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街 新大街
关注数: 20 粉丝数: 0 发帖数: 69 关注贴吧数: 0
桐梓县被列为全省“十一五”循环经济型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贵州省   桐梓县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已探明储量47.72亿吨,为开发利用全县煤炭资源,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该县积极依托贵州金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贵州赤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着力打造北部和南部煤化工基地。目前,《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将桐梓县列为全省15个重点建设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基地之一,北部煤化工工业城配套的煤炭资源勘察、可研报告、土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等前期工作已完成;南部煤化工基地已完成水资源论证和厂址地质勘探等前期工作,各项前期工作顺利推进。  “十一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0年,生产总值在2005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突破50亿元大关,人均超过1000美元,财政总收入突破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市前5位、贵州20强,实现富民强县和撤县设市(区)目标。全县资源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实现“一三二”向“二三一”的转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城镇就业岗位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较大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较快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力争到2015年,打造成贵州百亿强县、西部百强县,全县生产总值在2005年基础上实现翻两番,突破100亿元大关,财政总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基本实现工业化,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加快城镇建设步伐。认真解决农民进入城镇的户籍、就业、教育、保险等各方面的问题,积极消除城乡分割体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使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8%以上。坚持以规划为龙头、道路为骨架、小区和市场建设为重点、管理为核心,构建以县城为中心,新站、花秋等乡镇为副中心,其它集镇为节点的城镇体系。大力发展城镇经济,提高城镇后续发展能力。完成县城旧城改造和南部进出口改造,倡导发展高层建筑,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增加绿化休闲用地。适度扩大城区规模,增大县城容量,县城人口达到20万人左右。解决好乡镇集镇建设的土地和资金投入等问题,采取招商引资、拍卖土地、财政投入等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建设。坚持分类指导,建设一批独具特色、风格各异的小城镇。积极实施县城和乡镇集镇河道治理,建设城镇防洪体系。把城镇管理作为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措施,不断加大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投入,认真实施城管综合执法,进一步整治城镇环境卫生,改善人居环境,力争把县城创建为省级园林城市,争创国家级卫生县城。
桐梓重点工业项目申报建设进展顺利 近日,记者在相关部门了解到,桐梓各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的申报建设进展顺利。火电厂项目已征地470亩,拆迁房屋218户。房屋拆迁补偿已兑现完毕,6月2日已全部完成主厂区内的拆迁,目前,正在兑现安置地的征地和工程平场,计划在年内完成"三通一平"工作并进入主厂房浇筑。容光煤矿目前已完成平场总工程量的70%,井筒施工基本就绪,先行用地手续已完善,正在办理正式用地手续,已累计完成投资3300万元。花秋二矿先行用地手续已完善,井筒施工已于2006年6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办理探矿权延续采矿权证及项目核准手续,累计完成投资530万元。吉源煤矿已完成用地勘界、房屋拆迁丈量前期工作,完成地灾评估、压覆矿评估和精查工作,省国土资源厅已批准该项目先行用地,正在办理项目核准手续和正式用地手续,已累计完成投资1500万元。花秋一矿已完成了煤炭精查工作并上报国土资源部评审,设计招标工作拟于近期启动,计划年内开工建设。煤化工项目金元集团和赤天化集团正在共同合作开展前期工作,对煤资源、水资源等进行了初步论证,已邀请设计院专家到现场踏勘厂址,地质钻探工作已完成,用地已上报省国土资源厅。计划8月可完成项目核准,年内开工建设。海绵钛项目由遵义东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一期工程为年产5000吨海绵钛,省人民政府已下达正式用地批复,征地拆迁范围内的土地、房屋丈量登记工作已完成,正在开展征地拆迁补偿兑现工作。大兴复合肥厂异地技改项目搬迁规模为5万吨/年,新增规模为10万吨/年,总投资1950万元,土建工程、厂房改扩建和三大机组基础浇筑已基本完成,第一台机组正在安装,计划今年8月底建成投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