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亮专区 亮亮专区
关注数: 92 粉丝数: 158 发帖数: 4,204 关注贴吧数: 108
新吧创建,欢迎加入 喀喇沁解释 根据考证,“喀喇沁”的意思是“重要的人”或“伟大的人”,也有守卫者之意。 首先,“喀喇沁”的末尾字“沁”在现代蒙古语里最普遍的意思是“人”或“民”,这无可争议。因为,蒙古语里“玛勒沁”=牧民,“塔仁雅沁”=农民,“黑迷沁”=化学家,“额么沁”=医生…… 其次,喀喇沁”的前两个字“喀喇”在现代蒙古语里最普遍的意思是“黑”。但是用于专有名词的这个Qara(音译为“哈剌”或“喀喇”)即“黑”字却并没有表示颜色的意思,更不是黑色崇尚,而只是用作修饰,以传统方式显示中心词的首要地位、伟大性质、崇高形象等,如喀喇昆仑 喀喇沁 =高大昆仑、哈剌契丹=伟大契丹、喀喇(阿)穆尔=大河等等[刘凤翥《“阿穆尔”源于契丹语的“黑水”说》,载《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1期]。新版《伊斯兰百科全书》 “黑汗王朝”(Ilek Khans or Qarakhanids)条援引德国东方学家O. Pritsak在其《Qara,突厥语缀字符研究》里说法:“Qara字面意思为‘黑’,但在早期突厥语里也指方向的原初点即北方,从而延伸出‘首要的’、‘主要的’等含义。”[《伊斯兰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of Islam, New Edition)第3卷,莱顿:E.J.Brill,1971年,1113页。] 第三,根据以上两点“喀喇沁”=“重要的人”或“伟大的人”,那么其为什么会被冠以“重要的人”或“伟大的人”。这要追溯到成吉思汗时代的“亲卫军”(“喀喇沁”的贵族领主们的先人)。“亲卫军”主要由蒙古统治下各领主、千户、百户们的“子弟”构成,因而又称“质子军”,其余部分是各部落比武后选送的“蒙古勇士”。“质子”是分封各地“诸侯”及在外征战将帅的“质押”,是对蒙古统治者忠诚的一种表示,其每个人的地位都与在外征战的千户官相当,而且起争执要罚在外的千户官[详见谢再善本《蒙古秘史》],因而对统治者和各领主将帅都是“重要的人”或“伟大的人”,他们是民间广为流传的“金帐武士”。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