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yan7410 chenyan7410
一本书
关注数: 84 粉丝数: 109 发帖数: 1,724 关注贴吧数: 113
家庭养殖金鱼的保色与扬色(转) 金鱼,因其变化莫测的色彩而深受广大养鱼爱好者的喜爱,可往往买来时很漂亮艳丽的金鱼在饲养一段时间后艳丽的色斑逐渐褪去,体色变淡,黑的变红了,红的变红白了,红白的变白了,总之越变越没有观赏价值了。 这难道真就是大家所说的“肯定”吗?黑鱼肯定要变成红色吗?熊猫就一定要变白吗? 抛开渔场是如何饲养这类易褪色的金鱼,我们只来探讨一下家庭环境如何饲喂,不求扬色,先说保色。 保色,扬色其实是一样的,只要能做到暂时保色,在以后的饲喂过程中慢慢就可以做到扬色。关于保色,其制约因素有很多,诸如,遗传、水质、阳光、饵料、温度、环境等等,这里只讲家庭养鱼,那么它的遗传因素、阳光因素、水质因素、饵料因素、温度因素都应该是很客观的条件,唯独可以有效左右的因素就是环境因素。换句话说,同一批的鱼,同一人喂养,鱼的成色最终取决于这个人的养殖环境! 遗传因素,主要取决于亲鱼,亲鱼褪色早,后代大多数褪色早。亲鱼褪色晚,后代完成褪色的周期就相对要长,这也是亲鱼选择的一个标准。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软鳞类的金鱼一般1-2月就开始变色,硬鳞类的一般在2-3个月时开始,而像土佐金,正常的应该在2龄时才开始变色。只要符合遗传规律就可以。为什么要选褪色早的鱼做亲鱼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仔鱼褪色早.仔鱼褪色早,色彩定型早,到上市时,体色就已经很鲜艳亮丽,肯定可以卖上好价钱。而褪色晚的仔鱼,到上市时或刚褪色完成,或还处于褪色阶段,买鱼的肯定看不上,自然没有好价钱。这个不难理解,同一批苗,最早变色的红鱼和最晚变色的红鱼就能比对出颜色的差别。啰嗦一大堆,就一个意思,种气的影响其实就是仔鱼褪色早晚的影响。家庭饲养,无法左右这一点,买到啥算啥,所以只当了解。 阳光因素,合理的阳光照射,有利于金鱼的生长发育,促进金鱼的新陈代谢,对金鱼体色有很好的帮助。但一般家庭饲养,阳光有局限,向阳的位置冬深夏浅,被阳的位置终年不见。除非有院落,可以尽情的享受。所以家庭养鱼,阳光的因素也是无法左右的,不可能搬着鱼缸找阳光,只能说是多多益善。见不到阳光的一定装个灯,普通的日光灯可以,高档的水族专用也可以,每天开2小时可以,开20小时也可以,全看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家人的意见。但还是提倡节能,因为几条小鱼而消耗不必要的能源,有点奢侈。毕竟这还不是金鱼保色的绝对因素。 水质因素,水质当然要好!如果连水质都控制不好,那么就暂时不需要看下去了。绿水和清水,这是大家常用的两种水,但是家庭饲养,还是以观赏为主,所以不提倡也不讨论绿水。毕竟家里来了客人不会喜欢你的一缸菠菜汤。不可否认的是,绿水中大量的藻类对金鱼的保色扬色是很有帮助的,但这仍不是关键,下文详述。能做到每天早晚抽底1-2次是最好的养鱼习惯,鱼缸内的微生物在白天活动加剧,会很快分解金鱼的粪便和残饵,所以白天会发现缸内杂物很少,而早晚鱼缸内的粪便会很多。不要把这繁重的工作寄托于过滤,那不是养鱼之道。养鱼要勤,主要就是说要勤换水,但不需要经常全缸换水,每天抽底要绝对优于十天半月全缸换水。况且大家的鱼缸越折腾越大,全缸换水至少要半吨左右,全换也不现实。水好,鱼就好,健康的鱼自然光彩靓丽。 饵料因素,这一点不可否认,绝对有影响。活食是最佳饵料,不仅因为活食的营养丰富全面,更重要的是活食可以使鱼色泽浓艳,尤其是红虫(血虫),堪称金鱼饵料的首选。有条件的可以选择冻红虫或鲜红虫饲喂,没条件的喂些水蚤(鱼虫)也不错,线虫太脏,慎重投喂。搞不到活食的喂些含有螺旋藻、虾红素的成品饲料也可以。螺旋藻含有丰富的ß;胡萝卜素,对提高金鱼体表鳞片的光泽、色彩是大有益处的。另外,平时多给金鱼喂食一些蔬菜、浮萍,以达到营养均衡的目的。这跟人一样,营养均衡全面,从皮肤就可以看得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