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沫高香90℃
梦不醒的天才
没必要让所有人知道真实的你,或者是你没有必要不停地向人说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这是无效的,人们还是只会愿意看到他们希望看到的。
关注数: 22
粉丝数: 64
发帖数: 1,549
关注贴吧数: 7
喝一泡据说是05年的熟茶,为什么是据说,因为包装后面没有印日期,根据卖家据说的。茶底里梗很多,属于粗枝大叶。入口即甜,但茶水请淡,内容物质少。熟茶放20年,真的有必要吗?
发生什么事了? 冰岛怎么了?是价格崩盘了吗?好久没来贴吧了,昨天进来看到很多的帖子都提到冰岛,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吗?
“网红”的滋味。 好奇网红茶的滋味,那就买来尝尝吧。首先大益的版纳印象:烟味,让它独具辨识度,也是这烟味让人觉得它有股“老”味。茶汤有苦有涩但又不刺激口腔,很顺滑。咽下后有清晰的甜味,我觉得是直接输出的甜,是比7542高一年级的标杆口感,可买可不买,我是不喜烟味,所以我不买。
奇怪的反应。 六堡茶友不知喝过三鹤的这款陈韵没。就是很奇怪,我喝完这款六堡手上就起小疹子,比如中午喝过,晚上手上就痒手指间就起疹子。第二天换其他茶喝,又没事。第三天再喝这款,又会起疹子。反复几次,我才确定是喝这个六堡引起的。我家里有三四种不同的品牌或者非品牌的六堡茶,喝了都没事,就这款有反应。所以想请教茶友,这是什么原因呢?
喝茶就是喝茶 北方,秋冬,干燥。每天想喝茶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拿起生普或者白茶。现在喝茶就是喝茶,懒了,也纯粹了。
今年的茶叶好便宜啊 如题,平时也不常用多多,今天随便一翻,呕吼,掉价好多啊,没啥买的,很苦恼啊。😀😀
有金花的花卷茶。 以前翻帖子,好像看到有说花卷茶不能发金花,好像挺不好。今天掰了一点家里的花卷茶,好像里面金花挺多,喝了一泡,也没有其他异味,也不麻嘴。请教一下吧友,有金花的花卷茶到底是能不能喝啊,是发酵失败了?还是制作上有啥不好的问题?
贺开,好喝呀。 刚开始喝不懂的茶,你等等,相信它,果然没错的。今日贺开,喝舒服了。
开心最重要了,其次都是其次。 在二手街体验了一个星期,想明白了一些事。以前是不惜血本的买,现在是不惜血本的卖。何苦啊,跟钱有仇似的。在贴吧里的很多茶友,估计家里都存着这辈子喝不完的茶叶了,指望二手街能去掉多少库存啊,还理所应当的必须打成骨折价。自己那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折腾啥呀。这辈子喝不完就喝不完了,好歹你买它的时候是开心的,满足的。人走了,茶在不在的,谁管的了啊,爱咋咋地吧。打扫打扫,收拾整齐,干干净净的准备过年了。
紫砂壶,敲起来,特别清脆的“铛铛铛”的声音,是不是假的,就不是紫砂?
一喝一个不吱声 来吧,喝泡六堡茶。已经失去了探寻茶叶工艺的兴趣。所以为啥六堡茶非要陈放出那么大仓味啊?2022年买了罐六堡,喝了两次,哇噻,那种类似霉味,土腥味简直了难以下咽。后来就倒入紫砂罐里醒茶。一醒就是一年。12月份拿出来喝喝看,唉……那种仓味是少了点,硬喝吧。不过,能喝的进去以后,觉得还是挺舒服的,它的茶汤比熟普要柔和,喝进身体以后也比较舒服,不会有一种茶叶和身体的拧巴感,继续加油吧。
抛开口味区别,抛开身体差异。就是假设不存在任何变量因素,就纯纯分析茶叶里面的成分,到底是喝生茶对身体好还是喝熟茶对身体好?
喝茶,愉悦最重要。 吧友们最近不知看到小某书上两个电商因为一款“红茯砖”而引发的口水战吗?通过他们的争吵,我们这样的黑茶门外汉也知道了,原来安化黑茶利润那么高,原来好多网上茶友的分享是付费分享,哈哈哈哈。他们俩的撕bi让部分当时买过这款茶觉得好喝的茶友现在突然倒戈觉得又涩又不好喝了,但其实呢,我觉得砖还是那块砖,只是心情不美丽了,茶也变味了。
海的味道,我知道。 这一周在喝18年买的一款白牡丹。喝了两天觉得茶水里总有股淡淡的咸味,起初以为是泡茶水的原因,然后换成瓶装农夫山泉,还是有淡淡咸味。恍惚了,难道是茶树生长环境自带的“海的味道”?有意思,发帖记录一下。
还是那个味儿。 前一阵子不是在找2011年的白沙溪天茯嘛,然后吧友给我很多建议,又不断挖贴,总算找到了吧里大家说的金花媒婆家。好了,过程就先聊到这。首先,老茶,还是南方仓储回避不了的仓味。先干醒了好几天,今天泡起来,洗茶两道以后又开盖湿醒了小段时间。嗯……入口的甜味比湘益的略低一点,但是茶汤的糯感比湘益的好。还有就是茶汤倒完以后,公道杯里的茶香,很难形容,很美好。最后两泡合起来在公道杯放的凉了,结果凉的时候比热茶甜很多,美妙。买茶,喝茶没踩雷就是好的开始。
我这几天在看2011年白沙溪天茯1公斤的砖,多多上2-3百的有,7-8百的也有。怎么选啊。价格差距这么大吗?便宜的能买吗,不会是有问题吧。那价格贵的是标价溢价太多,还是就那个价?看糊涂了,不懂就问贴吧大佬们啊。那这个砖正常价应该多少钱买是对的?
这几天是不能喝茶了,吧里大家都说好的大益熟牛,我竟然喝着涩,喝过好久,舌面还是涩。一定不是茶的问题,是我的问题,不能喝了😔。
牡丹白茶适合闷泡吗? 昨天闷了点牡丹白茶,也就几年的茶,不算老。闷完觉得有涩味,不够甜。是牡丹级别不适合闷还是说新白茶不能闷。
今天终于喝到了网红熟茶之一,大益“早春乔木”。优点:真的很顺滑,无堆味,有一点点甜,我喝着也不是特别浓郁也不是很淡,就是一杯接一杯喝起来很顺很解渴。我觉得属于想喝就买一饼现喝,随时买随时喝,因为它现喝很好,没必要多存。
怎样才算好熟茶? 当然,答案第一位肯定要没堆味杂味。其次呢,大家怎么选,是选择茶汤醇厚粘稠,但不怎么有甜味。还是选口感甜润,但是汤质不怎么稠厚也可?
布朗古树熟普 想问问吧友,今年的这款布朗古树熟普喝起来怎么样?本人比较喜欢茶汤稠厚的感觉,以前买的是古树宫廷散茶,2013年那批,现在早就没货了,那款真心不错。所以很纠结这款布朗古树的口感。
胃,还好吗? 几年前才开始接触普洱,好奇害死猫,那些直播的撩拨,那些没喝过的山头茶都想尝尝。认真听讲,买回来认真照做认真体会,就差给卖家交作业了。现在,喝茶就是闲来的惯性,刷手机时的佐料,什么回甘长短,喉韵深浅,都无所谓了。越来越明显的是胃部的功能越来越弱了,喝点生茶十次有九次都会胃酸,咱倒不是说都是因为喝茶把胃搞坏了,但肯定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好茶千千万,别执着别纠结,浅喝才可长久。
什么是口粮茶? 咱就是说,诸位茶友怎么定义口粮茶?是指很适口每天必喝的茶,还是说价格比较便宜,舍得经常喝的茶。
假的惨不忍睹啊。 偶然划进一个直播间,连我这个刚接触舒俱来不久的小白,都能看出,假的离谱啊。前几天读到过,有拿虎睛石染色的,这不就来了嘛,赤裸裸的宣传什么猫眼丝绒,我呸。
全城静默了,每天等着核酸,然后做饭,吃饭。实在不知道该玩什么了。今天就弄三个杯子一起喝,感受一下有啥区别。初步感觉,银杯还原度最高,几乎不改变茶汤的感觉,紫砂杯感觉能让茶汤厚重点,瓷杯聚拢香味的作用更佳。
拼着喝,更好喝! 前几天抓出一泡六堡放盖碗里醒着。今天想着,就鼓足勇气把它喝了吧,杯子里还有一点大红袍渣渣,干脆都倒进盖碗一起泡。结果……哇偶,口感糯糯的,淡淡的焦糖甜味。关键是,没喝出土腥味,哈哈ヾ ^_^♪,开心😁。
不喝“发霉”茶。 前两天买了点六堡茶,喝了两回,具体滋味…唉😔,就不描述了。今天又想喝点茶,家里人开口就一句,今天不喝发霉的茶了吧😅😆。好的,我也不想喝了,那就喝个下关五星白菜吧
体质原因,连喝几天生茶以后,就会出现类似上火的症状,比如:口腔溃疡,嘴角起泡。发生过几次了,最初以为是上火,停喝了也不见好转。后来口服了维生素B或者C,立刻见效。自身经验,不一定人人有用,可供借鉴。
又快到春节了,节日嘛,不免人情走动,有些茶友就会收到朋友送的茶礼。其实送茶的人不一定喝茶,可是为了看望你这喝茶的朋友,专门去茶叶店高价买了“碎银子”“茶化石”“老茶头”或者各种名山古树茶。当然喝茶的朋友应该是懂的,多半是假名山,或者收礼的人也不知是不是好茶,于是在贴吧或者其他渠道到处问。我就想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能不能喝好不好喝,不是得自己尝过才知道吗?价格贵不贵,值不值钱?那你这个朋友的心意值不值钱呢。喝茶原来也是那么功利的事啊。我记得小时候跟父母去拜年,爸妈提去的水果,烟酒,一定是自己平时都舍不得买来吃的。所以,我希望大家都简单点,你要是大领导,人家也不会给你买茶叶,因为知道你也不缺。你若是平民百姓,那就暖暖的接受人家的心意,不要一切都物质化来衡量。
周日,天气很暖,一泡老茶,一部老片,安稳安逸。话说第一版《封神榜》某些镜头还是挺不可描述的。
有个小困扰,有时候喝饼撬开的茶,喝了6-7泡了,人也喝饱了,可是那块茶还没散开,大家是怎么处理的,倒了?还是留着下次再接着泡?
喝熟茶要有一颗过日子的心。看似平淡无奇,偶尔会有几次糟心的经历,但是,别放弃,毕竟未来可期。
幸福感(^o^)o 熟茶的试错几率太高了,前两天喝了两泡让人一言难尽的熟茶,难受的需要不停漱口,不停“啊呸”的吐。今天,撬一泡心头好重整旗鼓,一杯浓醇的茶汤下肚,甜,滑,醇。幸福感重回心头,又是美美的一天啊!
为“毛”没标题? 今日拆茶之收获满满,呵呵→_→
喝茶就喝茶吧,苦,涩,香,甜。这不挺好形容的嘛。为啥还有骚香,野韵,岩韵?岩韵是什么韵?是为了突出这是长在石头上的茶树,还是茶汤喝着比较“硬”?唉😔,又水一帖,估计也难问出真正的答案。
第一次在本吧发贴,望各位高手手下留情!昨天喝了她家的新班章茶样,感受基本和月亮吧主的相似,泡到后半段涩感突出,尾水甜,但我个人喝茶怕涩不怕苦,所以新班章对于我来说定位为:不合适。今天这泡茶,确很舒服,老曼峨也有不苦的茶,前三泡我基本秒出,第4-6泡我都闷了一分钟,也没觉得怎么苦,略有点涩非常不明显,这款茶回甘不错,是吞咽完以后返回来的甜味,而昨天喝新班章前段是浅浅的甜,后段尾水比较甜,但吞咽后没感觉什么回甘。所以让我选:老曼峨挑颗甜,奈斯!
下午,来一泡玫瑰大益的茶碎碎,汤甜水滑,舒服。想起来一句不算真理的名言:贵的不一定好喝,但好喝的一定不便宜。
淘宝那些直播…… 2018年被淘宝推送到卖茶的直播间,和许多刚看直播的茶友一样,开始还能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乱买,时间久了就像被洗脑一样,不由自主的买买买,抢抢抢。现在看久了,也喝了不少垃圾非垃圾学费非学费的茶,再听他们说的那一套,唉,为了卖茶,琢磨出那么多种玄乎其玄的香味。他们也知道你找不到他们说的那种花那种味。所以菌香,参香,稻谷,米汤,糯米香,你是不是都得来一个,果香,花香,蜜香你是不是都得尝尝,什么清凉感,梅子韵你肯定不能错过。于是,必须买买买啊,回家喝茶就像做课题研究一样,每天还得去直播间像交作业,比主播还玄乎地描述自己喝出的口感,呵呵😊唉……罢了罢了,不过听那些主播口沫横飞的吹牛,倒是很容易入睡。追个剧…《后宫》,拍的还不错。
发霉?倒霉! 广仓的货,风险太高,不爽啊。
昨天看到吧友开汤,说酸的不能喝,吓得我都没睡好。今天赶紧到老父亲这里(上周到货就放爸妈家里了),撬开喝了。闻茶饼是一种红糖的味道,头几道茶汤闻起来也有点红糖水的香味,但是喝进嘴里并没有直接很甜,三道水后,嘴里略有酸感,我觉得不是很重,可以接受。但是有个感觉不适,就是让喉头有一种增厚的堵塞感。6道水以后汤水淡了,也好喝了,刚才喉头的堵塞感也减轻了。喝完以后一块石头落地,嗯😊,还不错,留着吧!
茶一直在喝,贴吧也一直在看,但是就是没兴趣评论,更没兴趣发贴了,当然以前也没怎么发过。今天喝的这泡本味大成,却突然有兴趣记录一下,这是一块2016年的小饼,一年前买的吧,收到货就把它拆散了,喝了一次,淡!淡的没苦没涩,更不甜。心想这又交学费了,就随便塞柜子里了。时隔一年又一次喝,涩!这是最明显的一个感觉,当然不是锁喉让人不舒服的那种涩感,是勐库茶通有的那种涩。咽下去以后,喉头有一丝丝苦,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然后就是清甜的轻微的缓缓的回甘,舒服😊。特别生津。好茶,不错的。
【不懂就问】一直就看大家在用一个形容词,易武骚香。请问,哪位茶友能明确用语文小学三年级程度能读懂的词描述一下,这是一种什么香气?类似于什么的香气呢。
下关蓝印,去年总看大家都在推崇,我也就害怕抢不到似的抢了一个。放了半年了,昨天很隆重的喝了起来。然后我就想说,茶友们真的很宽容。它好在哪啊?首先说香气,比如茶叶总有个很明确的香味,花香,果香,还有的什么蜜香。可蓝印的香…,恕我不会形容,脑海里只有一个词,香的乱七八糟的(特别说明:不是仓储放坏的那种)。茶汤的口感嘛,一,汤薄(8克的投茶),二,持续有涩,三,回甘弱。反正贼船我是已经上了,还没登船的先买茶样吧,别以任何人的口感为标准,自己喝喝喜不喜欢再掏钱。
下关蓝印,去年总看大家都在推崇,我也就害怕抢不到似的抢了一个。放了半年了,昨天很隆重的喝了起来。然后我就想说,茶友们真的很宽容。它好在哪啊?首先说香气,比如茶叶总有个很明确的香味,花香,果香,还有的什么蜜香。可蓝印的香…,恕我不会形容,脑海里只有一个词,香的乱七八糟的(特别说明:不是仓储放坏的那种)。茶汤的口感嘛,一,汤薄(8克的投茶),二,持续有涩,三,回甘弱。反正贼船我是已经上了,还没登船的先买茶样吧,别以任何人的口感为标准,自己喝喝喜不喜欢再掏钱。
我觉得今年春节尤其祥和,因“意外”反而能让我们安安静静和家人守在一起,喝喝茶,挑一个美食的电视节目,养眼又养胃。
不幸中招了?12月20日才收到的八角亭帝道昔归,收到那天隔着包装纸闻就有一种类似潮湿捂过的那种味道,当时打开包装纸查看,茶饼肉眼看不到霉菌,包装纸外也没有湿过的痕迹,也是经常去的商家,相信应该没啥问题。猜想会不会途中捂到了,就在家放了这几天,今天打开泡了,连茶汤里都是那种味道,词汇量不够丰富,感觉就像樟脑丸那种味道。总之,不是生茶该有的香味。不知是厂家出厂时潮湿,还是商家保存的问题。
这几天一直在煮老茶头,煮之前先闷泡洗茶三道,然后直接下壶煮,不得不说,煮过后茶汤那种稠,糯感,太舒服了。
今年双十一追的单品,今天喝到了。汤感糯,滑,稠。香气嘛,不知什么是荔香,我感觉是干木香。耐泡度,一般,但对我来说刚好,茶水喝淡了也喝饱了。甜味是在三泡还是四泡以后出来的,没特别留意。总之后面几道,一直有淡淡的甜味,不腻人,很舒服。
听说双十一倒计时了?特地翻出来这饼“压箱之宝”,就是为了提醒自己,管住手,慎剁!这是去年刚开始喝普洱时瞎拍的,那时都不知道生下关熟大益,更不知道什么班章,冰岛是啥意思,基本是淘宝首页推送,然后再看看评价,就稀里糊涂买了。今天第一次喝,汤色浓郁,像是有年头的老茶的那种汤色,苦感一直有,但是对我来说能接受,没怎么感觉涩,回甘生津很弱。杯盖还有一种奶香味,耐泡度不错。
看到隔壁吧的一帖回复,这个吧友三观很正,截图,提醒自己不要失去理智。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秋季干燥,总是牙疼嗓子疼,喝个银针,白茶太寒,不能常饮。
今天喝了期待已久的0085,哎😣,名气大,价格高,可我感觉差点意思。就我喝过的几款比较,感觉回甜比不上帕沙,喉韵回味比不上大美之春,炒作的水分比较大。
昨天看到一条蒸茶的帖,从评论里学到一招,今天试着蒸了一块中茶砖。水开后蒸两分钟,刚拆开,现在阴干,明天试试口感。
有个问题困扰中,有时想明白了,有时又迷糊了。就是关于“学费茶”的定义,是指:花高价买到价格品质不对等的茶叶,还是指无关乎价格,只要不适口就是学费茶?
总听说:茶人的最后一站是易武,暂且不说这句话是不是易武茶商的软广告,但就这连续酷暑天品饮易武茶而言,确实很受用。易武茶就像一个新朋友,初喝时不熟,给你淡淡的感觉,随着交往深入,感觉层层递进,但又不让人甜得发腻。喝完一泡茶,舒服开始舒服结束,置杯许久后又让人回味无穷,期待下次相聚。易武茶…好友的感觉!
小区对面广场组织的什么鬼演唱会,“咚咚咚”炸裂的音响闹得人想吐。无奈翻翻微博,各种明星营销热搜,各种天灾人祸的新闻,看得人心情低郁。躲到普吧看看大家喝茶的体会,放松一下…
进入普吧学习以来,知道了生不喝黄片熟不喝茶头,但是知道得晚了我都喝了,现在我想试试晒红,有没有关于喝晒红的禁忌,请大神指教,我学完再喝。
请教大家:同是今年的新茶,同一个大片区,但不是同一个店买的,一款喝着胃没啥反应,一款喝着过一会就胃疼,是制茶工艺问题还是茶树年龄问题?
哎呦我去,今天的茶喝完了,突然发现这个吧,好别致的名字,没有合适的图,作为熟普热爱者的我怎么能不来水上一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