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蔓延 继续蔓延
关注数: 17 粉丝数: 196 发帖数: 1,429 关注贴吧数: 53
感觉这游戏真是折磨人,袁术真心堵。 第一次开局玩袁术,正史模式,上来就发现真是窘境,刘表带着黄祖,蔡瑁堵着南进的路。董卓占着西边虎视眈眈。只好先打身边的黄巾贼。 结果刚扩充点地盘曹操就宣我。为了安全,和董卓停战,与刘表互不侵犯,找孙坚同盟。 灭了曹操后,袁绍直接宣我,他还附庸着韩馥,公孙瓒,刘备,孔融,郑姜,张燕。 硬抗下来后继续发展,结果刚停战打算趁机干掉刘表,这老家伙就死了,而且被刘备和邦了!好吧,我只能吞了蔡瑁和黄祖了,结果刚打下蔡瑁,黄祖被袁绍附庸了,我又和袁绍开战了。 这段时间才发现有我这个天然屏障,孙坚席卷了江东,因为是联盟,北方的势力和我停战他还不同意,导致我多线开战苦苦支撑,我还不敢和他翻脸。 趁着刘备刘表和邦脱离袁绍,我几经奋战,阵斩袁绍,算是打垮了北方联盟。却不想让孔融抢了汉帝,在青徐两地做大。吕布接替了董卓也瞄上了我中原之地,接下来又是一番两线恶战。 好不容易,打退了吕布,灭了孔融。北方的公孙瓒野蛮生长,和张燕把附近袁绍旧地都分了,还坐船抢了张超和苲融的地。郑姜一统西凉。孙坚吞完江东开始吞荆南。 西进还是北上我还在犹豫中,还没等做出决断张燕宣我,好吧,北上。没等灭张燕,郑姜跟我翻脸,好吧,西进。 正当北方打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我,孙坚,刘备称帝了!仲,吴,汉,三国开始了。我不得不抽出兵力调到南线防御。同时刘备向我开战,正当我与郑姜讲和,回师想消灭掉三国中实力较弱的刘备时,他和刘璋和邦了。我没办法,只好与交州的士家联盟,牵制刘备兵力。刘备也不甘示弱,附庸了公孙瓒,弄的我不敢托大,分兵去防备公孙瓒。孙坚还还一个劲的跟我废弃约定。 说实话,玩不动了,好累啊,三十好几的人了,欧陆风云也没让我这么劳心劳力过,有时候急的我只想薅头发。 同时我总结出来,袁绍前期不打,他铁定后期没法打。孙坚不能当同盟,养虎为患啊。刘备真的能先杀千万别客气,不然以后根本摁不住。
虽然舍不得,但诚恳请问吧友,哪家二手回收比较靠谱。 本人没怎么出过二手,又不善网上交流,前天刚挂上闲鱼就被外挂秒拍,然后还有多人不停催我关闭交易另开或微信,弄的我瞬间头大,打算直接二手店算了还省心,所以想向各位吧友求助,哪家二手网店比较值得信赖。 PS4国行1T SILM版有箱说,大镖客2无双8都有盒有特典,还有无双7帝国。另外还有一个PSV2000无箱说,卖两千三可行吗? 另外说两句心里话,算是吐诉一下,本人年过而立,看着曾经的玩伴早就不再对主机热络,似乎手机游戏和STEAM已经能代替了,虽说各有千秋但终归有一种殊途的感觉。就连自己也不似曾经那般没日没夜的游戏,现在每次玩一两个小时就会存档关机,虽是失落但也无话可说。 这两个月,刚得一子,父母先后因身体原因都住了院。虽然一切安好,但过多的事情让我分心,渐渐的开始对游戏少了兴趣,三五天能玩一次似乎也不过是避免机器落灰。尤其是这段时间玩着大镖客,看着亚瑟在一个时代落幕中表现出的迷茫,迟迟不想推主线怕看到他悲惨的挣扎。 游戏的对于我的意义变了,年少时我认为它是我的玩具,因为我年少时的玩具着实不多。后来我以为它是我的瘾,因为我不好喝酒,也不怎么吸烟,而我那时只喜欢游戏。现在我突然发现它既不是我的玩具,也不是我的瘾,它是我在生活中的迷茫和挣扎,与亚瑟一样,我也站在自己的人生路口上,对自己,对家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我有些无所适从。原来不被家人看重意见的我,现在成为了做决定的那个人。 突然,我感觉,也许应该做出些改变,与其现在任由四公主和宝石V慢慢落灰,让我对游戏的热情消逝不见,不如让自己暂时告别游戏,等到热情重燃的时候再重新追回来。也希望能找到一个玩家善待它们,不让它们没有价值。但可惜让闲鱼上的阵势给我吓到了,所以,再次求助各位吧友,给我个值得推荐的店铺吧。
个人三国研究报告—第三章·唯我所求的三国五大将 喜好三国历史的人都有各自喜欢的三国人物,不论是真实的还是演义的。而对我这样一个游戏人呢,在游戏中征讨天下不但要挑选我喜欢的人物还要看其实用性。但历史,演义,游戏,并不能混为一谈。我的意思就是,历史不能擅自杜撰,演义又掺杂了太多的外加因素,而游戏中的某些条件则有限制了我的取舍。而且这些都还建立在我以一个三国爱好者的遐想、假设以及虚拟的游戏上。若真是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那个弱肉强食,那个刀头添血的年代,我所喜好的真的就如我个人想象般一样完美吗?似乎先抛出这句话我后面写再多都是没必要的了,因为空想看似无意义。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看似无聊又无意义的空想,才证明了在我的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一本三国。 所以,若是选出我最喜欢的三国将领,很难说,基本没有我最喜欢的。而只选三个人又不足以表现我全部的喜好,所以我选出五个人。这五位将领,是我在结合我个人所能理解的乱世中最能帮助我得到天下的将领。他们五个将会各负其职,肩负起为我称霸天下的每一个步骤(无边际的遐想已经开始了)。 我本就是个没有严格制度规范的人,所以对演义和正史只是只取其意,并不会太较真。而把游戏参杂其中是因为有个数值,好举例吗(不要太介意了)~~~ 标注: 1.     我将会借鉴演义中较为真实和部分正史中提及的资料以及我个人的见解来解释我为什么选他们,而且做到既不太简短又不太拖沓。 2.     人物数值是取自光荣出品的《三国志11》,属于国内玩家比较认可的数值而且包含全面。可能得不到教授、专家以及学者的认可,但是无所所谓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