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_wang_豫王 yu_wang_豫王
关注数: 4 粉丝数: 26 发帖数: 2,639 关注贴吧数: 15
【求助帖】野生珠颈斑鸠五窝没能孵化小鸟 万能的吧友们,救救孩子吧。 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大无语啊! 第五窝了,这对2b夫妻还是没能孵出一只小鸟来。 到底是什么情况啊,我现在能做些什么? lz坐标赣A,目前日常温度36℃,其实已经不太适宜孵化吧... 去年搬进现在新家,今年三月中总是听到咕咕咕的声音。 后来终于在主卧浴室发现有鸟筑窝,查证为珠颈斑鸠。 起初很是高兴,毕竟有小鸟筑窝也挺喜庆,至少说明我家比较祥和。 基于不干预自然的原则,除开初总忍不住观察之外基本没去打扰, 后面更是直接弃用了浴室,没想到结局并不美好。 第一窝垒得不忍直视,几根树枝加铁丝穿插在我家纱窗和窗户支架上,十分简陋。 加之三四月南昌一直持续的强对流暴雨天气, 虽然十分揪心,但无力救助,最终珠颈斑鸠在月余后弃窝。 开始是零星几个小时,后面是半天,再后来就是两三天天不来了。 休息了一周不到,这俩重新返回加筑鸟巢, 总算有点鸟巢该有的样子后重新开始了产卵孵化, 期间第一窝蛋被移出鸟窝,一个被推下了楼,一个被啄破了。图1 第二次筑窝 第二次孵化本以为天气好转应该没有问题了, 但事实是我多想了,最终因为未知原因,第二窝孵化失败。 第二窝失败后没过几天就开始了第三次产卵过程, 中间叼了一堆不知谁家晒的腌菜,搞得整个浴室都是腌菜味。 第三窝产卵是5月20日左右,赣A温度开始逐渐上升, 我们已经预感孵化结果会不太理想。图2 第三次产卵一枚后短暂离开图3 第三次产卵间隙图4 第三次产卵两枚后暂离图5 第三次产卵两枚后暂离 果不其然第三窝还是弃窝了,6月初的天气已经热得不得不开空调。 我对这俩夫妻也渐渐失去信心,主卧浴室已经停用三个月, 可能真是它俩能力不行,咱也不知道能做什么干预。 没有办法,心态放平。 精彩的来了,大概三天左右,这俩先是考察次卧窗户, 最后决定重新在客厅浴室定居,然后又是几天潦草的筑窝, 就开始了第四次产卵及孵化,我整个人都麻了, 但最后还是找机会转移了日需物品,把客厅浴室空了出来。 但是上周三(7月10日)开始,这俩又是重蹈覆辙, 几次离巢后直接弃窝两天,我寻思应该是又跑了把蛋拿了回来。 其中一个正常,一个蛋壳发黑,有啄痕, 打灯后看得到黑黑的东西,感觉像小鸟。 晚上心一横破开这个蛋,蛋内应该是细菌入侵完了,一股恶臭。图6 客厅浴室第四次筑巢图7 第四次产卵图8 被啄破的卵图9 破开的腐败的臭卵 然后问题来了,周五离家时这俩又在捣鼓捣,今天回来又已经生了新蛋。 请问我能做点什么,能让这队2b能够孵化幼鸟。 我想把纱窗拆了,只是恐怕又要惊了亲鸟。 投喂饲养也不见得这俩能不怕人,其实我都不知道这五次是不是同一对亲鸟。 他们现在看到我倒是不会害怕了,最多会警惕地和我对视。 不去处理又怕这俩一直这样没有止境的孵化下去。 请各位吧友帮帮忙,指点lz一二。 拯救这俩2货,也拯救拯救lz。图10 7/15第五次产卵孵化
南昌话小究 方言随着时间演化是大势所趋,有些可惜。 某些点细究之下也挺有趣,从书面上似乎能找到南昌这个区域上生活的人们过往的痕迹。 但大家对此似乎兴趣不多,很多词语演化路径丢失变得意义不明,说来令人摸不着头脑。 楼主在此先题一笔,分享之余共同探讨。 如楼主小时,地方有“夜飞子(ye fei zi)”“壁蛇子(biao sha zi)”的说法。 实际为“蝙蝠”“壁虎”。 楼主确定有相关记忆,但楼主家人却认为楼主是“乱嚼(luan qio)”, 不知吧友们有无相关的说法验证一二。 或者有其他有趣的例子,分享一下吧。 如上,“乱嚼(luan qio)”还有一个更普适的用法,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嚼蛆(qio qu)”。 想楼主现在也就是“嚼蛆(qio qu)”了。 另,在我们南昌还有一个常用的词语,“夹沙糕(ga sha gao)”,懂得都懂。 我确信对应词语如此,因为资料缺乏,也找不到其他解释。 “夹沙”应该是作为一种口感而命名的词语,楼主本认为这个词可能是“夹生(jia sang)”, 但如发音所见,(jia sang)与我们日常发音并不对应,或许其实有所演变,就不得而知了。 转回话题,就“夹沙”来说,要制作出这样一种不软乱又不生硬的沙一洋的口感确实是不如意的, 所以用它来借指软硬不吃的女性似乎也很切题? 另,楼主发现家中的称谓也十分有趣。 与普通话不同,在南昌父亲的称谓为“爷(ya)”,这与古时称谓倒相互呼应。 “爷”字古意应是对长辈男子的尊称,话本小说里口口声声都是称“爷”、“爷爷”之类, 如奴仆称呼主家,或孙猴子黑旋风等人自称,或许并非是长两辈的男性亲属的意思。 倒是女子称呼自己父亲,或因含蓄可以见到“爹”的称呼。 如果只是一个“爷”字当然不足以成为论据。 与“爷”相对应的,楼主对爷爷的称呼为“公家(gong ga)”。 挺令人惊讶的叫法,因为按网上随手能查到的资料,也只有宋朝皇帝的称谓“官家”能关联一二。 当然也有可能是两个独立字合并,一个“公”一个“家”,都是敬意十足的字。 总之,敬意慢慢,应该是比“爷(ya)”更尊敬了。 由此看出,南昌,或者是楼主这片对男性长辈的尊重是十分明显的。 而对于女性长辈,“妈(ma)”已全然代替了从前的“娘(niang)”。 长两辈也只是平常的“婆婆(po po)”“阿婆(ea po)”之类的称呼,敬意并不明显。 可见楼主地区相对女性长辈对男性长辈更加重视。 此外楼主对外公的称呼是“爹爹(dia dia)”。 “爹爹(dia dia)”其实也是对爷爷的称呼,外公应该是叫“阿公(ea gong)”,楼主父母混淆了。 “爹爹(dia dia)”在其他人家用的应该也更频繁一些,不过相对来说应该是没有“公家(gong ga)”的敬意足了。 家庭称谓这部分因为楼主自身原因相互混淆,有些不清不楚,见谅。 最后,还有些词语是楼主尚未搞明白的,希望吧友们能解惑一二。 如南昌话喜欢把猫叫做“猫yu(mao yu)”,是不是“猫儿”的念法呢? 但南昌话中好像很少用儿化音的存在,所以好像难以验证。 如“鲜红(xuan hong)”,我用“鲜”字,一来有“鲜艳”做字面意思的支持; 二来南昌话“掀得跌跤(xuan de da gao)”有音节上的支持。(此处跌和da是否相应有待验证) 我虽然相信“猫yu(mao yu)”可能是“猫儿”,但无法验证。 此外,南昌话爱称呼女孩为“ning仔子(ning zai zi)”“ning di里(ning di li)”, 这个“ning”是什么字,发音是“人(ning)”字发音,意思却是“女(nv)”的意思, 实在令人难以捉摸。 以上,求吧友解惑,如有其它有趣的说法,也希望分享一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