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雨V紫蝶衣 杏花雨V紫蝶衣
蝶舞紫衣,拂起漫天花雨
关注数: 384 粉丝数: 695 发帖数: 50,719 关注贴吧数: 59
【情感故事】拿什么感谢你,我的孩子 第一次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你的家长会,是在你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我从海鲜批发市场急三火四地赶去,衣服上沾满了鱼虾鳖蟹的污渍。尽管我破例打了车,还是迟到了。我迎着那些略带讥讽和嫌弃的目光走到你的座位旁,内心充满了羞愧和歉疚。你则扬着小脸,帮我擦额头上的汗,又递过来你的小水壶:“妈妈,喝口水。” 刹那间,你的体贴和不轻贱令那么多人对我们母子刮目相看。 家长会结束后,你的班主任让我留一下,你则跟老师请假:“我妈得回家给爷爷奶奶爸爸做饭,可不可以先走?有什么话,我回家讲给她听,保证不漏一个字。” 班主任叹了一口气说:“韩流妈妈,班里四十多个孩子,韩流最让我心疼,那么懂事、乖巧。”他告诉我,新学期开始时小朋友一起搬书,很多孩子都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干活儿,而他一个人在后门搬着几乎顶着下巴的书进进出出,满头是汗。“韩流妈妈,这样的孩子将来能没有出息吗?家里有这样的孩子,你有功啊。” 我握住班主任的手:“韩流爸爸出车祸瘫痪,爷爷奶奶常年卧床,我根本顾不上韩流。孩子从刚会走路起,就给爷爷、奶奶、爸爸接屎端尿,我连心疼他的时间都没有啊。” 回家的路上,我的眼泪就没有断过。回放你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我对生活有过的那些抱怨都不见了。老天给了我那么多不幸,可也给了我令人心疼、欣慰的你。 你放学回家时,我在楼下等你。看到我,你的小嘴张成了O型:“妈,你去相亲啊?”我假装打你说:“不管以后干的活多脏多累,我也不能给你丢分。看看,你妈还行吧?”你马上跳起来:“绝对是美女!我长大了,就找一个像妈妈这样能干漂亮的老婆。” 那一刻,我真想拥抱你。虽然你只有一米三,很瘦,但在妈妈心里,你已经长成一棵小树,令我想到去依靠,而不是拥抱。
【科普一下】关于狂犬病~ 对狂犬病权威正确的解释!科普一下 狂犬病被称作是 “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 全球每10分钟就有1人死于此病 狂犬病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会侵袭人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患者的初期表现为发热,疲倦乏力,不安,恶心等症状,其次是兴奋期,最后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表情极其恐怖,烦躁不安,有大难临头,死亡即将到临的预感,最后是昏迷期,仅持续6-18小时,痉挛抽搐会逐渐停止,迅速死于呼吸循环和全身衰竭。 如今国内狂犬病误区: 国内的不少媒体长期对狂犬病夸大宣传,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疫苗的注射和民众恐慌。其实,对动物进行免疫,才是控制狂犬病的最佳途径!这些误解你有没有呢? ●误解一:健康犬也带病毒?健康狗狗真是无辜躺枪! 由于“健康犬能携带并传播狂犬病毒”的认识一直普遍被认识,不少被健康犬所伤的人也长期处于极度的恐惧中。 国内部分医生告诉患者:“健康的狗也会带病毒,而狂犬病的潜伏期非常长,有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所以有发病的可能。因此,即使被健康的狗咬了,也要接种狂犬疫苗。” 这种说法是造成大众对狂犬病无端恐慌的主要原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与美国CDC、贵州省CDC、美国佐治亚大学等单位联合研究得出的结论都否定了“健康犬能传播狂犬病毒”之说。 ●误解二:病毒的潜伏期 ,确切证据显示:最长6年 世界卫生组织通过非常详实的病毒基因组研究证明;狂犬病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周-3个月,99%的病人在一年内就会发作,超过1年发作的很少见,潜伏期最长只有6年。 ●误解三:被咬后必须在24小时内注射吗? 被狗咬后必须在24小时之内注射狂犬病疫苗,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常识,但传染学家认为这是误区。与此同时给出了10天观察法,如下: Tips: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10天观察法」 在伤者 进行伤口的处理消毒之后,最好能对咬人的动物进行观察,如果狗或猫在咬伤人后10天内没有死去,没有狂犬病犬,病猫的症状,就能证明咬人的狗或者猫在事发时唾液中是不含有狂犬病毒的,是无需注射疫苗的。 据世卫组织的研究证明,只有在狗猫因狂犬病毒死亡前几天才是狂犬病传染期,被咬才有危险,观察期间如果猫狗死去,人可以补打狂犬疫苗,而不是非要在被咬的24小时之内去打。 如果是其他无法进行圈养观察的动物,就不要用10天观察法观察了,请立即打狂犬疫苗。 据世卫组织有关规定,狂犬病疫苗原则是接种越早效果越好,最好是在24小时内注射。超过24小时注射疫苗的,只要在疫苗刺激身体产生足够的免疫抗体之前,人还没有发病,疫苗就可以发挥效用。 ●误解四:被狗舔舐伤口必须要注射疫苗? 美国疾控组织2008年发布的报告,对可能传播狂犬病的8种情况发生的概率进行了评估,其中犬咬伤、猫舔舐伤口、犬舔舐伤口、在医院里与狂犬病患者接触等4种情况的发病概率最高为1/10万,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是不必进行疫苗注射哦~ ●误解五:再次被咬还需要注射? 泰国色瓦巴哈女王纪念研究所,是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合作中心,这里的专家对于疫苗的使用问题给出的答复是:只给病人注射3支疫苗(当天,第三天,第七天),对未来的预防已经足够了,而且将来再次被疯动物咬伤也不用注射免疫血清;而且如果咬伤人类的狗在观察10天后还保持健康的话,就会停止对患者的治疗。 国家药监局网站对于再次注射疫苗的描述为:接种过狂犬病疫苗者,如果再次加强接种的话会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关于打狂犬疫苗,听听世卫组织的专业意见 问题来了:狂犬病疫苗到底要怎么打呢?什么情况下必须要打?什么情况下可以不打?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研究中心的权威说法是这样的:👇🏼 被健康的狗(猫)咬伤不用注射疫苗 「带毒」是医学上的术语,意思是「具有传染性」。 这里不带毒指是指:即使猫狗等动物携带了狂犬病毒,在它们没有发病前,是不具备传染性的,不用打针。 2 被有异常的动物咬伤,需要注射疫苗 狂犬病毒的病理是侵袭人类脑细胞引起狂犬病发作,这时动物一般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异常情况,很容易识别。 动物的唾液才带毒(有病毒),具备传染性,如果被这样的动物咬伤,一定要打狂犬疫苗 3 除了注射疫苗,还需要观察动物 因为狗、猫等温血动物在狂犬病发作后的3~5天内100%会死亡(有文献提及有罕见的是8天死亡),所以,只有它死亡前3~5天内才是传染期,这时被咬才是有危险的。 换句话说,即使被咬了,10天内咬你的猫(狗)没有狂犬病发病死亡,就不用担心了,因为它咬你的时候是不在传染期的。 世界卫生组织特别指出“10日观察法”全球适用,10天已经是世界卫生组织特意延长的安全观察期限,咬人的动物如果没有死亡,就可以判断人没有被传染上狂犬病,可以终止狂犬病疫苗继续注射。
微信 知识点: 21、从上往下是手伸直于胸平齐,向上移动30-45度角度 22、从下往上是手伸直于胸平齐,稍稍向下移动 23、多尝试不同的角度,找到适合自己的角度 24、适合自己的角度需要长期摸索和熟能生巧 25、大多数人都喜欢自拍 知识点: 26、不管什么脸型,侧45°角拍都可以让脸看起来瘦 27、长脸型的拍照法:侧面拍,低下头收下巴,用头发刘海挡住脸的一部分 28、方脸型的拍照法:借用轮廓光柔和脸型,结合圆脸型和长脸型的拍摄方法,强化五官来弱化脸型 29、圆脸型的拍照法:45度-60度 用头发或者道具遮住脸显脸小 30、瓜子脸的拍照法:完美脸型适合各种角度,怎么拍都美 知识点: 31、表情自然,不要做作,搭配完美笑容 32、自然是最美的 33、拍照自拍要找环境 34、准备自拍:选择纯色 干净整洁的背景 35、避免乱遭遭的画面入镜 知识点: 36、拍照不能一贯的睁大眼睛或者微笑,切忌单调 37、丰富我们手上的动作 38、比如五疼法(牙疼、头疼、眼睛疼、脖子疼、嘴疼) 39、一二五八十式拍照法(剪刀式、托下巴式、猫爪式等等) 40、托下巴的手不要太死板,摆出优美姿态 知识点: 41、怕照不要总是直直盯着镜头 42、将目光移开镜头,游离的眼神有特别的韵味 43、撑控眼神,避免死鱼眼 44、闭眼拍照法可以掩盖精神不足 45、微商要有形象照 知识点: 46、微商团队领导人一定要拍一组形象照 47、好友添加,百分之90都会点开我们的头像 48、微信头像绝对不能是花花草草,小猫小狗 49、微信头像就是圈子的形象 50、形象要亲切,职业 知识点: 51、处理图片软件:水印相机 52、水印相机当中有各种效果和模板 53、拍照片要有主题 54、图片要清晰 55、图片上要有我们的微信号 知识点: 56、拍产品要有三个原则 57、被拍的主题、将注意力引导到主题、画面简洁 58、减法拍照法:把影响主题的东西从画面中去掉 59、从淘宝上购买拍照道具,再运用滤镜 60、九宫格拍照法 知识点: 61、找准产品的黄金分割线 62、手机的三分之一处是最佳角度 63、三角形构图法则 64、我们的产品摆放形成一个三角形,正三角或者倒三角 65、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不失灵活的特点 知识点: 66、对角线构图法 67、对角线构图就是引导线构图法 68、对角线构图能使画面更生动活泼 69、画面被对角线分割能有两个内容 70、后期改变之后会非常好看
【情感故事】第一次背娘 第一次背娘,是十多年前一个秋初的日子。那一年我53岁,娘72岁。 那些日子一直阴雨连绵。每到这个季节,娘的膝关节病便会复发,于是便给娘去电话。 电话的那端,娘全无了往日的欢欣,声音沉闷而又有些迟疑。娘说,你要是不忙,就回来带我去医院看看也好…… 我的心里一阵恐慌。那时候娘大多数时间住在老家,她喜欢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说家里有老姊妹们可以拉呱,在城里你们都上班去了,自己一个人闷得慌。只有到了每年最热和最冷的日子,娘才会在我们的劝说下,到我和弟弟妹妹工作的省城和海滨城市住上三四个月。娘一个人在老家住的时候,因为担心儿女的惦念,总是报喜不报忧,像今天这样主动提出让我回去,还是第一次。我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驱车三百多公里,从济南赶到沂蒙山老家。 一路上忧心如焚,娘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父亲去世时,娘才33岁,我最小的妹妹刚刚出生三个月。为了把我们兄妹五个拉扯长大,尽早还清为父亲治病欠下的债务,娘就像一台机器,不分昼夜地运转着:白天在生产队干一天的活,半夜又要爬起来,为生产队推磨、做豆腐,这样每天便可以记两个劳动力的工分,而她每天的睡眠,经常只有三四个小时。那时候,我们那里每天的工分价值1毛多钱,娘却经常一天可以挣3毛钱的工分。村子里的人经常议论我娘的身子骨是“铁打的”。我大伯则慨叹,就算是铁打的身子,也磨去半截了啊!时光磨走了岁月,却磨不走娘的意志力。那时候,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咱不能让人家看不起,不能让人家笑话你们是没有爹的孩子…… 为了这个承诺,娘吃的苦、流的汗,娘经受的委屈和磨难,难以用文字描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乡的农活有许多靠肩挑人抬:挑土挑水挑肥挑庄稼,有多少人被压弯了腰,那时候农村驼背的人比比皆是。身高不到1.6米、体重不到80斤,看似柔弱的娘,却有着一副压不垮的腰板。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娘不知道用坏了多少钩担、扁担、筐与水桶,而娘的腰板却一直挺着。娘知道自己一旦倒下,会是怎样的后果,娘说不能让没有了爹的孩子再没了娘,没有了娘的孩子才叫可怜……娘咬紧牙关撑起这个家。 在我的记忆中,最令人恐惧的农活之一,是从村西的渠道里挑水抗旱。那时候种花生、种玉米、栽地瓜,全部要靠人工挑水。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娘挽起裤子赤着脚,一次次走进冰凉的渠水,在陡峭、湿滑的坡道上,弓着腰,挑着两个与自己体重差不多的水桶,一趟又一趟,在水渠和坑坑洼洼的庄稼地里来回奔波。 后来,渐渐长大的我也加入到挑水抗旱的行列,才体会到那是怎样的一种苦不堪言:一根钩担挑着两个装满水的桶,沿着45度、近二十米高的一条又湿又滑的陡坡,上上下下,步步惊心。挑水上坡时,必须保持身体与陡坡的平衡,脚要稳,脚趾头必须像钉子一样扒在湿滑的坡道上,稍微不小心,就会连人带桶滚进水渠……至今每次回老家,路过那条已经被移除了高高的土堰,看起来已经不是不是那么高、那么陡的水渠,腿依然会不由自主地发抖……娘说,那时候她一天最多挑过七十多担水,膝关节就是那时候落下的病根。 我曾经到省、市多家医院为娘看病,医生说是长期劳损引起的退行性病变,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 汽车驶过一条小河,远远地就看见了熟悉的村庄,还有那条令人敬畏的渠道,一群鸭子在水里悠然地游动觅食。渠水依然在流淌,乡亲们却再也不用挑水种地,大大小小的电灌站分布在渠的两岸。 因为连续的下雨,到处泥泞,我让司机把车停在村头,心急火燎地向家里走去。 娘见到我,艰难地从床上坐了起来,手抚在肿得像大馒头的膝盖上,脸上呈现出痛苦又有些歉意的表情。我在娘的跟前蹲了下来,想背着她上车。娘犹豫了片刻说,“我一百三十多斤呢,你背不动吧?”看看院子里的泥和水,娘还是顺从地趴在了我的背上。 平生第一次背娘,才知道一百三十多斤的娘是如此重。娘看我有些摇摇晃晃,几次想下来,我阻止了。走到街上,一位婶子正在大门口做针线,看见娘趴在我的背上,有些乖乖的样子,便哈哈地笑了起来,“哎呦,年幼时背着儿子,现如今老了,得让儿子背着喽……” 娘“嘿嘿”地笑着,笑声中,有羞涩又有些幸福的味道。 婶子的话,让我心头一热,眼泪差一点流出来。想起儿时在娘背上的岁月,今天终于可以背着娘,既激动,又有些成就感:娘,您终于给了儿子背您的机会…… 曾经瘦小的娘,有着一个宽阔而又温暖的背。儿时,娘的背是我们兄妹最温暖的家。多少次,压弯了娘的腰,娘却舍不得把背上的儿女放在劳作的地头上,娘担心蚂蚁、虫子爬上孩子的脸……多少次,熟睡中尿湿了娘的背,娘顾不上擦一擦,却急忙看看孩子的衣裤是否湿了不舒服;多少个雨雪天,爬下娘的背钻进娘的怀,娘用单薄的身体为我们遮风避雨……我是娘的第一个孩子,娘对我的疼爱和付出,可想而知。记得我十五岁的那年,一次我突然肚子剧烈疼痛,吓得娘不知所措,慌忙背起比她还高的我,撒腿便往村卫生室跑…… 我们兄妹长大了,娘也老了。老了的娘,却总是想着不让我们为她操心。娘常说,你们做好了公家的事情,娘的脸上有光有彩…… 在临沂市人民医院,我背着娘楼上楼下看门诊,拍X片,做各种检查,到处是温馨的目光和礼让。医生说娘的腿并无大碍,开了些消炎和外敷的药,提醒要注意保暖等。 中午,我背着娘走进一家比较气派的酒店。正在这里用餐的人们向我们行注目礼,许多人站起来鼓掌。一位看上去六十多岁的老人来到我的身边,竖起拇指,说着地道的家乡话:“背着的是老娘吧?俺很长时间没看着背着老娘来饭店吃饭的了,一看就是孝子啊!来,俺给老人家敬一杯酒!”那个中午,许多素不相识的就餐者来到我们的餐桌,给我和母亲敬酒。饭店的老板也过来敬酒,说很久没有看见今天这样感人的场面了。 平生第一次背娘的我,那一天竟如明星般的荣耀…… 吃过饭,我劝娘随我一起回省城去住,娘说家里还有喂的鸡,离不开,还是像往年一样,天气冷了再去吧。我拗不过娘,只好把娘送回家。 晚上七点多钟回到省城,立即给娘去电话报平安。电话里却传来娘的哽咽声。我大惊失色,慌忙说娘你不要紧吧?腿是不是还是疼得厉害? 娘没有回答,抽啜了许久才问我,你的腿、腰没事吧?你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背了我一天,心疼死我了…… 顿时,我泪如雨下。 (这是我读过的很感人的文章之一,我决定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祝福天下千千万万的老娘们幸福安康!)
【天下杂侃】距离~ (转发)英国回来,有朋友问,中国和英国的发展相差多少年?还真的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这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等诸多因素。 有一个听来的故事,可以帮助了解一下这个问题的走向。 一对在英国爱丁堡工作了一辈子的退休老夫妇准备卖了房到西班牙去养老。英国四面环海,气候潮湿,老人易患风湿病。 老人在西班牙看中了房子,两周内必须付款,就在爱丁堡的房屋中介所挂了房子说是“急卖”。 一对中国年轻人正好刚在这个城市找了工作,孩子要上学,急着买房。看了中介挂出的房屋照片和价格,怦然心动——无论是地段还是房屋的品质都是他们希望的那样。 年轻人注意到了“房屋急售”的字样,就电话中介“可以优惠吗”?老夫妇想着西班牙已经定好并急着要付款的房屋,说是“可以的”。于是房价被砍了第一刀。 年轻人觉得还是有戏,在签购房合同的前两天,突然说这个价格不能接受,不买了,除非价格上再降一个较大的幅度。 没有想到,老夫妇居然同意了! 年轻人心中大喜过望,差不多白菜价买了幢好房子,可以拎包入住。 搬家那天,很多朋友来帮忙,包括我们在英国的导游德子。 走进院中,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就像主人刚刚离开。推开房门,年轻人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房子一尘不染,窗明几净,桌子上有鲜花,花瓶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非常欢迎你们入住这座记录了我们几十年幸福生活的房子!希望你们接下来的生活和我们一样幸福安康! 走进厨房,打开冰箱,里面吃的喝的都有。冰箱贴也压着纸条,说“冰箱里给你们准备了一周的事物,超市要开车出门左拐再左拐,大约有20多分钟可以到达”。 年轻人开始发蒙了,房子有这样卖的吗? 再看电表箱上也有一字条,上面写着“我们已经给你们预留了至少一个月的电费,这个时间,可以帮到你们办理相关更名手续”。——在英国,办理这类手续是非常麻烦的。 年轻人彻底给蒙了!他站在那里不能动弹——“成人之美”与“趁人之危”,“锦上添花”与“落井下石”,这些概念一时搅得他口呆目瞪,手足无措。 这时的他,已经全然没有了乔迁之喜。 —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