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灵🎏 rabbitachou
关注数: 31 粉丝数: 163 发帖数: 1,486 关注贴吧数: 25
我还是把AMBER3的听感发到这里吧,顺便希望3700出了它 1 整体感受 琥珀3是琥珀2的后续产品,我这台也是通过琥珀2换购得来的。首先我的第一印象是这个机器的体积巨大,其次是发热量巨大。巨大的机身本应该提供了足够的散热面积,可是依然非常烫手。另外这个机器设置了四组输入,分别是两组2RCA和2组XLR,个人觉得稍显多余。 我首先注意到了这机器的一个设计缺陷,那就是使用RCA单端输入的时候输出增益小的可怜,音量要打满才能正常听。一旦换到平衡XLR输入,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如果是平衡输入,平衡输出的话推HD600只需要15格音量就可以正常聆听,如果是单端输出的话25格音量就够了。 下面的听感基于系统AUNE S5+Brooklyn DAC+AMBER3+HD600(单端/平衡)。我选择的两个曲目是伊万费雪指挥的的《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和费雪迪斯考演唱的《少年的魔角》 2 音质体验 单端推HD600,我直接听贝7的终乐章,这个机器把甲类放大电路的特点暴露出来了。呈现出一种温暖厚实没有任何火气的声音,这种声音是好还是不好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可能喜欢这种柔弱的感觉,或者称为耐听,觉得这样的感觉很舒服。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交响乐的关键在于音乐思想的充分表达,每一个乐器都应该以最健康的姿态爆发出应有的力度。尤其是贝七里面的定音鼓和铜管乐器,应该有足够的清晰度和力度,才能体现贝多芬的精神。这方面AMBER3就不符合我的口味,它太过于柔弱,该阳刚的时候阳刚不起来。 这种调音方式其实也有个好处,那就是在播放那些录音往往偏薄,齿音较多的流行音乐的时候会压抑很多毛刺感。但是其实流行音乐的欣赏方式和管弦乐或者声乐的欣赏方式不一样,口水歌不需要动态和微动态,在古典音乐中却又尤为重要。 3 关于平衡这件事情 我给HD600换成了DIY的平衡线,但是毕竟线材本身和原线的材料就不一样,这就多了一组影响因素了。有了平衡线之后原本30的音量现在只需要15就可以了,层次感提高了一些没有原来那种定音鼓一响就糊到一块去的感觉。声场也得到了一些扩展,还有就是高音有了一些提高,弦乐的光泽出来了不少。但是这些改变都不是本质的,其基本素质还是达不到Brooklyn的自带耳机口水平。说到这里是不是又有人要骂我了,布鲁克林自带的耳机口在分析力和动态上面领先AMBER3这个巨大的耳放简直是一耳朵。 4 个人感想 AMBER3是一个体积庞大的甲类耳放,虽然发热量巨大但是声音却非常阴柔,毫无阳刚之气。高频细节丢失,中低频比较厚重,声音类似于我听过的励磁LM503单声道300B推845胆机,但是没有密度。总之如果我是Brooklyn一体机的用户,我听到AMBER3是会怀疑人生的,为什么花了6000块钱买的独立耳放还不如自带的耳机口? 我真心希望国产厂商能做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靠产品力换取持久的生命力。虽然借助于圈子里的KOL以及论坛广告总不担心销量,但是永远不可能早就经典的优秀产品。
入门数播对比 师旷对比奥莱尔 我从来不想发什么糖水软文,两个同价位的东西一比就是互有胜负,说白了就是谁都不敢得罪。现在师旷A100 和aune X5S的残酷pk现在开始。 别看这两个数播便宜,但是实话告诉你这两个的素质都胜过某博的X5pro和某韵的小白羊,他们已经早已被我丢向了咸鱼。这次测试的器材是金丝雀做耳放推AKG612pro。 素质PK第一环节 曲目《三角帽》,安塞美指挥的神曲,用于测试声场定位。在这里X5S表现还不错,明显胜过某博比较扁平的声场,X5s已经能交代出一些深度,清晰度也能及格,但是整体而言没有吸引我。换上A100,清晰度和层次感上了一个台阶,主要表现在男声合唱和女独唱距离感非常强,另一个巨大的提升是声场的宽广度,营造出来的舞台感非常好。这个环节A100明显胜出X5S。 素质PK第二环节 曲目《丑末寅初》这个民乐专辑主要测解析力,从人声到各种中国乐器,京胡,中阮,板鼓,锣之类的乐器质感A100再次明显胜出,堂音,细节质感超过X5S太多,在A100面前X5S的素质很像一个国砖水平,但是他们的声音取向是比较一致的,没有明显的染色都是很直白的声音,但是X5S素质明显落败,不过X5S又比树莓派的某博X5pro高出一个档次。 后来经过我外接M2tech的测试,我发现A100的优势其实在于数字输出部分,外界解码之后A100的解析力,层次感,厚度,乐感都有了更明显的优势。结果就是这样,没有夸张的形容词,没有没有什么同价位就互有胜负的结果,结果就是如此的残酷,X5s的优势只剩下外观做工和包装豪华了。 如果有人觉得我说的是枪文,您大可以各买一台回去对比了如果发现我是枪文再来骂我全家都不迟。
ALO vega+ Aune M1S 的失望听感 AUNE M1是一款令我极其印象深刻的砖头,巨大的推力能把Q701推得马马虎虎,当时我把玩过的三个砖头DX90 AUNE M1 HM650,很明显是M1胜出,那时候我喜欢在校园的路上听着图伦加利亚交响曲。到后来我又收过M2,但是比较遗憾的是除了格式支持操作优化以外并没有发现音质上的亮点,硬素质和推力的倒退是很明显的事情。这些现象都让我对一些国产厂家十分失望,似乎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做好一个东西,而是感觉在为了出一个新品而强行做一个产品的感觉。为了找回M1的感觉我原价购入了M1S这款机器,增加了在我看来纯属噱头的2.5平衡,和并没有实际价值的DSD。不管怎么说还是先听听吧。塞子是ALO 织女星。手头毕竟没有了其他的砖头,我只能用印象对比最近卖掉的X5一代+DK3001。 第一个曲目是巴赫的托卡塔与赋格,一开声就说明问题了,M1S的推力不足,管风琴的气势没有出来,我听器材习惯于从艺术表达的角度去看,并不喜欢分析那些玄学概念。直观感受就是管风琴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场,而显得非常纤细,非常的孱弱,甚至听起来像是一种萧那样的吹奏乐器。这是我完全不能忍的,因此论推力我认为M1S弱于前身M1,这再次说明了这些品牌的一种盲目,他们甚至沦落到并不知道自己的本来优点是什么,而只会为了追求新鲜的卖点去迎合市场,这样的企业经营水平我不认为能有很好的前景。 还是接着来听一段人声,依然是赵鹏,这里还是听出了一些优势,声场规整,解析力十足,也就是说用的芯片是有一定素质的,缺点还是在于最关键的模拟调声部分,听男声依然是少了那份情感和那份厚重的感觉,声场也算不上十分开阔,主要是在细腻度和安定度上比X5+DK3001要好,但是硬素质根本占不到便宜。赵鹏的嗓音还是深沉,听起来则失去了这位歌手最有特点的东西。 到头来这些国产的东西在我看来还是相当的盲目,给我的感觉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做一款讨好耳朵的产品,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怎么显得这个东西好卖上面了。这种现象是我所不愿意看到的,这种缺乏自信的产品精深下难以催生出敢于有个性的产品,而一个HIFI产品一旦失去了个性就很难抓住人,因为音响器材是音乐艺术表达,艺术必然是鲜明的东西才能俘获人心。M1S就是这么一个没有特点的东西,在功能上似乎面面俱到,听起来却根本无法打动我。
孕产妇用的护肤品领域,国货还是很空白啊 国货中的孕妇护理实在很少哦,也许很多化妆品本来是可以用的,但是毕竟缺少“孕产妇专用”的标识。不能有激素!不能有重金属!不能有酒精!没有防腐剂!不能有麝香之类的香料! 假定每个女人都比较讲究,备孕3个月,怀胎10月,产后哺乳0.5~2年,那差不多有1.5~3年时间需要用为孕产妇特制的化妆品,前提还是你只生一个。。所以这个领域还是有很广阔地市场地 就本人经历,孕期+产期更换了4套孕妇化妆品。当然,手边一直备用的是郁美净儿童霜,就想着能给小孩子用的,应该也不会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孕早期无经验,没有换孕妇专用化妆品,一直在用郁美净牛奶霜,然后改用郁美净儿童霜 孕中期改用亲润,当时不知道是日货哈,趁双11买的。销量榜第一位号称天然豆乳,没什么感觉,面霜像打蜡一样。小日本的货像亲润啊贝亲啊质量一般还总是在中国很普及的样子,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开封后一个多月洗面奶还臭掉了,散发出一股厨房垃圾箱的味道。 然后是袋鼠妈妈,澳大利亚品牌,小麦胚芽油型比亲润好用太多,试用装bb霜也让姐妹惊艳了一下 在360百科上前7位的孕产妇护肤,前六都是国外品牌。以及,第一位是亲润,呸呸。。没有说它骗人,而是它的质量实在对不起这个排名,排在第六的袋鼠妈妈都比它好、太、多 临产了终于发现一款国货孕肤宝,360百科第七位,还没用过,只是卖家反映性价比最高。坐等收货中(待楼主用后分享)。 其他化妆品: 1.妊娠纹--a.孕妇橄榄油:无非号称初榨无添加,初榨无添加,尼玛不就是食用橄榄油么。老娘果断买了两瓶食用油,跟儿童霜混合使用。用于妊娠纹产生之前的预防。郁美净儿童霜真是大爱,有jm用它涂肚皮防妊娠纹也很有用。 b.百洛油:来自南非,用来妊娠纹产生后淡化据说很好。(待楼主用后分享) 2.产后乳头膏:这个国货真没有!ms全世界也只有一款美国Lansinoh 羊毛脂乳头保护霜,喂奶前不用擦掉!(待楼主用后分享) 3.婴儿红屁股膏:看到有推荐加州金盏花,郁美净什么的(待楼主用后分享) 4.润肤露:听说宝宝不用任何化妆品,温清水洗澡,涂点天然橄榄油就好,但还是在超市随手拿了强生润肤,从众啊从众(待楼主用后分享)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