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温间I 梅瘦影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关注数: 5 粉丝数: 51 发帖数: 451 关注贴吧数: 19
非985大学生, 你和别人的差距在哪里?(节选自网络) (感觉很契合现状)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渣学校意味着渣教学,渣教学意味着渣学历,渣学历意味着渣就业,就算以后考了研究生,也有可能因为你的第一学历不过关而被拒之门外。” 真是这样? 二本大学的环境有那么不堪吗? 在Jzc Alex看来,一所不是那么优秀的高校,最可怕的就是给你带来一种温水煮青蛙的安逸感。 在这类学校里你能找到聪明的同学,能找到用功读书的同学,但是就是很难找到比你聪明五倍但比你努力十倍的人。 迟早有一天,等你真正进入社会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那些能吸引风投的创业机会、那些留给下一辈配置社会财富的渠道,已经被这类人牢牢占据了。 当然,慢慢你还会发现,这类人往往情商高,涵养好,家里也有背景。 噢对了,恰好还比你帅。 然而这些人,你在你的大学里,一个都没见过。 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自己被大学耍了。 但是你已经很难去弥补了。就算你还能重新鼓起勇气上路,但还能够给你留下的路,已经很窄很窄了。 在波小蟹看来:层次相对较低的环境,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资源匮乏,而在于在最该开阔眼界的年龄限制了人的眼界,在最该严格要求自己的阶段降低了要求的标准,而且这些影响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最终“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在一些二本三本学校里,那些实际上能力绝不算出众的人,因为矮子里面拔将军的缘故,也会被树立为榜样。 同时学校又热衷一轮又一轮地宣传和神话这些人来鼓吹自己的办学成绩,而且越是层次低,学校的举动越夸张,从挂红榜到开专场报告会。 于是初入大学的你,缺乏对大学生活的基本了解和判断能力,你会不由自主地认为: 哇,过六级好厉害噢——于是你大学四年连四级也没过; 哇,课程好难我一定会挂 ——于是你大学四年确实挂了一片; 哇,过会计从业好厉害哦——于是大学四年你连个从业也没考出来; 哇,考上211研究生好厉害——于是... 可你不知道在另一所大学中(或许就是你的隔壁),你的同龄人(或许曾经是你的同桌),在他们的生活里: 其实,不过六级是难以启齿的事情,大多数人的目标是550乃至600; 其实,“要挂科了”是用来自黑的,期末考试绝大多数的人是奔着4.0的绩点去考的,结果你们都信了; 其实,“什么都没学会”也是用来自黑的,于是被很多人拿来作为名牌大学无用的主要论据; 其实,各种从业考试是有人能考满分的,大家关注的是司考、cpa、cfa; 其实,研究生学校的目标是海外名校,要么也是清北复交,再不济也得是985... 也许你们高考前的水平和能力并没有本质性的差别,普通985高校和正经二本能差多少分?根本不是什么天才和常人的差别,考上985的人,若是高考手多抖两下真可能连一本线过不了。 可是四年的耳濡目染,让你给自己的人生加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透明天花板,差距就不是高考的那些分数了。 是因为这四年你啥都没学会,就学会了瞻前顾后,很多事情还没了解和尝试就已经预判,因为你扒拉扒拉周围的人,好像做到这些事情就是大神了,而我不是大神,所以我一准做不到,周围的环境限制了你的眼界、降低了你的标准。 于是久而久之,你们的差别已经变成了质的差别。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