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诺尔 康巴诺尔
关注数: 20 粉丝数: 91 发帖数: 5,717 关注贴吧数: 11
北京天津周边贫困人口272万 亚行官员为之震惊  河北省发展战略报告执笔专家称,周边持续贫困直接影响2008年奥运目标实现,低素质劳动力涌入将在首都形成贫民区。 环京津贫困带示意图   点击今日:北京外来人口迅速膨胀  相关新闻:北京市民建议减少低素质人员进京  国家级贫困县河北丰宁一处村庄。由亚洲银行资助,最新公布的河北省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称,环京津地区有32个贫困县,3798个贫困村。本报记者王申摄  本报记者 范军利 北京报道  核心提示  在国际大都市北京和天津周围,环绕着3798个贫困村、32个贫困县,272.6万贫困人口。8月17日,亚洲开发银行公布的《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首次提出:“环京津地区目前存在大规模的贫困带。 ”该报告认为,这会对京津冀地区的现代化和生态安全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  为消除环京津贫困带问题,报告首次提出“建立京津冀北生态经济特殊示范区”的措施。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京津冀规划已纳入“十一五”期间加紧推进的区域规划之列。  兴隆村是个“随风飘移”的村庄。“风沙一过来,整个村子就被掩埋了。基本上每过七八年,这个村就得搬一次家。”河北省科学院研究员宋树恩说。  兴隆村隶属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距离北京256公里,地理位置正处西北部风沙进入北京的第一道风口上。从10年前关注冀北贫困问题开始,宋树恩不定期来该村考察。  “我见到一个4口之家,房子是土泥房子,屋顶用柳条糊住。家具是一个水泥柜、一口锅、几个碗,另外还有几只羊。家中全部资产不值1000元。”  每次从北京驱车行至兴隆村,强烈的贫富差距令宋树恩震撼。“那不是一个时代的差距,而是三十年、五十年的差距。每次去,都像回到了解放前。”  类似兴隆这样的贫困村,在河北省与京津接壤的6个设区市中,有3798个,贫困县则有32个,占该地区县(区)总数的44%.8月17日,亚洲开发银行公布的《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环京津地区目前存在大规模的贫困带。”按照执笔人的说法,这是国内第一次提出“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  “环京津贫困带的提法的确很猛”,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汪文祥说,此前,京津冀地区能否协调发展一直广受关注,这一提法契合了国家“十一五”计划中关于区域规划发展的思路。  京畿之困震惊亚行官员  兴隆村是河北省最北部的村庄。村民有谚云,“兴隆不兴隆,风沙半腿深;白天起风点油灯,黑夜起风沙埋人。”  兴隆村所属的康保县是国家级扶贫重点县,“天干、地旱、水少、风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000年以前,全县沙化土地和潜在沙化土地面积达41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3%.恶劣的生态环境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全县年均财政收入不足2000万元。  《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称,根据中国的贫困标准,河北省与京津接壤的6个设区市中,32个贫困县的面积达8.3万平方公里,占该地区总面积的63.3%;其中,贫困人口达到272.6万。  “像河北省这样在距离首都不到100公里的区域内还存在着大面积贫困化地区的现象在世界上也是极为少见的。”“消除环京津贫困带促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报告(以下简称“环京津贫困带”报告)专项课题组负责人之一、河北省发改委宏观经济所所长李岚告诉记者。  2002年,冀北贫困问题引起了亚洲开发银行专家组人士的注意。  当年7、8月份,河北省副省长郭庚茂在一次与亚行官员会面时,谈起冀北地区贫困问题。当时,郭庚茂认为,河北实施的“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环京津、环渤海战略)效果不明显,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希望亚行专家帮忙诊断“病情”,协助河北搞一些战略研究。  “后来,亚行的人来张家口考察,一看,非常惊讶,离首都北京这么近的距离,居然还有这么穷的地方!他们投入60万美元,成立课题组,从‘贫困’问题出发对河北经济进行整体调研。”李岚说。
村干部补贴集中统一发放制度 我省将实行村干部补贴集中统一发放制度 ●发放范围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 ●发放标准只含基础职务补贴一项(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不含部分县(市、区)目前执行的村干部绩效补贴和奖励部分 ●资金来源从中央和省、市下达的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中安排;基础职务补贴高出200元的部分,由原资金渠道解决 本报8月16日讯(记者吕雪松)今日从省委组织部了解到,从2005年第四季度开始,我省将在全省实行村干部补贴集中统一发放制度,即由县(市、区)委组织部委托代发银行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安排的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直接拨付到个人银行账户上。 建立农村干部补贴集中统一发放制度,实行农村干部补贴发放银行化,是确保农村干部补贴按时足额发放的有效措施,对于稳定农村干部队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实行村干部补贴集中统一发放的范围是: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其他村干部的补贴,继续按县(市、区)现行有关规定执行。其发放标准是,实行集中统一发放的补贴,只含基础职务补贴一项,不含部分县(市、区)目前执行的村干部绩效补贴和奖励部分。基础职务补贴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具体标准由所在县(市、区)核定。基础职务补贴200元部分,从中央和省、市下达的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中安排;基础职务补贴高出200元的部分,由原资金渠道解决。 各县(市、区)委组织部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在当地金融机构开设一个村干部补贴发放账户。此后,每年初县(市、区)委组织部会同财政局制定村干部补贴年度用款计划,财政局根据县(市、区)委组织部签发的村干部花名册,对补贴账户、发放金额等资料核对无误后,将村干部补贴按月如数划拨到金融机构村干部补贴发放账户上。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委托金融机构为村干部办理个人银行账户开户手续,并将资金存取的有效凭证发给本人。实行统一发放补贴的村干部发生变化时,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县(市、区)委组织部,据实调整发放人员。 为确保此项制度落到实处,各乡镇党委和政府要对实行补贴集中统一发放的村干部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将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评定为优秀、称职、不称职3个档次。获得称职以上档次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足额发放补贴,获不称职档次的不发补贴。
康保照阳河镇打造优势产业平台强镇富民 (张市新闻网) 康保照阳河镇打造优势产业平台强镇富民     菜打品牌 畜扩规模 草抓效益 本报讯 康保县照阳河镇党委、政府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着力打造万亩人参胡萝卜、10万只肉羊、20万亩生态林草三大产业基地,搭建起强镇富民优势产业平台。目前,1万亩人参胡萝卜长势喜人,已找到销售“婆家”,肉羊发展到7万只,以柠条为主的林草基地规模不断扩大,草产业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胡萝卜特色蔬菜种植打品牌。照阳河镇有水浇地1.2万亩,近年来水浇地种植逐步形成了以人参胡萝卜为主打产品的种植格局。为做大这一特色种植产业,镇党委、政府通过政策扶持,建产地销售市场,加强社会化配套服务,加大项目资金倾斜力度等有效举措,扩大人参胡萝卜种植规模,已形成了1万亩生产基地。在扩大生产基地的基础上,他们积极引导广大种植户增强质量意识,使全镇生产的人参胡萝卜色香味形俱佳,叫响了自己的品牌,赢得了客商的青睐,热销国内京津鲁等地。 肉羊养殖做好高效文章。照阳河镇是传统的养羊大镇,但存在着一家一户养殖,规模小、效益低的问题。针对这种状况,镇党委、政府以建设产业核心区和专业村为突破口,以培植养殖大户为抓手,全力推进肉羊产业高效化。目前,已形成了以后照阳河村和猫窝沟村为中心的两个肉羊生产核心区,仅猫窝沟一个村的饲养量就达到了4635只,户均38只。全镇养羊专业村达到了14个,100只以上的养羊大户达到100多户。 林草基地建设抓效益。通过近年来大力实施“一退双还”、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照阳河镇已发展起了以柠条为主的20万亩林草基地。为使这一基地既能发挥生态屏障作用,又能产生经济效益,他们大力发展柠条草粉加工,组建了加工企业龙头,年加工能力达到300吨,使牧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康保吧浏览导航【新人必看】8月16日更新 康保吧报到簿http://post.baidu.com/f?kz=25271807康保地图(带农村)http://post.baidu.com/f?kz=26070217康保县历史http://post.baidu.com/f?kz=27540827康保吧QQ群http://post.baidu.com/f?kz=24806400康保各乡镇打油诗http://post.baidu.com/f?kz=28209173 康保吧每日排名榜http://post.baidu.com/f?kz=25968614康保吧同年同月同日生http://post.baidu.com/f?kz=25584778康保方言大全征集http://post.baidu.com/f?kz=26857012 康保吧成语接龙http://post.baidu.com/f?kz=24387831振兴家乡---请大家为康保发展献计献策http://post.baidu.com/f?kz=27919232 康保人才http://post.baidu.com/f?kz=25129296康保县风光http://post.baidu.com/f?kz=22197250 康保吧搞笑专贴http://post.baidu.com/f?kz=28313491 康保县公安局 http://post.baidu.com/f?kz=24138218康保天气 http://post.baidu.com/f?kz=25759465康保教育机构名录http://post.baidu.com/f?kz=27546276 康保吧原创帖子 http://post.baidu.com/f?kz=28136829 关于坝上要彩礼的习俗http://post.baidu.com/f?kz=24897971将来您会要几个小孩,您想到过您的负担有多重吗?http://post.baidu.com/f?kz=27551083 坝上康保草原特色特产http://post.baidu.com/f?kz=28745973 [连载]来自老父老母的生存报告http://post.baidu.com/f?kz=26954250http://post.baidu.com/f?kz=27193962http://post.baidu.com/f?kz=27487415http://post.baidu.com/f?kz=28017897http://post.baidu.com/f?kz=28226621 (此贴很多,大家有兴趣自己找吧,谢谢)【友情吧】华北吧http://post.baidu.com/f?kw=%BB%AA%B1%B1张家口吧http://post.baidu.com/f?kw=%D5%C5%BC%D2%BF%DA坝上吧http://post.baidu.com/f?kw=%B0%D3%C9%CF尚义吧http://post.baidu.com/f?kw=%C9%D0%D2%E5赤城吧http://post.baidu.com/f?kw=%B3%E0%B3%C7商丘吧http://post.baidu.com/f?kw=%C9%CC%C7%F0 康保处长地http://post.baidu.com/f?kz=30568410
康保满德堂乡凝心聚力抓好生产自救 康保满德堂乡凝心聚力抓好生产自救 全员行动 全民抗灾 本报讯 面对严重的旱情,康保县满德堂乡党委、政府不等不靠,迅速行动,组织带领全乡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多方式、多渠道挖掘增收潜力。 满德堂乡作为全县受灾最为严重的乡镇,受灾面积达98883亩,其中小麦、莜麦、豆类绝收,油料、山药也仅有一成年景,青饲料基本绝收,造成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近1500万元,受灾人口1.5万多人。面对如此严重的旱情,这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切实抓好生产自救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力争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把受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这乡利用一切浇水工具,对当年新植苗木与主工程区林木实施人工浇水,日出动大型浇水车6辆,小拖拉机50余台,日出劳力800余人,提水工具750余件,日浇水2000多吨,确保生态工程区苗木成活率。同时,动员广大养畜户对旧饲草归垛整理,对已没有收成的地块不撂荒、不压青、能收多少收多少,力争做到应收尽收、寸草归垛。在此基础上,着力抓好饲草的青贮、微贮、氨化和精细加工,确保畜牧业灾年不伤元气。 这乡下大力抓紧食用菌销售工作,在9个食用菌栽培专业村设立了3个收购点,派驻专门收购人员驻村收购,确保全乡近2.2万平方米食用菌起到减灾增收的良好效果。这乡把扩大劳务输出作为减灾增收的重要渠道,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采取“劳动部门介绍一批、外出人员引领一批、帮扶部门联系一批”的办法,积极组织广大闲散劳动力外出就业,以工补农,增加收入,目前,全乡已输出劳务近5000人。
大境门———野狐岭段公路通车 修复张库古道促进经济发展 本报讯 8月14日,桥西区东窑子镇百姓的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笑,他们盼望已久的张库古道大境门———野狐岭路段公路在这一天正式修复通车了。 张库古道在历史上曾是北方重要的经济大动脉,是当初对蒙、俄贸易的主要通道和物资集散地,素有“陆路商埠”和“旱码头”之称。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古道已昨日不在,“行路难”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古道修复工作从去年展开。现今修复的大境门———野狐岭路段是张库古道的起始段,位于我市坝上坝下连接点,南起大境门,经红旗营、汗淖坝等村,至张北县坝头野狐岭,全长31.6公里,其中桥西段工程22公里,张北县段工程9.6公里。该公路宽5米,总投资800多万元,为四级公路。今年4月,在去年完成菜市———土井子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动工兴建,历时三个多月,完成了土井子———汗淖坝二期工程以及红旗营———土井子路面硬化工程,解决了沿线7个行政村、1.2万农民行路难的问题,为市区到坝上各县开辟了一条新通道。 据介绍,这条公路的修复,畅通了西沟与外界沟通的渠道,不但能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还为促进区域间商品流通、物资交换提供了一条通道。同时,为大境门旅游景区与张北县生态旅游景区开辟了一条专线,推动了旅游资源的共享和协调联动,为打造旅游产业链条创造了条件。
张库公路大境门至野狐岭段竣工之际的报道 张库公路大境门至野狐岭段竣工之际的报道 400年前,一条通往蒙古高原库伦城(今乌兰巴托),经恰克图(俄罗斯)并辗转于欧亚的古商道,筑就了塞外古城张家口的兴盛与繁华。 时过境迁,往日的繁华渐渐褪成了历史的底片,只有古道两旁的残垣断壁,还依稀见证着历史的足迹。 然而,从去年第一支道路施工队进入西沟开始,这片沉寂的土地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情注张库路 重现古商道风采,是一个大胆而必然的选择。 由于种种原因,古商道渐渐衰落,已经沉寂近一个世纪。曾经开放、富裕的西沟,变得封闭和落后起来,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落后于城区,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甚至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这一切,仿佛是秀美背后的疤痕,严重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由于道路不通,周边7村、1600多人一直存在行路难的状况。而道路不通,信息则不畅,也成为了附近百姓久久挥之不去的心病。再加上,随着经济的发展,桥西区委把发展定位在生态经济和旅游经济上,西沟呈现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安家沟生态景区开园一年接待游客20万,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如果重修张库大道,这将使坝上草原旅游区、崇礼滑雪旅游区和桥西生态旅游区连成一片,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旅游链,这对于西沟乃至桥西来说,都至关重要。 路,必须要修。循声于居民群众的殷殷期盼,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求,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好张库公路建设,把这件为老百姓办的实事办实、办好。 奉献张库路 乌黑的背脊,在毫无遮拦的烈日下闪烁着活力的光泽,一个个汉子挥汗如雨地奋战在张库公路的施工现场,构成了深沟险壑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重现古商道风采,让农民兄弟踏上坦途,这是所有工程谋划者和建设者的共同心声。 从4月20日开工,工程的每一步进展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所有领导的心。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多次亲临工地进行现场办公,督导工程进展,解决实际问题;市交通局、桥西区等有关承建单位将工程建设作为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广阔舞台,从工程的前期谋划、勘测到后期施工、验收,无不给予鼎力支持;广大建设者更是凭借着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冲天干劲和豪情,一步步将这条人民群众的致富路向大山深处延伸。 工程建设大多是在砂石松软的河道里进行。水和石料的供给成为了制约工程进度的最大障碍。当地百姓吃水十分困难,工程建设所需用水更要从7公里外去拉。在工程建设最艰苦的岁月里,一滴水都使大家备加珍惜,不少施工的同志每天从家里来工地,还要带着一桶水。同样,为防止山洪爆发冲毁公路,工程需要建设多道防洪坝,而石料问题又成为了制约工程进展的“瓶颈”。“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为抓紧工程建设,广大建设者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作风,一车车地从百里外的大山深处拉来石料,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精筑张库路 在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要想高质量地修通这条精品路,难度可想而知。其中,工程所需资金经初步测算就需要800万元。为彻底打破资金这一制约“瓶颈”,市交通局给予了大力支持,先后投入资金260多万元。其它有关建设单位一方面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另一方面则多渠道筹集资金,有力地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质量永远是生命。 在工期短、任务重、要求高的前提下,为将这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路修好,有关方面严把市场准入、资质审查、材料进场和工程监理关,所有工程项目一律进行招、投标,所有中标单位一律接受资质审查,一律签订质量合同,实行“谁监理,谁签字,谁负责”。 在此基础上,他们一面加大对相关人员的考核力度,另一方面则抽调了精通业务的工程质量监管员全程负责工程质量监督。同时,工程指挥部还对各工程段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穿群山,越沟壑,跨平川,就是在全体劳动者无私的奉献中,全长30.6公里的公路从雄伟的大境门蜿蜒北上,直通张北野狐岭并入国道省道,在千沟万壑的张垣大地又多了一条坦途! 铺下的是路,竖起的是碑,连接的是心。现在,居住在古道两侧的群众再也不会为行路难而犯愁。从桥西最偏远的土井子村来市区,时间从过去的1个多小时缩短到20分钟,这种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变化,为西沟的发展提供了一切可能。土井子村支部书记范明说,在这条公路开始建设时,村民们就开始围河造田,今年100亩,明年100亩,土井子种菜就能脱贫致富。 和土井子村一样,西沟的人们正在围着路盘算着致富的法门。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