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之子 飞龙之子
关注数: 4 粉丝数: 4 发帖数: 3,328 关注贴吧数: 0
上海铁路南站7月1日鸣笛 列车公交化 经过将近4年的努力,上海南站交通枢纽工程已经基本建成,主站屋和装饰装修工程已进入调试和验收阶段。昨天上海铁路南站建设领导小组举行第六次会议,确定了7月1日上海铁路南站将正式开通运营,新的列车运行图也将同时投入使用,运营初期将运行32对列车,分流上海新客站约三分之一流量。 周边立交提前交付使用 据南站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赵翠书介绍,上海南站交通枢纽工程从2002年7月28日轨交1号线上海南站站启动改建工程时正式开工,在确保沪杭线、地铁1号线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先后完成了主站屋结构工程和由8000多吨钢结构、14万件阳光板等部件组成的屋面工程,以及5万多平方米的采光屋面安装。同时,沪闵高架二期(遗留)匝道工程、桂林南路下立交工程、柳州路立交续建工程以及老沪闵路石龙路道路改建工程(龙吴路至桂林路段)等道路也相继建成提前交付使用,起到了分流作用,缓解了徐家汇地区交通堵塞状况。 北广场6月20日开放 此外,13万平方米的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和地下社会通道已建设完成,南北广场工程已经全面建成具备投入使用条件。其中南广场已对外开放,按计划,6月20日,北广场也将对外开放。 据了解,上海铁路南站南、北广场共规划有20条公交线路(包括机场线),其中12条为市区线,8条为郊区线。144、867、973、上朱线、上嘉线5条公交线路于5月30日率先进驻了南站南广场公交枢纽站,其余线路也将随着铁路南站开通,在本月陆续进入。 开站前10天人员到岗 根据7月1日铁路开通目标,上海南站铁路运营筹备已经展开。据介绍,铁路上海南站将由上海站管理,下设客运车间,负责上海南站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南站的客运、运转、售票、设备管理等各部门的管理人员配置方案已经确定,正在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将在开站前10天组织到岗,并制定了10多项应急预案。 其实,上海南站只是未来上海火车站其中的一个。同济大学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的孙章教授介绍,上海除新客站、上海南站、上海西站外,还会出现虹桥、浦东等多个枢纽站,通过东南西北各个位置的火车站,形成一个环形铁路圈,到时将真正实现市民坐火车上班的心愿。 可能20分钟就发一趟车 早报记者李继成姜丽钧 上海南站交通枢纽工程作为上海的南大门,在2010年世博会时将承担每年约1270万人次的铁路客流,而南站也将以列车公交化的方式满足巨大的客流需求。 班次频率较高 据负责设计的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研究院高级建筑师郑刚介绍,上海南站的建设可以符合现代列车小编组、高密度的发展需要。与现在列车所挂的车厢数比较多、但一天班次不多不同,今后,列车的班次会增多,可能20分钟就发一趟车,但每列车车厢不多。 候车室大小“可变” 主站屋的整个候车大厅可同时容纳16000多人,而且各车室之间没有墙,使得候车室空间大小随时可变。此外,今后如遇春运或人比较多的时候,地下商场、南北广场都可以容纳一部分人流,避免像新客站一样,乘客只能在广场地面层等车的情况。“毕竟南站的整个地下空间有约20万平方米。”地铁通道直达站厅轨交上海南站作为一座两线换乘的交通车站,未来可以和铁路上海南站实现无缝连接。在铁路上海南站投入使用后,乘坐地铁前来的乘客无须再走地面通道,可以直接从地下进入铁路上海南站的站厅候车。 记者从长途客运南站了解到,届时长途客运南站的地下层还将开设数个售票窗口,乘客在换乘通道口可以直接购票,然后进入地面站厅候车。 进站方式“高进低出” 为了使乘客适应这种快节奏的列车公交化模式,铁路南站的进站方式采用“高进低出”,类似于机场航站楼。“高进”是指今后自驾车或出租车可直接由高架路道路开至9.9米所在层的候车大厅门口,旅客下车后经过安检通道,就能进入候车大厅;“低出”是指旅客从地下6至7米所在层的出站地道出站后,通过地下换乘大厅可选择多种交通方式离站,比如出租、公交、轨道交通等。 地下导向标志基本就绪 据悉,南站的各种交通方式换乘将主要都是在地下完成,南站建有1000多米的地下步行系统,由北至南设置了路面衔接的20余个行人出入口,沟通沪闵路东西两侧、柳州路、石龙路、南北2个地下车库、南北2个公交枢纽站、3条轨道交通站台及汽车站。而为方便市民和乘客的标志系统已基本就绪。“近期将会组织市民,根据指路牌,在南站范围内行走,以检验现有的标志系统的指路功能,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郑刚向早报记者透露。
联合国发布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 中国排名85位  联合国发布《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  ●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平均的人类发展水平的参考指数。其计算主要参考三个指标,一个是预期寿命,二是教育方面的指标(包括毛入学率和识字率),三是人均GDP值,最 后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出人类发展指数HDI。   ●人类贫困指数   人类贫困指数(HPI-1)主要用来描述那些在贫困指标以下的人群的基本发展态势:这个指数包括能否过一个长寿而健康的生活,是否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否拥有体面的生活水平,这个指数主要用于衡量发展中国家人类贫困状况。  15年间中国排名上升20位  昨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举行了报告发布会。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代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说:“中国是过去20年中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人均收入翻了三倍,今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HDI)值为0.755,列第85位,比1990年上升了20位。”   报告中写到,中国的财富增长上升了32位,已经实现了将贫困人口在1990年基础上减半的千年发展目标(MDG),“但是中国减贫的步伐明显地放缓,在1990至2001年期间,超过90%的减贫任务都是在1996年以前完成的。”   “北京指数”相当于世界第34名  记者注意到,在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上,挪威以0.963的人类发展指数(HDI)值位列第一,冰岛、澳大利亚、卢森堡、加拿大紧随其后。在亚洲,日本排名最为靠前,位列第11位,中国香港排名第22位,新加坡第25位,韩国第28位。   马和励指出中国不同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报告说,如果中国的贵州是一个国家
上海长江大桥:昨夜不眠 离崇明大堤5公里外的上海长江大桥主通航孔,5500平方米的水上平台彻夜未眠。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8万响大红鞭炮在此奏起了激昂的“新年音乐会”。61号主墩的第5根工程桩,就在辉煌的灯火下,进行着最后的浇灌。   为了这根跨越新年的工程桩,300多名工程人员在四周一片漆黑的江面上———迎接新年。   在工作上,这个守候新年钟声的夜晚,却与平常没有两样。“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把关!”李宗平毫不含糊地说,“我们决不因为过年而放松要求。”当记者问他新年里有什么愿望时,他特别单纯地笑了:“我们水上作业,危险性大,我就希望工程平安,大伙都顺利。”   遥遥相望的,还有在施工栈桥上连夜加班的人们。12月份刚刚开工的栈桥,正以每天9米的速度从大堤向江面延伸,到昨天为止已达170多米……   栈桥现场主管生产的副经理宋伟峰,是从东海大桥“转战”来崇明的。他说:“我们这批人里,建完东海大桥后,有的甚至没有休息就直接过来了。现在新的工程又开工了!”   自去年上海长江大桥工程正式开工以来,桥梁基础已完成深水区沉桩360根,上海长江隧道试验段施工已接近尾声。新的一年里,大桥跨江段9.6公里的施工将全面展开,隧道预计3月即可具备盾构安装条件。   昨天一份《工程施工保险合同》正式签下,这为上海长江隧桥工程的全面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而这项桥隧工程本身,又何尝不是崇明生态岛高品级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   新的一年,是崇明实施三岛总体规划的“起步年”。随着上海长江桥隧的建设,不远的将来,一个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品牌,以闻名的游乐度假为主导,以发达的清洁生产为支撑的综合型生态岛、西太平洋沿岸的“海上花园”———崇明岛将呈现在人们眼前。   本报记者刘颖 http://news.tom.com/2006-01-01/000N/04495498.html
述评:豪华邮轮纷来上海 “催热”靠岸经济  中新社上海十二月三十一日电 题:豪华邮轮纷来上海 “催热”靠岸经济   作者 陆从兵 陆骏   今年初春,随着首艘入境访沪豪华邮轮巴拿马籍“黄宝石公主”号安全驶抵上海港外高桥五期码头,拉开了豪华邮轮纷至沓来上海的序幕。   据来自上海边检机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二○○五年,出入上海口岸的国际豪华邮轮多达二十五艘次,随船出入境旅客、员工数高达七万七千人次,与去年坐豪华邮轮来沪的人次相比,增长了百分之一百五十。   上海今年在十个月时间内平均每月有二到三艘次邮轮造访申城。而往年一般大多集中在五月和九月。抵沪邮轮的规模也超过往年。四月,上海港开埠以来最大的入境邮轮“百慕大籍“蓝宝石公主”号,载重量达十一点六万吨,号称“海上五星级酒店”,创下了上海历年来入境邮轮之最。这些豪华邮轮今年入境频次也很高。年内,排名世界前十五大豪华邮轮之列的“蓝宝石公主”及“钻石公主”号分别两次、四次访沪,带来的出入境人员总量接近去年全年的从海港口岸入境人数。   此间专业人士指出:从国际经验看,世界上一些大都市的经济发展,都与邮轮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关。豪华邮轮纷纷来沪,将‘催热’上海靠岸经济,并进一步带动上海邮轮经济的发展。   据悉,沪上旅游接待部门为了迎接“蓝宝石公主”、“钻石公主”号等入境邮轮,精心准备了近二十条旅游路线,涉及上海市内著名景点及苏州、无锡等长三角城市。业内人士指出,就以第四次访沪的‘钻石公主’号随船带来的三千八百多名欧美游客和船员来看,哪怕只有一半人在旅行上花费五百元,也能给上海旅行社带来近百万元的旅行市场。   与此同时,随着沪人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准的提高,他们对乘坐邮轮外出旅游的兴趣渐浓。上海港开辟的日本、韩国航线,在二○○五年中,先后靠泊了约二百艘次,携带出入境旅客一万五千五百多人次,其中占半数以上为旅行社组织的国内游客。部分游客还乘飞机到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地,再转乘邮轮作印度洋、东南亚等地的海上旅游。   按照预计,上海港的邮轮旅客运量,在三年内将达到五十万人次,到二○一○年可达三百万人次。这些人都将是上海旅行社的可预期客源。负责邮轮营销的香港铁行旅游公司营销负责人表示,虽然邮轮上消费的价格要比普通旅游高,但许多上海人还是消费得起的。完 http://news.tom.com/2006-01-01/000N/21223182.html
申城的景观灯又将绽放 夜景璀璨而节能 中新上海网12月31日电 今晚6时起,申城的景观灯又将绽放。市民将可在2006年元旦前后的3天夜晚,尽情欣赏夜上海璀璨的灯景。有关管理部门透露,此次元旦的景观灯将继续演绎璀璨而节能的特色,如中山公园新设置的灯景就将比传统光源节能近九成。  据悉,申城此次景观灯的开放时间为今天起至2006年元月2日的18时-23时。开灯范围为市中心城区的所有夜景灯光,包括节庆彩灯、内光外透等楼宇灯光、户外广告灯光和主要商业街橱窗灯光;延安路高架西段发光护栏、延安路高架和内环高架蓝色通道灯光、内环沪闵高架立交绿色护栏;南浦、杨浦、卢浦大桥灯光等。  长宁区市容环卫局灯光景观管理科科长王文羚透露,从今晚起,中山公园的两块大型绿地上将绽放两组别有情趣的彩灯。一组是由LED灯勾勒出的玲珑剔透的金黄“宝塔”,有大小宝塔十六七座,高度在4至7米,颇有气势。另一组是民族韵味十足的“中国结”灯景,喜庆的大红 色在冬夜里分外温馨,它们还身披薄薄的彩纱,微风袭来,摇曳生姿。  据市市容环卫局灯光广告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2005年元旦申城彩灯的功率达2万多千瓦,2006年元旦通过运用节能灯及无线远程控制等技术后能耗会降低约30%。(新闻晨报 作者:江华) http://www.sh.chinanews.com.cn/news/2005-12-31/1/34013.html  
申城“钱袋子”又鼓两成 “市民今后遇上财税疑难问题,可拨打12366。”新年零点,市财税局大楼灯火通明,为企业、市民提供专职服务的财税12366热线正式开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冯国勤特意前来启动12366热线。   年度的最后一晚,市财税局大楼里总是忙碌不已。以往是等待各区县汇报区县财税数据,然后加班加点进行汇总统计,以便在新年第一天,就能让所有市民了解过去一年的财税收入。“2005年情况有所不同,由于银行将结算日期定在12月30日,数据汇总的工作提前一天就开始了。”市财税局办公室主任曹晖解释,统计的工作相对轻松了一些,但12366热线赶着为市民服务,忙碌如同往年。   “12366热线开通,是社会公众与财税机关沟通的新桥梁。”据市财税局介绍,12366不仅帮助市民解答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相关便民服务,还具有举报涉税案件、投诉财税人员违法违纪问题以及参与有奖发票摇奖等功能。这一热线此前已试运行了3个月,在试运行期间尝到过甜头的市民将12366形象地比喻为“身边的财税专家”。   除了12366热线,这一场忙碌的背后仍有着为财税收入的第一时间“出炉”。来自市财税部门的最新统计显示,2005年上海地域内实现财政收入4095.8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由本市税务机关征收的为2664.2亿元,圆满完成国家税务总局下达的税收计划目标;上海地方财政收入达1433.9亿元,同比增长20.7%,更是超额完成了预算收入任务,财政收入增幅连续第13年高于本市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从分布结构来看,第三产业税收增幅高出第二产业10%以上,充分反映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趋势。同时,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增值税和营业税,也体现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持续改善。资料显示,2005年上海地域内实现的财政收入是2000年的1.3倍,年均增长18.5%;地方财政收入是2000年的1.9倍,年均增长23.6%。上海正逐步形成财税收入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局面。 http://news.tom.com/2006-01-01/000N/04459493.html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