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の航 宇の航
关注数: 181 粉丝数: 16 发帖数: 61,517 关注贴吧数: 21
新京护国般若寺,位于新京大同广场东侧的长春大街路北(今长春市南关区工人文化宫东侧,长春大街377号),属佛教的天台宗临济派,是长春市内最大的佛教庙宇。该寺由新京特别市公署出资11万元建设,国都建设局负责设计与监理,四先公司负责施工,吉黑慈善总会责办理建庙事宜。 1931年由于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原寺庙被该寺原址在商埠地西四马路,名为“般若寺”拆除。1932年2月,在现址动工重建新寺,同年10月13日,培法师被推举为方丈。1934年,命名为“护国般若寺”,溥仪为寺亲笔手书“正觉具足”金一方,是年般若寺常住僧人40名。1936年5月20日全部工程竣工,寺庙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926平方米相继建筑大殿五间,天王殿三间,藏经楼上下十五间,司房、禅堂各五间,东西客堂各五间三圣佛、四天王、观音、地藏、伽蓝等伙房三间,以及墙垣、山门、厢房等等,雕塑释迦佛、:佛像数十尊。1936年10月,般若寺再次全部彩绘粉刷,建钟楼和鼓楼,1937年工程告竣。是年,接长春朝阳寺、大佛寺为下院。1938年扩建大雄宝殿前的卷棚。1939年般若寺丛林组织已趋完整。 新中国成立后,般若寺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宗教活动被迫停止,1979年再恢复。1981年8月成立的吉林省佛教协会设在寺内。1983年4月1日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寺庙,是年10月成立的长春市佛教协会设在寺内。1985年12月8日,被列为第四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伪满新京宝山洋行   宝山洋行位于“新京”新发路10号(现北京大街与新发路交会处),原来是日本人开办的宝山火柴厂,1937年由“中国通”前田伊织投资修建。   该建筑是一座呈舰船形状的楼房,由石本事务所设计,东京山田工务所施工,钢筋混凝士结构,建筑面积6849平方米,主体地上六层,地下一层,顶层设有屋顶花园、旋转楼梯和展望台,在楼顶可一览城市市容,一层外墙底部为青灰色花岗岩贴面,上部为灰白色面砖。1937年11月开业,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地下为食品、日用品卖场;一楼为洋品杂货、东北土物产、旅行用品、慰问品、化妆品、药品、围巾、鞋帽及照相器材卖场;二楼为妇女儿童服装、绅士洋服、广播电器、乐器、毛织品卖场,并设有理发室和咖啡室;三楼为和服特选和美术品、日式及欧式家具、美妆室卖场;四楼经营贵金属、宝石、眼镜、钟表、日欧餐具和大食堂;五楼为玩具、文具卖场;六楼为贵宾室;商品种类多达6000余种。店内员工400人,大多数是日本人,服务对象主要也是日本人和外国人。店主前田伊织最早经营洋火公司,后来又开设了这家百货店,因为他在伪满有多年的经营商业经验,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所以,开业-年后,生意非常红火,日本称其为“全满第一”,当时,该建筑是“新京”的最高建筑,也是地标性建筑之一。   长春解放后,由中国百货公司长春市公司营业部使用。1952年由长春市百货公司第二商店使用。1984年,改为长白山百货商场,1994年又改称中兴大厦,2005年改为欧亚新发商厦。1994年1月,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选自《百年沧桑话长春》
株式会社满洲中央银行,1932年6月15日成立,资本金伪币3000万元,是“满洲国”的国家中央银行和实行经济金融控制的重要工具。总裁荣厚,副总裁山成乔六,理事鹫尾矶一、武安福男、吴恩培、刘芬、五十岚保司、刘世忠,监事阚朝玺。总行设于新京(长春),并在沈阳等大城市设立分行,县以上城市设立支行和办事处,总分支机构达128处。1945年8月19日苏军占领长春,8月21日苏军当局接管了“满洲中央银行”,日伪金融机构停业,将库存国币悉数没收,利用没收的国币来支付各种开销。同年11月24日,由国民党接收。12月12日,民国政府成立“满洲中央银行清理处”,由国民党中央银行长春分行接收继续使用,大楼改名为“中央银行”大楼。因为此楼的坚固性,在国共激战的1948年,国军入住此楼,并力图使之成为坚守长春的最后堡垒。1948年10月19日,长春国军的最高指挥官郑洞国放弃抵抗,从此大楼内撤出,长春宣告解放。解放以后,该楼东北银行长春分行。1951年,改称“中国人民银行长春分行”,同时发行人民币,统一了币制。原来设计的此建筑的时候,其结构是左右对称的。左侧(沿西安大路一侧)准备二期建设,因后期战事紧张而未进行。1983年,对这部分当年未完的设计进行了补建,1987年建设完成。1998年,这里成为新设立了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1983年12月,旧址被列入吉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5月,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此楼为中国农业银行长春人民广场支行、中国工商银行长春人民广场储蓄所和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办公地。
满铁新京支社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新京支社,位于新京站前广场西南方(今长春火车站前,人民大街81该建筑于1935年6月3日动工,1936年7月9日竣工,由满铁地方部工事课设计,钱高组号)。施工。该建筑建成后,1936年10月成为“满铁新京事务局”,1938年4月改为“满铁新京支社”1944年2月,满铁本社从大连陆续迁往新京,11月全部搬迁完毕,这里随即成为“满铁本社'。 此栋建筑由满铁工事课的太田宗太郎设计,钱高组负责施工。整栋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主体四层、局部五层为电梯控制间。总建筑面积达9724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为1960平方米,一至四层各为1840平方米。设有两部电梯。在其建成时,是长春第一座带电梯的大楼,也是满铁附属地内体量最大的一座建筑。在外观装饰上,底部是蘑菇石贴面,一层及门厅是青色花岗岩贴面,其上采用浅棕黄色面砖贴面,在主门门厅上方做了六个凸起的竖向装饰线条,门廊墙面两侧也各有两条凸起的装饰与之呼应。入口处设有两个巨大的铜质座灯。建成之后,当时满铁地方事务所里的诸多机构都迁移至此,这里真正成为满铁驻长春的总部大楼。 1945年日本投降后,这栋大楼被苏联控制的“中国长春铁路理事会”接收。1953年改为“沈阳铁路局长春铁路分局”。2013年3月18日改为“沈阳铁路局长春地区办事处”至今。期间有段时间内,大楼东边的部分是“长春铁路中学”(简称铁中)的校舍。2000年,在原大楼四层之上又加盖了两层,立面也由黄色面砖改成了暗红色。2018年建筑外立面重新整修,颜色粉刷成淡黄色。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伪满长春横滨正金银行出张所 1906年12月,横滨正金银行派奉天分行员工工藤金三郎赴长春考察远址,1907年2月9日,横滨正金银行在长春老城西门内三道街开设出张所. 1908年,横滨正金银行花费官帖17万吊,在长春城内北大街东三道街与东四道街之间的地方(今长春市南关区大马路与天主教堂胡同交汇东北角,大马路1646号独步色彩)购置房基地一处。1909年4月动工,9月20日落成使用。据《长春发展志》记载,这座大楼花费高达18.3万元,地上两层建筑,楼上还曾修有瞭望楼,登上此楼,可以“鸟瞰四方,不仅长春全景,连同附近之田野、河流亦尽收眼底”,当时来长春的旅游团和视察团,多半会登此楼浏览长春市容。日本之所以在长春出张所的建设上下这么大的功夫,目的就是想在气势上超过在三道街的华俄道胜银行。 横滨正金银行在长春的业务主要是办理日本金票、军用钞票的发行、对日本企业和商人提供优惠利率贷款、货币兑换和汇兑业务。除了位于长春老城北大街上的出张所外,还在长春满铁附属地横二街(今黑水路)与东二条街交汇处东北侧,设立了一处分店“头道沟派出所”。1913年,由于火车的开通,马车运输逐步被铁路所取代,长春老城区的金融业务也开始向满铁附属地分流。于是,经横滨正金银行董事会决定,将头道沟派出所升格为长春出张所分店。 1919年5月10日,横滨正金银行长春出张所升格为长春支店。1922年6月,横滨正金银行长春支店因为业务扩展而搬迁到满铁附属地的新址,将此栋建筑卖给了东三省官银号长春分号使用,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这里由伪满洲国财政部使用。1945年,伪满政府又将该楼再卖给益发银行,经过改建后,成为益发银行的总行所在地。长春解放后,该楼由长春市南关区区委和区政府使用。现在老建筑早已拆除,建了一座名为“独步色彩”的居民住宅楼。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