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冬wolf 郑冬wolf
关注数: 40 粉丝数: 164 发帖数: 5,827 关注贴吧数: 86
【小郑】手捻葫芦(转) 最近想弄个小手捻玩玩,就去找了点相关的知识与各位吧友分享下。 一、何谓手捻葫芦? 葫芦,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吉祥物,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葫芦,谐音“福禄”,葫芦同时是我国传统宗教道教的法器,寿星老,太上老君,拐杖上都别一个葫芦作为法宝。把玩葫芦,玩两个极端:极大、极小。手捻葫芦,顾名思义必须得小,适合在手中把玩的葫芦。   手捻葫芦越小越好,玩的就是小巧玲珑,一般称得上是“手捻葫芦”的,长度不能超过5CM。   手捻葫芦作为手把件的一种,即可以活动手指和手掌上的神经,肌肉。起到按摩穴位,达到健身养生的功效。当然手把件有很多,而葫芦为植物的果实,其自然造型之美吸引着很多朋友。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手里的葫芦会变得润,光,滑,透。葫芦的古术美,让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过去有“富人盘葫芦”之说。诚然,手里托着一枚天然艺术品般的葫芦,会让很多人眼馋,那是时间和心情的保养结晶。故养生则养心,心情好自然身体好。广议的富人是指精神好,身体好,财源广,人缘好。葫芦则是一个最好的载体。所以葫芦有“福禄”之意。寓意幸福的生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由于“葫芦”与“福禄”音同,它又是富贵的象征,代表长寿吉祥,民间以彩葫芦作佩饰,就是基于这种观念。另外因葫芦藤蔓绵延,结子繁盛,它又被视为祈求子孙万代的吉祥物,古代吉祥图案中有不少关于葫芦的题材,如“子孙万代” 、“万代盘长” 等。 二、手捻葫芦种类 手捻葫芦原指我国产小丫腰葫芦,但由于小丫腰葫芦生长过程中容易走形,所以现在很多形正、皮好的“美国葫芦”涌入市场。而传统的手捻葫芦中,其中,个头特别小的“龙头黄金”被称为手捻中的极品。需要注意的是,草里金,实际上是营养不足而没长大却长老了的小葫芦,现在常见的美国葫芦并不是“龙头黄金”,有把玩的价值,但是作为收藏品的价值很小。   所以,草里金这种手捻极品是很少见的,因为营养不足的小葫芦通常没长老就腐烂或者干枯了。 三、手捻葫芦的把玩 一些文玩市场上买到新的手捻葫芦,皮色通常是熟栗子一般的黄颜色。新葫芦通常需要晒一年到半年左右时间,使其皮色变深,这样更好地上包浆。有些朋友急于盘出油光发亮的效果而直接上手,这样是不行的,葫芦虽然比较硬,但是表面一层黄皮却很薄。盘得过狠,容易露出里面的白筋(由于年份浅而没有上色),而且新葫芦上手并不易上色。盘葫芦讲究的就是一个过程,时间久,效果就更好。急于求成,往往以失败告终。   最好的方法是擦核桃油或橄榄油,只需薄薄一层,用软布来擦拭,千万不可伤皮,然后经常用手摸挲揉捻,手上的汗和油会慢慢浸入葫芦表皮下,葫芦色泽就会变得更加光润,皮的颜色也会逐渐由黄变红、由红转紫,古趣盎然,其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也会与日俱增.葫芦脏了可以用白酒或医用酒精适量撒 在白毛巾上来擦,然后晾干即可.千万不要用碱水,这样会严重腐蚀葫芦的表皮,影响葫芦的美观.   手捻葫芦的蔓藤,业内称“龙头”,龙头完好的葫芦更有价值,也更美观,但是由于容易折断,老葫芦很少有完好的龙头。这就是事在人为了,越是有完好龙头的老葫芦,就更有收藏价值。   手捻葫芦常年把玩的结果就是深紫色,油光发亮而又温润。
【小郑】——从紫檀珠子看紫檀——(转自慧源) 由于 紫檀 材质不同做成珠子也会呈现不同特点,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供大家参考: 1、细密S纹理(图1、图2):具有细密的呈S状弯曲的纹理,做成珠子后在表面会有细小的弯曲纹理,多数夹杂 金星 ; 2、粗大S纹理(图3、图4):具有粗大的呈S状弯曲的纹理,做成珠子后在表面会有粗大的弯曲纹理,多数没有金星; 3、细密 水波纹 (图5、图6):在木材径切面上会呈现细密的象水波一样的纹理,有的会夹杂金星; 4、粗大水波纹(图7、图8):在木材径切面上会呈现粗大的象水波一样的纹理,与缎光相仿,多数不会夹杂金星; 5、满金星 金丝 (图90、图91):所谓满金星就是(且必须是)所有的棕眼内全部被金星金丝填充,只有部分有星的不能称为满金星; 6、棕眼较少细小金星(图92、图93):棕眼较少所以看上去金星显得并不多,实际也算比较满的; 7、光滑棕眼很少(图94、图95):棕眼在单位面积上分布数量非常少,表面很光滑基本不见棕眼; 8、缎状 荧光 充足(图96、图97):在移动的光线下会呈现出类似绸缎一样的荧光,又好象能看到木材的内部,有入木三分的感觉; 9、细密牛毛纹(图98、图990):表面会呈现数量较多的不规则弯曲的棕眼,可以隐约看出材质具有类似牛背毛一样的纹理; 另外,水波纹、牛毛纹、金星等是紫檀木的 天然 特征,火焰纹是由于氧化不均匀造成的,并不属于天然特征,会随氧化完全而消失。
【小郑】小叶紫檀为啥在中国这么 坑爹的 贵呢?(转) 很久想写这个了,今天有时间就蛮写下,这个是个人理解,文笔不是很好,大家就蛮看了啊,,,,, 小叶紫檀在国际不是很被认可的,在国际的被认可的就两种木头,沉香跟檀香,那为啥小叶紫檀在中国这么受欢迎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小叶紫檀颜色是红色的,中国人喜欢什么颜色呢,红色吧,这个跟中国就直接对上号了,这个是小叶紫檀受中国人喜欢的基本条件了,如果小叶紫檀换成绿色的,你懂得。 第二,小叶紫檀材质好,沉水,木头沉水,确实不多见,这个也是小叶受欢迎比较具备本事硬件条件之一。 第三,因为小叶紫檀是印度来的,然后佛教也是从印度传过来的,然后呢,这个紫檀呢就被古人跟佛教文化搞在一块了,然后呢,紫檀就迷迷糊糊的被搞成佛木了,中国又是佛教大国,然后紫檀就这么被喜欢上了。 第四,中国又是文化大国,在中国只要跟文化扯上边的就死贵的,你们懂得炒作的东西必须具备这条件的。然后,有庄家进行炒作,然后就越来越出名了,然后也就越来越贵了。 第五,中国又是世界雕刻发源国家,中国的雕刻在世界是出了名的,这个毋庸置疑的,但是要有雕刻材料的,而紫檀也恰恰非常符合雕刻的硬性条件,然后也就沾着中国雕刻的光,越来越贵的。 所以我觉得这就是 小叶紫檀在中国 坑爹的 贵的原因,,,,但是从各个方面来说,小叶的硬性条件都不错的,无愧木中之皇的称号。
【小郑】如何鉴别南红玛瑙 关于南红玛瑙,由于其颜色艳丽,质地细腻,是我国独有的品种,产量稀少,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开采殆尽,所以老南红玛瑙价格每年集聚上升。南红玛瑙古人用之入药,养心养血。信仰佛教的认为它有特殊的功效。佛家七宝中的赤珠(真珠)即是指的南红玛瑙。因此有很多人喜爱,也是配珠,配饰首选,老珠子的入门必修,但其近几年价格突飞猛进,也使得造假者有机可乘。由于南红的定义及来龙去十分复杂,所以我们简单的分享一下如何鉴别南红玛瑙:1、形制与包浆 形制上,常见的有橄榄型,圆形,南瓜性,片形以及多面珠(6棱、8棱、12棱等等)还有各种雕件现在市面上主要作假的为橄榄形以及圆珠,还有,注意老珠子在几百年的使用中也是和其他珠子穿在一起,所以打孔处的两端大都会有像切面一样的磨损。包浆上,现在已发现真珠子也有干涩的情况,但决不是新烽子或新工珠子那种明显的抛光表面,老珠包浆始终油润,自然,(这点所有老玛瑙,玉髓通用) 2、颜色 南红玛瑙,常见的颜色为甘肃的柿子黄(橙红)、大红、粉也有不常见的紫红,以及这些颜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变化色,包括接近透明的无色,都大致的定义为南红的颜色范围而其白色的纹路多少则看情况,有像丝带一样的纹理也有白红相间一半一半这里注意,南红的纹路十分锐利,所有的纹路转折时候都会有明显的角度,红白分明。南红除了白色纹路,红色向透明渐变以外不会有其他变化,有时会夹杂一些伴生矿,为黑色或深绿色。 3、质感 质感上,南红是胶质的就算全红的珠子也不是不透光的,可以看到颜色由内到外是通透的,一致的反言之,就算无色的珠子也有种朦胧的感觉,这里注意,罩质感是暂时无法作假的,除非老料新工所以假南红基本都是做纯红的。 4、风化纹 珠子外表上,大部分老珠,特别是老玉髓/马瑙珠都会有半月形的风化纹罩纹路主要是因为长时间使用的原因,天珠和其他高价值的老珠已经出现新仿的敲打制成的风化纹,但是可明显看出和表面包浆不符,而且大小统一,呆板,纹路深处无光泽(月牙形内部,老风化纹月牙内部是有光泽的)但这里注意,暂时没发现大批量产的染色南红做有风化纹,大部分都是直接高温烧色时候做出的玛瑙表面的裂痕。5、打孔以及孔内 南红玛瑙的打孔很有特点,可能为大料先双面打孔再出珠(孔不会很小),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所以,孔内因为磨损十分光滑,如果发现孔内有明显螺旋纹而且有白色粉末状,即可判定有新工或染色南红的嫌疑。
【小郑】工薪人员少花米米的玩玉办法,请看我的淘货经验之谈! 中华民族玉文化源远流长,我也是爱玉,赏玉,玩玉之一员。玩玉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工薪人员,米米少有米米少的玩法。 我已有3 年的淘货经历,淘过的东东,涉及翡翠,古玉,和田白玉,青玉,碧玉,独山玉,岫玉,黄玉,玛瑙,绿松石,天珠,青金石,天河石,石英石,田黄,碧玺,珊瑚,水草玛瑙,琥珀,小叶紫檀等等。 不瞒大家,我的所有宝贝,包括翡翠手镯,挂件,戒指,和田玉,琥珀等等价格不低的东西,都是淘来得,有的是地摊淘的,好东西是批发市场淘的。淘货不只是物质上少花费,主要是一种精神享受,享受不断学习,交流,探讨,提高的过程中的乐趣与成就感! 以下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发出来与有共同爱好的友友分享! 1,爱好是支撑你学习长进的强大动力,如果你真的喜欢玉,不怕不懂,就怕不学,现在要想学习,百度上什么资料都有, 你的鉴赏能力一定会提高的。 2,前期要多学,多看,多交流,少买,少交学费,到一定功力时,再从小件出手练眼力。 3,与摊主沟通时,一定要用学会的术语说话,他看你懂,就不敢蒙你,骗你。 4,敢于砍价,不怕掉面子,善于周旋,买卖不成情义在啊。 5,保证正常生活外,量力而行,不要贪大求多。 6,要与配偶多交流沟通,让他认可你的想法和做法,分享你的成就与喜悦,不要为淘货影响家庭关系。 7,重精神,轻物质,花不多的米米,也可得到更高层次的享受。 哈哈,希望友友有用,不枉我的苦心!
【小郑】古玉鉴赏之诡秘的血沁(转) 沁色,是古玉中特有的一种天然物质与玉本身经历千百年发生变化所表现出来的状态。自晋朝起人们对其已有相当的认识。清朝《玉记》一书中对何种物质沁入玉中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做了如下说明:“有黄土沁者其色黄,名曰坩黄;有受靛青沁者其色蓝,名曰坩青;有受石灰沁者其色红,名曰孩儿面;有受水银沁者其色黑,名曰纯漆黑;有受血沁者其色赤,名曰枣皮红;有受铜沁者其色绿,名曰鹦哥绿。此外,杂色甚多,有朱砂红、鸡血红、棕毛紫……,总名之曰十三彩。”《玉记补》一书中还列有27种古玉颜色的名称。可见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喜欢并研究古玉奇幻绚丽的沁色并形成一套理论系统。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随着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事物都应有所新的认识。 古往今来对古物稍微有所认知的人都知道民间流传“血沁”这种说法。关于玉之沁色形成原理本人不用在此赘述太多,关于“血沁”传说历来已久,并附着很多奇异事件使其披上神秘的外纱诡秘无比神乎其神,在与广大藏友的交流过程中很多人将红色沁称为血沁。说法基本上都是人或动物的血液中铁离子渗入玉中所致。 对于这种观点我是持怀疑态度。首先,血液在人体比例为7%—8%其中水分就含有80%。也就意味着50公斤的一位成年人有8斤血液而血只有1.6斤。同样道理适合于那些作为祭祀品的猪牛羊身上。其次,中国古代墓葬都是将陪葬坑,祭祀坑和主墓分开的。猪牛羊作为动物祭祀能和玉器珠宝青铜这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吗?所以,我们将范围锁定在人血的身上。一个墓也就一个主人,顶多是夫妻合葬的墓。3.2斤的在死亡状态下的人血可以沁红硬度极大的玉器?沁红泥土我倒是相信。也有人会说,也许是陪葬坑里的奴隶呢?那么就想请问,谁会将象征的权力财富的精美玉器不摆放的自己身边,而要摆放在奴隶身边?再者,血是有机物在死亡状态下会自然分解(这个问题生物学可以解释),血液在人死后12小时就会凝固。人在死亡之后.身体血液停止流动.因为开始排血.如果躺卧之尸体下部有伤口.血液会从该伤口排出直到血液凝固为止.即使没有伤口.亦会受到地心引力而流到身体接近地面位.然后慢慢凝固.在体内血液凝固部份.会呈现略带紫色之尸斑.而这种变化在死亡之后一小时半内开始.约四小时后排血完成而更显著.血液在静止流动后凝固.但因体内缺乏空气. 固其凝固时间比伤口迟缓.约时十二小时之后全部凝固不会在流动。更有传闻地方做假者将玉器放入动物尸身个把月充当血沁,实在是一派胡言。我曾经作了一个无趣的实验,将相同的两块岫岩玉(玉的硬度不大,容易入沁)分别置于两盆猪血(不敢用人血)中。一盆置于常温,一盆置于零下保鲜温度。前者三天后臭不可闻,一个礼拜后取出没有反应。后者,一个礼拜后更没有反应倒是腥味较重换了冰箱。呵呵!求知嘛就得有点专研精神。 综上所述,古玉中的血沁说法实属无稽之谈。那些嘴上神秘血沁的鼓吹者也实在无聊。地方造假者不过是营造一个骗人的噱头。一家之言古玉上的红沁源于朱砂和红粘土。血沁,不过是以讹传讹的成人童话而已。
【小郑】有关拿别人的核桃容易掉地上的说法 最近,我老听说XX人把别人的核桃摔坏了,弄的双方都不开心的事情.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但是为什么很少听见自己的经常玩的核桃摔坏,而拿别人的核桃看或者稍微玩一下就容易摔坏呢? 我对这种事情进行了反复思考,觉得主要是由于以下2种情况而造成的: 1.陌生------我觉得自己常玩的核桃不容易摔地上是由于对核桃的熟悉,主要是因为每对核桃的型都不同,在手上玩转的轨迹和手感也不一样,自己的核桃因为拿在手上时间长了,转的多了就有种习惯,知道转的轻重以及核桃在自己手上的哪个部位玩转比较合适不会超出这个范围而掉在地上了.反之,拿着别人的核桃时由于对核桃的陌生,盘玩时也不清楚这对核桃在手上旋转的轨迹,所以很容易就掉在地上了,大家可以想想是不是有类似感觉. 2.心理状态------"拿人家的手软"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吧,在玩别人的好核桃的时候大家都会尽量小心,就怕掉地上摔坏了,可是人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到人的活动细胞和状态.越怕掉反而越容易掉,结果就把别人的宝贝不小心掉地上摔坏了. 综合以上2点,我觉得双方都应该为自身考虑一下,毕竟现在的核桃都不是几块钱的东西,大家的宝贝也来之不易. 建议不要去随便拿别人手上的核桃盘玩,核桃的主人也不要随便的把自己的宝贝给别人,这样不是就不会发生不愉快了吗? 如果实在要拿别人的核桃的话,建议不要直接角给对方,核桃的主人可以先把核桃放在椅子,桌子或者别的物体上,再去拿这对核桃,这样的话对于拿这对核桃的人的心理压力可以适当减小.
【小郑】文玩核桃术语集锦(转) 文玩核桃术语集锦 阴皮:也称青皮或黑记,就是核桃因为外皮受了碰撞,果汁进入了核桃,形成一块黑。 闷尖:核桃尖的一种状态,就是核桃尖长在了里面。 油过:核桃被油泡过,有的核桃泡过以后颜色就变了,不能再玩出本身的颜色了。 洗过:用双氧水或清洁剂洗过。 做:人为的加工,如:上颜色,修尖,补裂。 白尖:因核桃太嫩就摘了,有白尖。 筋儿:指的是核桃的棱翼。 偏:指的是核桃长歪了。 熟:就是煮过或者炸过。 尖:核桃尖也有管叫咀的 底:核桃的底部叫座 眼:核桃的底孔俗称,也有叫脐的. 漏脐儿:指核桃底部脐儿里面的蒂干缩掉空了,造成核桃下面是空洞,是不好的品相。 封底:就是用胶或者蜡烛油把底部的脐儿封起来,目的是为了阻止漏脐儿和促进核桃变色。 黄皮:跟阴皮类似也是皮色的一种缺陷,特点是在核桃表面的一些突起忽然变成很浅的黄**限分明,而且随着揉的时间长了其它部分的皮都变红了而黄皮却颜色不变,很不美观。 磨过底:有核桃贩子信奉“站得住的核桃才是好核桃”的原则,把一些核桃底部的突起磨去以便核桃站得起来。 缩了,抽了:每年的新核桃摘下来都需要一段时间来干,特别是近几年核桃贩子们都赶早不敢晚,害怕好核桃被别人打走,就提前在九月甚至八月底就收核桃,核桃水分含量大,买回来后通常会在半年内缩小数毫米,且在此期间极容易裂开。 几个几:如三个七,即三点七厘米,是衡量核桃大小最通用的指标,算的是核桃摆正后两边棱的最宽距离。 窝底:指的是核桃底部是以脐儿为中心凹进去的,是很好的底座形式。 大边:也称厚边,指核桃棱翼的宽度和厚度,一般来说都是越大越宽越好。 纹:纹路,纹理,大纹,密纹,细纹,指核桃纹的粗细,好坏没有定论各有所好,但是纹路越深越好是共识。 手头:即指核桃的重量,在手中感觉越沉越好,但是新核桃因水分很大故显沉。 抓:买核桃不说买而说抓。“明天你去哪?”“明天是周六,我去潘家园抓对好核桃去” 打手:指核桃的份量重,揉的过程中有撞手的感觉。 配:两只核桃组合成一对,叫配。如:这对核桃配得绝了。 咯手:指品相极差的核桃,觉得用来揉很丢份。如:“老大,给您一对玩意儿吧。”“我能揉这破东西!?”“没说让您老揉,您随便咯咯手。” 品相:一对核桃的品质与相貌的总合概念。 四大名核:一般指:狮子头,官帽,鸡心,公子帽四种文玩核桃。 核雕:核(发胡的音)雕是指橄榄核雕刻的工艺品,极具观赏与盘玩的价值。 砂仁:核桃经过多年的盘玩,核桃仁粉碎成沙状,也称:沙化。
究竟什么是好核桃? 文玩核桃关键是一个玩,现在无花八门,什么样的品种都出来了。过去到沈阳道、潘家园、十里河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品种,当然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现在可好,满大街都是卖核桃的。到底卖给谁?大家也不知道,但从消费群来看,主要还是京、津、冀及东北部分地区,南方人对此并不感兴趣,根本原因还是与传统文化观念有直接的关系,谁让清代兴起的文玩核桃是京官子弟的爱好 现在什么是好核桃呢?个大的?皮好的?纹理亮的?配对佳的?个性明显的?价格四五位数的?当然还能列举很多很多。诚然你有钱,诚然你有贤,诚然你有闲,但是玩核桃究竟为了什么?收藏?升值?健身?过隐?作为一个平民百姓,恐怕最直接的是喜欢和健身了,看着经过自己培养把玩的心血一天天更加漂亮,心情肯定不错,对,这就是文玩核桃的最高境界——爽。有了这种境界,什么是好核桃,大家心里肯定有数了,只要是喜欢,能陪伴终生甚至传下去的,哪怕是一对楸子、一对老铁、一对仅有几十元甚至几元钱的小不点,就是好核桃。人不能过贪,今天玩这个,明天玩那个,有时一生有一两对足够了,不要一味追求价格多高、个头多大、种类多全。只有精而少,凝心专注,才能玩出更高的境界,才能真正享受到核桃带来的超级享受。
哪种红木品质最好 第一等为黄花梨、紫檀木 这里指的是我国海南黄花梨和印度紫檀。这两类木材已基本绝版,成器的家具几乎都已进入拍卖收藏市场。一件家具价格都是几十万、上百万人民币。我国海 南黄花梨幼树目前只有4-5公分直径,要成材估计要好几百年以后,的成套家具(卧房、书房、客厅),可能是非洲"紫檀"或是其他高档红木(黑酸枝)的替代 品,说一句公正的话,非洲紫檀木也是紫檀木,市场上有不认同它的市场价值,认为它不能与东南亚紫檀相提并论。但市场上纯非洲紫檀木家具也极为罕见,其价格 也是目前"新红木"家具最昂贵的一种。 第二等为黑酸枝、乌纹木、非洲紫檀木 这是目前市场所能见到的极品红木家具。由于东南亚紫檀木已经觅绝,市场上一般也把黑酸枝称为"紫檀木"。卧房(五件)黑酸枝、乌纹木成套家具,市场 售价10-15万元左右,但数量较少,难得一见。这是可以传世数代,增值保值的红木家具。现在市场上出现的非洲紫檀木,红木家具的专家不认同它的价值,其 主要原因是非洲紫檀木家具成器时间短,尚无传世作品,更谈不上进入拍卖收藏市场,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非洲紫檀木家具将会焕发其灿烂光彩,作为"新红木" 第一位的收藏品,价值将会逐步体现出来。非洲紫檀木制成的成套卧房(五件)家具,上海市场一年难得见一套,成交价都在20万人民币以上。 第三等为红酸枝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老红木"都是用印度、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南部、印尼等东南亚地区的红酸枝制成。比较严格意义上的红酸枝(产地为东南 亚)制成的卧房成套家具一般售价在5万-8万元人民币,材质相同的情况下其售价高低要在于它的工艺和做工。这样高档红酸枝家具在市场上数量也不多。 第四等为其他酸枝木 比如东南亚的黄酸枝、白酸枝,包括市场认同度较差地区出产的红酸枝(非洲南部、南美南部),这是中国红木家具的主流产品,称为中档红木家具。卧房家 具一套,其市场售价一般在3.5-5万元左右,只要是酸枝木家具,传世几代,不断增值是毫无疑问的,在中国红木家具的历史上,酸枝木的"红木"地位从来没 有动摇过。 第五等为东南亚花梨木、鸡翅木、豆科类的"红檀"木以及南美、非洲白酸枝等。 东南亚花梨木,其品质和价格都要优于南美和非洲的普通酸枝木。现在市场上豆科类的"红檀"木(有的是铁力木)家具,有的卖出了"红酸枝"的价钱,其 实这是被一个"檀"字所误导,因为有了紫檀、黑檀,那么红檀就必然是第三等了,其实不然,"红檀"是一个概念不清,而又品种很多的红木原材。红木中,紫 檀、酸枝、花梨、鸡翅四大名旦之外,产于热带雨林的豆科类暗红微紫的硬木,统称为红檀。红檀是一个现代名称,概念的包容度较大,一般不列入收藏的名录。当 然,木纹流畅(接近于酸枝木)、色泽均称的红檀木家具也是一种上品红木家具,其难点是消费者难以识别。 第六等为南美、非洲的花梨木 目前市场上已把他们列入红木范畴,它能满足一般消费者"以实木家具的价格,拥有一套红木家具"的消费心理。南美、非洲花梨木家具经久耐用,但不具有 传世收藏价值,需要说明的是,南美、非洲的花梨木家具已经融入了大众家具的消费行列,需求量大,市场潜力不可估量。事实上,消费者心理上也把南美、非洲花 梨木与严格意义上的红木家具是区分开来的
(转)我对于通过打磨气味鉴别海南黄花梨的一点看法 对于打磨味道来辨别海南黄花梨是不准确的,关于其特别说明的是"它只是作为综合判断海黄木料的其中一条"。对此也谈谈关于"气味派""纹理派""经验派"的一些看法,也希望与各位玩友多多交流与探讨! 黄花梨味道探讨 这两天在檀印店里玩,偶尔看到有挑选海南黄花梨的木友上门,就一起聊天探讨起来大家多都是使用打磨闻味的方法来识别海黄。还有,就是木友军军在昨晚专门跟我交流了一下他的海黄物件打磨后出现类似中药般的木头香味的原因。我对于气味鉴别海黄这一问题也说说自己的看法。 黄花梨打磨闻味不准确 我个人的观点是对于打磨闻味来辨认海黄这一方法是不准确的。在木鉴里面,对于海南黄花梨的气味描述有两段话,一段是"新切面辛辣气浓郁,久则微香";另一段 话比较长"新剧开的黄花黎材料有一股浓烈的辛香味,但时间久了,特别是成了老家具,其气味则转成微香,一般是闻不出来的。如果允许的条件下,可在不起眼的 地方刮下一小片,闻出香味一般就是黄花黎(当然还有其它条件)。所谓的越南黄花梨则是酸香味。"我先简单解释一下,书中描写的辛香和微香都在什么情况下产 生的,辛香是指的木材没有经过放性和长时间的氧化,由于我们把野生林定义为老料,把人工林定义为新料,所以我们不能用放置时间来定义木料的新老。那么,就 是放置时间较短,也就是新开采的木材味道是辛辣香味;放置时间很久,类似老家具,放性很完全的情况下打磨味道是微香。 "黄花梨打磨闻味法"只是综合判定海黄木料的其中一条 我们先不说这气味如何,我就想说如果在初学者或者不是长期打磨木料的木工来说,气味是很难把握的。这不光需要您的嗅觉灵敏,还需要您的大脑对嗅觉能够准确的识别和分析。我们对辛辣与微香、酸香与微香之间是可以把握的,但是我们对于辛辣气味和酸香气味有时候是很难把握的。然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海黄有些虽然是千年老料,但是并不一定经过多年放性,有些很可能是刚砍伐不久的木材,这样我们说到的微香味道就很难遇到。在大多打磨都是辛辣与酸香味道的对比中,我们很可能迷失了自己的味觉,最终无法通过打磨气味来判定海黄。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那就是打磨气味只要不出现呛鼻的酸香味或者说不具有刺激性的味道,我认为气味这条鉴别依据上可以打勾,但是不能说这条通过了就一定是海黄,要知道很多老家具放性很久,失去油性后打磨味道也可能是很淡,这样就容 易混淆。所以,打磨气味判定方法只能作为综合判定海黄木料的其中一条,不是绝对条件,是充分条件而已。 海南黄花梨鉴赏三流派 由此,我还想说说目前市场上对于海南黄花梨鉴赏的三个流派问题。 一个是气味派(也叫打磨派) 这一派别是坚信和坚守通过打磨气味来判断海黄,而且自认为走遍 天下无敌手,其实我上面已经说过这个是不准确的。 二是纹理派(也叫欣赏派) 这一派别是认同海黄的重要价值都集中纹理上,当然不是单一的通过纹理美丽就判 断,还要分辨海黄与越黄或者其他"黄"的在纹理上的很多区别,这种判别就好比鉴赏青花瓷一样,通过整体的器形、油脂和勾勒花纹来判别官窑、民窑和赝品,这 一方法其实是现在市场上比较受认同的一种说法,也是具备现实性和说服力的。 三是经验派(也叫学术派) 这一派别是理论一大堆,但是没有细致的归纳,有时也 说不清自己的理论观点,什么理论都用点,所以我管这一类又叫学术派也叫经验派。但是,经验派经过很多年自己的体会也有一套自己的判别方法,效果也不错。可 是只能言传不能意会,最后自己也进入一种混沌状态无法自拔。 那么,我个人其实是反对鉴别海黄的气味派,较为赞同纹理派,愿意平时多与经验派的进行交流,这样综合提高鉴赏海黄的水平与能力。
随感 今天偶然间看到的几句话,想与大家共勉: 1、切莫等到太迟才记起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事业而在于生活,收藏的意义不在于成就,而在于乐趣。 2、收藏中最愚蠢的事:因为收藏而牺牲了健康。 3、收藏要有远见。 4、切不可人云亦云,要独立思考。 5 、并不是稀有品种就值钱 6、工不是越复杂越好 7、不要以追求奇特为主. 8、追求数量却不追求质量. 9、在原地踏步,却没有层次上的突破. 10、对质地的重视,却忽视了工的重要。 11、搞收藏要多走市场,二者息息相关。 12、从专题切入收藏,可以节省精力,财力。 13、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爱好品味进行专题收藏,相得益彰,又可迅速提高水平。 14、好的一定是少的,少的不一定是好的。 15、不管你愿不愿意,物以稀为贵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16、不要迷信权威。 17、收藏如同攀登。最安全的做法是全心全意依靠自己。如果依赖别人,就有摔下万丈深渊的危险。 18、由浅入深,由深变复杂,由复杂变深,由深转浅。如此反反复复好几次。天下学问,大抵如此。 19、懂深不懂浅,走火入魔。 20、如果向一个高手请教一个问题,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就是故弄高深。 21、大道至简。 22、时机永远存在,不要认为后面进入就失去了时机。 23、应该要有“恰逢其时”“好运当头”的自觉,充满抱负与希望的前进。 24、把握时机。 25、多藏必厚亡。 26、既要收,也要放。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27、收藏是一种乐趣,交易也是一种乐趣。这与钱袋是否鼓鼓无关。 28、收藏是收自己喜欢的,投资是投别人喜欢的。二者完美结合是一门艺术。 29、价格不等同于价值 30、由于收藏品的价格与最初生产成本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人的理解而不同,所以它的价格的范围波动大。 31、量力而行 32、不可因为投入的太大却破坏了生活的平衡。 33、作为收藏者需要有投资的心态,但永远不要产生投机的心理。
墨玉的特征 墨玉的特征   1、墨玉为软玉,所以第一条鉴定其是不是软玉;   2、墨玉中含有大量其他矿物,真正的墨玉应该是全黑,不透明,聚光灯打下去应当不会是带有碧玉的绿色   “什么才是真墨玉?”其实墨玉这个名称是以颜色来称呼,有白玉底的墨玉与碧玉底的墨玉,这两种不同品种的墨色玉,皆可称为墨玉。软玉以白玉的价值为高,碧玉的价值低于白玉。高级的碧玉(一般厚度的成品)在不用强光照射下就会呈现明艳的碧色,质地好的全墨色碧玉,在碧玉中并非最高等级;质地差的全墨色碧玉数量不少,大都作为石材。 白玉底(或青白玉底)的墨玉,又有点墨、聚墨与全墨的区别。点墨状的墨玉,就是唐代高僧玄奘所谓的“瑿玉”,之前有人提出“是否有紫色的和阗玉?”所展示出来的相片就是“瑿玉”,如以强灯及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散布均匀的无数细微点状石墨,所以外表呈现灰色而非紫色,和阗玉是没有紫色的。   白玉底的墨玉(或青白玉底),又有点墨、聚墨与全墨的区别。   质地好的白玉底全墨墨玉,数量很少。事实上大家所称的墨玉,往往呈现在原石市埸上所谓的“青花玉”。青花玉就是在白玉或青白玉中呈现黑色星点、或云雾状或条带状黑纹,都可叫做“青花玉”,青花玉如果黑(灰)白分明,有人又叫它为黑白玉,当然,黑的部分即是聚墨状的墨玉,灰的部分即是点墨状的墨玉。   碧玉底的墨玉,呈现明艳的碧色。   还有一种黑色的喀瓦石,呈全墨色,但是硬度不够,就不可称为墨玉   墨玉的种类分很多种,因是天然形成的,故而每颗墨玉的质地(俗称:肉质)很难相同,我们大致分为四种: 墨玉白玉底   此种玉就是一颗墨玉,黑色与白色非常分明,条纹很清析者为上品,也有黑色与白色相混的,此为下品,当然玉的硬度、色度、密度、润度(油性)、外型,都会影响玉的价值。也有青色与白色相间或相混的玉,统称:青花玉。好的青花玉价值也不菲。目前市场上很少有墨玉白玉底的墨玉,价格非常昂贵,市场缺货,找不到类似这种玉。 墨玉碧玉底   依客户所说的此玉种俗称:黑碧玉或碧绿玉,此种玉的特殊在于:在灯光下或日光下,呈黑、碧相间的色泽,非常漂亮。以颜色的多寡而称呼也不同,因底色是碧玉色,假如黑色成份多,就称黑碧玉,倘若碧色多于黑色,就称碧绿玉,其实是属于同一种玉种,以颜色多寡划分名称。此玉在台北敦化南路远企大楼二楼或三楼,可以看到,有碧玉专柜,但他们卖的碧玉是加拿大碧玉,加上创意,听说卖的很好,但加拿大碧玉玉质没有和田碧玉好,加拿大碧玉与和田碧玉最大的区别在于【密度与润度】,和田碧玉很润,油性大,手感很好,而加拿大的碧玉,不润,摸起来干干的。 墨玉墨底   此玉种是整颗玉内、外都是纯黑色的。没有参杂其他颜色。墨玉现在非常非常少,而要找到类似我们现在的纯黑色墨玉,极少了,故而墨玉现在买卖都以公克为单位。 戈壁墨玉   顾名思义,此玉产于大戈壁,也分等级。但戈壁墨玉的特殊性在于硬度与密度,经过几亿万年的风霜雪雨的磨练,玉质非常好,但戈壁墨玉实在难找,尤其是好的戈壁墨玉,真是难得,故而好的戈壁墨玉价格不菲。   ★以上四种墨玉,只是大致分类及简述且种类很多,每一种墨玉还必须分等级,从玉的颜色、密度、润度、外型、大小、等等、、、细分为极品、上、中、下品,因等级的不同,而价格也不同。 玉质特点   致密润泽,色泽饱满欲滴,晶莹通透。玉石内部的棉、墨是玉石自然生长纹理,体现出自然之美,是鉴别品质及真伪的依据 墨玉的历史   富平墨玉自秦汉时即有开采,据县志载“县北产矿石,诸郡县采者群至,可镌字、琢磨,人号墨玉”也是我国著名的“石刻之乡”。富平墨玉及其作品在中华文明历史上也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被称为中国最大石刻艺术宝库的西安碑林、馆藏l 700多件文物,其中80%以上为富平墨玉所制,秦李斯的《峄山刻石》,东汉合阳的《曹全碑》,欧阳询[1]的《皇甫诞碑》,颜真卿的《多宝塔》,柳公权的《玄秘塔》……更是堪称镇馆之宝,时至今日,省博物馆无论是碑石复制,还是当代名家书法刻石,石料均取自富平,并由富平民间艺人雕刻。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