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meizi 忆江南meizi
我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我期待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关注数: 105 粉丝数: 76 发帖数: 2,628 关注贴吧数: 1
四平这个女志愿者执勤期间摆冷手 四平这个女志愿者执勤期间摆冷手机,真相居然是...... 2017-06-09 四平好人 让我送你回家 6月7日,全市参加排队礼让文明乘车引导活动的志愿者们,一如继往地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在道理天桥下站点,一位九十岁的老爷爷向正在引导乘车的志愿者---四平好人公益团团长卢宪刚问路。当卢宪刚了解老人家住顺达小区,有点糊涂不知道坐哪个公交车能回家了时,他也犯难了,因为这个站点没有公交车直达老人居住的小区,但是卢宪刚很快就决定给老人打个车送他回家。  到了顺达小区,老人坚持用自己的“老人证”做抵押,不让司机收卢宪刚的钱,了解到具体情况的司机师付却表示要免费,卢宪刚说司机师付也不容易,就主动拿出钱交了车费。 找到家的老人再三邀请卢宪刚到家里做客,当卢宪刚把老人送上楼时,老人的家里人感动的拿出100块钱感谢他,却被卢宪刚婉拒了,老人拉着他的手热泪盈眶。 卢宪刚说,“这只是个小事,谁遇到都会像我这么做的。让人高兴的是,我们生活里的好人越来越多了,比如那位司机师付,比如善良诚信的老大爷还有他的家人,他们也让我觉得感动和温暖。” 小事见真情。好人的光彩时刻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在事件的最后,小编要特别感谢四平好人公益团的刘晗睿,是她在第一时间,用手机记录下这一感人时刻,发到朋友圈,使我们有机会感受这有爱的瞬间,让大爱如涓涓细流流入每个人的心坎儿里。
让人感动的同学情 四平好心人同学之情胜亲情崔洪亮(右二)正在陪护王铁民 “你缺啥少啥,就跟我说。”19日9时许,四平市民崔洪亮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四平市结核病医院,陪病床上的患者王铁民唠嗑。 同学家人患病他去慰问 19日9时许,记者在四平市结核病医院见到了崔洪亮和王铁民,据病房护士称,崔洪亮是王铁民的监护人,每天都会来到医院看看王铁民,起初她以为他们是亲哥俩,后来才得知他们是高中同学。 崔洪亮和王铁民今年都是40岁,他们是高中时期的同学,毕业之后,王铁民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崔洪亮开始做起了小买卖。1997年,崔洪亮听说王铁民的父亲与哥哥患病,就去王铁民家慰问。当他来到王铁民家中才得知,王铁民已经辍学,他的母亲跟两个姐姐也已经相继去世,家庭条件非常窘迫。 “我当时看他太可怜了,作为同学,不能眼瞅着不管啊。”崔洪亮说,从那开始,他无论做什么都会带着王铁民,两人经常在一起吃住。2004年,王铁民父亲跟哥哥相隔17天双双病逝,崔洪亮自己拿出5千多元,再加上其他好心同学的帮助,承担了全部安葬费。 同学患肺结核他帮着照顾 王铁民家人去世后,崔洪亮为他在小旅店租了个房间,每月为他支付300元。2006年,崔洪亮将小旅店承包了下来,交给王铁民管理,收入全部归王铁民所有。 “他当时就告诉我,啥都别多想,有他吃的就我有吃的。”王铁民说,当时崔洪亮跟他说的那番话,让他就非常感动。 2010年,王铁民被查出患有肺结核,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无力支撑旅店。2012年7月份,王铁民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在崔洪亮的坚持之下,去年11月份,王铁民住进了四平市结核病医院。 崔洪亮说,从2012年至今,王铁民结核病发作了5次,粗略计算,他已经花了7万多元。 “我家开一个旅店维持生计,还有一个13岁的孩子,7万多元不是小数目,起初,我们两个总因为这事吵架。”崔洪亮的妻子说,后来她被丈夫的一句“16年我都管了,我就应该管到底”彻底感动,也理解了丈夫,为了支持丈夫,她出去打工帮别人买衣服。 医院免除患者后续治疗费用 至今王铁民都不知道,崔洪亮给他看病花了这么多钱。 “很多人都问我为啥要照顾他,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看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实在太可怜了。作为同学我应该帮一把。”崔洪亮说。 四平市结核病医院院长张双在了解到崔洪亮无私救助王铁民的事情之后,经过和院领导班子商量后做出决定,免除王铁民后续治疗的全部费用。 “一个同学,竟能做这么多,真的很令人感动。”四平市结核病防治中心防治科科长董微说。
孩子考了588分,家里连588元都没有 伊通县小孤山镇西大有村三道沟屯的村民宋文玉,有个品学兼优的17岁女儿,名叫宋洋洋,她今年中考得了588.2分,在当地也是算不俗的成绩。7月11日,记者在宋家了解到,宋洋洋的母亲是智力残障,父亲患有癫痫病,家境贫困,家里现金还没有宋洋洋的分数高,仅有382元。 智障女嫁癫痫男 生个女儿智商高 7月11日上午,在宋洋洋姥姥的带领下,记者冒着大雨走了10多公里泥泞的村路,迈进宋文玉的家门。据宋洋洋姥姥讲,洋洋妈是自己的大女儿,叫王凤贤,今年37岁。王凤贤生下来就患有先天性小儿软骨症,8岁才勉强学会走路,后来又患上了肾病,她智力严重低下,一天书也没念过。1995年经人介绍,嫁给了大她15岁患有癫痫病的宋文玉。宋文玉因常发癫痫病,智力也受到了影响。洋洋的姥姥说,谁也没想到的是,两个都不健全的人,却生下一个绝顶聪明的女儿,孩子16个月时,就会算10以内的加减法,上学后,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苦巴日子常年过 小小年纪早当家 洋洋的姥姥说,孩子的妈妈王凤贤,除了知道吃喝以外,别的什么都不会做。有时候连上厕所都不知道,家务活儿那就更不用说了。女婿出外买东西回来,要是不给她带回点好吃的小食品,她就会跟女婿连打带闹。每到这时候,小洋洋就得像哄小孩儿一样耐心地哄妈妈,直到妈妈不闹为止。有时哄不好,洋洋就只好到村里的食杂店去给妈妈赊点面包、糖果之类的食品。由于宋文玉整天要忙活地里的农活,家里所有家务如做饭、洗衣、喂鸡、收拾屋子等就落在了洋洋身上。上小学前洋洋就开始自己洗衣做饭了,直到现在已近10年。除了做家务,家里一半以上的事几乎都由洋洋做主,因为只有她是这个家里唯一的健全人。 翻盖房子办低保 维持三人完整家 大有村党支部书记赵成福对记者说,10多年来,宋文玉家的日子基本是村委会和他的亲属们帮着支撑过的,不然早就散了。赵成福说,这些年来,村民们家家都盖起了新房,只有宋文玉家仍住在摇摇欲坠的泥草房里。2008年,村里按照国家泥草房改造政策,帮他家盖起了三间砖瓦房。然后又帮他家向镇里申请,为王凤贤办理了残疾证和低保,有些好心村民还捐助一些衣物给他家。每逢年节,村里都为他家送去米面油和救济金。社会的广泛关怀,宋家总算维持住了这个三口之家。可是,宋文玉每年都要犯一两次癫痫病,每隔三两年就犯一次精神病,这种情况,对这个家打击不小。 大学苗子栋梁材 求学路途如蜀道 提起宋洋洋,赵成福说,这孩子确实是好样的,在全伊通县也数得上,可惜生在这样的家庭,大家都为她今后上学犯愁,不让她念真是可惜了这块好料,让她念吧,她家的经济条件根本承担不了。赵成福说,更让人揪心的是,她母亲根本不知道愁,她爸爸虽然懂得让自己的女儿上大学,可他也是有心无力,而村里也帮不上大忙,王凤贤的母亲年纪大,自己没有经济来源,目前跟住在长春的儿子一起生活,宋文玉的弟弟日子过得也不是太宽裕,看起来,这孩子上学的事还真是个难题。 孝女不求大富贵 只报父母养育恩 在洋洋家里,记者不仅亲眼目睹了王凤贤的智力只相当于四五岁的儿童,也发现洋洋是个名符其实的孝女。走进宋文玉的家时,王凤贤正躺在床上,手里玩着一根绿色塑料管。看见有生人进屋,她并不起来,仍然自顾自地躺在那里玩儿。洋洋上前边商量边将妈妈扶起来,然后笑着对她说:“妈你快看,咱家来客人啦!”王凤贤两眼直勾勾面无表情地瞅了记者一眼,然后将头扭向一边,继续玩那根塑料管。 洋洋看见妈妈头发凌乱,立刻拿起木梳为妈妈梳头,又拿毛巾去擦妈妈眼角。记者问她:“假如你能够成功迈进大学校门,将来的理想是什么?”洋洋想了一会儿声音不大地回答说:“我不想当什么大官或者挣什么大钱,我就想将来自食其力,然后再挣钱养活我爸和我妈,虽然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有个健全的爸爸妈妈,但他们毕竟生养了我,把我养大,我得报答他们。”说着,洋洋微微抬头看了记者一眼:“当然啦,我还要努力报答关心我和我们这个家的所有人。” 听了洋洋的话,洋洋的姥姥对记者说:“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这孩子有点自卑,性格非常内向,今天你们来了,她一下子说了这么多话,真是少见!” 记者发现,宋文玉的家里连一件家用电器都没有。 老师校长都夸奖 继续关注盼成才 11日上午,记者在洋洋就读的伊通县第六中学见到了副校长李洪军和洋洋的班主任老师董长辉。李洪军说,宋洋洋是个非常优秀的“尖子生”,她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用老师督促,自己知道努力学习,各科老师都喜欢她。今年中考,她588.2分成绩,不但肯定进伊通县重点高中,而且保进实验班。她在校这三年,700多名学生中,一直排在前六名之内。学校得知她家里的情况,免除了她三年来的伙食费、本费、水费等。 董老师这样评价宋洋洋:“这是个全优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太少了,我根本用不着操心,将来上大学是绝对没问题的。”董老师还告诉记者,虽然宋洋洋毕业了,但他将继续关注她,尽自己所能帮助她,盼望她早日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珍惜每一片树叶 珍惜这棵大树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么会邂逅许多人,他们能让我们感到幸福。有些人会与我们并肩而行,共同见证潮起潮落;有些人只是与我们短暂相处。我们都称之为朋友。朋友有很多种。就好像一棵树,每一片叶子是一个朋友。    最早发芽的朋友是我们的爸爸和妈妈,他们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接下来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与我们一起成长,共同走向繁荣。然后使我们所有的家人朋友,他们让我们尊重,让我们牵挂。    命运还会赐予我们其它朋友。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邂逅他们。许多人被我们称为灵魂和心灵之友。他们是真诚的,也是真挚的。他们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过的不好,知道如何让我们幸福,知道我们需要什么,甚至我们不必开口。    有时某一个朋友会触动我们的心灵,于是我们就会相爱,拥有一位恋人朋友。这个朋友会让我们的眼睛焕发光彩,会让我们与歌曲相伴,会让我们雀跃前行。    还有一种一时的朋友,他们或是曾与我们共度某个假期,或是曾共度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总能让我们的脸上挂满微笑。    也有一种远方的朋友,他们位于枝干的末端,有风的时候,他们会在其他叶子中间若隐若现。他们虽然不总在我们身边,但一直与我们的心灵很近。    时光流逝,夏去秋来,一些叶子会离我们而去,一些叶子会在另一个夏天出现,还有一些叶子会陪伴我们许多季节。但最让我们感到幸福的是,那些虽已凋零,却不曾远去的叶子,他们依然在用欢乐滋养我们的根系。那是他们与我们相遇时留下的美好回忆。    我们生命中的每位过客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会留下自己的一些印记,也会带走我们的部分气息。我需要你,我生命之树的叶子,就像需要和平,爱与健康一样,无论现在还是永远。同样有人会带走很多,也有人什么也不留下。这恰好证明了,两个灵魂不会偶然相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