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亓☜ 达菲先生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4 粉丝数: 123 发帖数: 2,811 关注贴吧数: 4
全勇先和悬崖 热播谍战剧“悬崖”,张嘉译、小宋佳主演,编剧是朝鲜族作家全勇先。 剧里张嘉译饰演的周乙这个形象,细细品味则神似“无名英雄”里的俞林,编剧全勇先或许是照着俞林来塑造了周乙这个人物形象。话说回来,如果不知道“无名英雄”、“俞林”是啥,那这个真是个代沟的问题。追了两遍“悬崖”,依然觉得很有嚼头、值得回味。编剧全勇先很厉害,“悬崖”这剧比现在大多数瞎编、瞎演、瞎闹的“三瞎”剧强了不只几个档次。 先说“悬崖”里的女性形象,这个很能反映编剧的个人风格、以及对于生活的领悟。全勇先是黑龙江人、朝鲜族,网上说是66年生人。对于这类朝鲜族老男人,与之稍有接触的一般人会有什么一个概念?? 没错,标签就是“大男子主义”!尽管朝鲜族男人不见得都是“大男子主义”,但不少人都有这么一种观点、或者被这种观点所侵染影响,自然而言、先入为主地认为朝鲜族男人是“大男子主义”。不巧的是,偏偏“悬崖”里的顾秋妍、孙悦剑这两位女性形象都弱极了。 剧中,顾秋妍作为共产国际培养的我党地下工作者,婆婆妈妈、意气用事、碎碎叨叨,乃至革命工作觉悟一般、毫无大局观,一副小女人形象,有时很招人恨。孙悦剑则除了隐忍、低调、细声慢雨以外,在全剧都没有什么性格和作为上特别出彩的地方,完全是憨厚大嫂的形象。与剧中男性角色相比,这两位女性角色都太一般了。这个要怪只能怪编剧,有点不注重塑造女性形象,甚至有点故意往碎叨、头发长见识短的小女人方向、以及传统中国女性的方向写,似乎除此之外女性就没有其他形象了似的。 与女性形象相比,“悬崖”里的周乙是俞林似的孤胆英雄,睿智高大,一个人顶十个人用。高厅长老奸巨猾、参透人情世故,大道理说起来一套一套还能让人信服,跟“潜伏”里的吴站长有得一拼。其实,在“悬崖”里有两个小人物形象是特别成功的,一是春三、二是任警官。在哈尔滨有生活经历的人,一听“春三”之类的名字,就知道是小混子,其形象跃然而出。任警官则是任何一个时代背景下都可以成立的小人物,没有主义,讲感情、有真情,不能说勤恳但忠于岗位,很聪明地在社会里拼搏、挣扎。说白了,我们其实都是“任警官”。
球员退役后做什么 职业球员25~6岁还处于黄金期,但到了30岁就要考虑后路了。早期的延边队球员退役后如张庆华可能是拿到了编制,如高仲勋由于种种原因始终进入不了体制,于是有了给韩国人打工之类的故事。现在,延边球员再想进入到体制内拿个编制估计更不可能了。中国足协最近在各俱乐部举办D级教练员培训也是考虑到了球员退路的问题,说实话这个工作不应该是现在才做,而是应该有个常设机构来处理,例如,与球员沟通退役后的进路、保障,并对球员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等。 翻看了一些球员退役后的故事,感觉这里最大的问题是退役后的思维落差,球员退役后大多沉浸于“我想做什么”的问题,而不是更实际地考虑一些“我能做什么”的问题。这里,先说两个退役球员的哏事。 1)卖樱桃的安琦 前一阵子,安琦在路边摆摊卖樱桃的照片在网络上传了开来,前国门沦落到街边摆摊的地步,不禁让球迷唏嘘感叹。后来才知道大家是想多了,现在的安琦在老家大连包了一片地,引入了现代化技术种植樱桃并批发销售,俨然已经成农场主了。出镜脱口秀节目时,安琦说种樱桃的年收入不菲,路边摆摊只是闲来怡情一下,顺便观察一下行情,没想到成了话题。安琦还说,跟之前队友朋友也时常联系,闲的时候也会踢球玩一下之类的,如果有机会也愿意参入到青训工作中,等等。卖樱桃的安琦,其实还不错。 2)卖水果的C毛 毛彪踢球时的位置是前锋,球风灵动、性子哏、场上场下时常闹出一些糗事,被球迷戏称为“C毛”、“伊布拉西彪维奇”等,C毛不以为忤坦然受之。泰达俱乐部历史上,C毛的进球数能排到前20位,说明C毛是个很不错的射手。C毛至今还认为自己并没有退役,只是没有拿到合同而已。所以,C毛现在仍坚持一些训练,足球依然是C毛的主业,副业是开水果店卖水果。确实,按照C毛的水平在中甲、中乙或许也能拿到一个位置,但C毛不愿意离开天津,卖水果之余还在等待着泰达的召唤。C毛的水果店规模也不小,进货时C毛都会在微信上发布一些时令水果的消息,球迷、普通市民都很买C毛的账,水果店开得是红红火火。
何去何从的池文一 据说池文一与国安只有一年的合同,如果是这样,明年的下家就是个悬念了。关于这个悬念,闲来聊一下。这些是揣测,或许会有些不讨喜之处。 池文一,关于他的技术能力方面的讨论也不少。虎扑就有个细致的分析文章,这篇文章对于池文一评价并不高,主要是说池文一在技术上有明显缺陷、不够全面等。但怎么说池文一都是一个反应机敏的守门,这点是普遍认可的。 要我说,池文一在中超应该有一席之地,但另一方面,池文一也是情绪波动较强烈的球员,一些场次的表现容易让人诟病,关于这个,有些人看的是比较清晰的。这种过于“情绪化”、不怎么“职业”的表现,或多或少导致了延边对于池文一的态度、以及池文一在国安一年的落寞。 1)与国安 这一年,池文一在国安打了3场左右的预备队比赛。国安预备队是清一色的U23,成绩很一般,池上场也被灌3个球什么的,这些都没法说出个什么了。最近传出一个消息,国安要用侯森+x 换华夏幸福的国脚级别选手,再加上明年郭全博可能会频繁上调国家队,这些因素加起来,国安或许会认真考虑是否留用池文一的问题。池文一继续留在国安并不是一个特别差的选择,明年或许会有机会。 2)与申花、人和等 申花缺守门,但申花并不见得是好的落脚处。据说申花、泰达等球队的氛围极具特色,外人很难真正融入到其中。就说泰达,人在泰达或许就要懂一点天津人的贫与撩,这些看起来不是问题,但天天在一起耳鬓厮磨的话就是个问题。比如关震的贫与撩、不着调等,在某些时候或许就被看成是挑衅了,这些确实有可能发生并且还真发生过。等等,外地球员想真正融入申花、泰达并不容易。从这一点来说,申花并不是池文一的最优选。 人和这个队,老将担纲、中生代和新秀也有。或许因为多年辗转漂泊的经历,队内球员普遍低调、包容有耐性。池文一如果去人和,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但人和的张烈并不服老,本赛季打得很稳健,所以人和对于守门的需求也未必有多强烈。 3)回家 如果TM数据准确的话,董佳林的合同马上就到期了。延边是否留用董佳林,董佳林是否满意在延边的状态,这些都是问题。如果董佳林选择的是不留,池文一的回归就很正常了。回家总是对的、没有好与坏。
一点认识 对于目前这个时机是否适合谈论观点,确实有点犹豫,犹豫之下倒是清醒了许多。我的出现如果会给这里带来什么问题的话,我会觉得很抱歉,自己以后也就不玩贴吧了。 话归正题。对于延边队这个球队,我的记忆是断篇的。之前总是在老体育场看球,也喜欢扎在老人堆里听他们聊球。因此我的感觉也许是错的,但感觉以前和现在的球迷构成是不同的。时代也在变,这些都是题中之义。 这里不隐晦对于“有啥说啥”的推崇,他的观点让人获益不浅,事实上我只要潜水读读他的文章也就可以了。延边论坛关闭后,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有啥说啥”的文章,一种感觉是自己又看不清现在的这个球队了。再后来,“有啥说啥”在贴吧出现时,我是很高兴的。 “有啥说啥”有一句话说得对,延边足球存在的一个价值就是贡献国脚,国少、国青或国足。而现在的延边队,如果国内足球是个圈子的话,延边队已经处于这个圈子的边缘了,甚至是圈子外了。为何说这个?客战绿城这一场至今让我觉得非常惊异。按理说绿城和延边是有很深渊源的,但哪场球让人感觉到绿城也没有把延边当朋友。如果真是这种情况,也就意味着延边队真是好孤独的一个存在。 关于老朴这四年,我的感觉是画了一张大饼,吃完了发现还要饿着。用其他一个比喻的话,延边队这四年就是一个过年的欢腾,欢腾过后发现严冬还在。老朴对于俱乐部的职业化、正常化应该是有很大贡献的,为人也几乎是完美的,后期说了一些违心话也能够理解。 以上侃侃而论,有些根本就不是我应该操心的,有些是我想说的。我在贴吧本应是玩的心态,有时会四六不着调来一些“炫技”的东西,这些确实有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感,怎么说呢,该玩时还是应该玩,如此就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