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听萧伊人醉 月下听萧伊人醉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关注数: 2 粉丝数: 412 发帖数: 3,637 关注贴吧数: 17
谈谈关于箫音准的问题(文字来源于网络) 笛箫的音准,是吹出来而不是做出来的。在这一点上,绝大部分人存在着严重的误解。这也正是许多制笛师傅非常困惑的地方。开玩笑的说,就是被严重忽悠了。怎么做,那音准都不准,特别是八度不准,怎么回事呢?因为制笛师傅大部分人都不会吹笛箫,准确地说,就是吹得不咋滴。既然吹得不咋滴,那就任由别人忽悠呗。你说准那就准,你说不准还有什么办法?为啥演奏家轻易不换笛箫?当然那笛箫比较好是个原因,最重要的是那笛箫他熟悉了,哪个音通常需要多大的力度和什么角度,他熟悉了多少年了,你换给他一支新的,保证他怎么都吹不准,绝对保证。 既然这样,是不是制笛箫的就不需要保证音准了?那也不是,你得保证那吹的人,在正常技术下,能自己用比较统一的口风,把音准给获得喽!有些笛箫确实是,无论你怎么调整,它就是达不到音准,轻到快没声了或重到两眼暴突都不准,那就是真正的音准有问题了。 我给大家举例:你给詹永明用的笛子把校音准了,再给戴亚吹,就算他不停地校正,在一段时间内,那绝对准不了;再换给李镇吹,那更加不准;你给戴树红做支箫,音准了,换给张维良吹,准才怪。 谁的口风最准?谁都准,谁都不准。准不准,他得自己说了算。 还有一点,吹笛箫发出来的音,在多大偏差范围内正常?很多人觉得10音分是个不错的范围,既没有过高要求,也没有太大偏差。是这样吗?你把演奏家的美妙乐曲调出来,把伴奏屏蔽掉,用校音仪测测,看看偏差多少?偶尔30音分是很常见的,很多偏差都接近20音分,能在10音分内稳定的,排除乐器原因,只能在某几个超高音。因为超高音声波压缩很厉害,自然就把偏差缩小了好几倍。为什么我们还是觉得他们吹得好听、舒服?因为我们的耳朵没那么挑剔。赵松庭曾经说:训练有素的耳朵,对16音分的偏差就很难受了。他这么说没事,可把大家给弄傻了。他这种说法,是在两个纯单音连续发生的时候对比辨别而言的。而且要在非常安静的环境下,在人的状态非常好的时候能达到。有些人还可以达到辨别10音分、6音分的程度。在乐曲中,不需要这么细微也不可能达到这么精确的辨别能力。 因此,以后演奏家说人家的笛箫音不准,要慎重了,千万不能瞎开口。要说也只能说:不适合我的习惯,我吹不准。实在是那种一个音偏高接着又一个音偏低的,才可以说:它的音就是不准。对于大家而言,也不要盲目听那些音准还是不准的结论。正是因为大家盲目听从,才导致了“音准炒作”事情的发生,而且现在有愈演愈烈洪水泛滥的倾向。 有个朋友讽刺这种现象说:“校音仪是不准的,那么耳朵比仪器更准了?耳朵也不准,只有他的耳朵才准。”这个“他”,就是指那些企图炒作音准概念的人,一般是别有用心的人,准确地说必定是卖笛箫的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