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袋狐狸 树袋狐狸
关注数: 48 粉丝数: 136 发帖数: 7,798 关注贴吧数: 43
寒亭历史沿革 夏代,寒浞在此建国,史称古寒国。汉王莽改古国为亭,始称寒亭,寒亭因此而得名。寒亭区的前身是潍县,潍县因潍河而得名。1377年(明洪武十年),潍州降为潍县,属莱州府。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潍县改属莱州府平度州。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平度州降为散州,潍县直属莱州府。1914年,潍县属胶东道。1925年,属莱胶道。1928年废道,直属山东省。1938年1月10日,日军侵占县城,民国县政府游离于农村,属山东省第八专区。1945年9月,民国县政府进驻潍城,至1948年4月潍城解放。中国共产党从1925年开始,致力于潍县党的建设和人民政权的建立。1942年在第五区建立了抗日民主区政府,直属胶东区西海专区。1942年10月,潍县北部之四、五区和寿光县九、十区合并为寿潍 寒亭区县,隶属清河区清东地区,同年冬,改属渤海区三地区。1944年5月,寿潍县建制撤销,由潍县北部地区与昌邑县北部地区合并成立昌潍县,隶属中共渤海区五地区。1945年6月,昌潍县撤销,恢复潍县建制。同年10月,将潍县分为潍北、潍南两县,皆属胶东区西海专区。1948年4月潍城解放后,将城区、坊子、城南二十里堡等地划出,成立潍坊特别市,隶属山东省政府。1948年8月,将望留办事处4个区,潍南县4个区,潍北县2个区析出,合并建立潍县(新潍县),隶属昌潍专区。1950年2月,撤销潍南县,其辖区并入潍北县,属胶东区西海专区。4月,属昌潍专区。1953年8月,撤销潍北县,其辖区并入潍县,隶属昌潍专区。1958年11月,撤销潍县,其辖区并入潍坊市,隶属昌潍专区。1961年12月,恢复潍县建制,(1962年1月,县委、县政府对外正式办公),属昌潍专区。1983年10月,潍县建制撤销,建立寒亭区,隶属潍坊市(1984年1月,区委、区政府正式对外办公)。
杨家埠年画 杨家埠年画艺人自幼受民风、民俗和民间艺术的熏染,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特定的乡土文化结构、审美心理 杨家埠年画和审美尺度。在他们的年画作品中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形成与文人画风格迥异的艺术形式和特色:线条简练流畅,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构图饱满,造型夸张,且多以象征、寓意和谐音等手法来表达画艺。如红袄配绿裤、鱼比娃娃大、牡丹象征富贵、玉兰象征长春、蝙蝠代表多福,瓶鞍代表平安等等。杨家埠木版年画产生于民间,装饰于新年,品种繁多、题材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辟邪纳福、祥瑞吉利、风俗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小说戏文、时事幽默、风景花卉、瑞兽祥禽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还出现了地图、书法、称头歌等实用性作品。它犹如民间文化艺术百科全书中的一部图画词典,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寄托了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向往幸福美满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道德伦理观念标准下作出的对善与恶、美与丑的认识和褒贬,体现了他们对劳动生活的颂扬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杨家埠木板年画创作工艺特殊,一副作品的完成,一般经过绘稿、刻板、印刷、手工加工等工序。它全为手工套色印刷,一种颜色一块板,一张年画一般5-7种颜色。雕刻所用的木板为山中木质坚硬且纤维少的棠栗子木(目前此木已比较稀少,现多以梨木代替)。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生产以寒亭区西杨家埠村为主,并辐射周边村庄。西杨家埠村现有310户,1115口人。该村曾一度有“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美誉。目前西杨家埠村仍有一百余户从事年画印刷,如果市场需要,其他户可随时重操旧业,年产年画2000余万张,远销省内外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