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qq99 waqq99
关注数: 20 粉丝数: 1 发帖数: 233 关注贴吧数: 7
白点小病之我见(转帖) 又到了白点病泛滥的季节,网上看到的一片文章,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以下是转帖内容: 1、白点病的性质,发病原因与死亡原因: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白点病的性质是体表寄生虫。这种虫我们俗称小瓜虫,但并非我们看到的那一个个白点,而是肉眼无法看到微型寄生虫。所以如10多年前那些书籍所说“当温度加到超过28度,我们就可以看到小瓜虫从鱼体脱落”根本就是痴人说梦,真不知道这些前辈“高人”是如何看到,并发表出这种言论的。而我们肉眼所见之白点,其实是小瓜虫侵犯后,鱼体为自我保护而形成的黏膜保护罩,其作用是尽量抵挡外部细菌入侵伤口。发病原因是携带有小瓜虫的病鱼或水进入缸内。单纯的温差和季节变化不可能发生此病。说到死亡原因,其实小瓜虫作为一种寄生生物很难直接将寄主杀死。 一般死亡原因有二: 一、最常见的是小瓜虫入侵后,由于水中细菌入侵伤口,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而死,这是细菌借小瓜虫之手杀死了鱼。 二、当小瓜虫多次下身繁殖,造成寄生鱼体的数量过多,鱼因伤口过多,总体创面过大,无法自愈而死。这个道理类似于烧伤,今天手指上被烫了一下,谁也不会去医院,自己敷一敷,擦点药膏就好了,但为什么大面积烧伤就会死人?因为肌体的愈合能力与速度都是有限的,超过这个范围就要借助药物帮助控制细菌和帮助自愈。面积再大,药物也帮不过来了,那就死了。 2、治疗手段:很多人一直这么错误的认为,只要把温度加到28-30度,白点病自然就好了。这实在那些古老的热带鱼书籍和自以为是的养殖者害人不浅。作为一种虫,它又不是生活在寒带,如果这么简单,那它们早就自己灭绝了。生物都有共性,作为虫,温度越高,新陈代谢越快,繁殖周期越短才是真的。比方今天缸内有10只小瓜虫,在温度26度时,它们可能需要3天下身繁殖,3天后出了100只虫,当你单纯的把温度提高,只是在缩短它们的下身速度,它们可能2天就下身了,也可能繁殖出120只虫,而不是100只了。所以单纯的加温其实是加速鱼的死亡,而非治疗。所以白点的治疗中,药物是不可缺少的。而一般治疗白点的药物中“甲基蓝”的成份也是绝对不会少的。那么我们可以由此推断"甲基蓝"是治疗白点的主要药物,但用量是多少,辅助什么药物成分,我不得而知,所以建议大家还是购买有口碑的品牌生产的专门药物来按说明使用,毕竟药比鱼便宜啊。刚才我们还提到过,白点爆发后的主要死亡原因其实是细菌感染,所以如果您无法保证自己缸内没有可以杀死鱼的细菌,那么我建议您也一起加下细菌性药物吧。这类的选择比较多,黄粉,庆大霉素,高浓度盐等都可以用。但切忌用福马林杀菌,因为此时鱼体其实是有伤口存在的,福马林随鱼体表破口进入鱼体内后那就很容易导致鱼的死亡了(我自己就曾因为在鱼体表伤口没有完全愈合时下了福马林而导致死亡的惨剧)。 有些朋友加了药物后几天还没看到效果,白点依然存在。这个原因虽然是我自己猜测的,但逻辑上还是站的住脚的。因为治疗白点的主要药物是“甲基蓝”,而个人感觉“甲基蓝”在光线下会很快失效。而小瓜虫在鱼体表寄生时比较不容易被杀死,所以杀死它们的时机其实是在它们下身繁殖时。可能因为温度较低,所以在小瓜虫下身被杀死前,您投入的“甲基蓝”已经失效了。所以这种情况下,建议您换水1/3,加温到28度以上,然后重新下一次药。 3、总结治疗误区 一、白点病是由于温差较大而引起。 二、单纯加高水温就可使小瓜虫死亡,并治愈。无需加药。 4、回顾正确治疗步骤 一、缓慢提高水温,每天提高1-2度,到28-30度即可。 二、同时下白点治疗药物和细菌性药物,进行治疗。 三、加大水中溶氧量,和良好的水质,使病菌处于水中细菌的竞争劣势,建议暂时停止投喂。 四、看不见白点后缓慢回降温,每天1-2度。
一个盗墓者的经历(喜欢玄幻小说的进) 引子 盗墓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 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 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 那样温良恭俭让,盗墓是一门技术,一门进行破坏的技术。古代贵族们建造坟墓的时候,一定是想方设法的防止被盗,故此无所不用其极,在墓中设置种种机关暗器,消息埋伏,有巨石、流沙、毒箭、毒虫、陷坑等等数不胜数。到了明代,受到西洋奇技淫巧的影响,一些大墓甚至用到了西洋的八宝转心机关,尤其是清代的帝陵,堪称集数千年防盗技术于一体的杰作,大军阀孙殿英想挖开东陵用里面的财宝充当军饷,起动大批军队,连挖带炸用了五六天才得手,其坚固程度可想而知。盗墓贼的课题就是千方百计的破解这些机关,进入墓中探宝。不过在现代,比起如何挖开古墓更困难的是寻找古墓,地面上有封土堆和石碑之类明显建筑的大墓早就被人发掘得差不多了,如果要找那些年深日深藏于地下,又没有任何地上标记的古墓,那就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特殊工具了,铁钎、洛阳铲、竹钉,钻地龙,探阴爪,黑折子等工具都应运而生,还有一些高手不依赖工具,有的通过寻找古代文献中的线索寻找古墓,还有极少数的一些人掌握秘术,可以通过解读山川河流的脉象,用看风水的本领找墓穴,我就是属于最后这一类的,在我的盗墓生涯中踏遍了各地,其间经历了很多诡异离奇的事迹,若是一件件的表白出来,足以让观者惊心,闻者乍舌,毕竟那些龙形虎藏、揭天拔地、倒海翻江的举动,都非比寻常。 这诸般事迹须从我祖父留下来的一本残书《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讲起,这本残书,下半本不知何故,被人硬生生的扯了去,只留下这上卷风水秘术篇,书中所述,多半都是解读墓葬的风水格局之类的独门秘术…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