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q_plus
tjq_plus
关注数: 2,792
粉丝数: 493
发帖数: 18,625
关注贴吧数: 1,105
大家用了多少流量? 我用了这么多
大白天系统升级? 为啥不选择夜深人静的时候升级系统?
天际通上个周期用超了 如题,上个周期超出2000gb了
8+256是最好的配置 买16gb内存和更大硬盘就是人傻钱多
建议天际通限速50兆 把需要高网速的人剔除,这样01卡00卡就没区别了 高网速应该加钱,599元包年每月2000gb还挑三拣四
流量用完了 等待27日0点
拥有钉钉卡的那一刻 人就已经废了
13 mini大小合适 13、13 pro是6.1寸、13 pro max是6.7寸,只有13 mini是5.4寸
21-09-14|已升级14.8
畅享卡已退限速 如题
新交联卡上线 还能自由更换卡面
这张图是不是ps的啊? 求鉴别!
啃老族的父母活该!自作自受 没有小孩生来是个啃老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啃老族父母的不良教育方式最终害了小孩和自己!
金卡可以在有效期内加钱 升级成无限♾️钻石💎卡吗?
李焕英比好莱坞大片好看多了 全程不玩手机
支持外地人开滴滴、美团 既然制定政策的人本身涉嫌结业歧视,就没必要执行这个恶政!
投诉上海电信 本人办理的上海电信套餐“翼企享福30元畅享套餐”被上海电信恶意修改套餐内容,由原来的国内流量不限速不限量擅自修改为20G限速1Mbps,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与国家提速降费精神背道而驰,客服意图用系统错误的说法敷衍了事,态度强硬恶劣,套餐详情乃是电信与用户之间的协议,岂能胡乱更改,有益于用户的都是系统错误?提出的补偿方案实在无法接受,现要求上海电信恢复本人套餐原本的内容即国内流量不限速不限量,参考广西联通钉钉卡套餐内容,人家联通可以知错就改,为何你电信就不能学习一下? 如果上海电信方面实在有困难我作为消费者可以退一步探讨不影响我使用的替代方案,比如200G限速7.2Mbps。 第二点就是上海电信近期恶意针对“翼企享福30元畅享套餐”用户,限制用户办理很多基础业务:1.过户套餐不保;2.停机保号套餐不保;3.公众号不能申请副卡(之前是可以的);4.不能开启或者关闭上网服务。希望工信部的领导督促上海电信进行整改,谢谢!
你们的app还能正常登录吗?
第二台华为笔记本
深圳通服务费已退款
自动退款了
apple music国区车,半年一付15元/人本人芝麻分7 apple music国区车,半年一付15元/人 本人芝麻分761,可走闲鱼
畅享卡终于上车了! 放入5G 终端以后前40gb是300兆下行,40gb后限7m,100gb后限1m
订购了华为5g版MiFi
买华为mate30pro不拍照,就是为了体验5g网络,实际体验非常满意!
100元出1张上海联通5元月租元星粉卡。话费另算 100元出1张上海联通5元月租元星粉卡。话费另算
荣耀10、小米8 都是6➕64gb配置99新换oppo系列 荣耀10、小米8 都是6➕64gb配置99新换oppo系列手机,上海地区面交,盒子发票配件齐全。
楼主在上海,联通移动电信说的5g信号区域用华为mate20x都搜索不到,所以媒体说的2020年能用5g不太可信!真实情况是需要7、8年上海才能普及5g网络,其他城市看着办吧…
手机宁愿烂成灰也不卖给二手平台
10月第一天用15gb流量
实测畅享卡第二个月也不限速,我用了超过40gb,用speedtest测试还有20.3M,相当于2.5mb/s
流量超出了
上海移动不在乎低端用户 三家公司的号我都用过,现在手上有一个移动的号和一个联通的号。说说我的看法,目前就算可以转网我也没有把移动号码转到另外两家公司的想法。平时说个气话骂骂移动都会有的,不过以我实际的使用情况来说,我家距离联通和移动公司都只在500米范围以内,可是我联通的号码经常是直接显示“无服务”、“只能拨打紧急电话”,移动的号码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几乎没有。所以,我移动的号码一般都是工作,亲友联系多一些,信号好不会漏接电话。而联通的号则是娱乐多一点,因为联通经常在APP上做活动送流量,我的联通号几乎都是用在网络流量方面。 其次,用习惯了也不想折腾,联通的套餐费和电信的套餐费除掉那些日租卡等低套餐的,其它套餐费用其实也相差不大,综合我目前的电话使用情况,我觉得移动的套餐对我也还比较适合没有必要再转网折腾一次。 最近移动很多地方都把8元保号套餐取消了,想办日租卡只能重新选号。其实移动不是要完成任务目标的话,这些低套餐的资费是不会推出来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赚不到钱。但是推出低套餐原因也很简单:为了市场占有率。所以只推新户开卡,老用户就享受不到这些福利了。在商言商,移动追求利润是没有错的,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即便是国企也不能例外。那么说到这里了,为什么移动一直都这么硬气不对老用户松口?简单点说,因为中高端套餐的客户轻易不会走,低端套餐的用户不怕你走,三家公司其实都不完美,有走的就有来的,最不稳定的用户真的多数是资费不高的那批人和受过大委屈的用户,资费高的多数都是不会轻易转网的,这句话不粉谁也不黑谁,三家公司都差不多,移动的用户基数多一些粘度也高一点。 移动虽然被老用户诟病的多,但是用的人仍然还是最多的,我觉得:手机信号,使用习惯,用户粘度这些都是原因,虽然受到互联网套餐的冲击,但是短期内还是无法改变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所以工信部才会希望引进民间资本来搅局分蛋糕,谁都担心出现失控的情况。所以以后的发展会随着市场和政策的变化而变化,或许会有很大的改变,谁知道呢,是吧? 这个世界只有一样变化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变化本身。互联网时代会加快这一规则。
这电池是不是报废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