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客人 月亮的客人
关注数: 1,002 粉丝数: 1,151 发帖数: 34,651 关注贴吧数: 47
活好生命的自然 生命是一本书,读得懂它的困顿,活的出它的全新,人生在放下里自在,在随缘里轻松,这是一场和岁月的对话,也是自我心地的观照,品味这一哭一笑,协调这一哭一笑,解读这一哭一笑。   有句古语这么说,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在自我的固执当中,活出生命的洒脱与全新。能够化解自我的偏执,包容、接纳、利益眼前的众生与世界,被称作觉悟有情,一个人的慈悲才是生命真正的支撑,就算遭遇生活重重的磨砺,恰恰是能够运用慈悲的地方。   佛门中有句话叫做普渡众生,并不是向外所指,是化解自我心地的差别之见,活出人生的一种平等的观念,是一种善意的胸怀,更是一种坚忍不拔的坚持,自己才是烦恼苦海的挣扎者,所以普渡众生也就成了一场自我心灵的救赎。 生活的禅法,在面对社会面对人生,用一种善意去表达同一件事情,发自内心的和气,宽恕,喜乐,无情哪里是豪杰,佛子多是大悲心。佛门有句话叫做行菩萨道,这是一种对内心的观照与智慧,面对命运困厄的一种内心从容,把生活的磨砺当做生命的衬托,在内心脆弱的时候,能够升起一种警惕,当然也是内心的一种平等和清净,包容和原谅。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叫做布施,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上,都面对着痛苦和生活的需要,生活的布施,也来源于对别人的欢喜,祝福,帮助。它应该是对别人幸福的随喜,还有担当道义时的自我牺牲,更是面对生活起伏曲折的时候,所具备的一种心平气和。 生命中的慈悲,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义务和担当,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经历生活的艰难,重拾生活的希望,让生命的信仰在生命旅途中活出不可思议的力量,如此来理解我佛慈悲的深深含义,也就比较清晰明了。 一个人内心的清凉和心地的氛围,不在出家或者在家,它在于一个人的愿力和因缘,用对生命的理解,去解脱人生的困厄,渡天下众生,别忽略了还有一个自我需要抛却。和时代同在,善意,进取,宽容,平和。 有两句古语这么说,世间莫若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琐琐碎碎的人生经历,忐忐忑忑的心地起伏,生活的禅法,需要面对的是人生的平常琐事,平常里修行,平淡里生活,生活也是佛法,佛法也在生活,有时间看别人短长,不如观察自己一言一行,洗手吃饭。 生活是什么,首先要经历生活的平凡,在生活的是是非非、颠颠倒倒中,去找到内心的平衡、平静、平坦,人生这一场化缘,走过一程又一程,走过一城又一城,怀一种平常心,迎着谁,送着谁,世态炎凉随它去,别咬着一句眼里不揉沙子,首先你要看见沙子。 生活的禅法,并不是把生活活成一场寂寥的平凡,而是平凡里来,平凡里去,达到人生的最简单,去深刻理解生命的一场平淡,一片自然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