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呆z
书呆z
关注数: 2
粉丝数: 159
发帖数: 7,176
关注贴吧数: 25
不生病不娱乐保持最低开销,一生得花多少钱? 问题发自一个案例: 80后小彭,大学毕业三年,没有一份工作能做到半年以上。 几天前,他又在公司“消失”了,什么都不要就辞了职。 武汉农业银行理财师(AFP持证人)万承洁给他测算了一下:
中国“人口红利”眼看用尽,发展势头将受阻!各位怎么看? 近来很多人都在关切这个问题: 中国人口迅速进入老化期,年轻劳动力的缺乏加剧 --> 于是工薪抬高(这也是好事)、用人成本上升(这可是坏事)--> 进而企业效益下降,竞争力也就下降 --> 企业外逃或破产也就随之大量发生,--> 于是招工的少了,失业率反而上升 --> 最后的结果,国民经济当然就掉头下行了 最最后?老的也更不好养了!
现实故事:《同学聚会》 据说本篇荣获2011年度最佳故事情节奖。 作者只写了一页多纸,已将中国社会的整个“结构”写了出来。
吞了重发:中chang委现身说法 对年青人的忠告! 楼顶先祭度娘! 年轻人要看看,防止泄气:
股市暴跌破两千点,大会东风消得太快 中国的股市真是个晴雨表,某大会才开罢,就阴沉了下来。 主要原因,还是中国股市的人为操控大厉害,不遵自然规律,成为上市企业饮鸩止渴的“提款机”! 中国总是人治大于法制,股市最怕这个,毁就毁在这里。
被劳教的大学生村官起诉重庆J方刚被驳回,但已获释 【人民网重庆11月20日电】(就是一小时前的急讯在发报全国) *先注:我也是到人民网找的,看来这是一堵挡风的墙?(好怕因言不慎被LJ)
十字路口的选择:先救欧洲,还是先救温州? 这篇文章比较好,推荐关心经济大局的人读读:
介绍一种新型的开发模式——产权式房地产 传统的商业房地产(指酒店、商场等)开发模式是: 开发商先出资(或找银行贷款)→找政府拍地→进行施工建设→卖给商业经营者收回投资 然而此模式资金链很容易断裂,一旦遇到经济形势不妙卖不动了,开发商就会被困死。
中国中小企业的难处 首先讲下中国企业的大概类型: 企业分为生产企业、营销企业和服务性企业(当然有些兼为服务性事业单位,多为官办的) 或者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包括股份制的其实也属这类)和私营企业。 也可按规模分为巨型企业(一般指跨国公司级的)、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如那些工商个体户)。 我要谈的就是最后一种分法中的中型、小型企业,合称中小型企业。 他们实际是生存在夹缝里,可以说是最艰难的。
武汉东边的几个城市之观感 因为发展方向定在武汉之东,所以对鄂东的几个城市都进行了一定考察,下面谈谈各自的观感:
希望鄂州市的新一届领导,重新规划贵地的发展方向和重心! 这是我的强烈呼吁,也代表所有想在鄂州拓展事业的商界人士。
感叹鄂州主市区缺乏开发重心 在鄂州考察了一段时间,非常矛盾。 感觉鄂州主市区暂时缺乏开发重心,鄂城人大哥介绍的火车站一带显然还未聚起人气,而市府主推的滨湖东路一带也感觉前景欠佳。 总之鄂州本来人口就少,开发重心又分散,这肯定会影响近期开发成效。
转发一篇现实揭露文章 有人在群里转发了这篇医生自述,我看后转到这里来吧:
问个小疑惑 此吧跟鄂州吧到底是个什么关系?怎么版面也不一样、内容也不一样? 不知哪个在代表本地,能插手开展讨论,似乎只有这个地方有氛围。
再侃我所从事的投资 实话说我自身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本事或者功绩,主要还是家族里的亲友有幸开拓出了一些事业,有意要我助力扩展,但要求离开武汉的老地盘,到周边去寻求新的发展。
武汉的后花园——鄂州 我是地道武汉人,但我为什么这么关注鄂州呢?因为鄂州是武汉的第一后花园嘛。 特别是大东湖开发区的成功发展,将武汉与鄂州拉得更近,促使鄂州与武汉的经济更加向成龙配套之有机结合迈进。
一点观感 发现这个网站的帖子,很有看头。 就是参与的人太少了,估计多潜水在看,不愿来发。 希望能常看到更多的参与者的精彩文章。
关于武黄城际何时完工,非常关心 已经在别的帖子里得知了一些信息,知道暂时停工了,正在由地方政府筹措资金以能最终建成。 如果这条城际铁路的完工拖延得很晚,跟其有关的商业开发规划是否会面临变数?因为我要决断投资方向,必须心中有数。麻烦我们能否继续多讨论一番?正好有铁路内部人士,相关信息可以得知得更准确一些。先谢谢了!
请问武黄城际铁路的进度情况? RT,有人知道吗?
大陆何时也能大选 近期观看台湾大选那个惊心动魄 两个字 过瘾 不禁在想大陆何时也能大选呢 若担心中央或省一级怕失掉那个独家领导权 起码可以在市一级搞搞嘛 这样靠人民选举出放心父母官 那些贪腐者就不会稳坐宝座上肆无忌惮了 施行真正民意选举乃为普世价值 不能总是这样皇朝般治国了 也许我的这个想法违现在的法 但法终归是人民订立的 如果哪一天能够自由大选 那才是人民的幸事啊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