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爱好者✍🏻 SpittingOTAKU
关注数: 1 粉丝数: 1,305 发帖数: 188,769 关注贴吧数: 3
13/14代Core i9 K系列不稳定仍未根治:换上Ryzen 9就根治了 快科技7月11日消息,Intel 13/14代酷睿i9 K系列处理器不稳定的问题已经曝出3个多月了,官方仍未找到问题的根源,只披露了Raptor Lake架构eTVB加速算法的一个缺陷,也没有彻底的解决办法,只能降低功耗、电流的设定。 外媒Level1Techs与游戏公司、数据中心公司合作,调查了相关数据,主要涵盖i9-14900K/KF/KS、i9-14900K/KF/KS,想看看它们的不稳定性问题现在是个什么程度。Intel 13/14代i9 K系列不稳定仍未根治:换上AMD舒服了© 由 快硬件 提供 来自Oodle压缩算法的游戏遥测数据显示,一个数据库中记录了90天时间里反馈的1584个解压缩错误,其中多达1431个和Intel 13/14代酷睿有关,AMD处理器相关的则只有区区4个。 另一项数据显示,i9-13900K、i9-14900K系列用户有大约20-30%遇到了游戏崩溃、蓝屏死机问题。 考虑到两家平台的玩家数量不同,Intel、AMD处理器出错的占比分别为70%、30%。Intel 13/14代i9 K系列不稳定仍未根治:换上AMD舒服了© 由 快硬件 提供 在游戏服务器中部署了Intel 13/14代酷睿i9 K系列处理器的数据中心供应商也非常头疼,同样遇到了非常高的崩溃几率。 哪怕是在W680这样追求高度稳定、不支持超频的工作站主板上,也不例外,即便设置非常保守,报错率也明显增加了,关闭小核心都没用。 其中一家数据中心服务商透露,i9-12900KS、至强处理器都没问题,但是i9-13900K、i9-14900K系列明显不对劲,很多客户都遇到了问题,不得不为它们换新,但仍未能完全解决。 该服务商称,不少人已经换成了AMD的锐龙9 7950X,性能很好,也很稳定。Intel 13/14代i9 K系列不稳定仍未根治:换上AMD舒服了© 由 快硬件 提供
AMD 发布 24.4.1 图形驱动:支持《庄园领主》,改进《绝地潜兵 2 IT之家 4 月 26 日消息,AMD 公司近日发布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 24.4.1 驱动更新,添加了对《庄园领主》(Manor Lords)游戏的支持,改进了《绝地潜兵 2》游戏的性能,并为《夜莺传说》、《碧海黑帆》游戏扩展 HYPR-Tune 支持。24.4.1 图形驱动更新为 VK_KHR_shader_maximal_reconvergence 以及 VK_KHR_dynamic_rendering_local_read 扩展了 Vulkan Extensions 支持,此外更新了 AI 应用,支持 7.1.0 和 7.1.1 版本的 Topaz Gigapixel AI 应用程序,为 AI 上采样引入了全新的 “Recovery”和“Low Resolution” 功能。 AMD 本次发布的图形驱动还修复了诸多 BUG,IT之家附上内容如下: 改进《绝地潜兵 2》游戏的性能 修复部分 Radeon™ RX 6000 系列显卡产品玩《堕落之主》游戏,进入某些区域后可能会出现间歇性游戏崩溃的情况。 在某些 AMD 显卡产品(例如 Radeon™ RX 6800)上玩《雪地奔驰》时,在某些泥浆环境中可能会出现伪影。 在 Radeon™ RX 6000 系列显卡产品上玩《地平线 2: 西之绝境》时,水环境中可能会出现类似彩虹的伪影。 在 Radeon™ RX 6000 及以上系列显卡产品上启用 Radeon™ Boost 的情况下玩 Overwatch® 2 时,可能会出现间歇性应用程序崩溃或驱动程序超时的情况。 修复首次使用 Meta Quest 2 上的 Quest Link 功能启动 SteamVR 时,应用程序间歇性卡死。 使用 Microsoft Teams 共享屏幕时,系统或应用程序间歇性崩溃。 修复在 Radeon™ 7000 系列图形产品上玩 Enshrouded 时,更改抗锯齿设置后应用程序间歇性崩溃。
高通 X Plus 芯片发布,性能超越 M3,AI 能力是亮点 经过数个月的多重爆料、预告、甚至「下战书」后,高通终于在 24 日推出了骁龙 X Elite ,以及全新层级的骁龙 X Plus 芯片。 这两款芯片不仅仅是骁龙迄今最强 PC 芯片,也是市面上最顶级的 AI PC 芯片之一,甚至还是微软振兴 Windows on Arm 的最大希望。 骁龙 X Elite 的主要参数已经在去年的骁龙峰会上曝光,我们来看看这款新的骁龙 X Plus 还有什么惊喜。「刀法精准」的骁龙 X Plus 首先看看骁龙 X Plus 的整体规格:骁龙 X Elite 同款 4nm 工艺,10 核心,最高主频 3.4 GHz,总缓存为 42MB。GPU 能力上,骁龙 X Plus 支持单屏 120 Hz 显示输出,外接双屏 5K 60Hz 显示 ,或者外接三屏 4K 60Hz 显示,支持 HDR10。GPU 算力达到 3.8 TFLOPS。 至于连接方面,骁龙 X Plus 和骁龙 X Elite 水平相当,都支持 Wi-Fi 7、10 GB/s 的 5G、高频并发多连接等。影像上也看齐骁龙 X Elite,支持 18-bit 双 ISP 和 MIPI 摄像头。 作为一款「AI 芯片」,NPU 能力是骁龙 X 的重头戏。骁龙 X Plus 在集成 NPU 上达到了骁龙 X Elite 同等的 45 TOPS 算力,也是目前为止唯二达标英特尔「AI PC」NPU 算力要求的芯片。由此可见,作为 X Elite 的「青春版」,骁龙 X Plus 主要在核心数量上略少两个,并且也不支持骁龙 X Elite 的双核增强技术,也就是 Elite 上那两个能超频至 4.3 GHz 的核心。 至于 AI 支持最重要的 NPU,骁龙 X Plus 与 Elite 达到了同等算力,同样处于行业的最高水平。不过骁龙 X Plus 端侧运行模型的能力还未透露,而骁龙 X Elite 支持端侧运行 130 亿参数模型,和以 30 个 token 每秒的速度运行 70 亿模型。 领先英特尔和 AMD,和 M3 芯片也能掰掰手腕 去年惊艳亮相的骁龙 X Elite,当时高通比较的是苹果的 M2 芯片,在多线程峰值性能上领先了 50%。 而今天高通重新对标了苹果最新的 M3 芯片,Geekbench v6 跑分显示,两款高通骁龙 X 处理器都在多线程 CPU 性能上超越了苹果 M3 处理器。其中,骁龙 X Plus 快 10%,骁龙 X Elite 快 28%。不过要指出的是,M3 芯片为 8 核处理器,核心数少于两款骁龙 X 处理器。至于搭载 11 或 12 核的 M3 Pro,高通没有作对比。 在与 AMD 和英特尔产品的对比中,高通选择了两款 x86 平台的 「AI 处理器」:英特尔的酷睿 Ultra 7 155H 和 AMD 锐龙 9 7940HS。 在 Cinebench 2024 多线程测试中,相同功耗下,高通 X Plus CPU 性能领先 Ultra 7 155H 28%,达到 Ultra 7 115H 相同峰值性能时功耗要低 39%。GPU 性能上,骁龙 X Plus 同功耗 GPU 性能对比 Ultra 7 155H 高出 36%,在 Ultra 7 155H 达到相同峰值性能时,骁龙 X Plus 的功耗仅为 Ultra7 155H 的一半。比较可惜的是,作为「AI 芯片」,高通没有公布骁龙 X Plus 与这些竞品在 AI 性能方面的对比。去年的骁龙 X Elite 发布会上,高通展示了骁龙 X Elite 在 AI 生成工具和 AI 性能跑分程序上如何领先英特尔和 AMD 竞品。 AI 和 Windows on Arm,骁龙 X 的两个重任 骁龙 X 系列在正式推出之前,就被寄予了「真正的 AI PC」和「振兴 Windows on Arm」两大厚望。 在英特尔的 AI PC 标准定义中,AI PC 的 NPU 计算能力要达到 45 TOPS,而两款骁龙 X 是目前为止唯二在 NPU 算力上达到这个标准的处理器。 这么高的 NPU 算力能带来什么样的提升?高通举了几个例子:在软件开发编程领域,软件开发人员能够利用终端侧 45TOPS 的 NPU 算力即时生成代码;此外,还能赋能图像画质增强、AI 滤镜、AI 降噪等丰富应用。 上文也提到,骁龙 X Elite 支持 7B 参数规模的大语言模型以 30 tokens/s 的速度在终端侧运行,高通表示,这将帮助用户更快在终端侧得到 AI 生成结果,无需经过云端。不过就目前而言,大部分 AI 大模型都还通过云端运行,端侧 AI 大模型运用还运用。但如果未来 AI 纷纷落到端侧,骁龙 X 芯片不会马上落伍,反而能真正大展拳脚。 除了 AI,微软对骁龙 X 芯片,特别是骁龙 X Elite 对 Windows on Arm 的推动也抱有非常大的期待。 Windows on Arm 的诞生虽然早于 ARM macOS,但由于早期 Arm PC 处理器性能上的孱弱,Windows on Arm 可以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在苹果「全盘 ARM 化」卓有成效的当下,市面上 Arm PC 产品还不成什么气候。▲初代 Surface Pro X 搭载 Windows 10 on Arm 和高通骁龙 8cx 处理器 不过,骁龙 X 芯片一改以往骁龙 PC 芯片的颓势,性能上终于能和苹果、英特尔过上几招,微软也向苹果「下战书」,自信表示搭载骁龙 X Elite 芯片的 Arm Windows 笔记本能够在 CPU 性能和 AI 加速任务方面击败 M3 MacBook Air。 高通预计,首批搭载骁龙 X 芯片的产品将于今年年中正式面世,高通也将在今年 6 月台北国际电脑展公布更多骁龙 X 系列产品信息。这款潜力满满的芯片,离和大众见面越来越近了。
AMD“RDNA 4”GPU 顶级型号曝光,比 Navi 31 多出 50%着色器引擎 IT之家 4 月 27 日消息,AMD Radeon RX 7900 XTX 和 RX 7900 XT 显卡基于 RDNA 3 架构的 Navi 31 GPU,京东低价在 6599 元和 5099 元左右。 虽然 RX 7900 XTX 在 AMD 阵营中已经是旗舰型号,但实际上它的性能只比英伟达次旗舰 RTX 4080 Super 强一点点,相比 RTX 4090 仍有不小的差距。 由于 RDNA 3 时代的窘迫,AMD 下代 RDNA4 似乎直接放弃了与英伟达在旗舰级产品上竞争的想法。消息人士 Kepler (@Kepler_L2) 表示,AMD 下代 RDNA4 游戏显卡全系均将采用 18Gbps 的 GDDR6 显存,而英伟达很显然会采用更强的 GDDR7 显存。 此外,@Kepler_L2 还在 AMD GFX12 的新补丁中发现了一些代码,显示 AMD 曾经开发过一款旗舰级的 RDNA 4 GPU,其顶级型号 Navi 4X 或 Navi 4C 配备了 9 个着色器引擎(SE),相比于 Navi 31 芯片(6 个 SE)数量增加了 50%,但这款型号目前已经被取消,而且是在开发项目进入晚期阶段时才取消,所以 GFX12 补丁中依然保留了它的代码。目前还不清楚 RDNA 4 是沿用了与 Navi 31、Navi 32 相同的着色引擎配置,还是走了完全不同的路线,但据 Anandtech 论坛成员 Adroc_Thurston 的说法,这款顶级 Navi 4X 或 Navi 4C 芯片有着超过 200 的 SE:WGP:CU 比率,这意味着它按照之前的算法最多能提供 216 个计算单元(CU)。 作为对比,AMD RDNA 3 GPU 提供了两种配置,其中 Navi 31 每个 SE 具有 16 个 CU(每个 WGP 双 CU),16 个 SE 可提供 144 个 CU,而 Navi 32 最多能提供 180 个 CU。实际上,早在去年 3 月,AMD 高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技术上讲完全可以开发一款对标英伟达 RTX 4090 的 RDNA 3 GPU,但出于对功耗和成本的考量,AMD 最终决定不走这条路,详情可见IT之家此前报道。 目前看来, AMD 确实有计划开发一款可以提供“发烧级”性能的高端 GPU。但很可惜,由于一些我们无从得知的原因,AMD 最终还是放弃了这样的设计,可能是由于设计的复杂性、发热、良率甚至成本问题,如果 AMD 后续不打算讲出来,我们恐怕将永远无法听到它背后的故事。根据之前的报道,AMD 目前正在开发的 Navi 48 GPU 预计将拥有 4 个着色器引擎(与 Navi 32 相同),而 Navi 44 则将拥有 2 个着色引擎(与 Navi 33 相同),其 GPU ID 为 GFX1200 和 GFX1201 IP。
AMD R7 8700F 和 R5 8400F 桌面 APU 已在海外上架,预计近期发售 IT之家 4 月 27 日消息,AMD 官网近日已正式上线锐龙 7 8700F、锐龙 5 8400F 两款不具有核显的 AM5 平台入门级游戏电脑处理器。这两款处理器全球可用,并非局限于中国市场。目前,这两款处理器的盒装版本已经在 PC-Canada 和斯洛文尼亚零售商 Funtech 上架,看起来并非之前传闻中的那样仅限 OEM 市场。 数据显示,R5 8400F 和 R7 8700F 在欧洲可能是 199.90 欧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1553 元人民币)、309.90 欧元(当前约 2408 元人民币)起。R7 8700F (100-100001590BOX)(加拿大):752.99 加元(当前约 3998 元人民币) R5 8400F (100-100001591BOX)(加拿大):481.99 加元(当前约 2559 元人民币) R7 8700F(100-100001590BOX)(斯洛文尼亚):309.90 欧元(当前约 2408 元人民币) R5 8400F(100-100001591BOX)(斯洛文尼亚):199.90 欧元(当前约 1553 元人民币)需要注意的是,这两款处理器当前价格属于上偷跑的价格,大概率会高于 AMD 官方的建议零售价。从数据来看,Funtech 给出的价格很有参考价值,但欧洲属于高价区,势必会比国行贵一些。 作为对比,Funtech 上 R7 8700F 标价为 309.90 欧元,比 R7 8700G 的 325.20 欧元便宜 5%;R5 8400F 标价为 199.90 欧元,比带散热器的 R5 8500G 略贵一点,我们预计这两款处理器最终定价将比带核显的“G”系列处理器价格低 5-10% 左右。 规格方面,两款处理器仅采用 Zen 4 架构,CCD 面积 178mm²,PCIe 4.0 通道总数量 20 条(16 条可用),证明其均基于 Phoenix 1 芯片。IT之家整理参数如下:锐龙 7 8700F 可视为此前推出的锐龙 7 8700G 处理器的无核显降频版本,后者最大加速频率 5.1GHz,基本频率 4.2GHz; 而锐龙 5 8400F 可视为锐龙 5 8600G 的无核显降频版本,后者最大加速频率 5.0GHz,基本频率 4.3GHz。 此外锐龙 7 8700F 仍拥有算力 16 TOPS 的 NPU,在搭配兼容的 AMD Radeon 显卡时支持 Ryzen AI;而锐龙 5 8400F 则没有包含 NPU。
报道称AMD将在光线追踪上"下大功夫":同时还便宜 根据最新传言,AMD计划在未来的GPU中解决目前落后的光线追踪性能问题。该公司已经为标准3D游戏图形确定了光栅化性能,尽管AMD的光线追踪技术在其最新的GPU上已经有所改进,但他们仍然落后于竞争对手英伟达。 在YouTube技术泄密者“摩尔定律已死”最新发布的视频中,AMD的光线追踪性能被提及,看起来AMD似乎计划将其应用于下一代GPU架构中。不过,这需要等待,因为这些变化很可能出现在RDNA 5 GPU架构中,而不是即将到来的RDNA 4架构。游民星空© 由 游民星空 提供 这位泄密者在与众多内部消息人士交谈后表示:“从我听到的消息来看,RDNA 5才是真正要大力发展光线追踪技术的地方。我还不能精确地量化它,所以当涉及到光线追踪性能时,我就不多说了。” 这并不是AMD第一次指出在未来解决其光线追踪性能差距。在接受Club 386的采访时,AMD显卡主管Scott Herkelman承认:“我们只需要在未来几代产品上做得更好,确保我们有正确的架构来实现高效的光线追踪。”游民星空© 由 游民星空 提供 与此同时,AMD似乎不会推出高端的RDNA 4 GPU。之前的传言指出,新的Radeon RX 8800 XTX GPU将以一半的价格提供RTX 4080 Super的性能,这位泄密者称这款显卡看起来将“为500美元价位带来30%的更高性能”,并将其比作价格低300美元的RTX 4070 Ti Super。(来源:pcgamesn)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