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离009 小米离009
关注数: 30 粉丝数: 64 发帖数: 2,232 关注贴吧数: 59
观1942后有感“系列” 转帖 网友:方兰生 自1942吧 1.电影一九四二看完之后观后有感 也许真的是从小喜欢历史,当我想看一九四二的时候我就知道它所说的故事内容和承重。也许更是为了这份承重天空的绵绵细雨才会落下,和我一起去纪念那些早已逝去的人。 在雨中慢慢走回公司去,寂静的街道恰似在舒缓电影过后的情感,是压抑亦或是希望。就像电影刚开场前的那一对对情侣的谈情说爱嬉笑怒骂到电影来时候越来越安静,甚至到最后传出女孩子轻轻的抽泣声。 不管是电影,小说,音乐亦或是游戏,只有当触及人类心底最深处的情感时它才会是成功的作品,一篇让人记住的故事。我一直都说,游戏也好小说也罢电影音乐都只是故事的载体,只有最真实的故事才会让故事震撼人心,而我就是想做一个这样说故事的人。 把在我身上在别人身上所发生的故事说出来,表现出来这其实才是一个游戏制作人最基础的原则,我想同样也试用于导演或是作家吧。 当自己成为了一个旁观者,一个叙述人这些其实也早已成竹于胸,就像我第一次看到一九四二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会是一个什么故事,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情侣在开幕前能谈情说爱而我心情缺承重异常的原因。 我不得不说一九四二是国内这几年拍的最好的电影之一,两个半小时但每一分钟都没浪费。在电影中重庆和灾区不停的切换,我尽然第一次感受到我们的抗战真的是在尸体上堆出来的,好了,快走回公司了,就让这小雨陪我最后一段吧。 一个通过游戏说故事的人 2012 11 29 雨
你 亲人的1942年是什么样? 你 亲人的 1942 年是什么样? 我不知道,其他 80 、 90 后的延津人、河南人,对于 1942 ,那个逃荒的年代有什么的印象?面对电影 1942 ,网上有很多的评论,我想谈谈我的。 我出生在河南焦作,一个小村庄。小时候,就听奶奶说:吃树皮,好像也问了,才知道只有榆树皮才可以吃; 我奶奶的一个小女儿饿死了,其他孩子饿的手脖子很细很细(说的时候总是伤心表情); 对于苦,我想我爷爷的三弟,才会入赘山西; 邻村我姥姥家的亲戚,也是逃到山西,至今有时候听母亲说有时候还去看看她(们)。 对于网上有些评论,有些人可能不能体会,但请不要怀疑。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写出这段历史经历,但却写不出《一地鸡毛》《一句顶一万句》等等,因为才能有效。 对于有些吹毛求疵的人,让我想起周星驰的《食神》。你们扪心自问,你们吃饭时候能吃出菜中,每味调料?我相信,多少人只管好吃就行。而真正的大师,是很小心评论别人的,因为他们是大师。 看到刘震云读 1942 的解读,有“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味道。 才学有限,希望河南老乡拍砖轻点,善良的国人少拍几砖。 谢谢!!! 另外, 《怀念父亲》是关于逃到陕西落脚,河南后人的一篇文章,网址链接: http://tieba.baidu.com/p/2037549955 我也希望有,河南、陕西、山西等更多的朋友,问问你的家人,回忆当年他们的不易,至少让你不会在随便浪费粮食。 (如果有 其他类似的文字,将会继续跟进)
柴静:《温故1942》如果没有目光的交汇,这世上我们就没有认识的… 记者:原来这个小说叫《温故1942》,既然温故就是要知新,你想让人们知新知什么?冯小刚 :蒋介石他认为摆在1942年的大事有特别的多,他唯一认为最小的一件事是河南闹灾这件事,可恰恰就因为他忽略了这些灾民,在1949年,这些灾民做了一个选择,忽略了他,他就失去了大陆,退居台湾了,这是不是一个教训?演播室:1942年 河南发生大饥荒,饿死300万人,这段历史很少有人知道,即使有一些幸存的亲历者,也都不再记得。60年后,《1942》被拍成电影面世,今天我们访问,导演 冯小刚 ,编剧 刘震云,主演 张国立 。 PART 1 【电影画面】1942年冬至1944年春,因为一场旱灾 我的故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纪实段落】 张国立 和冯小刚 你一言我一语地说“1942年冬至1944年春,因为一场旱灾 我的故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解说》在拍完电影将近一年之后,冯小刚 和张国立 坐在一起时,还会不自主地一起说起电影开场的这段台词,这段熟极而流的话,曾经是他们都无所知的过去。【采访】记者:您之前知道1942年这个历史吗? 张国立 :不知道,知道这个1942年的这个预备战役,知道一点,但是灾民饿死三百万这个事是真不知道。 记者:冯导在看刘震云这个小说之前? 冯小刚 :不太清楚,这三百万人从地缝里消失了,别说世界上没有人知道,中国也没人知道,我们不看刘震云这小说,不拍这电影,不去在了解这件事,我们也不知道。【解说】1942年夏到1943年春,地处中原的河南大旱之后,又遇蝗灾,导致了一场遍及河南的大饥荒,农民吃草根、剥树皮,甚至出现“人相食”的状况。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全省灾荒死亡人数约有300万。这个数字超过八年抗战士兵的死亡总数。对于这样一场灾难,却鲜有人听说。对于这段历史,亲历者及他们的后代也多不记得。这部电影的编剧,作家刘震云,他的家乡河南延津县是当时遭灾最严重的县之一,最初的调研从他身边最亲的外祖母问起。刘震云:我跟她说,我们说说1942年,她说1942年是哪一年,就是饿死人的那一年嘛,她说饿死的年头太多了,你到底说的是哪一年。记者:那你外祖母就一直没有想起这段历史吗?刘震云:你必须等你把1942年的特征,它长得什么样子,全部给她描绘出来之后,她突然想,哦,那天中午饭原来吃的是这样子。记者:你得用这个方式才能够唤醒这个记忆?刘震云:对,就是一个介入者要唤醒当事者,我觉得这个震撼比以往更多一些。【解说】在1942年的《大公报》上,记者张高峰记录了他所目睹的灾情,洛阳街头,“到处都是苍老而无生气的乞丐”,“他们伸出来的手,尽是一根根的血管;你再看他们全身,会误以为是一张生理骨骼挂图”。“所有人的脸都是浮肿的,鼻孔与眼角发黑,手脚麻痛。”这份报纸发表后,记者被捕,《大公报》被停刊三天,之后,此事被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报道,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下,蒋介石开始赈灾,但当时的赈灾体制,使灾民难以得到应有的救济。死亡才会发生得如此惨痛。1992年,刘震云开始撰写《温故1942》, 他想探究这遗忘背后的原因,只希望后代能够知道此事。【采访】记者:“知道”这两个字都是一种奢侈吗? 网址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ifeng.com%2Farticle%2F21797999.html%23corr_comment&urlrefer=b3327197de55f9826ee4d4d479d226dc
神医扁鹊的哥哥,医术 更 神! 大家都知道 扁鹊的名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生,称为中国名医的代称。 扁鹊去见魏王。魏王说:“我听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擅长医术,你跟我说说,你们三个人中,谁的医术最高明啊?”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魏王惊讶的问道:“那为什么你天下闻名,而他们两个人却默默无闻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 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 而我 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人已经生命垂危的时候才出手,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扁鹊说:“我大哥给人治病,总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这个人得病,但还没有显出征兆,他手到病除。这个病人就像没得病一样,所以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他是在给别人祛除预先的病。 我二哥治病,是在病兆初起之时,他一用药就把并给除去了。大家总认为他能治的是小病,不知道这个病如果发展下去,那就是要命的大病啊。行医治病,防患于未然者最高,但天下无名;病初起而手到病除次之,但被人认为是治小病,只能名传乡里;病人垂死时才挽救人,保住了生命,但早已元气大伤,还会留有后遗症,这个人已经受损了,但是我却能名传天下。”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认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