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名★惊人 依名★惊人
关注数: 3 粉丝数: 203 发帖数: 27,592 关注贴吧数: 36
疯狂猜图遭恶意软件篡改 疯狂消耗流量 最近,手机游戏《疯狂猜图》异常火爆,但它也没逃脱木马的魔爪,被恶意篡改的山寨版《疯狂猜图》已经在网上流传。360手机安全中心监测发现,网上一些《疯狂猜图》已经被植入恶意代码,黑客可以进行远程操控,让手机疯狂下载未知应用,耗损大量上网流量。目前360手机卫士已经可以查杀此类恶意软件,建议《疯狂猜图》玩家进行全面的手机体检。图:《疯狂猜图》遭木马篡改偷下应用耗流量360手机安全专家分析发现,《疯狂猜图》等热门游戏被植入的恶意代码隐蔽性更强。与常见的恶意应用不同,黑客此次将代码进行强加密,使其处于“休眠”状态。但如果黑客发出指令,这个“木偶”就会在后台下载数十款未知应用,短时间内可损失百兆流量。而且该木马还非常智能,如果用户删除了下载的应用,它还会重新下载,顽固至极。需要警惕的是,目前该类木马及其变种的数量依旧在不断增加。360手机安全中心监测到的数据显示,感染该木马的应用数量已超过12000款,不排除未来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据360发布的今年一季度手机安全报告来看,资费耗损类木马的占比高达60.7%,已经成为现今移动安全的最大威胁。由于感染《疯狂猜图》的木马一直处于潜伏状态,所以普通用户不借助安全软件很难察觉。为避免造成流量及资费损失,手机安全专家建议使用360手机卫士进行全盘查杀,防患于未然。与此同时,360手机卫士还具备流量监控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上网套餐流量进行设置,已避免超出流量造成无谓的损失。 I
智能手机控会患上“数码痴呆症”? 此前人们常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让人们长了“千里眼”、“顺风耳”,生活和工作能力获得大幅提升。但近日却有报道持相反意见,称长时间玩手机或是iPad,有可能患上“数码痴呆症”,导致记忆力不佳。对此,有手机达人向记者表示,“我们的记忆力很好,没痴呆。”  微博:沉迷手机或iPad可能患病  长时间玩手机或是iPad,有可能患上“数码痴呆症”?近日,“微博控”们纷纷被这样一条信息吸引住。记者查看发现,该微博称,过度依赖智能数码产品会导致注意力下降、记忆力退化,严重者可能连自己的电话号码都记不住,而年轻的“数码痴呆症”患者正在增多。  记者看到,对于这条微博,很多微博用户表示自己很可能中了“数码痴呆症”。比如,有网友表示,自己常常靠刷微博来打发时间,走在路上也“机不离手”,时间一长就发现自己的记性明显不如从前,还会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  “莫非是因为手机辐射的原因?”有网友表示,自己很少整天带着各色电子产品,但就是担心手机辐射会对身体有影响。该网友认为,“数码痴呆症”或能说明手机辐射确实对身体(尤其是大脑)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手机达人:我们的记忆力都很好  “按这么说,整天对着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各种平板电脑作测试的中兴、华为的工程师们,以及华南理工大学那些搞通信研究的专家应该是最容易患上"数码痴呆症"的人了。”艾媒咨询董事长张毅认为,“数码痴呆症”是无稽之谈,出现这种情况只是因为“智能手机的内容比外界的精彩,于是整天盯着手机,自然就不记得外界环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比如,你整天拿着手机在地铁看《甄嬛传》,到了晚上当然只记得《甄嬛传》的情节而不记得在地铁中见到什么人,看到了什么地铁广告。”张毅举例说。  此外,不少手机达人也告诉记者,他们的记忆力都很好,并没有患上所谓的“数码痴呆症”。  医生:过度依赖数码产品影响记忆力  “准确地说,所谓的"数码痴呆症"并不属于疾病的分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科魏钦令博士告诉记者,虽然长期使用数码产品不至于上升到器质性的病变,但的确会对记忆力造成影响。  魏钦令表示,就像长期不运动肌肉会萎缩一样,有了智能手机,什么都会随手记在手机上(比如电话号码、日程表、相片,甚至路线、地图),大脑的记忆功能用得少了,自然就“用进废退”了。“就好像计算机的普及会令我们的口算能力减弱一样。但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像网上说的那么严重的病例。”魏钦令说。  值得提醒的是,魏钦令一再提到学生这个群体特别容易受到数码产品的影响。“我们经常接诊一些过度使用数码产品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的学生,他们当中有的甚至出现退学的情况。”他告诉记者,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1~2名这样的学生在家长或者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他们医院就诊。他建议,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沉迷数码产品的现象,应该马上通过控制手机流量等方法,来改变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
2017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300% 北京时间7月3日晚间消息,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最新报告显示, 到2017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300%至21EB。   报告称,2012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为5EB,而2017年将增长300%至21EB。这主要得益于智能手机和流媒体视频等服务的普及。   Strategy Analytics无线媒体战略主管大卫·麦昆(David MacQueen)称,智能手机的普及推动着移动流量的翻番增长。但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该涨幅在未来几年将降至约32%。   麦昆同时指出,上述数据包括来自全球所有手机的数据服务,但不包括来自平板电脑的流量。很明显,其中大部分流量来自智能手机,而非传统的功能型手机。   当前虽然移动应用十分流行,但推动移动流量增长的主要动力还是视频等数据密集型服务。Strategy Analytics预计,到2017年视频服务流量将增长42%。   虽然移动版网站没有应用受欢迎,但在推动流量增长方面,移动浏览器却起着不小的作用,到2017年流量将增长30%。相比之下,应用和游戏对移动流量的贡献远不及视频和移动浏览器。   报告显示,2012年,视频流量为1.5EB,而2017年有望增加到8.6EB。移动浏览器去年的流量为2.6EB,而2017年有望达到6.3EB。(注:1EB=1024×1024×1024 GB)   Strategy Analytics认为,对于移动运营商而言,一个大的挑战是如何利用这种趋势将用户对其网络的使用变成利润。运营商的担忧是,竞争对手的网络以及消费者的使用将使该项服务变成一项普通的活动。其次是价格问题,如果价格太高,消费者可能改用WiFi等非运营商的手机网络。
智能手机省流量有妙招 智能手机的出现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我们在享受高科技产品和高速上网的同时,如何省钱?以下就近日有用户在微博上反映智能手机在使用WiFi过程中产生3G流量的问题,我们咨询了运营商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用户可根据个人使用需求确定是否关闭,以在手机使用过程中节省流量。  如何避免在使用WiFi时  产生流量扣费  若手机在使用WiFi时没有关闭蜂窝数据,当WiFi信号弱或手机锁屏时,为避免影响使用,手机将自动切换到蜂窝数据即使用3G网络。由于在WiFi和蜂窝数据中切换使用是手机自动实现,网络不需要给予特别提醒。为更好地控制流量的消费,建议你在使用WiFi上网前先关闭蜂窝数据,以iPhone手机为例,用户可通过“设置—通用—网络—蜂窝数据”,关闭蜂窝数据,iPhone手机上网功能即关闭。  如何避免手机休眠时  产生异常流量  1.检查是否有开启软件推送功能,如有建议你关闭  由于很多智能手机具有推送功能的软件会在软件退出使用后仍然保持信息的及时更新,产生相应的流量费用。信息的更新会通过通知传达给你,推送服务由软件开发商提供,并且独立设置。以iPhone为例,你可以选择在软件的“设置—通知”中修改每个软件的推送状态,或者直接在iPhone的“设置—通知”中关闭“通知”,即关闭所有软件推送功能,可以避免iPhone手机具有推送功能软件产生不必要的流量。  2.检查手机是否有设置邮件推送功能,如有建议你关闭  iPhone手机预设邮件推送功能,Mail会自动检测邮件服务器,更新邮件到达信息,产生相应流量。你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在“设置—邮件、通讯录、日历—获取新数据”中关闭推送功能,选择以手动形式获取数据。  3.检查手机所安装的软件是否有自动连接网络及自动更新  iPhone手机中所安装的软件若有更新,每次进入AppStore则会刷新产生流量。若你通过手机终端更新软件,流量会按照应用程序大小计算。你可选择关闭AppStore,通过电脑端更新软件同步至手机,避免通过手机终端更新软件产生不必要流量。  需要注意的是,iPhone手机激活后自带软件在手机没有启用Microsoft Exchange服务的情况下,使用日历、备忘录、通讯录软件时不会访问网络。股市、天气、iTunes、AppStore在每次进入时均会访问网络,产生流量。  4.你检查是否有程序未完全退出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增加后台运行功能(后台运行功能是指程序在使用过程中快速切换,减少重复开启软件的载入等待时间),即你退出程序后,程序仍然在后台运行当中。在iPhone手机中,自带软件会在后台运行的情况下自动访问网络更新,产生数据流量。为防止不必要流量产生,你可在应用程序使用并退出后,双击主键调出多任务处理栏,长按该应用程序的图标,直到该图标晃动,再点击该图标左上角的红圈,即可完全退出。
拒绝偷跑流量 手机安全联网不完全攻略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网络早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娱乐等方面必不可少的工具,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运营商的努力,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持续攀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年初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相关数据,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手机也顺利蝉联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伴随着手机上网的普及和火爆,隐藏其中的问题也不断被曝光,其中手机偷跑流量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关于此类事件的报道屡见不鲜。 关于偷跑流量,其中有部分原因是因为消费者缺少对流量的感性认知,但更多的原因是手机系统及软件的因素。今天,笔者就给大家分析下手机偷跑流量的原因,并教大家如何避免手机偷跑流量。文章的后半部分则是偷跑流量的测试和流量查询及监控软件推荐。 手机上网流量的概念: 手机上网流量是指手机访问网络所耗的字节数,通常以B、KB、MB、GB为单位。 偷跑流量的概念: 目前,手机偷跑流量并没有非常准确的定义,但根据大多数消费者的实际情况,可以归纳总结为:在消费者不知道的情况下,手机因移动上网而产生不明流量。 偷跑流量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手机偷跑流量的原因有很多,但大致可以归纳总结为七大类,分别是: 1、手机系统或应用自动检测升级信息并下载更新 Android、iOS、WP等主流智能操作系统以及绝大多数应用软件都支持在线更新功能。手机会定期自动检查系统或软件是否有更新,如果有就会根据设置提醒用户或自动更新。如果使用3G网络更新系统或软件,那么消耗流量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这也是最常见的偷跑流量的原因。上图为iOS中自动检测系统和软件更新 解决方案:有选择性的开启系统或软件更新检测,并将自动更新调整为手动更新。安全防护软件、杀毒软件、天气软件以及来电归属地查询软件数据库更新应尽量保持在WIFI环境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