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记者
京剧记者
关注数: 21
粉丝数: 32
发帖数: 1,692
关注贴吧数: 3
近日山东省淄博市属事业单位招聘,戏曲无人问津 网上看淄博有一万二千名的报名人数,报戏曲类的只占了百分之一。由此可见戏曲惨淡啊。只有一个办法搞活戏曲,放开招聘、什么文凭不文凭的,有用吗?没用,大衣哥什么文凭没有,照样大批观众喜欢,照样创收,现在照样是出场费20万。京剧演员一个团出去就是北京级的不就是一场一万多吗。戏曲招聘也应该放开,不能让文凭把好的人才拒之门外才能招到有用人才。
文化体制改革的春风刮了十年 如此艰难的文化体制改革十年才有点眉目,艰难之中六中全会下了最后命令,必须在2012你6月底全面完成这一重大工程。看来只有这样剧团才能如雨后春笋般的再次成长。
看王少楼音配像随想 京剧是在不断的进步,过去的唱腔听一听录音便知,实在不敢说有多浓的韵味,就看二进宫吧,王少楼、尚小云、裘桂仙组合,特别是裘的唱腔,确实没什么韵味,不过到了裘盛戎这辈,还真是划时代的改进,唱腔韵味很足,看来艺术也是与盖楼一样,过去的楼房造型很简易,现在经过若干年的逐步改进,楼房也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非常壮观华丽。现在的京剧唱腔就是这个意思。
京剧的衰败主要原因是 一是媒体的宣传、二是体制的主要原因、三是旧戏班子互相排挤的不良习气造成的。
以后国家京剧院再也不会 以后再也不会在各地剧团挖人了,因为这样太不道德,人家剧团费尽心血培养的人才,他们把人家调去,再说也瓦解了地方剧团的实力,导致地方剧团角色不全,无法演戏。还是自己培养演员是正路。为什么地方的京剧院团没有戏唱,都是有个像样的演员让京津沪的院团给招去了,导致地方剧团不能唱戏。希望不能再出现这样的现象。国家院就想调云南的朱福吗,结果还是地方留住了。
山东省原来的胶县京剧团 现在已是青岛的胶州市,以前的胶州京剧团厉害呢,有白玉昆、周少麟、吴松岩(现中国戏曲学院著名京胡教授吴秉璋先生、国家京剧院著名演员吴玉璋的父亲)金少山大弟子。估计这个剧团这么辉煌过肯定还会东山再起的。
可笑的是 国家早在2004年已经确定文化体制改革,大的方向就是体制改革文化单位转企,中央三令五申强调,可是在近几年内仍然有些文艺团体还在打事业编的招牌引进人才,其实是这样吗?不可能了,改革大潮已经接近尾声,非改革不可,就现在的剧团改革情况看,全国已经有很多剧团进入了当地的演艺集团,编制采取的是: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就是过去剧团的人还是保留事业编制,再新招聘的人按合同制编入。再说什么事业编制招聘就是瞎说了。
为什么流派班的 为什么流派班的麒派演员这么多呀
张军强 如果不是上央视,象张军强这样的优秀演员谁能看到,如此看来媒体是太重要了。
春天真美啊 看到春天的美,不由得想京剧的春天什么时候来临。
什么样的琴师可以当之无愧的称为圣手 探讨还是有乐趣的
谁知道哈弗M2注满机油是 谁知道能注进多少机油?
山东的收费站说取消是换汤不换药 举例:说是104的临邑县城南边的收费站取消了,其实又搬到县城西边了。德州陵县到德州(104)的也说取消了,其实是搬到德州市的北边去,可恨。
申遗了不代表消失了 话说京剧申遗成功,那只是说明中国的京剧艺术在世界上是有名望的,而只是载入世界名录,但不能说明中国人就不再继承弘扬京剧艺术了,就像曲阜文化早就申遗了,同时也第一批列入国家重点一级保护文物,但还仍然宣扬孔子文化,供人参观旅游,由此可见,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有生命力的,不在于申请什么,人民有自己的文化根基,外来的东西只是一时,永远还是我们自己的璀璨文化。
请尽快把那些没有实力的 把那些没有实力的京剧院赶快复名京剧团吧,能称的上团就不错了,还叫什么院,天津的青年团实力很强也没有称京剧院,还是叫团正宗。
网上有山东省京剧团殷宝忠的录音吗? 听人们讲山东省过去的殷先生很优秀,很想听听他的唱腔,不知网上能否找到。
老琴
看了山东元宵戏曲晚会白燕升 在这个晚会上山东主持人要求白唱一段程派,听了还真不错,白的进步太大了。
讨论 经常上央视的京剧演员和琴师就是是名家吗?(在全国一般观众的眼里他们才是最著名的)
开春了, 2011匆匆忙忙过去了,今年是文化体制改革关键的一年,六中全会的主题是2012年上半年全国全部完成体制改革,任务繁重啊。
2012上海春节京剧晚会朱老的即兴讲话感人 这么一个对京剧非常执着热爱的老人,讲话实实在在,不虚不假,非常令人感动。
看空中剧院流派生汇报演出才悟出为什么京剧衰败 通过今晚看空中剧院的流派生汇报演出,有喜有忧,喜的是确实有优秀传人,悲的是不伦不类的人也能上台,流派是宝贵的艺术,不能任人唯亲,更不能家族式传承。看到今晚的谭七代,大为失望,这个将相和实在是亏了魏积军了,积军确实不错,可是正岩太不搭调了,这是继承流派吗,实在是在继承家产,越看越生气,唱的上气不接下气,他绝对不是这个苗子,谭老啊,你太狠心了,怎么能这么逼着孩子干这一行呢,祖师爷没有给他这个饭碗,票友不如呀,不能强求啊。。
根据这次票友大赛请大家说出、、 看了第四届大赛谁能说说参赛者有多少政府官员和多少大企业的老总参加演唱? (中国三峡集团演唱的江姐,京胡伴奏的是建设三峡立下汗马功劳去年刚退休的大老总李永安先生),可能是李先生低调,没有让主持人介绍。
票友大赛王梦云老师 点评的太好了,从小的细节到大的动作,讲的细致到位,对全国的戏迷今后的排练演出能起到非常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今晚的评委畅所欲言 就是应该这样,多说一些京剧舞台方面的知识,点评参赛者其实是给全国的爱好者和戏迷传播戏曲知识,让人们多了解京剧知识,央视是人民的,就应该让全民受益。谢谢评委应该直言不讳的点评。
今晚的团队比赛 还是很感动人的,天津的二进宫特别是铜锤,唱的是金派,感觉耳目一新,因为现在唱金的太少了,听着也过瘾。
估计这次票友大赛不能再出现 不应该出现上次的弊病,上次一二三不分了,鱼目混珠,竟然没有三等奖(铜奖)。奖项分配世界上的常规也是塔形的,一等奖少数、二等奖略多、三等奖应该不少于总决赛人员的半数或者半数以上。估计这次应该规范,不然戏迷就会永远对央视组委会失望了。
央视四届票赛是上到琴师姚利也学会摇头晃脑了 也可能是有琴师李先生在场,受到了熏陶吧(虽然李没有现场拉琴)。
今晚的票赛虽然是 有个老先生86岁高龄,身体这么好,唱的也很好,佩服,虽然是今晚得分最后,看得出他已经非常高兴了,就应该有这样的心态。
为李世济伴奏是唐在忻,可是人们忽略了她的二胡 二胡为什么不能赞誉呢,这个拉二胡的人是熊先生,旦角现在是离不开二胡的,咱们说说熊先生吧。
续华油二厂的:谁说京剧历史上成就最高的琴师一文 在这个题目里有人提到了一个新语:董音。有人是没听到过这个词,确实谁也可能没有听到这两个字,我觉得这个音可能就是通常人们说的有敲鼓的咚咚声,这个音必须是音准好、力度强,才能拉 出这震耳欲聋的美妙之音(董音),没有很强的基本功是不会出这音色的,就像拉泛音一样,有几十年拉琴的老琴师一生也没有练出这个优美的泛音来,泛音也可能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炸音吧。
在济南观摩第五届京剧艺术节时 了解到山东省没有取消的京剧团在全国名列前茅,省院、济南院、青岛院、烟台院、潍坊院。淄博院、聊城院,哈哈,都是院级。滨州团、德州团。其它地区京剧团基本早年已解散,现在还有几个县级京剧团坚持下来了,例:临清、寿光、莱阳、海阳、安丘、莱州、这是还有演出的剧团,坚持下来不容易啊。坚持演出的是否还有不曾知晓。
在北京长安看过山东省京剧院的 看过他们的戏,不知道现在山东省京剧院除了青年团的优秀杨派老生刘建杰,请问一团的当家老生是哪位?是唱什么派的,(前几年有宋玉庆、周明仁)。
非常不良的现象太危险了 很多的优秀青年演员都被京津沪的京剧院接纳了,外地剧团各行当人才严重匮乏,就像北京院吧,接收的优秀青年甚多,都窝在一起了,谁也得不到发挥,只能引起勾心斗角,相互排挤,怎么办?只有改制才是出路,到那时有志向的演员就会自动的离开这个团体去找自己的理想之地,同时也带动了地方剧团,一个好的演员能救活全团,这也是地方观众所盼望的。不改制永远也是这个局面、剧团肯定灭亡。好青年志在四方,我看还是到地方去挂头牌吧,不要在这里挎刀、跑龙套了,去找自己施展才能的好去处吧。
名票与票友和爱好者是有区分的 从历史看,京剧票友指的是能上台演出的戏迷,如果演出水平达到与专业剧团不相上下,难以区分的境界,那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名票(名票的标准基本是这样的).能上台演出彩唱的称为票友。如果是爱好京剧唱腔,也经常唱一些段子,这样的可以称为戏迷或称为京剧爱好者。不过现在人们习惯了把会唱段京戏的戏迷都称为票友了。
接到参加央视第四届京剧票友大赛决赛的参赛者 可在11月份聚集北京参加决赛。
第二届海内外京昆票社艺术节15日开幕以来 各票社劲展风采、好戏连台。北京京剧院的乐队伴奏,演出水平不亚于专业剧团。
北京票戏的好去处 收费的是宣武文化馆比较理想,办一次专场演出 收费是2000元,已经有很多票友在那里票戏了。但愿京城再有更理想、价格低的演出场地,给热爱京剧演出的朋友提供一个好的平台。
央视京剧票友大赛应该这么区分才公平 分析几次的大赛情况,总结出来怎么才能合理,三年一度的全国京剧票友大赛为了公平,应该慎重考虑将来,最佳办法是;把间隔三年改为每年一次,不需 赛期时间过长,但必须分每年只有一个年龄段的人参加,可以分55岁以上老年组为一届(一年)、40岁至554岁的为中年组,16岁至39岁的为青年组,15周岁以下的为少年组,{每年办一次一个组},青年和老年在体力气力上是没办法比的,混合不公平。少年组的都是有专业老师的,更应该单独一年。必须体现公平公正才能完美无缺,京剧才有生命力,也有观众。
京胡价格不好说了,他制作的 许学慈师傅制作的一等品到8000元了,材料外观特殊点的超10000元了。
现在的京胡价格不好说了,许学慈师傅的已经到了 一等的由5000元长到了8000元,材料再美观点的到10000元了,真的。
京剧老生前三杰、后三杰 前三杰是:余三胜、程长庚、张二奎。 后三杰是:孙菊仙、谭鑫培、汪桂芬。 后三杰基本都是奉程长庚为师。
喜闻 北京的三大票房(有湖广会馆、老舍茶馆、瑞府戏苑)的瑞府戏苑 经场地整改后马上又要开张了,还是每周日的下午两点开始,本周下午开锣。(地址:张自忠路公交站,地铁5号线张自忠路站西北口上来既是)。
今晚在北京音乐厅京胡名家宋士芳的 他的京胡演奏会,指挥胡炳旭,值得一看。宋现在已经归国光剧团了。
过去有哈药六杯赞助大赛,不知这次四届大赛是 不知是哪个财团赞助的,叫什么杯啊?
佩服这次央视大赛的报名的公开透明 这是罕见的报名通知,能把联系人的手机和人名暴露给参赛者,太透明了,常规一般是写上两个无权无职的办事人员的名字作为解释报名情况而已,这次竟然公开把有实权的钱皓(大赛导演)、龚继伟(大赛副导演)的大名公开,让参赛者一目了然,太不简单了,真是天机随便泄漏啊,是不是怕烧香的走错了门啊。真是社会进步了,什么也无所畏惧了。
这次第四届央视经济票友大赛会吵起来吗? 戏迷朋友们怀着一颗对京剧的火热的心迷茫在“重在参与”的号召下当了人数陪衬,看怎么吵架吧,进入了反而不光彩了,你可以庆幸了。
央视十一频道是人民的,为什么成了几个人的自留地? 了解第四届票赛内幕便知。
这次第四届央视票赛有几个3届的银奖获得者被淘汰? 在3届上获二等奖{银奖}的这次进入复赛的资格都被取消的有几个吧?初赛都不让进,问题就严重了。如果是这次为了争取晋级一等奖是顺理成章,但必须提前刷下去,不然上了电视直播赛事,再刷下去观众会心明眼亮,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关系者留下名额、妙计,组委会太有经验了。
京剧界专业的和业余爱好者为什么都有一个误区? 都想拜一个活跃在舞台上大名鼎鼎的著名演员为师,而没有人去拜一个戏曲学院的教授,其实就是想打个招牌,是虚荣心在作怪,或是挂上能当个梯子,想真学基本的东西必须找学院的教授这些万宝囊,找个著名演员也不是不可以,那只是学他表演的很不错的个别几出戏,当然还有看你自己的条件是否能应,应该根据你自身条件而定,拜师就是挂个名,有时候老师是看你不错已经小有名气了,就赶紧把你招安,也算个传人,其实都不像,你比方说孟广禄吧,他没有一点象方荣翔的,邓沐玮也没有方的嗓音,而且更没有与方有一点象的地方,而且超越了方这是在艺术上,当然辈分上是不敢的。康万生更是自成一风格,嗓音嘹亮而著称。其实没有象师傅的,就是挂名,就是方荣翔也没有特别象裘先生的地方,但不挂名还不行,没人认可,必须这样,人吗,就是生存在矛盾中。
第四届央视京剧票友大赛报名人数达到、 达到了1200多名。但初选入围的占比例多少尚不知晓,主办单位从不报道。
央视京票四届赛初选揭晓,是阳光还是黑幕将拭目以待 第四届京剧票友大赛十一频道将占用16场的播出,全国人民的电视台担心变为某几个人的逍遥平台,原因是这次的大赛初选是否公正、阳光?是否有人在把持组委会评委,国民将拭目以待。
现在有一名词叫:内定 现在的大赛(文艺方面),谁能获奖?人们经常爱说的几个字:早内定了。看来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央视第四届京剧票友大赛出选已进入尾声, 已有部分参赛选手接到进入复赛通知。
大家讨论 京剧现在市场很小而且剧团濒临解体,可到底为什么京剧戏迷们是那么迷恋京剧艺术,刻苦学习,甚至不吝钱财,追求完美,是什么动力请吧友朋友们探讨。
06发行的诗词金银邮品典藏册现在市场价是多少? 有一套典藏册,想知道现在的市场价是多少?
戏迷朋友,你知道吗? 能在学校学习时期有机会上空中剧院演出,非常难得的机会,不了解上戏校的情况是不会感觉到什么的,观众只是看戏而已,这里面的学问大了,一场演出能棒红一个演员。
正在看中戏的红色娘子军,演吴的是 演吴清华的有一个叫郭宵,好像她妈妈姓常以前是徐州京剧团的演员,在中戏附中代课多年是蔡英莲的学生。
有谁知道文革结束,没有来得及上镜演出的现代戏? 猜测可能有现代戏还没来得及拍成电影公演,文革结束也就永不出世了,有知道的请聊聊。
太巧合了 刚才重听电影版的李崇善先生唱的磐石湾:负伤痛冲破了千层巨浪,忽然好有一比,他的声音太像九十年代初高派传人辛宝达先生的音色了,有兴趣的吧友如喜欢可以听一听,太相似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