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SLAY1 1TSLAY1
过来骂我说明你知道我说对了,但是你那脆弱又敏感的玻璃心受不了了,只剩下无能狂怒
关注数: 27 粉丝数: 41 发帖数: 562 关注贴吧数: 47
一、外观及第一印象这款学费茶(因为是好汉中的一个)是刚开始用功夫茶泡法时买的,因为之前各种原因虽然喝茶挺久但没有那么精细,比如因为北方地区家里长辈喝茶都是随手抓一把香片大杯泡,喝普洱也是砖茶居多,记得小时候母上大人拿刀剁下来一块直接煮,有时会加奶,然后吃完饭倒碗里消食来喝的。这款茶花费还不少大概要2张多,所以还是比较期待的。 回归正题 包装一看加就知道不太靠谱(* ̄m ̄) 照片有闪光灯效果,实际要偏黑一些饼型还算比较周正,芽叶比看起来还行,芽头还比较粗壮,但也有些黄片(也有可能是小叶种),起码撒面条锁完整 芽头发黄,可以看出有些年头 干茶基本上没什么香味,也没什么杂味,起码没发霉 仔细看,卫生状态不是特别好,有些碎粉末,以后喝要洗2次 二、开茶 开茶过程中有些茶香,比整饼较浓郁了一些,可以肯定没有发霉,心里安心了一些还是有些笤帚苗什么的里面明显有些碎料压进去,梗也出现了一些,其它的不拆了,包起来继续存,以后再试又发现一个问题,厂家包的很丑,还不如自己包的好看,可见要不就是老茶,要不就是不用心因为饼比较松所以条锁比较完整,进一步说明还是比9.9班章冰岛强的 三、品茗条件 醒茶一天半 茶具:140CC盖碗,小米不锈钢恒温电水壶 水温:97℃(烧不到100℃) 用水:桶装矿泉水 投茶: 8.5克 泡法:洗1道 (因为是第一次喝这个,测评要看出缺点,以后自己喝一定要洗2道)湿醒3分钟 泡之前闻一下经过湿醒之后,茶表现出蜜香,盖上杂味也有一些,不太浓郁,但我可以确定了这不是绿茶,红茶化的普洱第一泡:5''出汤入口有些苦几乎无涩,化的很快,但也没有什么回甘生津的感觉,汤色透明度不错,这让我安了些心,也可能是加了过滤网原因。 第二泡: 加时泡18''出汤(我自己测评的习惯,稍重泡过后,可以与第一道比较,如果没有变得特别苦涩,说明有可能加有大树,古树料,而且第三泡浓度如果大幅度下降,说明内涵物质不行,没有喝下去的必要了)苦稍较为明显,涩不显,回甘程度有所提高,水中有些香气,不是特别浓郁,应该是有些大树料的,厚度比第一泡好 生津出现的比较慢,有些微弱 第三泡:10''出汤 苦涩度和第二泡区别不大,茶味渐浓回甘生津还是比较弱 第四泡:10''出汤 伴随着茶水透出的一些香味浓郁了一些,让人神清气爽,一喝到底,生津还是一般,和10甲沱有些相似,回甘加强了一些,闻着公道杯有些蜜香,比较明显 第五泡:15''出汤,叶底基本上已经泡开回甘变得比较强很舒服,生津也还行,主要集中在两侧,香气比较浓盛,标志着这款茶已经到了盛开的状态。滋味厚实平和,涩感几乎没有了,苦还是比较明显,化的比之前慢了一些 第七泡:25''出汤 可能是出汤稍慢的缘故,这一泡显得格外的酽,涩感也最为明显广泛,占据了大半个舌头。 第九泡:20''出汤可能是前几泡在其中起到了作用,这口汤的感觉甘、酽最为明显。茶汤在口腔中的驻留感比较强烈,滋味很足,可以算是巅峰了 第十三泡:40''出汤 涩味减退,苦味渐渐显露,滋味依然比较足,公道杯挂杯香不显,应该开始衰退阶段。 第十四泡:55''出汤砸吧一下嘴,有些淡淡甜味,可能喝的是回甘的感觉了,应该还能泡3、4泡,实在喝不下了。 叶底看着起码不完全是春料,发现了几根明显的雨水料,叶型不止一种,应该是大小树浑采 四、总结 与印象中临沧茶烟味重的记忆并不一致,烟味轻(我并未喝出来),但喝到后边喝出来是苦底茶,应该是临沧料。 喝前几泡,对此茶一成不变的回甘,生津弱有所失望。中间却突然一下子转变,茶气也比较足,难得的是居然有些轻微的喉韵,耐泡度也比较不错,有层层撕开礼物的惊喜。 说下缺点,料比较一般,卫生情况也一般,没深入拆饼不知道里面料会怎么样,回甘,生津持续性不是很好,说它是烂茶,根本谈不上,但说他是学费茶,我比较认同,主要原因是价格虚高,如果在百元以内,那就是一款比较值的茶了。 我说他有大树料,不敢说他是古树是因为我不能品鉴出那种细微的差异,更多的时候审评古树,其实最多的还是自己主观的东西,一旦盲品,绝大多数情况下我找不到南北。 借用一句话来结尾:古树茶好比是一个茶店里的招牌菜,如若一个店里都是招牌菜,那么,客人其实是没有办法点菜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