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leaf chilleaf
关注数: 1 粉丝数: 49 发帖数: 2,240 关注贴吧数: 2
【有文字】情不禁 夜深了依然睡不着,我想起来学友的《情不禁》。 情不禁 像突然淡忘面临大战因远在天边 象力求自由亦唔重要当你在身边 若目前问题暂时未可解决莫兜圈(极快又一天) 要记住美丽故事结果总是难永远 情不禁浓情为你在自焚 情不禁为何自我在陆沉 情不禁情怀愿困在树林 情不禁 但别人总要阻吓让我不要落深渊 但是谁可以保证知我一定尝辛酸 是未来事情自然未可打算莫兜圈(尽快做开端) 这世上美丽故事爱得轰烈难碰见 喝醉了跌更深 情不禁何妨做快乐罪人 情不禁     忘记了学友的日子都是理性的,按部就班,井然有序,过了这么多年我都觉得当初的自己已经完全改变。我都觉得我将会一直很平静。     直到学友光年铺天盖地的汹涌而来,我又想起那些每天都有学友歌声陪伴的夜晚,想起来曾经省下生活费买的专辑,想起来在电视机前面等待放学友MTV的日子。     我却最终没能到光年现场,虽然我真的很想去现场收拾我所有的回忆,可是却被安排去外地,那天又意外地回得早,到市区7点半,我没票,却很神经地打车飞奔体育馆,司机说:“很堵啊,哎,张学友来开演唱会,进都进不去,那里又封了一截路,……”     终于到了体育馆的外面,有很多等待在那里又进不去的人,坐满了体育馆外面的草坪,警察也不赶大家走,一些小贩在旁边兴高采烈地兜售小食品。我忽然觉得自己很蠢,怎么就错过了呢,到那一刻想到学友在里面唱歌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笨蛋。我以为我可以忘记,我以为我可以不再在意,其实我根本做不到。     回来的时候我想起友吧,还好,可以在这里看看光年的消息,表达一下对学友的热爱和想念。     也许是太过分的遗憾了,我不知道我怎么可以让光年溜走的。或者是其他的什么情绪在影响着,光年到现在已经一年了,我始终沉浸在这样一种悬空的情绪中。但这次不再选择忘记了,选择视而不见就像在背叛自己的过去。就想是一个友友曾经回复的一句话“假如隐藏真的很痛苦,不如痛快的接受”。所以这次一定不离开,陪学友一路走下去,不欺骗我自己。     发这篇文是因为近来似乎更睡不着了,也许是因为光年的DVD吧,我又陷进去太多了。糟糕的是3月有一个考试,非常重要,现在没有办法看书了,只能把这些话发在这里,算是让我的情绪找到一个出口吧。呵呵,写完似乎心情好多了,希望考好一点再回来。     想念一年多在这里碰见的各位。     
一位歌者 把这些写出来心里很愉快,很轻松,感谢有这样一片土地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期待,一起支持曾经和正在感动着我们青春岁月的学友!这个男人正在渐渐的老去,我从他沧桑而略显狡黑吉的面容中看到岁月的痕迹,尽管老去并没有什么值得遗憾,那只是生命必然的历程,重要的是他一路走来时带给我们的喜怒哀乐和感动顿悟。他是一个歌者,耳熟能详的名字:张学友。因为名字的熟悉,写下时,似乎在哗众取宠,似乎在讲一个老套的故事,然而老套的故事也自有它的味道,此情若真,不必汗颜,正如《雪狼湖》的故事,虽然老套然而依然动人,当然,请容许我怀疑这是由于学友的人气和动人演绎。我不曾看到他生涩的青春,认得他的时候,1994年,他和他声音都走过了那个生涩的阶段。偶然听到《吻别》,是在别人的抽屉里翻出来的旧磁带,我以为世上竟然有如此优美动人的声音,于是急忙到音像店寻觅他的磁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每一张专辑我都尽可能早的去买,他几近完美的声音陪我走过了全部年少的休闲时光。一个朋友曾说过她不曾喜欢学友和王菲的歌,原因是他们的声音太完美了。虽然理由荒谬,却可见一斑旁人的评价。不想在这里评价学友的其他,并非有异议,而是想专注与他对歌曲和音乐的演绎和再创作。1994年以后,学友的招牌声音都陪伴着我的所有空闲时间,虽然尝试过听别的歌,然而再没有别的歌手的声音可以超越他地打动我的灵魂。然而,1997年,我第一次改变了对学友的态度,相信并非所有歌迷都能适应他曲风的转变,虽然97年的转变是非常少的,仅有的一张粤语专辑。不过我仍希望他得奖,仍然喜爱他,并且尝试接受他曲风的转变。这本身是有所预兆的,结婚这样重大决定的背后当然包含着学友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的转变,这将必然表现在他对音乐的选择上,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在1996年的地位下可以自由挑选很多音乐来实现自己的医意愿。不得不承认的是,并非所有歌迷都喜欢这样的转变,刹那之间,我和其他人一起发现Jacky的歌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当时很高兴他终于不在实践他的市场论了,为他的“自由”而欣慰,然而,歌迷们毕竟都是跟着他的“老歌”一路走过来的,会有人不适应而放弃吗?我想有人放弃了,然而学友居然坚持下来,居然渐渐的收复了那些真正喜爱他的人们,让人们对他的喜爱从狂热变成了执着的支持和耐心的等待。或许这是因为后来的歌手再也不会带给我们能超越他的感动了。他的声音,想醇酒,平时里你也许不必去打开,然而一旦开启了瓶盖,便不能拒绝。2002年,在学友的从容淡定之后,背后的歌迷们也学会了将热情变成细水长流似的关爱和期待,希望我们的“歌神”能继续他的音乐之旅,带给我们更多作品。我们会继续欣赏 、支持和期待。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