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武℃ 512150600
热爱台球,弹弓,射箭,双节棍
关注数: 43 粉丝数: 104 发帖数: 2,566 关注贴吧数: 11
再见了,陪伴我半年的荒野 我是一个从荒野测试就开始玩它的老玩家。 大概玩了有半年了吧,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从最开始的小菜菜到现在的小小高手。 到现在,终于是到了要离开的时候了。 先介绍下我自己的情况吧,为了玩荒野,专门买了苹果的IPAD 从最开始的KD1点几,到现在的4.5。 离开荒野的原因有很多,吃鸡吃到麻木,淘汰敌人不再让我兴奋。 今天的更新是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 离开之前,有几句话送给荒野,希望能接纳 1:荒野这次的大更新,细节,画质量,和跑步爬行动作越来越像绝地求生ciji战场了,既然是这样,那我请问,我为什么不直接去玩隔壁的ciji战场 2:荒野的最高段位,光辉上将,既没有王者好听,升起来也毫无难度,只要不是残疾人,把时间顶上去,都可以到上将。这上将的名头,丝毫不值钱。 3:绝地求生能火,是靠的他的新颖的模式和主播推荐,但并不代表他的动作,人物,画质就是符合我们的审美观的,荒野如果走绝地的路子,一定会输给ciji战场,只有保持自己的风格,才能存活下来。 4:希望能多一点线下比赛,竞技游戏,如果没有比赛,那么将毫无意义。 5:手游版,有个高手,是某市第一,他的战绩也非常厉害,KD达到28。吃鸡率达到68%。其战绩比以前的全国排名第一还牛几倍。我曾有幸加了他好友,观战了2把,几乎可以肯定他有透视和自瞄。举报几次,没用,人家K金了,就是不封。呵呵 陪伴我半年的游戏,再见了。荒野要是一直是这样的画质,我就先去隔壁ciji玩玩,什么时候改回来,什么时候来回来玩。哪个游戏的线下比赛多,就玩哪个。
使用台球练习器材进行科学有效的台球训练 方法/步骤 佩带大小臂一体矫正器(包含手腕矫正器),使用出杆练习器进行出杆练习。每日15-30分钟,此种练习方式可在保证手腕手臂姿势正确的前提下,练习出杆笔直度。(在家可练)佩带大小臂一体矫正器(包含手腕矫正器),使用皮头间隙练习器进行前停练习。每日15-30分钟,此种练习方式可保证前停时皮头距离母球较近。增加出杆打点准确性和稳定性。(在家可练)佩带大小臂一体矫正器(包含手腕矫正器),使用发力练习器进行大小臂爆发力训练。每日15-30分钟。此种练习方式可有效锻炼出杆爆发力,提升杆法效果。(在家可练)佩带大小臂一体矫正器(包含手腕矫正器),进行5分点直线球练习,即母球放置于开球线上,子球放置于中袋连线处,母球与子球与底袋保持为一条直线并将球打进。每日50球(打进算)。以上训练是锻炼出杆质量及发力。在此基本功完成后,才能进行瞄准的练习。首先使用瞄准练习器进行各角度常规球的瞄准练习。每日50球,打进算。在配合重合瞄准法的基础上,使用厚薄计算尺进行远球及大角度薄球的瞄准练习。每日50球,打进算。使用偏塞测量尺帮助参考瞄点及打点,进行加塞球的进球练习,每日50球,打进算。使用站位辅助练习图纠正站位稳定性。按图站位,需要做到眼不看图,入位正确。(在家可练)综合性训练,以上练习都做完后,持360缓冲型台球训练杆进行各类型进球练习。若出杆,发力,节奏都正确的情况下,才可正常击球,否则滑杆。每日练习半小时-1小时。感受正确的握杆发力技巧。(在家可练)使用“准度卡”进行必练球的训练,每张卡片按图击完3次。12张图型可涵盖实际对战可能出现的所有常规球。精准练习,避免技术短板出现使用“走位卡”进行必练球的训练,每张卡片按图击完3次。12张图型可涵盖实际对战可能出现的所有叫位情况。精准练习,避免技术短板出现每日观看台球比赛1小时。在球手击打下一颗球时。暂停播放,思考自己会如何选择击打。然后开始播放,查看球手与自己的选择是否一致,若不一致,思考为什么。 END 注意事项 以上台球训练方式适合全天制职业及半职业练习,业余球手可酌情适当减少训练量及时间。
使用台球练习器材进行科学有效的台球训练 现代台球是一项严谨的运动,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练习,才能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若仅仅是自己胡乱练习,必然会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遇见瓶颈,导致技术停滞不前。此篇文章即介绍各类台球练习器的用途及训练方法。为目前各职业台球学院所使用。可科学有效的帮助球员最大化提高训练效率。 工具/原料 台球瞄准练习器 台球厚薄计算尺 台球偏塞测量尺 台球皮头间隙练习器(在家可练) 台球出杆练习器(在家可练) 台球发力练习器(在家可练) 台球手腕矫正带(在家可练) 台球站位辅助图(在家可练) 台球冲球练习器(在家可练) 360台球训练杆(在家可练) 方法/步骤 佩带大小臂一体矫正器(包含手腕矫正器),使用出杆练习器进行出杆练习。每日15-30分钟,此种练习方式可在保证手腕手臂姿势正确的前提下,练习出杆笔直度。(在家可练)佩带大小臂一体矫正器(包含手腕矫正器),使用皮头间隙练习器进行前停练习。每日15-30分钟,此种练习方式可保证前停时皮头距离母球较近。增加出杆打点准确性和稳定性。(在家可练)佩带大小臂一体矫正器(包含手腕矫正器),使用发力练习器进行大小臂爆发力训练。每日15-30分钟。此种练习方式可有效锻炼出杆爆发力,提升杆法效果。(在家可练)佩带大小臂一体矫正器(包含手腕矫正器),进行5分点直线球练习,即母球放置于开球线上,子球放置于中袋连线处,母球与子球与底袋保持为一条直线并将球打进。每日50球(打进算)。以上训练是锻炼出杆质量及发力。在此基本功完成后,才能进行瞄准的练习。首先使用瞄准练习器进行各角度常规球的瞄准练习。每日50球,打进算。在配合重合瞄准法的基础上,使用厚薄计算尺进行远球及大角度薄球的瞄准练习。每日50球,打进算。使用偏塞测量尺帮助参考瞄点及打点,进行加塞球的进球练习,每日50球,打进算。使用站位辅助练习图纠正站位稳定性。按图站位,需要做到眼不看图,入位正确。(在家可练)综合性训练,以上练习都做完后,持360缓冲型台球训练杆进行各类型进球练习。若出杆,发力,节奏都正确的情况下,才可正常击球,否则滑杆。每日练习半小时-1小时。感受正确的握杆发力技巧。(在家可练)使用“准度卡”进行必练球的训练,每张卡片按图击完3次。12张图型可涵盖实际对战可能出现的所有常规球。精准练习,避免技术短板出现使用“走位卡”进行必练球的训练,每张卡片按图击完3次。12张图型可涵盖实际对战可能出现的所有叫位情况。精准练习,避免技术短板出现每日观看台球比赛1小时。在球手击打下一颗球时。暂停播放,思考自己会如何选择击打。然后开始播放,查看球手与自己的选择是否一致,若不一致,思考为什么。 注意事项 以上台球训练方式适合全天制职业及半职业练习,业余球手可酌情适当减少训练量及时间。
教大家怎么正大光明的把娃娃带回家 。 。 。 其实这是一款海绵名器炮架,哈哈。下面可以装入名器的,你们都懂的啊 转正题 很多娃友最头疼的无法就2件事,1:价格,2:如何放家里 第一点倒没什么攒点钱,咬咬牙,也就过了 但第二个如何放家里就让很多娃友头疼了。一直藏着吧,好像也不是个事,万一哪天被 人看到了,一生的名声全毁了。就算别人看到了表示理解,可谁又知道是否在心理认为 你是一个X塑料的变态呢?这点无需否认。这是客观存在的。正大光明的跟家里人摊牌 吧,又觉得不好意思,毕竟告诉别人我要跟一个硅胶假人XXOO其分量无异与告诉别人 自己是同志。这些话不中听,但良药苦口,大家其实心里都明白,不管你愿不愿意,事 实就是这么一回事。好了,现在转正题。教大家如何解决这个麻烦。 其实很简单,任何一件事我们分2面去看就可以了。有人会去鄙视去成人用品店买X用 品的,但会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成人用品店的老板吗?没有!为什么,因为人家靠这 赚钱,靠这吃饭啊。就这么简单。 所以我给出的方法就是:娃友家里肯定都会有跳蛋,名器,情趣衣服,还有最重要的 实体娃娃!OK,去吧,拿上你的身份证去淘宝开个成人用品店,把你的这些东西,全 都上传了,价格都标的高高的(标正常价除非你是真的想卖)。然后把这些东西正大 光明的放在箱子里,角落里就可以了。有人问起,这些是什么呀?你直接回答,成人 用品啊。这个娃娃是什么呀?做爱用的啊!你买这个干什么啊?我没买啊,我在卖这 些啊。哦。。那赚钱吗?一般吧,还行吧,这个你自由发挥就好。就算是家里人问 你也可以这样回答!我卖这个赚钱行吗?不行吗?有问题吗?恩,好,完美解决。 正大光明。我拿这个赚钱,丝毫不会觉得不好意思。OK。觉得不错的顶下贴,谢谢
武汉城中村拆迁3年没拆完 房主在外过渡无法回迁 图:3年过去了,2013年什么样,现在2016年还是什么样。城中村拆迁在外过渡3年,如今到期等着回迁住新房,结果发现原来地方签过字的私房到现在都还没有拆除。 武汉硚口区长丰街东风村位于三环线以内,长丰高架桥下面侧边,属于城区范围。2013年开始进行拆迁改造。开放商华生房地产2013年承诺3年原地还建好可以回迁,现已到期老旧私房居然还没开始拆迁。 2013年3月,开发商华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部分东风村房主签订了拆迁协议,计划将东风村拆除后原地还建,当时承诺3年建好回迁。然而3年过去了,房主们不但不能按照协议约定的时间回迁,还发现原来的楼到现在居然还没有拆除。虽然过渡费还在继续发放,但过渡费却依然按照3年前的标准发放。私房到底拆不拆,楼到底盖不盖啊,难道要房主无限期过渡?” 某房主表示,此处的城中村,有很大一部分房已经签字搬走了,房屋年久失修,无门无窗,也没人管理,是非常危险的危房。同时由于一直处于半拆不拆的状态,治安情况比较差,环境也比较脏乱。各类小工厂,小作坊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并且私房不拆除,长丰高架桥下面的道路也无法施工,加上现在住的人都把车停马路旁边,本来就一车道的路就变的更窄了。实在是与武汉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格格不入,希望政府部门重视起来,早日拆掉三环内的城中村。
【只为拯救你的瓶颈】,你所不知道的出杆细节-第一篇,出杆轨迹 其实不想写这篇文章的..因为自己就是一个很懒的人,文笔也差. 但最近很多网上和贴吧的朋友问我同样的一些问题.考虑到吧里 很多的球友都是自学,也是非常爱好台球.所以决定把一些关于 台球的小技巧写出来.至于能领悟多少,就看大家各自的悟性了. 废话不多,正题开始. 很多人知道出杆的时候,要保持杆不能左右晃动. 那么,有多少人关心过杆的上下弧度晃动? 上限弧度的晃动,会对击球效果有什么样的影响? 先以下面2个比较典型的人为例子 斯诺克天才:奥沙利文 十六彩高手:王岩 图一:奥沙利文图二:王岩现在开始讲解正题 从以上2人的前停到后停的动作可以明显看出 奥沙利文的出杆动作,从前停到后停期间,头部肩部保持不动.往后拉球杆时,放底肘点 以保持球杆在运杆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姿态.【可以视为前后推拉球杆】 王岩的出杆动作,从前停到后停期间,是以肘点为圆心来运杆,因为肘点不动,所以,后拉时 难以避免的出现球杆杆尾上杨的情况,又因此引发出头部和肩部轻微上扬以此来给球杆运行 让出空间.【可以视为以肘为中心点来前后甩球杆】 2个人的出杆动作,各有千秋. 奥沙的出杆动作,能够保持出杆上下前后都比较平,准度比较高.穿透力好,但绝对力量会差点..体现出的效果就是常规球稳定性高,力会很正的打到母球上,围球基本上一杆打死.但需要发大力的远台球不会是强项. 王岩的出杆动作,以肘为中心来甩动球杆,绝对力量强大,但由于球杆是以上下弧度击出,身体会在击球过程中有起伏,所得到的后果就是绝对力量够强大,身体击球整体协调感强,但稳定性比起奥沙的略差. 以上2点分析,只是针对出杆而言,条条大道通罗马.什么东西都是相对的.不能说因为奥沙的出杆和王岩的出杆就说一个人远台绝对进不了球,或者说稳定性差到常规球也会丢...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家多少年的基本功摆在那里...写此文章只是为了让大家能明白出杆需要注意的细节.千人千法.大家可以到球房尝试一下,看哪种更适合自己
吧里喜欢台球的可以进来看下 前言 本文作者接触台球十多年,曾获得多次业余俱乐部比赛名词,水平介于业余顶尖与职业初级标准。通过长期的打球练球想球,观察职业球员的动作技巧与各类教 程,对台球的理论与实际操作知识算是有了一定量的理解。此文单论台球中的准度以及准度的稳定性,来对业余球手与职业球员的竞技区别进行解析,希望能对广 大的台球爱好者起到实际帮助第一步,台球的准度与稳定性的原理解析瞄点+出杆+手眼协调性=准确的击打 在假设抛开球台平整度,假设球台绝对水平的情况下。 举例: 正确的瞄准进球点+正确笔直的出杆+出杆方向与眼视线方向一致=完美进球!!!!!!!! ■■■■■■■■■■■■■■■■■■■■■■■■■■■■■■■■■■■■■■■■■ 错误的瞄准进球点+正确笔直的出杆+出杆方向与眼视线方向一致=失误球 正确的瞄准进球点+错误方向的出杆+出杆方向与眼视线方向一致=失误球 错误的瞄准进球点+正确笔直的出杆+出杆方向与眼视线方向不一致,呈平行或者交叉=失误球 正确的瞄准进球点+错误笔直的出杆+出杆方向与眼视线方向不一致,呈平行或者交叉=失误球 正确的瞄准进球点+正确笔直的出杆+出杆方向与眼视线方向不一致,呈平行或者交叉=失误球 错误的瞄准进球点+错误笔直的出杆+出杆方向与眼视线方向不一致,呈平行或者交叉=失误球 此上为一次击打球会出现的7种结果,此7种结果与3种人体动作相关。 想要完成3种人体动作全部接近绝对标准,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球桌的袋口比球大给了我们容许犯错的误差范围。 只要人体按照正规的动作来完成以上3个人体动作,同时将3项动作的误差控制在洞口容许范围内,即能打进台球。通过科学练习,将标准动作练成肌肉记忆,是能够将每次的动作误差范围都控制在袋口容许犯错的误差范围之内的,即可保证击球的准度与稳定性。第二步,科学训练3种人体动作,合理提高台球准度与稳定性 三个关键点练习 【瞄点】 正角度球 2个底袋,每天每种50个。反角度,2个底袋,每天每种50个。薄中袋球,目标球不变,母球分别在上下2边 打,每天每种50个。母球在开球线,目标球在中袋口连线中间 直线球,100个。 预计消耗时间 2小时(职业级练习,业务略减)。只需要练这4种球 正角度 反角度 薄中袋 直线球 即覆盖了平时所需要击 打的各类球形。 PS:这种练习方法,建议最好能使用台球瞄准练习器,芭尼台球教学里示范过这个,薄薄的纸状那种,网上有卖的。当没有 瞄准练习器练习时,每次击打正确的进球点与错误的进球点,不断交错,大脑需要不停的排除错误的进球点,来记忆正确的 进球点,效率很慢。如使用瞄准练习器帮助瞄点。则每次都可直接看到正确的进球点,大脑中不再记忆错误的点,当以后打 球发现瞄准点不对的时候,本能反应就会提示自己这球的进球点不是这样的,练球效率则成倍增加。 【出杆】 正确的出杆要保证出杆不会出现 左右 上下 杆头旋转 这3种偏差,不建议捅瓶口,此类练习只能保证球杆头打入瓶口的一 瞬间点是对的,确无法保证球杆在送入瓶口前与送入瓶口的上下,左右,杆头旋转这3种问题。用2香烟盒摆出一条巷子的 练球方法也是不推荐的,它可以保证你的出杆不会出现左右偏差,却无法保证出杆的上下偏差与杆头旋转,市面上有一种 激光出杆练习器,是将激光头安在球杆上,同时在设定的配图上进行运杆练习,当你的出杆有问题时,各种偏差与杆头旋转 都会以最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大家可以在网上找找看。 【手眼协调】 要看的见,打的准,最好的办法就是在2边最远底库的其中一边上贴库摆放2颗球,2颗球中间相隔1个球多6毫米的空间。以 母球在对面的库边(离库边半米远)。对准2颗球中间位置进行推球练习。 PS:选择花球代替母球,同时要求花球的中间纹路是竖对着对面底库的,推出去,竖着出去,竖着回来,同时不得碰到2颗 球,如果能达到此2点的话,这个花球则会准确无误的撞回到你的球杆头 番外篇:排除法解决身体姿势问题 很多人问过我,这个姿势应该怎么样,那个姿势应该怎么样。什么样的是对的,什么样的又是错误的。 我的理解是,利用排除法,完善自身动作。 举几个例子 球杆是否要贴胸:有的球员贴胸有的球员不贴胸,由于穿着衣服,球员是否贴了胸,贴了多紧或多松,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 知道,很多职业好手是球杆不贴胸的,由此得出结论,球杆贴胸能打好球不确定,但球杆不贴胸,100%可以打好球。下巴是否要贴球杆 斯诺克选手95%都下巴贴球杆,九球选手95%都不贴球杆,对此,只能认为一种更稳定,一种更便于发力。但2种必然都不会太 影响准度(别以为九球选手不准,防守和走位,母球差一点,最后效果都会差很多!),所以,对此,可认为在满足与你现有 姿势的情况下,贴与不贴,悉听尊便持杆手虎口是否贴住球杆 球手虎口贴住球杆的有很多,未贴住球杆的也有很多,如魔术师,付哲伟及大部分美国选手。职业球手虎口贴住球杆的力量有多 大或有多松,我们不知道。但虎口不贴球杆一定能打的一手好球,这个我们知道。所以,我来选的话,不贴!再送一句:为什么很多明显轻推的球,职业球手会选择发力蹬过去。难道他们不知道小力轻推进球几率大吗,说不好,没打准, 球还可以自己摇摆一下溜进去? 发力的原因 1:永远假设你打的球台是不平整的是会变线的,发力可以抵消一部分球台的变线 2:发力的时候,身体更如果顺畅的打出完整的击球动作,动作不容易变形,轻推时动作则较容易变形导致出杆不直。3:心理 震撼,告诉对手,我不怕你,我一点也不紧张,更不会手软。尾声 只有将练习与实战相结合,在经历过紧张导致的心脏跳动手抖脚软的情况下,锻炼出一颗强大的心脏,任何环境下都坚信自己的 击球质量,不管别人的球,只需要打好自己的球,才能浴火重生,凤凰涅盘,达到准度的更高境界。
吧里的台球爱好者可以进来看看 前言 本文作者接触台球十多年,曾获得多次业余俱乐部比赛名词,水平介于业余顶尖与职业初级标准。通过长期的打球练球想球,观察职业球员的动作技巧与各类教 程,对台球的理论与实际操作知识算是有了一定量的理解。此文单论台球中的准度以及准度的稳定性,来对业余球手与职业球员的竞技区别进行解析,希望能对广 大的台球爱好者起到实际帮助第一步,台球的准度与稳定性的原理解析瞄点+出杆+手眼协调性=准确的击打 在假设抛开球台平整度,假设球台绝对水平的情况下。 举例: 正确的瞄准进球点+正确笔直的出杆+出杆方向与眼视线方向一致=完美进球!!!!!!!! ■■■■■■■■■■■■■■■■■■■■■■■■■■■■■■■■■■■■■■■■■ 错误的瞄准进球点+正确笔直的出杆+出杆方向与眼视线方向一致=失误球 正确的瞄准进球点+错误方向的出杆+出杆方向与眼视线方向一致=失误球 错误的瞄准进球点+正确笔直的出杆+出杆方向与眼视线方向不一致,呈平行或者交叉=失误球 正确的瞄准进球点+错误笔直的出杆+出杆方向与眼视线方向不一致,呈平行或者交叉=失误球 正确的瞄准进球点+正确笔直的出杆+出杆方向与眼视线方向不一致,呈平行或者交叉=失误球 错误的瞄准进球点+错误笔直的出杆+出杆方向与眼视线方向不一致,呈平行或者交叉=失误球 此上为一次击打球会出现的7种结果,此7种结果与3种人体动作相关。 想要完成3种人体动作全部接近绝对标准,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球桌的袋口比球大给了我们容许犯错的误差范围。 只要人体按照正规的动作来完成以上3个人体动作,同时将3项动作的误差控制在洞口容许范围内,即能打进台球。通过科学练习,将标准动作练成肌肉记忆,是能够将每次的动作误差范围都控制在袋口容许犯错的误差范围之内的,即可保证击球的准度与稳定性。第二步,科学训练3种人体动作,合理提高台球准度与稳定性 三个关键点练习 【瞄点】 正角度球 2个底袋,每天每种50个。反角度,2个底袋,每天每种50个。薄中袋球,目标球不变,母球分别在上下2边 打,每天每种50个。母球在开球线,目标球在中袋口连线中间 直线球,100个。 预计消耗时间 2小时(职业级练习,业务略减)。只需要练这4种球 正角度 反角度 薄中袋 直线球 即覆盖了平时所需要击 打的各类球形。 PS:这种练习方法,建议最好能使用台球瞄准练习器,芭尼台球教学里示范过这个,薄薄的纸状那种,网上有卖的。当没有 瞄准练习器练习时,每次击打正确的进球点与错误的进球点,不断交错,大脑需要不停的排除错误的进球点,来记忆正确的 进球点,效率很慢。如使用瞄准练习器帮助瞄点。则每次都可直接看到正确的进球点,大脑中不再记忆错误的点,当以后打 球发现瞄准点不对的时候,本能反应就会提示自己这球的进球点不是这样的,练球效率则成倍增加。 【出杆】 正确的出杆要保证出杆不会出现 左右 上下 杆头旋转 这3种偏差,不建议捅瓶口,此类练习只能保证球杆头打入瓶口的一 瞬间点是对的,确无法保证球杆在送入瓶口前与送入瓶口的上下,左右,杆头旋转这3种问题。用2香烟盒摆出一条巷子的 练球方法也是不推荐的,它可以保证你的出杆不会出现左右偏差,却无法保证出杆的上下偏差与杆头旋转,市面上有一种 激光出杆练习器,是将激光头安在球杆上,同时在设定的配图上进行运杆练习,当你的出杆有问题时,各种偏差与杆头旋转 都会以最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大家可以在网上找找看。 【手眼协调】 要看的见,打的准,最好的办法就是在2边最远底库的其中一边上贴库摆放2颗球,2颗球中间相隔1个球多6毫米的空间。以 母球在对面的库边(离库边半米远)。对准2颗球中间位置进行推球练习。 PS:选择花球代替母球,同时要求花球的中间纹路是竖对着对面底库的,推出去,竖着出去,竖着回来,同时不得碰到2颗 球,如果能达到此2点的话,这个花球则会准确无误的撞回到你的球杆头 番外篇:排除法解决身体姿势问题 很多人问过我,这个姿势应该怎么样,那个姿势应该怎么样。什么样的是对的,什么样的又是错误的。 我的理解是,利用排除法,完善自身动作。 举几个例子 球杆是否要贴胸:有的球员贴胸有的球员不贴胸,由于穿着衣服,球员是否贴了胸,贴了多紧或多松,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 知道,很多职业好手是球杆不贴胸的,由此得出结论,球杆贴胸能打好球不确定,但球杆不贴胸,100%可以打好球。下巴是否要贴球杆 斯诺克选手95%都下巴贴球杆,九球选手95%都不贴球杆,对此,只能认为一种更稳定,一种更便于发力。但2种必然都不会太 影响准度(别以为九球选手不准,防守和走位,母球差一点,最后效果都会差很多!),所以,对此,可认为在满足与你现有 姿势的情况下,贴与不贴,悉听尊便持杆手虎口是否贴住球杆 球手虎口贴住球杆的有很多,未贴住球杆的也有很多,如魔术师,付哲伟及大部分美国选手。职业球手虎口贴住球杆的力量有多 大或有多松,我们不知道。但虎口不贴球杆一定能打的一手好球,这个我们知道。所以,我来选的话,不贴!再送一句:为什么很多明显轻推的球,职业球手会选择发力蹬过去。难道他们不知道小力轻推进球几率大吗,说不好,没打准, 球还可以自己摇摆一下溜进去? 发力的原因 1:永远假设你打的球台是不平整的是会变线的,发力可以抵消一部分球台的变线 2:发力的时候,身体更如果顺畅的打出完整的击球动作,动作不容易变形,轻推时动作则较容易变形导致出杆不直。3:心理 震撼,告诉对手,我不怕你,我一点也不紧张,更不会手软。尾声 只有将练习与实战相结合,在经历过紧张导致的心脏跳动手抖脚软的情况下,锻炼出一颗强大的心脏,任何环境下都坚信自己的 击球质量,不管别人的球,只需要打好自己的球,才能浴火重生,凤凰涅盘,达到准度的更高境界。
运杆距离与准度关系 台球其实讲求的就是击球的成功率,所有的过程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去铺垫的。但是很多业余球员煞费苦心的设计战术,苦想走球线路,找好目标球,摆好姿势,想好走位,进行击打。但是大家的通病就是最后的一个“击球”。前面做的都很不错但是往往是击球的失败让上述的很多复杂过程功亏一篑,也令球手大失所望,往往情绪低落,甚至影响比赛,这样的例子在我们日常的打球过程中会经常遇到的。如何有一个好的击球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但是要因人而异,不能统统套用。业余球手大部分姿势都是不正规的,想下球正规姿势固然成功率高,但是我们现在的姿势也能下球,这个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下球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是个前提(看过一个外国专业文章,说得是不要注意球桌下面的脚,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球台上面)。那么既然能够下球,我们就要解决成功率的问题了。击球是实现进球的最后一个步骤,由于不规范的姿势使大家出杆不是很直,也不是很流畅。因此盲目模仿专业球手长距离运杆是个业余球手的大忌。因为是,在错误的姿势下,运杆的距离越长,失误就越大,越是想发力,球就偏的更厉害(从1000m以外击球和1cm击球的准度是不同的,对比一下就明白了)。五,方法(一)缩短拉杆距离在确保球能够进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拉杆的距离,越小越好。这样做的好处是最大限度的减小出杆变形问题。(二)减小击打力量在确保进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小出杆力量,在选择走位上要尽量选择距离较进的球,避免长台奔袭。(三)握杆的位置根据不同的要求要打出不同效果的球,握杆的位置也不同,但是有个原则“想发小力的往前握,需要大力的往后握)。通过上述的调整以后你会有个发现,下球率提高了,走位准确了,信心也大增了。最大的收获就是你觉得突然你的球杆的“力”被你掌握了,球杆的魅力体现出来了。还有就是你真正体会到了“用球杆打球而不是用手臂打球”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本文仅供业余球手参考)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