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飞阿果 虫虫飞阿果
关注数: 0 粉丝数: 6 发帖数: 4,125 关注贴吧数: 4
【新年快乐蒲巴甲】抠门的最高境界 1、做饭时,多凉拌,少煎炒,每次可节省煤气0.1立方,折价0.14元。且凉拌不会破坏蔬菜原有维生素和营养物质。  2、吃饭时,对老婆大讲恶心笑话,每餐可节省馒头一只或米饭半碗,并有助于老婆减肥。(此法早饭、午饭不可用,否则饿出病来要花药费。)  3、老婆不在家时,可以不洗碗,每次可节省水费0.002元,反正自己也不嫌自己脏。如果怕落上灰尘,可将碗倒置。  4、内衣每两周洗一次,可减少洗衣机的摩擦,每两年可节省内衣一套。袜子?一般不穿,有人问就说是肉色的。  5、在家不穿鞋,赤脚走路,每三年可节省拖鞋一双。并给老婆以回归自然的浪漫感觉。  6、看电视时不开自己家的,到阳台上用望远镜看对面楼上的。  7、出门一律步行。2公里以内散步,5公里以内快走,10公里以内跑步,10公里以上跑一段歇一段。省钱的同时,气死那些去健身房的傻瓜。  8、与朋友出门,将手机设置成振动,如有电话,速找一厕所查看号码,然后以没电为由借朋友手机一用。用完后如朋友面无表情,可再打一长途。节省费用标准参见中国移动或联通资费标准。  9、周末无事时,可找一乞丐并蹲在其旁边,如果有路人投币而未中其碗,可速捡之。若乞丐侧目怒视,可告之:“我捡的!”估计每天可收入1——3元。
【新年快乐蒲巴甲】唐僧取经为什么要步行? 唐僧是文学名着《西游记》中的主人公,以善良、诚恳和为真理而忘躯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而闻名。他不远千山万水,从唐都长安出发,历经种种磨难,长途跋涉到西天取经。书中说,他有三大弟子,个个神通广大。其中,大弟子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本事最大,早年曾经大闹天宫,有七十二般变化,会驾筋斗云,一纵就有十万八千里。二弟子猪八戒和三弟子沙和尚虽然在各个方面都比不上孙悟空,但他们也都不是凡夫俗子,而是天神下凡,能够腾云驾雾。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过程中,孙悟空曾数次上西天请佛祖帮忙解救落难的唐僧。按常理,有这麽一些随时能到西天的弟子在,唐僧的取经应该很容易才是,可为什麽他的取经历程那麽艰难,每前进一步都要面临种种考验?为什麽他不让孙悟空用神通把他送到西天而是徒步跋涉呢?为什麽在取经的路上会遇到那麽多妖魔鬼怪呢?为什麽唐僧面对群魔还要坚持取经?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不能不从佛教对人生的看法入手。  在佛教看来,人属於六道轮回的众生之一,其所有的感受归结到最後都只是一个「苦」字。为什麽?因为众生的身心可以归为五类,称为「五阴」。这五阴之身心无时无刻不在产生欲望和追求,而伴随众生的欲望和追求的,更多的是生、老、病、死等无量苦恼。这些苦恼,无时无刻不在驱使着人们的一言一行,使人们做这做那,没有片刻的休息。  佛教认为,众生是苦的,要彻底解除众生的痛苦,就必须从产生痛苦的根源上入手,所谓斩草除根。只要痛苦的根源被断除,众生也就解脱了。基於这一认识,佛教主张用四禅八定来对治众生的贪瞋痴三毒,以便从根本上断除烦恼。这四禅八定,按照正常的修炼,最快也得要三大阿僧祗劫的刻苦修行,捷径是没有的,在这个过程中,众生可能有无数次见佛闻法的机会,也可能有无数次亲自供养诸佛最後身的机会,但是,这所有的机会和努力,充其量,仅仅能增加自己的福报、增长自己的智慧而不可能取代众生自己的四禅八定的修炼。没有四禅八定的功夫,就不可能实现断惑证真,更不可能成佛。从这个角度说,佛教主张老老实实地修炼内功,反对好高务远,更反对攀龙附凤。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以中国佛教史上的玄奘大师以原型而塑造的人物形象,而历史上的玄奘大师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这个宗的思想特色在於,格外强调四禅八定的次第,认为佛教的修炼没有捷径可寻,只能靠自己的力量逐步修炼。因为有这样的一个背景,《西游记》中的唐僧不畏艰难险阻地去西天取经也就不难理解了。事实上,《西游记》取经的过程就是佛教修炼过程的缩影。因为佛教所说的魔鬼更多地是指众生自己的烦恼,而一切众生都无一例外地被无量烦恼所困,所以,众生的生死、魔王、债主等等实际上都是佛教那样的烦恼来干扰自己的修炼,所以《西游记》中的唐僧才会有那麽多的磨难。有磨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信心没有了。如果半途而废,很显然,一切努力都将前功尽弃。唐僧作为佛教修炼的代表人物,他的可贵之处在於他的知难而进,所以他最终获得了成功。  显而易见,唐僧取经的成功不也是我们人类战胜自己的成功吗?
【新年快乐蒲巴甲】有一种美丽叫做放弃 每一次默默的放弃,放弃某个心仪已久却无缘份的朋友,放弃某种投入却无收获的事,放弃某种心灵的期望,放弃某种思想,这时就会生出一种伤感,然而这种伤感并不妨碍我们去重新开始,在新的时空内将音乐重听一遍,将故事再说一遍!因为这是一种自然的告别与放弃,它富有超脱精神,因而伤感得美丽! 曾经有种感觉,想让它成为永远。过了许多年,才发现它已渐渐消逝了。后来悟出:原来把握在手的不一定就是我们真正拥有的,我们所拥有的也不一定就是我们真正铭刻在心的!继而明白人生很多时候需要一种对宁静的关照和自觉的放弃! 世间有太多的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对没有拥有的美好,我们一直在苦苦地向往与追求。为了获得,忙忙碌碌,真正的所需所想往往要在经历许多以后才会明白,甚至穷尽一生也不知所终!而对已经拥有的美好,我们又因为常常得而复失的经历而存在一份忐忑与担心。夕阳易逝的叹息,花开花落的烦恼,人生本是不快乐的!因为拥有的时候,我们也许正在失去,而放弃的时候,我们也许又在重新获得。对万事万物,我们其实都不可能有绝对的把握。如果刻意去追逐与拥有,就很难走出外物继而走出自己,人生那种不由自主的悲哀与伤感会更加沉重! 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脱!当若干年后我们知道自己所喜爱的人仍好好地生活,我们会更加心满意足!“我不是因你而来到这个世界,却是因为你而更加眷恋这个世界。如果能和你在一起,我会对这个世界满怀感激,如果不能和你在一起,我会默默地走开,却仍然不会失掉对这个世界的爱和感激――感激上天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完成上帝所创造的一首诗!” 生命给了我们无尽的悲哀,也给了我们永远的答案。于是,安然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不管红尘世俗的生活如何变迁,不管个人选择的方式如何,更不管握在手中的东西轻重如何,我们虽逃避也勇敢,虽伤感也欣慰! 我们像往常一样向生活的深处走去,我们像往常一样在逐步放弃,又逐步坚定!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