汤 寻找酸梅汤的过程:真是一个悲壮的历程。 今日北京,想找一杯可口可乐真是易如反掌,可找一杯酸梅汤呢?说实话,我转遍了半个北京城。最悲壮的还不是满北京的寻寻觅觅:也不是问谁谁不知而我仍然一意孤行,最悲壮的是,当我终于在偏僻的关东店找到了这家二百年老字号,怀着虏敬步人其间,问曰酸梅汤有否,再间贵店店史材料有否的时候,售货员的眼神简直像是在打量一个天外来客。 倘若我穿得衣冠楚楚,说不定还好一些,那就会被看成是海外来客了,因为当我在桌旁坐下,一小口一小口地把那碗酸梅汤抿进去的时候,售货员告诉我,现如今,远道而来,专为了找“这一口儿”,访这家老店的人,也只有台湾或海外来的同胞了。 这话说得我也有几分惭愧起来,如若不是台湾的一家报纸向我约稿,要我写写北京的酸梅汤,我也不会这么“悲壮”地走一回的。而我们的酸梅汤,比之现在在中国大行其道的可口可乐之类,难道真的差到了哪儿去,以至落到了如此地步? 酸梅汤的做法当然可以说是非常之简单的:到中药店购得乌梅,以水煮之或以开水泡之,加上冰糖、桂花,随后放凉,捞出渣滓,将汤釜周围置冰块,冰凉后饮之。北京人家,至今尤有自制者。在老北京住过的人都知道,盛夏褥暑,卖酸梅汤的可称为旧京一景: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随处可见卖酸梅汤的摊贩。摊上插一根月牙哉,挂着一个写着“冰镇熟水酸梅汤”的小牌子,贩者手持一对青铜小碗,不时击敲,发挣挣之声。过往行人,望“梅”己自解渴,闻声己自清凉。一碗酸梅汤下肚,暑气全消。据方家金受申先生著书称,酸梅人厥阴经脉,又可扶暑平肝:可知“古人一饮一撰皆有深意,不似后来只以热须凉解为目标的浮浅理解” 翻检旧籍,举凡提到酸梅汤者,几乎没有不提信远斋的。 信远斋的酸梅汤之所以远近驰名,据说因为它采用了宫廷秘方,故有“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之谓。其所用乌梅,必选粤产;所用冰糖,必用“卷冰”;所用桂花,必用杭州张家。制作时绝不煎熬,而是用开水泡之,配料的比例,也全凭经验掌握,天凉时尚甜,天热时尚酸。据当年喝过信远斋酸梅汤的人说,那金黄晶亮的一碗,酸中带甜,且有桂花之异香,煞是可人。店主每每为顾客另准备冰镇白水二碗,以备有人要冲淡饮之。 信远斋蜜果店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匾额系淳仪的老师,江西翰林朱益藩所书,迄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信远斋原址在和平门外东琉璃厂路南,今“戴月轩”的斜对过。琉璃厂至今仍是古董字画、古旧书刊葵苹的地方,过去最是文人雅士光顾的场所。“逛逛书铺,品品古董,考考版本,消磨长昼。天热口干,瓤以信远斋梅汤为解渴之需。”我就是根据这一段记载,到琉璃厂去我信远斋的。没有。听我打听信远斋的老人们都笑,他们说:“那是哪年间的事了?早不知搬到哪匹去啦!” 我从一位记者朋友那儿听说:信远斋蜜果店的匝额己由淳杰先生重题,搬到了朝阳门外大街营业。当我风风火火跑到朝阳门外大街的时候,眼前是一片推土机、搅拌机轰鸣的工地,我像一只丧家之犬,东看看,西转转,不知如何是好,几经周折,我总算在关东店商场的对面,发现了淳杰先生题写的匾额 相对于琉璃厂而言,关东店实在应该算一个很偏远的地区了,不过,现今的关东后,似乎也渐渐热闹起来,我心申不安的是,信远斋店堂里的凄清。 不久的将来,当关东店更加热闹起来的时候,信远斋不会又操眉套眼地搬走,找一个和它那凄清的气氛相称的角落安身立命吧? 选自95年中国城市出版社版《北京滋味》
『梁实秋』雅舍谈吃(二)酸梅汤与糖葫芦 夏天喝酸梅汤,冬天吃糖葫芦,在北平是各阶级人人都能 享受的事。不过东西也有精粗之别。琉璃厂信远斋的酸梅汤与糖 葫芦,特别考究,与其他各处或街头小贩所供应者大有不同。 徐凌霄《旧都百话》关于酸梅汤有这样的记载: 暑天之冰,以冰梅汤为最流行,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 口,都可以看见“冰镇梅汤”四字的木檐横额。有的黄底黑字, 甚为工致,迎风招展,好似酒家的帘子一样,使过往的热人, 望梅止渴,富于吸引力。昔年京朝大老,贵客雅流,有闲工夫, 常常要到琉璃厂逛逛书铺,品吕骨董,考考版本,消磨长昼。 天热口干,辄以信远斋梅汤为解渴之需。 信远斋铺面很小,只有两间小小门面,临街是旧式玻璃门 窗,拂拭得一尘不染,门楣上一块黑漆金字匾额,铺内清洁简 单,道地北平式的装修。进门右手方有黑漆大木桶一,里面有 一大白瓷罐,罐外周围全是碎冰,罐里是酸梅汤,所以名为冰 镇,北平的冰是从十刹海或护城河挖取藏在窖内的,冰块里可 以看见草皮木屑,泥沙秽物更不能免,是不能放在饮料里喝的。 十刹海会贤堂的名件“冰碗”,莲蓬桃仁杏仁菱角藕都放在冰 块上,食客不嫌其脏,真是不可思议。有人甚至把冰块放在酸 梅汤里!信远斋的冰镇就高明多了。因为桶大罐小冰多,喝起 来凉沁脾胃。他的酸梅汤的成功秘诀,是冰糖多、梅汁稠、水 少,所以味浓而酽。上口冰凉,甜酸适度,含在嘴里如品纯醪, 舍不得下咽。很少人能站在那里喝那一小碗而不再喝一碗的。 抗战胜利还乡,我带孩子们到信远斋,我准许他们能喝多少碗 都可以。他们连尽七碗方始罢休。我每次去喝,不是为解渴, 是为解馋。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动脑筋把信远斋的酸梅汤制 为罐头行销各地,而一任“可口可乐”到处猖狂。 信远斋也卖酸梅卤、酸梅糕。卤冲水可以制酸梅汤,但是 无论如何不能像站在那木桶旁边细啜那样有味。我自己在家也 曾试做,在药铺买了乌梅,在干果铺买了大块冰糖,不惜工本, 仍难如愿。信远斋掌柜姓萧,一团和气,我曾问他何以仿制不 成,他回答得很妙:“请您过来喝,别自己费事了。” 信远斋也卖蜜饯、冰粮子儿、糖葫芦。以糖葫芦为最出色。 北平糖葫芦分三种。一种用麦芽糖,北平话是糖稀,可以做大 串山里红的糖葫芦,可以长达五尺多,这种大糖葫芦,新年厂 甸卖的最多。麦芽糖裹水杏儿(没长大的绿杏),很好吃,做 糖葫芦就不见佳,尤其是山里红常是烂的或是带虫子屎。另一 种用白糖和了粘上去,冷了之后白汪汪的一层霜,另有风味。 正宗是冰糖葫芦,薄薄一层糖,透明雪亮。材料种类甚多,诸 如海棠、山药、山药豆、杏干、葡萄、桔子、荸荠、核桃,但 是以山里红为正宗。山里红,即山楂,北地盛产,味酸,裹糖 则极可口。一般的糖葫芦皆用半尺来长的竹签,街头小贩所售, 多染尘沙,而且品质粗劣。东安市场所售较为高级。但仍以信 远斋所制为最精,不用竹签,每一颗山里红或海棠均单个独立, 所用之果皆硕大无疵,而且干净,放在垫了油纸的纸盒中由客 携去。 离开北平就没吃过糖葫芦,实在想念。近有客自北平来, 说起糖葫芦,据称在北平这种不属于任何一个阶级的食物几已 绝迹。他说我们在台湾自己家里也未尝不可试做,台湾虽无山 里红,其他水果种类不少,沾了冰糖汁,放在一块涂了油的玻 璃板上,送入冰箱冷冻,岂不即可等自大嚼?他说他制成之后 将邀我共尝,但是迄今尚无下文,不知结果如何。
『转帖』聊聊老北京的饮料--酸梅汤 转自搜狗社去chang_1949_NEW 发表于2006-07-16 15:34:41 社区首页 -> 旅游 -> 原野户外 -> 苦旅文心大热天的聊聊老北京的饮料--酸梅汤 过了端午节,这天儿就一天比一天热。您瞧瞧这两天就热的邪乎。昨天是38度,今天气象台就报了一个40度,那也比1942年6月13日的42度低两度呢。我一琢磨这两天热的邪乎都是田震那丫头儿惹的祸,四年不出货,一出货就是38半,真跟那年费翔的一把火差不多啦。 哈哈哈......我聊的是笑话儿了。 我还是把老北京人的玩儿撂一边儿,给您上点儿饮料,驱驱心火,降降暑气。 天儿热,老北京人除了喝茶,那就是就是喝点儿果干儿汤,酸梅汤了。 那时候,一到热天儿,胡同儿口儿,大槐树下就有卖冰镇饮料的小摊儿:掌柜的剃着大光头,忽扇着大蒲扇,身上穿汗布背心,肩上搭着手巾板儿,手里拿着两个铜碗儿,手指挑动上下撞击,发出.得儿铮-铮的响声。那节奏感是很强的呢!老北京的买卖人说这是:打冰盏儿。招揽生意嘛,不是。 案子上摆着几排扣着的兰边儿小碗儿,一个特大的五彩大瓷盘儿里堆着果子干儿,其实是用开水泡开的杏干儿,柿饼儿之类的干货,还有些藕片,一大块亮晶晶的冰。 有的在旁边放着一个大木桶,里面盛上凉开水,泡开的乌梅,桂花汁,白糖,浮冰这就是老北京人大夏天爱喝的酸梅汤了。 您要是来上一碗儿将那又凉.又酸.又甜的果干儿汤喝下去,真是心里往外透着凉快。现在的话儿该是;爽!吧。 做酸梅汤那是很讲究的了。以我看优于现而今的一些饮料。您看呐:酸梅汤的主要原料是乌梅,这是一味中药,他可生津润喉,驱暑平肝之功效。 先将乌梅洗净,切碎,讲究的要将乌梅捣碎,用热水或是上火煮开,去掉渣滓,加上上等白糖,再加上适当的桂花,木樨,放在大肚儿的瓷坛,外用凉水或冰镇。在大热天儿您喝上两杯,酸甜适口,浓淡适宜那真是甘露入腹,清爽宜人啊。 老北京做得好的那就是老字号信远斋了,隆景和.九龙斋也不错呐。 老北京过去夏天打冰盏儿的还有不少唱词儿呢:不管是掌柜的还是伙计,他们唱道: 又解渴,又带凉,又加玫瑰又加糖,不信您就闹碗儿尝----!一个大一大碗儿勒! 又有前人说道:樱桃一过茶香灭,铜碗声声唤卖冰。您可见当年卖冷饮的场面了。 现而今,还有没有货真价实的果子干儿汤,酸梅汤真不好说了。 得勒!您还是到中药铺买点乌梅自己做点喝吧?喝着放心呐!您说是不?
『转帖』美国可口可乐与中国酸梅汤 伍德拉夫有一句名言:“可口可乐99.61%是碳酸、糖浆和水。如果不进行广告宣传,那还有谁会喝它呢?”这位可口可乐公司的前任老板颇为直率。1886年可口可乐营业额仅为50美元,广告费却为46美元;1901年营业额12万美元,广告费为10万美元,如今每年的广告费竟超过6亿美元。 如果算一笔帐,1886年可口可乐投入的广告费为92%,1901年为83.3%,可能只有这个92%和83.3%的惊人之举使可口可乐这样一种99.61%都是碳酸、糖浆和水的饮料,卖了个世界第一。 这不仅使我想起了北京信远斋的酸梅汤。酸梅汤,货真价实的优质酸梅,上等白糖,也不含杂七杂八的,含金量决不比可乐差,口味又强似可乐十倍,但时至今日,就连买瓶信远斋酸梅汤都得转悠上几个地方,还未必买得着。 五六十年代,家家户户谁不爱喝酸梅汤,市场真是大得没法再大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这些四五十岁的人真是酸梅汤里泡出来的,至今都有着一种割不断的情结。因此,常常在喝着可口可乐的时候,想起了信远斋的酸梅汤,难免有些酸楚:信远斋一个百分之百的好产品竟连百分之一的市场都没有,这不恰恰被伍德拉夫所言中:如果不进行广告宣传,那谁还会喝它呢? 广告,无疑是使一个产品成功并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法宝,你再漂亮的一个好姑娘,如果不宣传出去,依旧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很可能独守空房连婆家都找不着。一个99.61%都是碳酸、糖浆和水的姑娘,居然能远嫁世界,桃李满天下,靠的是广告;可是100%的好姑娘却珠帘闲卷,人比黄花瘦,只因她不靠广告。 可口可乐公司是从市场找婆家,因为它的先天条件未必很足,就连伍德拉夫都无奈地承认;酸梅汤却是从产品找婆家,只依靠自身的条件,因为她的条件好得无法再好。结果呢,一个是万紫千红总是春,另一个却是断肠人在天涯。
『转帖』酸梅汤 发信人: joyschen (何足道), 信区: food标 题: 酸梅汤 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Sun Apr 23 20:48:17 2000), 转信 酸梅汤是北京传统的冷饮,历史悠久,制法考究,滋味醇厚,远非目前一切西式冷饮可比。名店、小贩都喜制酸梅汤。叫卖的方式奇特,不是吆喝而是敲冰盏儿。 冰盏儿,又叫冰碗儿,是北京夏天叫卖冷饮用的一种独特的工具。所谓冰盏儿是两个直径约二寸的黄铜碗,底浅,边厚,上下两只碗相叠,用一只手撮弄两碗相击,发出清脆而响亮的铿锵声。声传很远,敲击出一定节奏,非常悦耳。有些经营杂货挑儿的小贩,不制酸梅汤,只卖些玻璃粉、酸枣汤、雪花酪之类,也有用敲冰盏叫卖的。大杂货挑儿在蜜饯、干果等收市了,换上酸梅汤,则一定要敲冰盏儿。就连果局子门前卖酸梅汤,也敲冰盏儿。 酸梅汤制法考究,一律用开水泡制,原料是干果店的干梅子名酸梅,中药店称乌梅。要用冰糖,加桂花卤、玫瑰卤发挥香味。绝对不用生水,也不能用糖精。售者必须标明“熟水梅汤”,当然大店是有此保证,小贩难保,但味道必不佳。大店中制成的梅汤,灌入白地青花的细瓷大瓷中,周围镇以冰块(切忌直接放冰块入汤),包裹严密,要保持一定凉度。其汤色有两种,浓的色如唬琅,香味醇厚,淡的颜色淡黄,清醇淡远。酸梅汤醇香,质纯,其味能挂喉不去,其凉镇齿,一杯入口繁暑都消。是北京旧日唯一的消暑佳味。 北京酸梅汤最有名的是琉璃厂信远斋,再就是前门大栅栏九龙斋。信远斋所制的梅汤浓配如醇酒,色深是浓的代表;九龙斋所制的梅汤是淡的,味更清远。据说清末西单牌楼附近有一家小摊,称秋家梅汤,色在浓淡之间,味更醇正,可惜早已不存。除信远斋、九龙斋两家外,我只觉西四牌楼隆景和南货店所制梅汤,在浓淡之间,其味足称。 在卖杂货的小贩中,我在前几节提到过一个叫作“大个儿”的人,他在夏季杂货车中自制梅汤,可与名店媲美。每到夏季傍晚,听到门口冰盏儿铿锵声,大家寻壶觅盏齐呼:“买大个儿去!”他的梅汤就是那种浓淡之间的颜色,味道很纯正。我离开北京到了上海,只见过大世界附近的一家名叫郑福斋的北京糕点铺,的确是北京正宗店铺,所制糕点、茶食直至酸梅汤都不失为北京传统之味,可惜在十年动乱之后,传统丧失,店虽仍在,其形质已全非,早就没有北京制品的痕迹了。 《饾饤琐忆》——金云臻
『转帖』信远斋酸梅汤冰糖葫芦做法 中国百姓寻医问药网 来源:搜狐 信远斋的酸梅汤是我国传统的医疗保健食品,它按照清宫御膳房方法进行加工制作,独具特色,颇受欢迎。该店每到夏季,用特制的木冰箱冰镇酸梅汤在门市出售。营业室内悬挂名人字画,备有桌椅。许多文人墨客逛文化街,观赏购买古玩、字画之余,都愿到信远斋优雅的店堂来喝上一碗酸甜香浓、清凉爽口的酸梅汤,既消暑解热,又借机小憩。 信远斋的酸梅汤一般存放在大肚青花瓷坛内,瓷坛周围有天然冰镇着,瓷坛和天然冰装在木箱之中,木箱内钉一层白铁皮,外涂有大漆。该店制作食品的原料,挑选极为严格。如酸梅汤、酸梅糕,选用浙江、福建和广东出产的优质乌梅,尤以浙江吉安生产的圆形、核小、肉厚的乌梅为上品;辅料选用金黄色的冰糖和杭州张长丰或张丰裕两家生产的糖桂花。 做蜜饯的海棠,选用“八愣”的白海棠,白糖选用“头层”绵白糖。生产中,坚持按配方下料,严格按规程操作。制作酸梅汤的配料,要根据气温灵活掌握,天热时就要酸一点,天凉时就要甜一点。 其方法是:经过定温、定时浸渍,过滤、加热,适当放入桂花、冰糖等辅料。酸梅汤要求色泽金黄,幽香四溢,清凉爽口,饮后挂碗(碗内附着一层汤汁)。制成酸梅汤后,再经浓缩加工成酸梅卤,达到色泽黑红透明、花香浓郁、酸甜可口的要求。 冰糖葫芦的制法更是别具一格,挑选上好的红果去核,串成一串,但果与果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隙,使每一个红果均匀地沾上冰糖。有的还将果子切一个口子,夹上自制的细豆沙、核桃、山药泥,外面薄薄地贴上一层黑豆沙,豆沙上再摆列不同形状的白瓜仁,而后沾上冰糖汁。外观红、白、黑三色分明,食之甜酸脆绵,清香利口。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