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d_cham wood_cham
关注数: 19 粉丝数: 44 发帖数: 1,930 关注贴吧数: 24
泰州苏中天线牵手跨国集团公司3年内占据全球汽车天线市场“半壁江 苏中天线牵手跨国集团公司3年内占据全球汽车天线市场“半壁江山” 作者:记者 钱建虎 特约记者 邵釜明 通讯员 李新俊 日期:2006-11-28 5:00:22 本报讯(记者 钱建虎 特约记者 邵釜明 通讯员 李新俊)本月初,泰州苏中天线集团公司和德国赫思曼集团公司合作,成功获得2008年至2010年通用汽车4.5亿元的车载天线生产订单。这是今年9月苏中天线和赫思曼签订合作协议以来的第一个国际合作项目。 赫思曼集团公司由世界“香蕉插头”之父Richard Hirschmann先生创立于1924年,是一家在通信领域拥有全球领先技术的跨国集团公司。总部位于德国的赫思曼汽车电子通讯有限公司占有欧洲汽车通讯5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与苏中天线签订合作协议的跨国集团公司还有瑞士的SMARTEQ集团公司,该公司以生产研发高频通讯天线而著称,其天线产品在全球占有10%的市场份额。 根据协议,苏中天线和两大跨国集团公司实行“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联合开发国际市场的合作模式。双方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利润平均分配。苏中天线集团总裁蒋小平表示,跟跨国公司开展合作,可使苏中天线在3年内占领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 据了解,3年前,赫思曼集团就表现出跟苏中天线合作的意向,蒋小平却没有同意。他认为,当时,苏中天线在技术上没有优势,合作的结果只能是做别人的生产车间,“现在,我跟他们处于同一个平台,有了更多话语权。” 2004年底,苏中天线集团成功研发出车载分级式自动增益追踪扫描天线系统,有关专家认定,该系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个项目已获得江苏省政府颁发的1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是今年泰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科技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据了解,近年来,苏中天线集团公司每年的产品研发费用不低于销售收入的10%。2005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今年预计1.8亿元,2008年销售收入有望突破5亿元。
世界医药研发航母将落户泰州“美国加州—中国医药城纳米生命医学研 11月26日,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与美国QB3正式签订协议,合作共建“美国加州—中国医药城纳米生命医学研究院”。 加州大学是一所享誉全球的世界顶级学府,在世界医药特别是纳米领域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和多项原创性成果。此次合作方QB3是国际最负盛名的研究机构之一,由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伯克利分校、圣克鲁斯分校的140个顶尖实验室组成,有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美国科学院院士。目前,在国际生物技术公司前10名中,有5家是由QB3教授创办并由其前沿性研究成果转化的。加州大学将充分发挥其品牌优势和人才优势,让更多的科研成果在泰州实现产业化,让更多世界级人才落户泰州,在更高层次推进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引资引智工作。 据了解,“美国加州—中国医药城纳米生命医学研究院”将在泰州建立纳米医药、纳米药物优化、纳米生物、纳米安全性检测等交叉前沿领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科研中心,重点建设纳米医药与纳米药物优化国际评估中心,并将研究系统整体落户泰州,通过与国际相关标准机构合作,使研究院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纳米生物安全检测标准机构和科研、检测中心之一,同时,结合国际纳米技术发展需要,推动下属研究中心开展创新性研发,促进研发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研究院将采用国际通用的实验室体制,在三年内分三期建成涵盖纳米医药、纳米药物优化、纳米安全性检测等三个领域的30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由国际知名纳米、生物领域科学家领衔,并根据各自研究领域标志性成果,制定国际行业标准、进行具体应用技术和产品的双向研发,促使成果产业化。同时,研究院在成立一年半内,将引进10个由国际知名纳米、生物领域科学家所组成的研究团队,并在三年内完成所有科研团队的引进工作,确保研究中心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团队,创造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据有关方面人士透露,这次与美国加州大学成功“联姻”,是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引智工作的一项重大突破,必将对提高泰州医药产业的研发水平、提升中国医药城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招才引智的力度,吸引更多的国际顶级医药研发机构落户,全力打造中国第一医药城。 市领导陶幸蓉、何榕出席签约仪式。
长三角国家规划浮出水面29个城市400余嘉宾参加泰州峰会 长三角国家规划浮出水面29个城市400余嘉宾参加泰州峰会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泰州有关部门获悉,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七次会议筹备工作已就绪,今日正式举行。本次协调会的主题是“研究区域发展规划,提升长三角国际竞争力”,会议共有17项议程,应邀到会的嘉宾400多人,是历次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是以经济为纽带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上海14个城市的经济协作办公室为加强区域合作,发起成立了长三角经协(委)办主任联席会议,推选上海作为常务主席方,定期协调长三角城市间经济合作的重大事宜。1997年泰州市加入后,15个城市通过协商,一致同意将联席会议升格为市长级协调组织,更名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此前已经举办了六次,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据泰州市市长姚建华介绍,长三角及周边地区共有29个城市参加此次会议,包括上海、杭州、苏州等16个长三角城市,以及安徽、浙江等省的13个观察员城市,每个参会城市都派出了由政府领导和发改委、交通、规划、港口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代表团。上海市对此次会议更是高度重视,派出了33人组成的高规格代表团。本次会议为期一天,共有17项议程。《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即将颁布,这是长三角所有城市都关心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第一次制定跨行政区的规划。会上将由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和专家介绍该规划编制的有关情况。会议将对建立长三角信息资料中心、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合作以及完善协调会功能等议题展开探讨。会议还将签订《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合作协议》,内容涉及组织对接区域规划、交通卡互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筹建长三角信息中心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秘书处相关领导,环渤海市长联席会议办公室的主要领导都将出席此次会议。这是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举办以来,首次邀请两大经济圈的负责人参会,此举将有利于强化长三角经济圈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之间的区域经济联系。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