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thisforum id4thisforum
关注数: 0 粉丝数: 43 发帖数: 199 关注贴吧数: 13
金丝楠压倒和珅 清朝贪官和珅是恭王府的第一任主人,恭王府的精品之作当属高大气派的熙晋斋,屋内隔断全部用金丝楠木建造,金砖墁地,超越了臣子应有的建筑规格,然而就是这间屋子里的几根木头却给和珅招来了杀身之祸,成为和珅之死后来的罪名之一。 这事还得从嘉庆皇帝的“反贪行动”说起,清朝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皇帝在正月初三这天驾崩了,正月初八也就是五天后,嘉庆皇帝就迫不及待的对老爸乾隆最宠爱的大臣和珅, 展开了反腐收网行动。革职,监守,查抄和珅府邸一气呵成。嘉庆皇帝更洋洋洒洒对和珅和大人写下了二十条罪状的公诉书,其中第十三天罪状就是在和珅府邸的锡晋斋里。 罪状写到:昨将和珅府邸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断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竟与圆明园篷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其大罪十三。——《和珅罪状公诉书》 而罪状中所说的“皆仿照宁寿宫制度所盖楠木房屋”指的就是和珅的书房锡晋斋。那么究竟锡晋斋和宁寿宫会有多像呢?咱们来对比一下。 紫禁城里的宁寿宫在乾隆年间是祭祀祖宗的地方,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的顶子,老实讲这样的建筑在紫禁城里比比皆是,单檐歇山的顶子在紫禁城里五品以上的官员就能使用,这种级别出现在和珅的府里丝毫不为过,其实真正压倒和珅的不是装修风格,而是一种木头,这就是金丝楠木。
乾隆盗楠木的故事 乾隆盗木 在以帝王为主角的盗墓事件中,有一件事一直说不清,这就是“乾隆盗木”一说。 明代起,皇家专门有金丝楠木置办的部门,当时各地官员将进供金丝楠木当成头 金丝楠木立柱等大事,官员进供金丝楠木 可做为业绩考核和晋升的标准,平民进供一根金丝楠木即可做官。修建紫禁城的金丝楠木 自四川峨眉,当时蜀道难于上青天,有一根楠木一条命的说法。楠木的名声在外,民间也深知其贵,《红楼梦》中秦可卿的楠木棺材,有“一千两银子只怕无处买”的记述。 金丝楠木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木材,在明朝末期就已经濒临灭绝,康熙初年,也曾派官员往南方诸省采办过楠木,由于耗资过多,康熙深感此举太奢,劳民伤财,无裨国事,遂改用满州黄松,很多大殿之木柱则以外包楠木拼接而成。 京城坊间传得沸沸扬扬,有鼻子有眼睛的,说是当年乾隆看中了明陵的金丝楠木,于是以修葺明陵作掩护,“拆大改小”“偷梁换柱”,拆下上好的料子给自己修建寿陵。资料上也确实有记载,乾隆修葺过明陵,而且运回了包括金丝楠木在内的大量明陵物料。在现代的考古中,考古学者也亲眼看到清陵建筑材料中使用了明朝的木料、砖石。 如此“铁板钉钉”的事实,史书上却不见一点笔墨,这是为什么?乾隆成了中国盗墓狂人中身份最显贵的嫌疑犯。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