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02KJCG 七夕狐
关注数: 11 粉丝数: 123 发帖数: 2,481 关注贴吧数: 27
*.*男生的爱只有一次*.* [转] 男生的爱只有一次,每一个男生都是这样,他可以对每个女生说“我爱你”,但他一辈子只会爱上一个人,只有一个。女生需要的是一个关怀她,爱她,可以让她依靠,保护她的人,当她遇到一个男生时,爱的死去活来,山盟海誓。 然后因为种种原因的分开,她不会再记得他,或者说不会记得那么深刻。因为当她遇到一个更好的男生时,她会拿两个人来比较,她会觉得遇到更好的是她的幸运。 但男生不是这样,当他爱上一个女生,真真正正的爱,他不会再爱上任何一个人。 当这段感情失败后,他会把这段记忆放在心里,把这个女生放在心底。原来一个男生可以把很多女生放在心里,但一辈子只有一个女生可以在他心底。无论他以后会跟再多的女生相处,他都会清楚的知道,自己最爱的是谁。无论以后他遇到的女生多么优秀,他也不会改变。 因为他心底的女生是他的支柱,他不会用她和任何一个人相比,他认为这种比较是愚蠢的,他一辈子只会爱她一个。放在心底的女生,永远的伤痕。男生都是爱面子的,也许他平时会活的很潇洒,但在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会放下所有的尊严,放声痛哭,思念唯一的她。 男生的爱一辈子只会付出一次。 男孩的心比女孩更容易碎 虽然他们外表坚强``` 可他们比女孩内心更脆弱``` 他们不会轻易爱上一个人` 不过一旦爱上了``就会不顾一切的去爱她 ```不管女孩对他们怎么样``` 他都会努力做到最好``` 如果有一天他们真的失去了那个最爱的女孩``` 对其他的女孩不能说不喜欢 只能说不会是全部了吧``` 有些男孩换女朋友一个又一个``` 可是他们心里呢```却只会藏着一个女孩` 一个他真正爱的人``` 其实那些也许只是替代品而已```` 这个世界都在我伤你 你伤我`` 我爱你 你爱我的循环着````就像一个圆 ,永远不会有尽头``
※※贴吧排名提升的秘诀※※! 顶一个精华帖=顶5个普通帖 1.要有一定的格式 2.不能匿名发表,这样反而会拖后,所以各位发贴一顶要注册 3.回帖字数最好超过15字。那样才能算人气值,15个字为一个人气。 不要顶匿名和没按发贴格式发的帖子 一些好的旧贴,大家可以加分类后重发 4.最近百度改变了积分方法,在以上规则基础上又加入了一条: 每个主题帖下的回复帖数必须超过10个才算积分。 5.出现重复字不算。 6.顶一个精华帖=顶5个普通帖,所以多顶精华。 1.吧主要勤快,多给好帖加精. 吧主要经常给好帖加精,因为一条精帖能抵5条普通帖. 2.不能发旧帖. 很多人为了提高名次,把一些陈年老帖拿出来,这是不可取的.发得太多,反而会影响名次.(精品帖除外) 3.大家要勤快,注册或登陆以后才能发帖. 7天后不用验证码 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如果不注册或登陆的话,会给吧里拖后腿. 4.每次发帖的字数要在15个以上. 如果字数少于15个,等于没有发. 5.标题里要尽量多一些符号. 每个符号等于两分,要多发如星星,括号之类的东西. 6.要多回精品帖里的帖. 7.要有许多人发帖. 如果老是这么几个人的话,排名不会上升的. 百度人气的提升要求: 匿名发帖 人气+ 2 /每帖 注册发帖 人气+ 4 /每帖 发主题 人气+20 /每主题 不同IP注册登陆页面 人气+30 /每次 相同IP匿名登陆页面 人气+ 1 /每次 相同IP注册登陆页面 人气+ 2 /每次 陌生的IP登录页面 人气+200贴/每次 就算别的你做不到,请至少记得: 回帖十五字,带图双倍分
其实很多男孩子都不知道 其实很多男孩子都不知道,女孩子在冲他们发火后自己转过身却在不断啜泣。 其实很多男孩子都不知道,女孩子从来不会真正去生他们的气,因为她是真的喜欢他在乎他。 其实很多男孩子都不知道,女孩子只会对自己喜欢的男生唠唠叨叨,也只会对自己喜欢的人耍性子。 你要知道,假若她不喜欢你,她根本不会在乎你关心你,怕你做错事情。 你要知道,假若她不喜欢你,她根本不会对你发火不会冲你撒娇让你哄她,在别人面前她都是淑女。 你要知道,假若她不喜欢你,你根本就没有本事让她哭泣,让她即使生气也不会超过2天。 而这一切都只是因为她喜欢你,而这一切都因为你还不够在意她不够懂她。 于是,你们时常争吵,你认为她脾气不好,她认为你不够迁就她。 于是,你们总是冷战,你以为她不喜欢你,她以为你不在乎她。 于是,你们总是莫名其妙的彼此错过,也许擦身而过,本身就是一种悲伤着的无奈与幸福。 要知道,凄美依然是美的一种,并且美的绚丽悲凉而沧桑,那是更加的美。 因为她喜欢你,所以她偶尔冲你发火,时常对你撒娇。 因为她喜欢你,所以她才会生你的气;而又因为喜欢你,她才不会去生气很久。 你可知道,每个女孩子的心都是水晶做的,晶莹剔透,但是很容易就碰伤摔碎。 你可知道,每个女孩子都是不设防的,你那么轻易就闯进她的心,走的时候却只留下伤害。 她从来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可以让她哭的人,因为真正值得她哭的那个根本舍不得让她哭。 她会很矜持,她会很骄傲,她会很冷淡,她总是嘴里说着你走开,心里却一直叫你留下。 请你张开你的耳朵,也请你打开你的心,去听她心里真正的呼唤,而不是她嘴里的口是心非。 她会看着你转身,然后她跟着你转身,当侧身而过的时候,你看不见她的泪,滂沱在脸上心里。 如果你喜欢她,请你多陪她;如果你喜欢她,请你多宠她;如果你喜欢她,请你多让她。 如果你喜欢她,请你去听听她内心的声音,那是呐喊——请拥抱她。 在爱情里,总是彼此伤害,仿佛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爱得激烈爱到轰轰烈烈。 可是,爱情里没有谁对谁错;爱情里更加没有你比我多我比你少。 你爱她,她爱你,如此就已经足够。不要试图让彼此的伤害,让彼此更加脆弱悲伤。 你们彼此相爱,你们需要的是温暖是幸福是甜蜜是快乐,不是伤害。 不要用沉默宣战,不要互不相让,更不要什么话都不讲就冷漠离去。 要知道,你离去的时候,你的眼睛起暸雾,她的眼角泛着泪光。 越是安静战火就越传,这是冷战也是彼此的伤害——无论是怎么的复合,那些伤口曾经存在,抹不去。 请给她一个拥抱,用你的拥抱去化解她心里的悲伤与眼角的泪水。 她喜欢你,她绝对不会拒绝你的拥抱,她只会害怕你的冷漠转身无声安静。 请记住,相爱的人不要轻易宣战,因为冷战带来的伤害,超出你的预计。 也请记住,只要你喜欢她,没有什么是你接受不了的,只要你喜欢她,就喜欢她的一切一切。 那么她所有的小性子所有的坏脾气所有的臭毛病,在你眼里都是撒娇。 也请记住,她喜欢你,她需要的不是你真的转身,她嘴里说着的也不是她的真心话。 她只是想你宠她,想你抱她,哪怕,没有道歉。
爸爸给4岁女儿的遗书(看完在说顶不顶) 给可爱的女儿:再吃十次蛋糕 就可以找爸爸了 爸爸和你玩了好多次躲迷藏,每次都一下子就被你找出来。不过这一次,爸爸决定躲好久好久。 你先不要找,等你十四岁(还要吃完十次蛋糕)的时候,再问妈咪,爸爸躲在哪里, 好不好? 爸爸要躲这么久,你一定会想念爸爸,对不对? 不过,爸爸不能随便跑出来,不然就输了。 如果还是很想爸爸,爸爸就变魔法出现。因为是魔法,不是真的出现,所以不犯规,爸爸不算输。 爸爸的魔法是:趁你睡觉的时候,跑到你梦里大玩游戏。 在你画图画爸爸的时候,不管好不好看,你觉得是爸爸,就是爸爸 当你拿爸爸的照片看时,爸爸也在偷偷的看你…… 要记得,爸爸一直都陪着你 你已经是四岁的大姊姊了,爸爸要拜托你一件事,要你照顾和孝顺爷爷、奶奶和妈咪,看你是不是比爸爸以前做得好?有多好,妈咪会告诉你的 爸爸猜想,我们这一次玩躲迷藏要玩这么久,爷爷、奶奶、妈咪有时候看不到爸爸,他们一定会偷哭。偷哭就是犯规、就是失败。他们偷哭,你就要逗他们笑,不然游戏输了以后,他们一定会哭得更厉害了。 好不好,宝贝?你们是同一国的,来比赛看你们厉害,还是爸爸。 准备好了吗,比赛就要开始了 十年后的女儿给爸爸的信。。。 爱玩的爸爸,你躲在哪里? 你不是说我吃过十次蛋糕后,就可找到你的吗? 这十年来,我很听爸爸你的话,为了不犯规,害怕游戏输掉再看不见你, 我努力地照顾爷爷、奶奶、妈咪,他们哭,我逗他们笑。 爸爸,他们终于笑了!我赢了!游戏结束了,你该回来吧,对吗?   原来…不对的!  我期待爸爸你的回来,再和我玩躲迷藏的时候, 妈妈却告诉我,我再也看不到你!  原来十年前的我已失去了你这个爱玩的爸爸…  爸爸,你为何忍心骗你最爱的女儿?  十年来,每吃一次蛋糕,我对你的思念愈累积!  对我们十年后的再会也就愈期盼 十年的累积实在令我输得更惨痛! 十年前,若你让我选择的话, 我宁愿爸爸不要骗我,你该相信你的女儿吧!  我会坚强,我会更努力逗爷爷、奶奶、妈咪笑。 又或…来骗我一辈子,和我玩一辈子的迷藏,让我赢回一辈子的你 爸爸,十年后的今天我没有减轻失去你的震撼, 虽然痛,但我会努力我的人生,不会辜负你的爱, 不会辜负你和我玩十年躲迷藏的苦心。   已成长的女儿
把诸葛亮让给谁(二月河) 把诸葛亮让给谁(二月河) 在杭州做旅羁之行,突然接到《南阳晚报》记者电话,说教科书本上头出了毛病,确认了诸葛亮的躬耕地在湖北襄阳。又谈各方对此反应。湖北人如何雀跃欢喜,南阳和河南人怎样愤懑激越,学术界的、政界的情绪不同,老百姓又是怎样谈论,种种舆论一下子高涨起来:一句话,南阳丢失了诸葛亮。或者说,我们这一代南阳人迷失了诸葛亮。记者征询我的看法,我因不明头绪,在电话里想了想,答了两条:一、历史不是泥巴捏的;二、历史不属于有钱人。当然,作为“名人言语”,它很快就刊出了。 我出生在山西昔阳,幼年生活在洛阳,少年之后便到了南阳。昔阳洛阳南阳,就是这么“三阳”分据了我的生命旅程。我至今能说一口流利的昔阳话,显蹦儿的也透得出几句洛阳土话。但一般人见了我,则听的是地道的南阳话。也是在杭州,南方一家电台打来电话,问的很奇怪,也极简单:假如由你自己选择,你愿意把哪座城市作为你的归结点?我愣了好一阵子,才明白她问的是二月河愿意死在何处。当时便把自家这“三阳”情结说了:“现在既在南阳已成定局,那就死在南阳。” 我不答“死在洛阳”,潜意识里也许是怕“家伙”们这上头挑剔我:想死葬洛阳,沾帝王之水。我写了康雍乾这三朝时代的社会情态演变,什么“封建余孽”、“帝王情结”、“歌颂专制”、“美化地主阶级”种种帽子都扣给了我,幸亏的是他们没有武器,不然早已崩了我。我称他们“家伙”,是因为他们又是“家”,又是“伙”,厉害得很。他们甚至不看你的书,或看看电视剧片段就给你下这些结论。所以他们判定的东西是很有权威的。 “跟谁住,巴谁富”,我在南阳,心里也盼念此地是“卧龙故地”,但决计是没有这份“挥之不去”的情结,像南阳人丢了诸葛亮,有点“丢了国宝”,重要家当失窃似的痛心无奈。诸葛亮在南阳,在襄阳,都在中国,争了一千五百多年了吧?此说公理,彼云“婆理”,是极平常的人文心态,昔日为名而争,今日是名利齐争。因为了诸葛氏的光风霁月名头,倘是魏忠贤、和 王申,并不见有人争的。争论千年无结论,争论本身已变成了天下皆知的斗口游戏。争得两处都似真似假,两处都香火旺极——既如此,“争争不息”也是好事,我原就这般想头,诸葛本人确在何方,我觉得有点“于我如浮云”的意味。 但现在的教科书突然有了结论。虽说有点羞羞答答,在注释里加了南阳“在现在湖北襄樊一带”,没做正面铺陈,有些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佯臊作羞,昔日旧时代,歌楼里的名优名伶名媛们大抵都是如此出场。“千呼万唤”出来了。 在外头不知情,我本来以为是学术界突然发现了新的实证资料,或在尘封竹帛中找到了“原始记录”。所以那样概念性地应答了两条。但现实是“没有”。但凭湖北人的种种“运作”,南阳人“坐失诸葛亮”。 这事可叫我奇怪了,有点吃惊了:教科书是闹着玩的?那是给孩子们看的学问,教给孩子们的基础知识呀!这事做的可真“胆大”。 “妄为”不妄为? 先看这句话:“南阳在襄樊一带。”说的便稀奇。旧时南阳襄阳都是郡,南阳是“南都”,“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与首都并称之地,怕是比襄阳还善一点,冒一点,高一点,大一点。倘今日有人说“北京在天津一带”,“中国在朝鲜一带”,“美国在加拿大一带”,这是什么话呢? 这真的有点“胸中不正,则眸子没焉”了。理念上的毛病,可以从微观上的一颦一笑一哂一怒里头自个儿去感知。 我同时也极佩服湖北一些人的精明。他们不靠新发现的资料,也不靠新出土的文物佐证,但凭“做工作”,居然就改变了教科书,这个本事谁有? 但湖北人再厉害,他们没本事“确认躬耕地”。有这个能耐的,是学术界手执牛耳,口含天宪的一伙“家”们的。他们才是内因。 二月河小小的,在学术界算不上个角儿。我也不敢随便怀疑别人从这件事上得了什么实惠,或者简洁地说收了什么颜色的包儿。由我自身的经历,过去傻乎乎的,从来都以为那众位评论家以及学问家到现在我起码不怀疑他们的“水平”所居的殿堂场的是个什么“家”:必定或清瘦或丰满,银丝皓发童颜韶色,或仰仰在沙发客厅,或奔走于异国他乡,或带一群博士硕士莘莘学子,或挥洒自如于科研实验,都那么渊亭岳峙,那许道貌岸然,倘看他们资料,又都一个个辉煌不可逼视。 看来还真叫小二说中了。“有X能使鬼推磨”。有“工作”能使“学者专家”推磨。学者而云,专家而云,鬼而云,其同也乎?“聊斋”蒲先生也有套语侃调“胸中正,则眸子正焉,胸中不正,则眸子没焉”。诸葛亮的“学术问题”不论。问题在于这个学术心理阴暗得真可以。 但我刚刚开了点窍儿,笨得到现在才晓得,原来只要“做工作”,南阳便可以属襄阳。 若非胸中不正,那就是昏了头了。通过人家“做工作”,突然发现争论一千多年没弄明的事的底蕴,“订正”(天晓得是正了还是订邪了)了去。不惜误人子弟,传伪道,授伪业,造新惑。听起来也真骇人。 现在不能谈“南阳人的感情”如何如何。假如人家真的发现了什么新的佐证,铁证如山放那儿,诸葛亮的饭碗农具在彼出土了,南阳人急煞怒煞的没用。得尊重事实,老老实实服从就是。问题的实质是“做工作”,拼实力,凭什么用投资量解决学术之争,南阳人骂你两句“直娘贼”,恐怕学术界的某些人也得忍气吞声受了。 学界的主骚坛领袖,二月河倒有一个小小的条陈谨告。好先生们不必再去研究古地图、地形地貌沿革了,回过头来念念《三字经》,学习一下中华文明传承美德,似乎更必要一点。
踏遍青山人未老----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是《余秋雨现象批判》一书,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从书店里买来一读,还真的被吸引住了。不少地方竟使心海的波澜翻卷了几下,翻出一点思绪来,也想在此表一表。 不得不承认,余秋雨是个才子。他不仅思辩敏锐,迅捷;且见解独到,深邃。一管笔杆儿好生了得。 他的“苦旅”,不在形,而在神。用不着去管他到没到过他在书中提到的那些地方,是寂寞独行还是结伴游玩,是花公家的钱还是掏自己的腰包儿。其实,作者的着力点并不在形体的“苦旅”,而在于思想的“漫游”。他不像柳河东写《永州八记》,着意刻画山水,雄深雅健,寄托深远;亦不同于苏东坡的《前赤壁赋》之美词华文,浪漫抒情,汪洋恣肆;着实写出了游记的“正宗”,把游记这种文学体裁推到了一个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度。而余秋雨只是想借某个景点(历史文化名胜最好)发挥自己的感受,启动并完成一次精神“苦旅”。 他大凡不在景点的山水风物上多费笔墨。总是寥寥几笔,画龙点睛似地挑出景点的最迷人、最惹眼之处,便笔峰一转,借用现成的典故或有关资料,演绎(或叙述)出一个个故事。在这演绎和叙述当中,很自然得体地融入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沉思考。这种思考,才是作者的着力点,才是《文化苦旅》的重头戏,也正是该书的精华部分。这种写法,甚至可以不到景点去溜达,都成。 中国已经文明了五千年,文明得我们这些炎黄后裔自豪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个学科领域里的大师巨匠成排成行,摩肩接踵。值得说的夸的评的批的,值得悲之哀之惜之恸之的,值得顶礼膜拜击节长歌扼腕长叹痛心疾首的,……太多,太多。而我们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之中的延革、衍变、交流、碰撞、同化、反叛;在今天的继承和扬弃;以及未来的发展和走向;……倘要走近去触摸它,探索它,研究它,以求得一星半点的真知灼见,那将是一件十分浩繁的工程。弄不好是会累死人的。 而这种触摸,探索和研究,都离不开“思考”这件折磨人的事儿。而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特别认真做的,就是这件事。他不仅思考得深沉、厚重,还大大方方地涉及到了文学、史学、哲学、美学、民俗、宗教、建筑等学科和领域。且上穷远古,下达当代,内及京都边陲,外涉西洋五洲;旁征博引,上串下联,中西贯通,纵横捭阖;才华横溢,文章奇雄。既有对历史文化苦涩地反思,也有对文化走向的现代开放意识;既有对历史文化由衷地讴歌和虔诚地继承,也有对历史文化冷静地批判和悲壮地揖别;处处流淌着卓尔不群的独特识见。这些,当然与他的深沉思考(说是痛苦地思考也一点不为过)是分不开的。这种“旅”,当然苦喽。简直苦不堪言。但却能洋洋洒洒惊世骇俗的几十万言“苦旅”下去,无论怎么说,也实在有些了不得。 正因为这是一次针对中国历史文化在思想上的“苦旅”,心灵中的“苦旅”,故而它才完全不同于历史上那些优美的,纯粹的游记。倘若硬要把《文化苦旅》只看着游记,那么,它比历史上的那些优美篇章更难得写,也更有分量,尤其是面对今天的读者而言。那么,又何苦硬要去责难作者未能过细地刻画景点的山水,只是短短的几句提到它,然后便“搞几个故事,然后将叙述语言诗化,最后便写一些文化哲理,发几句感叹”呢?难道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真的就这么肤浅,这么平庸么?那么,批评者也未免有些太过分,太作践作者,让人依稀觉得是有点居心叵测了。 我认为,《文化苦旅》好就好在未纯粹地“寄情于山水”,为写景而写景,一味地抒发感情,铺呈艳丽的辞藻。而是以景点为媒介,引入作者的文化思考;以景点为契机,转化为作者的纵横议论;以景点为载体,承载作者的文化“苦旅”;甚至是作者谈古论今,借题发挥的由头。 法无定法,文无定式。散文可以是春花秋月,小桥流水,也可以是刀光剑影,旱天惊雷;可以是卿卿我我,浅唱低吟,也可以是壮怀激烈,悲愤深沉。《文化苦旅》当属后者,我喜欢。 余秋雨的文笔亦美。笔法苍劲老道,凝重深沉;却又不乏奇秀俊美,飘逸婀娜。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依景随情交替使用,驾轻就熟,挥洒自如,看似不拘章法,却又流畅,通泰,浑然天成,不显矫饰。 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作者那时而苍劲凝重,时而秀美飘逸的词章和语句,引诱到作者特意为我们构建的情感世界中,跟着作者一起,或沉重悲壮,忧愤伤感;或轻松欣喜,赞叹讴歌;……苦涩和甜美,惋惜和欣慰,惭愧和骄傲,融会交织在一起,让人百感交集,慨叹不已。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