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茶几
不可思议的茶几
关注数: 8
粉丝数: 308
发帖数: 3,583
关注贴吧数: 50
读了一百来章,一些想法 在起点首页看到这篇文章时,尤其对作者的简介印像颇深,对其对现在修仙小说的现状,深表赞同,没有一颗仙侠,大道之心,所以对作者的作品,颇有期待,本希望能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观。 然而,没看多久,我就明白了《穷人修仙传》这个书名的含义,很难说这部小说没有受到凡人的影响,且不说大纲流程,即是是世界观也没有太多不一样之处。在我看来,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性,小时候上语文课,讲到写作文,最重要的是一个词“想象力”,一个借鸡下蛋,借壳出世的作品,无处不飘散在别人的影子,是很难成就一番名声的,齐白石对他的学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文学作品,乃至文艺作品,如果不能特立独行出来,即是文笔再过优美,表现再过华丽,也无法超越前人,走出自己的路。更何况,文笔还不如别人的时候。 下面再说说对前一百章具体内容的一些看法。 起点有篇评论说,为什么方胜还没有死,我深以为然,从设定上来看,方胜是一个天赋不错,个性冲动,有一番机缘的主角。他对事件和环境的认知和处理方式,与其说是在江湖上获得,不如说是在幼时捕猎时的培养,一种丛林的法则。理论上来说,他应该更有危机意识,或弱肉强食的感悟,但后面来看,他缺乏这方面的认识。 首先第一个感到不当之处,从十来章开始获得的灵虫,在获得此虫的时候,他已经接触到了还真篇,和李青阳所描述的修真界,他至少不是一无所知,之后又接管了药园,而且是在良性环境下接管,但直到我看到一百章为止,他对此虫的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知,在对其的利用上也不够充分,虽然他生活节奏较快,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反观《凡人》韩立在没有认识到修真界的情况下,就对小瓶有了足够清楚的认知,并围绕着小瓶的作用,建立了自己的修行之路,当然现在大伙也比较反感咯,看的多了嘛,就是**流。而方胜却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杀手锏级别的东西是自己和别人拉开差距的巨大机遇,至少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规划。对于此虫,再他看来,和他身背的龙纹棍估计没什么价值上的区别。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曾回答他的主子一个问题,天下什么最大,“道理”最大。小说描述的是一个“现实”修真世界,所以,一切行为和结果要符合道理,不能用游戏里的主脑,无限里的主神来解释那些匪夷所思的东西的。还真篇刚修成的时候,作者描写了方胜立刻领悟了更高级别的棍法,并完全掌握了其他人的武学,这里就有一个问题的存在,作者所描述的世界是一个参考主流修真世界设定的环境,其中并没有其他特别设定说明,而主流修真设定中并没有说过修习功法能够大幅度提高人的智商和情商水平,甚至于在练气级别,对身体素质的提高也不是其重点,毕竟洗髓伐脉从设定上来说是筑基的事,至少那个时候才能从身上洗下残垢。而还真篇的本质更只是让人获得灵根,以获得修习的可能,而不是一部修炼功法,他对方胜的改变,其实只是那3个属性的灵根,然而,方胜却立刻获得了“领悟”,“看破”的能力,领悟自身功法的高级水平,在我看来需要常年累月的修行和经验积累,你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智力再高也无法凭空想象,而看破别人的功法,这个嘛,方胜大约不是姑苏慕容家的血裔,而慕容复也不能比原功法的主人更加了解功法本身,最多同一水平,不可能几天之类就比别人更加高级。这样方胜的区别就是他比别人多了灵根,那么灵根有这种功能么?左玉漱在后面的章节里被确定了拥有天生的冰灵根,无论存在时间和属性档次都高过方胜,但她却并没有表现出这方面超人的天赋。毕竟只是悟性最好,但不是什么骇人之事。此外,就普通武功的设定,一般而言,使用不同武器功法的人多少之间会有所区别,一般而言,这个叫根骨,比如一般武侠里面就会对小孩子说什么你骨骼清奇,是练武的上佳材料,使关公大刀的人身材大部分情况下比用匕首的更强壮,使用飞镖的眼力,灵巧自然要比用英格兰长弓的好,如果修习一种武功,就能对其他武功触类旁通,那一开始,大刀盟也不必让他们分开学不同的武功了,还真篇并没有对方胜的身材,骨骼,力量,灵巧进行改变,那么,他练了几年的棍法之后,理论上就不可能比练了几年剑法的人更合适用剑。差异性。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