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抑郁症 ︶轻微抑郁症
关注数: 30 粉丝数: 161 发帖数: 7,874 关注贴吧数: 23
【六一关爱贫困儿童,爱心包裹捐助活动】洪洞义工! 当城市里的孩子在为上什么培训班而苦恼时,贫困地区的孩子却还在梦想着一支漂亮的水彩笔,一副像样的乒乓球拍。 友善慈爱、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奉献爱心、参与慈善已成为一种时尚。为给贫困地区的孩子送去关爱,洪洞县妇女联合会、洪洞县青年义工志愿服务队联合发起了“幸福成长、情系六一关爱贫困儿童爱心包裹捐助活动”。 在此,我们发出倡议: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行动起来,到全县爱心包裹捐赠点捐购爱心包裹,少抽一盒烟、少喝一瓶酒就能给每一个小学生送去精美的六一礼物(学习用品);小包裹孕育着大爱心,我们希望,2012年的“六一”要让贫困地区的小学生被温暖和关爱包围,而这中间,离不开你的一份爱心! 小包裹,大爱心,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活动组织:洪洞县妇女联合会 洪洞县青年义工志愿服务队 QQ群:98010074 电话:18635788221 15835710234 协办单位:洪洞快乐宝贝中韩儿童摄影会所 三友电器厨具超市 活动地点:洪洞县南王村小学 活动时间安排:即日起至5月28日进行包裹捐购 5月29、30日进行包裹整理以及活动具体准备工作 5月31日早8:30分县中心广场**9点前到达目的地南王小学并进行爱心包裹捐助仪式 包裹捐购参与方式:大家可以到以下爱心包裹捐购地点捐赠或购买爱心包裹。分别是: 洪洞快乐宝贝中韩儿童摄影会所 地址:莲花市场北口往西100米路南 三友电器厨具超市 地址:县城中心广场北侧 网络捐购联系方式:QQ:348811216 544410100 电话:18635788221 15835710234
【洪洞文化】之洪洞之名来历! 幼时,听老年人讲过“洪洞”县的由来。现在回想起来,记忆犹新。 顾名思义,“洪”者大也,“洞”者窟窿也。“洪洞”者即是大窟窿也。“洪洞”这个名称,就是这么个意思。这是一个已去世五十多年的老年人,在夜校散学之后,对我们住校的几个学生讲的。这个老人姓陈,花白胡须,半尺来长,庄严而又善良,亲切而又可敬。他是“学懂”,颇有威望。这天老是不在,他是代替老是来管我们的。 老人用手抹着胡子,接着说:“这个大洞,可就早了,在什么时候挖的?恐怕谁也不知道,有多大呢?也很难说。有的说,南边通到涧桥!北边呢?说是通到贾村。反正很大很大,全城的人住在里边,还是绰绰有余呢,据说,在一次兵荒马乱的时候,全城人曾在这里避过难。”我们几个学生不由得“啊”了一声,感到新鲜而又神奇。 “你们知道现在的城里边的石塔儿吗?”老人突然把话题一转,一手捋着胡须,瞪着眼睛,直逼我们。我们还没有人回答,他就告诉我们,“石塔儿底下就是这个大洞的洞口。” “石塔儿在哪里?”我问。我们这几个学生中,我还算进城次数多的一个。“石塔儿”这个名称,在我脑海里,还颇有印象。 “就在估依巷这条街的十字路口,你没见过?进了小南门一直朝北,第一个十字路口。石塔儿就靠东的路边”“啊---”,我明白了,实际上我在这走过多次了,但就是没有留心观察有这么个石塔儿。 老人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门继续说:“据老人们说,又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盗贼四起,民不聊生。人心惶惶,朝夕不宁。有钱的人扶老携幼,外出避难,没钱的人,怎么办呢?”老人如同身受其苦地皱了皱眉:“这的确是当时一个火烧眉毛的大问题”。我们几个瞪着眼睛等待下文。 “当时,群众中有人提议:只要把过去那个避过难的老洞口打开,全城的人躲进去没有问题。除此之外,再无别法。在众人督促下,于是由专人负责,组织人力,去挖那个老洞。”老人说到这里,忽然离开座位,在地上走了一圈,然后站住惊讶地说:“啊!这一挖倒不要紧,谁知刚把洞口揭开,顿时‘呯’的一声响,从洞内喷出一股白气,把洞口的那七八个人喷出了好几丈远。”“好家伙!”我们几个人不由得异口同声地喊。 “这股白气,磨盘粗细,通天彻地,‘突、突’地一直冒了三天三夜。人们吓得不知所措,纷纷离开洞口。接着谣言纷起:什么‘这个洞通到水晶宫里呀’,‘这股白气说明城里人做下孽呀’......如此等等,不一而......”老人说着,比着,兴致很高。我们几个人,也不知是惊,是怕,好像入了迷,谁也不吭气。 “这股白气,逐渐由大变小,由粗变细。到第四天头上,已似有似无,胆大的人们,又逐渐走向洞口,准备试探。他们先捉来一只公鸡把它用绳子拴住,绳子老长老长,究竟放到底了没有,谁也不曾知道。可是当他们把绳子拉上来的时候,鸡也不见了......” “什么原因?”我们几个不约而同地提出问题,惊讶不已。 “人们又捉来了一只公鸡,这回把公鸡拴得很牢,很牢。可是当把公鸡拉回来以后,这只鸡只剩下了一条腿......从此人们肯定,这个洞里一定有‘妖怪’,人是不敢下去了......”我们也不知“妖怪”是什么?只是感到毛骨悚然。 “在人们的督促下,立即组织专人,把这个洞口用一块大石板盖严,上边用土筑了又筑,为了防止意外,又在洞的上边,建了一座石塔,约有一丈多高,直到现在,这座石塔仍然还在,你们再进城去,可以到那里去看看。”老人说到这里,才又坐到座位上抓住烟袋。 此后,我每逢走到这里,都要看看这座石塔,好像这座石塔和我有了不解之缘,因而也就难忘了。 解放后,这座石塔还在,后来不知哪一年,在修建中被搬掉了。现在还有一块完整的六角形的大条石,倒伏在十字路口南路西靠北的墙根里,这就是石塔塔身的遗迹。它好像等待着人们向它提出问题。 这传说已经很少听说了,是失传了呢?还是没有依据,进一步探讨还是很有必要的。 但可以肯定,“洪洞”这两个字,决不是无缘无故而来的。 --摘自<<老家>>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