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木堂主人
嘉木堂主人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妙香流茶文化交流。
关注数: 14
粉丝数: 64
发帖数: 657
关注贴吧数: 14
芹菜梗是雨水料? 普吧看到有茶友下了结论,似乎“芹菜梗”就是雨水茶的代名词,正好今年在茶山亲采亲炒,实践的结果:芹菜梗与雨水茶不相干。 特发帖更正。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试天下第一茶记 昆明水温低,宜沸水、下投法。 不知道是我味觉越来越刁了,总是没找到二十几年前闻到浓浓沙板栗香的赶脚 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生态的树叶子、炒制到位的功夫,恐怕失传了! 红火了那么多年的第一茶,应该下功夫深耕施有机肥了!现在还有这样傻的茶人么?
老茶饼,开汤 生普,陈期12年,干仓 刚打开包装,未醒茶。 茶饼无异味,颜色黑褐色。 投茶量10.5g,110CC盖碗 上午~下午,二十泡左右 待续泡 杯盖气息显示纯生态乔木料 苦、涩、生、青味极低, 甘、甜、生津稍弱。 整体表现达标。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普洱茶的醒茶小窍门 刚入本吧,看到一吧友发帖,拆茶受伤…… 普洱茶是紧压茶,因历史原因,运输难,故而才有了这样的紧茶。 普洱茶的醒茶,其实是最简单的! 冲泡之前要因茶施炮(炮制)! 蒸之,烘之……即可! 如果想优雅,使用茶熘,文化内涵超一流! 下关铁饼压那么紧结,有的人用尽各种刀去撬…… 额滴个大神,蒸汽一到它就散了,这么简单的事……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什么才是对茶的敬畏? 追求名茶仅只是逞口舌之欲! 能用一些人为手段, 激发出一款(片)茶的最佳状态, 展示给大家! (前提:纯生态的茶) 这才是真正的敬茶,惜茶! 每一片茶叶的采摘、制作, 都凝聚了无数人的辛劳, 值得大家去珍惜!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什么样的茶最好? 这是摆在茶叶爱好者面前永远的疑问! 最好的茶,应该满足两个条件: 其一:最好的原料(茶菁) 其二:最佳的工艺(制作) 关于第一点原料的品质,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已经排过顺序了,影响茶菁品质的因素为: 1、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土壤的因素为首,火山岩风化土壤最佳,如玄武岩、花岗岩、火山碎屑岩) 2、野者上,园者次。 (野放环境的重要性) 3、紫者上,绿者次; 笋者上,芽者次, 叶卷者上,叶舒者次 紫、笋……茶树品种的重要性 关于第二点制作工艺,关键点为: 1、最佳的采摘时机 2、不同特性、产地、季节的茶菁,制作出最适合的茶类(适制性) 3、因时因地看茶制茶。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妙香流茶道吧成立了 传承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爱好者的家园! 我们探讨的是: 泡茶,品(评)茶,制茶,茶器…… 欢迎大家参与!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舌尖上的普洱茶…… ————时节·(转自茶人军哥朋友圈) 每年到惊蛰这个节气,老赵就会寝食难安,连看到街上绿化带里的植物发芽了,也会心里发紧,时间到了……该出发了。 老钱正在准备把各个卡上的钱汇聚一起,要上山了,钱得准备好。 老孙是个灶台,茶台都能玩的转的人,尽管他有着金毛,柴犬的面像,依然只是田园犬的命。 老李正在准备未来二三个月要用的东西,车修了也搽干净了,即将要告别老婆孩子。 赵钱孙李……来自各个城市,统一的目标都是那片雨林中的树叶,这种每年随春风而动的生活,已经7-8年10年了,有时不需要那么煽情的说那是热爱,其实就是一种习惯,一种如打铁匠般的谋生技能,好吧!说透了,进山了,就好好干吧。 还是致意“茶人”同行们吧!
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声音!既拓展了自己的认识,又可能随时 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声音! 既拓展了自己的认识,又可能随时校正自己的偏激固执! 一个人不成熟的标志, 是他会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轰轰烈烈的死去;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是他会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苟且的活着。
古树·普洱茶 在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普洱茶的包装曾出现过:野生、乔木、古茶、古树……不一而足,显然,这些前缀是为了显示这个茶的用料与众不同!2006年国家做出了一个定义,分六种情况确认了古树茶的认定标准。概而言之:百年以上树龄的茶树,均可认为是古树!那就意味着民国元年以前种植的茶树,才可以算古树! 野生二字的出现,最早应该是为了反映古六大茶区的种植习惯,人工茶园,古法之法如种瓜,茶园内混生着杂树、野草,与茶树年龄无关!后国家规范出来了以后,除了自然保护区野生的茶树外,包括了荒芜N年、无人管理,被划入国有林中的野放茶。这样一来,基本上没有人再敢标榜自己的茶为野生了! 乔木,云南省用茶果播种或实生苗种植的茶树,均为乔木型,与树龄无关! 这标准对茶农而言,他们心知肚明,自家的茶园哪一片什么时候种植的,追溯三代人,基本上都清楚了!因而在茶农眼里,古树、大树、小树,他们比茶商都清楚! 远离云南千里之外的普洱茶爱好者可遭罪了,这古树怎么鉴别呀?于是乎,各种大师支招了:数叶脉、看脉络清晰度……种种不一而足! 从茶树的植物特性来看,阳光、水份、养份、空气充足,茶树长得就快且茁壮,反之则生长缓慢!因此,也不能单一的靠胸径大小测算树龄。至于某些人传说的老班章茶王树千年树龄之类,当个笑话就好!整个勐海县古老的茶山……南糯山,树龄八百年左右的茶王树,早已做古! 因而,追古树求树龄,不应该成为普洱茶爱好者的明智之举! 关于树龄,我有一个粗略的方法,可以供大家参考:单株茶树鲜叶采摘量! 以春茶为例: 一次采摘量,5~10Kg,干茶1~2Kg,树龄可估算为百年。 一次采摘量,100Kg以上,干茶25Kg以上,树龄可估算为八百年~千年。 这是真实的站到茶树前衡量树龄,对普洱茶爱好者而言,肯定不可能这样的! 由以上可以看出:真正的百年古树十分稀少,绝大多数古树,客观讲应该是几十年树龄的大树!对茶农而言,挑出来做单株的,基本上离古树不远了! 云南茶山众多,版纳、普洱、临沧几个主产区,成百个山头!有的古老茶区,古树、千年古树都不少见!但不同的山头产区,茶叶品质又有高低,价格自然也就参差不齐!我曾去过的无量山某地,单株一次采摘鲜叶16.9Kg,鲜叶收购价80元/Kg(2015年价格)……扣除炒作成份来看,茶叶的价格还是与品质基本挂钩! 以上林林总总说了那么多,中心问题也就以下几个: 1、古树茶稀少,名山头的古树茶更稀少! 2、非名山头产区古树,价格不见得就是千几八百一斤! 3、名山头,几千一斤买到的散茶饼茶,不见得是古树! 因此,建议广大普洱茶爱好者,忘掉山头、树龄吧,茶是用来喝的,滋味是第一位的!当你体会到喝到的某一款茶,回甘持久度、耐泡度超过你熟悉的某一绿茶、红茶、乌龙茶……时,自己心里比较一下两者价格,你自然会给出一个合适的价格,觉得不值就拉倒! 如果你是土豪,那就直接去竞拍,老班茶王、冰岛茶王、困鹿山茶王………千年古树茶也可收下!
心中的七碗茶 唐代孕育了三位不世的茶界巨匠: 茶圣—陆羽:一生嗜茶、习茶,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世! 茶僧—皎然: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 堪称一代宗师。他是中国茶道的创世者,开山之始祖,茶道之父,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代宗师!他是茶文化、茶道理念的集大成者、倡导者,也是“佛茶之风”、“佛禅茶道”的探路者。 茶仙—卢仝: 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代表作品:《茶谱》、《玉川子诗集》 卢仝好茶成癖,诗风浪漫且奇诡险怪,人称“卢仝体”,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传唱千年而不衰,被世人尊称为“茶仙”。 其中的七碗茶歌这样写道: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每每机缘巧合,遇到好茶之时,总会一阵酣畅淋漓、如沐春风!此时便不由得想到卢翁的七碗茶,心中不由一动:我也来排一排心目中的七碗茶吧! 友友们有感兴趣的,欢迎吧内茶油们对号入座! 1、喉吻润之茶---- 2、破孤闷之茶---- 3、搜枯肠之茶----- 4、发轻汗之茶---- 5、肌骨轻之茶---- 6、通仙灵之茶------ 7、两腋生风之茶-----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