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110 安吉110
关注数: 0 粉丝数: 18 发帖数: 3,158 关注贴吧数: 2
安吉收入--我县农民“荷包”人均多收近千元 “大头”在工业 “亮点”在三产去年我县农民“荷包”人均多收近千元http://www.ajnews.cn 2007年1月23日  安吉新闻网   昨日,笔者从县统计局获悉,2006年我县农村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10374元,扣除生产成本、固定资产折旧等相关因素,全年实现人均纯收入8031元,比去年增收997元,增长14.2%。  工资性收入增长快速 随着农村劳动力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去年,农村居民在各类企业中的工资性收入达到了人均3212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0%,比上年人均增收495元,占全年人均增收997元的49.6%。其中在本地企业得到的工资性收入达2415元,人均增收493元,同比增长25.7%;外出就业人员减少,外出人均工资性收入仅为131元,人均减少49元,同比减少26.4%;在非企业组织劳动的工资性收入达666元,人均增收49元,同比增长7.9%。  家庭经营收入稳步提高 农村居民通过家庭经营获得人均纯收入4226元,增加366元,同比增长9.5%,占全年人均增收997元的36.7%。 家庭经营纯收入虽然仍占全县人均纯收入的52.6%,但比重逐年下降,比2005年下降了2.2个百分点,增长乏力。在第一产业中,牧业、渔业人均纯收入不升反降,农业、林业人均纯收入在毛竹、蚕茧价格大幅上涨和白茶等高效产业的带动下,仍然表现平平,仅分别增收了78元和53元,增长率为7.6%和7.9%。收入增长的亮点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农家乐等相关产业的带动下,批零饮食业、社会服务业人均分别增收63元和58元,分别增长了45%和37.2%,增收贡献率直追农业和林业。  转移性和财产性纯收入逐年上升 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转移性和财产性纯收入达593元,比上年增收136元,增长29.8%。主要原因是我县积极推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合作医疗保险和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加大了对农村低收入户、贫困户等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从而直接增加了对农民的转移支付。 作者:刘元义 莫昌顺 编辑:樊 慧
今年我县三点五万农民将告别饮水难 完成孝丰、良朋饮水项目,确保3.5万农民的喝水问题;完成10座小型水库的保安达标;启动赋石水库上游水土保持试点项目。来自县水利部门的消息,今年全县将投入1.3亿元的资金打造农民用水新安全。 据悉,今年将解决3.5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县10万农民将喝上健康水。在完成高禹等地饮水项目,解决3.5万农民喝水难的问题基础上,今年在农民饮水项目上要完成塘浦饮水项目的续建和孝丰、良朋饮水项目的改建任务。 继续实施千库保安工程,完成区块发展10座小型水库的保安达标建设,同时实施天子岗水库的保安工程,在主汛期前达到关闸蓄水。推进西苕溪治理工程,完成西苕溪递铺、溪龙、梅溪段的7公里标准大堤建设。实施排灌站的建设和改造,全年完成45座,提高农田水利的排灌能力。开展“民办公助”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推行“以奖代补”的资金使用方法。 另外,还将落实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治理农业生产用地的水土流失,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启动赋石水库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的试点项目,继续实施国家级水保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完成园区二期建设。积极推进以农村为重点的河道整治建设,全年完成清水河道25公里,整治农村水环境“脏乱差”现象。
“昌硕文化游”让游客流连忘返 可以在迂迢村昌硕大师重生洞品味一代大师当年避难的感受,也可以在迂迢农家乐品尝农家小菜的可口,如果你有足够的兴趣,还可以到昌硕老先生当年嬉戏的溪边翻翻螃蟹捉捉虾,当你累了,就到清凉的迂迢村去休息…… 在许多上海、杭州游客眼里,依山傍水的迂迢村已是绝美,但若能住在这里,到吴昌硕生活过、避难过的村巷中走走,细细体味昌硕文化的足迹,那就更是一种无法替代的感受。在我县推出“昌硕文化游”两周年之际,来自上海某旅游社的15名中小学生在昌硕重生洞前留下了“昌硕文化游”合影,依依不舍地结束了此次文化之旅。 “过去上海游客来良朋,最多看看重生洞,玩玩周边的景点,住宿一晚上就差不多了。”迂迢村丁香农家乐老板说。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吴昌硕重生洞正式对外开放后,进一步加大了对外的宣传促销力度,通过《华东旅游报》等媒体的报道,提高了吴昌硕品牌的上镜率和上报率,游客可以住在这里,晚上听听山泉流淌的声音,白天可以到迂迢村的大树下消暑,也可以看看村上的古建筑,还可以自己炒菜烧饭,这些小景观组合形成了新的线路,让游客特别是学生和老年游客留连忘返。 昌硕文化之旅赋予了迂迢旅游的新内涵,让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良朋。据统计,入夏以来,迂迢村接待最多的是团队线路,大部分是大中小学生,这些年轻人对吴昌硕书画、竹子文化都非常感兴趣,对迂迢的青山绿水情有独钟,有许多都是第二次来安吉,这对于打造生态良朋、文化良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团队,来到了我们书画特色村——迂迢,一方面可以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昌硕文化,另一方面还可以动手,进行书画创作、写生或者进行文化扇面的制作,能够对书画文化进行实践,这对于大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是大有好处的。”良朋红叶书画会丁老介绍说。随着全县旅游经济的持续升温,来安吉的游客越来越多,昌硕文化游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 据悉,上海和杭州已有多家旅游社对昌硕文化游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上海、余杭、安吉吴昌硕纪念馆已对昌硕文化游进行策划和包装。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