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诺疼 惜诺疼
关注数: 14 粉丝数: 118 发帖数: 3,688 关注贴吧数: 43
又一篇喷小戏骨的弱智文 原文链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163.com%2F17%2F0112%2F01%2FCAHS6Q7P000187VI.html&urlrefer=3d4cfc99506be9e6e92eacc21f6871d6 其中有这么一段: “小孩子记忆力好,还不到10岁的儿童很快就能模仿得像模像样,并因此得到大人夸奖。但是这不代表他们真的能体悟到成人的情感与经验。就目前“小戏骨”排出来的剧目来看,基本都是小孩扮大人,演的都是成人戏。出于娱乐目的这挺有趣,但不应该被大范围提倡。” 看看这句“但是这不代表他们真的能体悟到成人的情感与经验” 我们再看看仙哥那段对话 - 可是你才这么小,怎么会有这种感触? - 我想啊,我要演啊。所以,这就是演员啊! 一个大人还不及一个九岁的小孩明白道理。绝大多数情况下,演戏,就是演别人的生活,就是演自己没亲身经历过的事,没体验过的情感。要不,我找你演员干嘛?我直接找当事人亲身说法多好! 能把自己没经历过的事惟妙惟肖地演出来,才是一个优秀的演员! 再看这一句:“出于娱乐目的这挺有趣,但不应该被大范围提倡”。 我倒是想大范围提倡,但是做不到哦,因为小戏骨这帮小朋友的演艺天赋与智商在人群中是属于极少数,绝大多数小朋友达不到这样的高度,连优优都被刷掉! 作者自己平庸,小时候不“能体悟到成人的情感与经验”,就以为其他所有孩子也和他一样做不到。是的,也许大多数孩子确实做不到,但是小戏骨这帮千挑万选出来的天才儿童能做到,而且做得很好!
关于花絮对正片内容的释放量 花木兰正片视频的弹幕,不少人表示大量内容已经在花絮里看过,正剧因此不新鲜不好看了。之前的花絮确实泄露太多正片的内容,当时我一方面很高兴,因为花絮确实好看,另一方面也有强烈的不安感,因为释放了太多的正片内容,把花絮合起来都可以剪出一部完整的片子了。 剧组的本意很明显,吊人胃口,而且小戏骨栏目本来就有真人秀的性质,说大量花絮其实就是栏目的正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毕竟是在拍戏,真人秀的最后结果是一定会出来一部片子的,那就必须考虑观众的观影体验。如果花絮释放太多的正片内容,必然导致观众欣赏正片时新鲜度下降,剧透之后悬疑消失。 粉丝是喜欢看花絮的,看不够,还嫌少,其实也是有办法解决这个矛盾的。比如,把花絮重点放在小演员拍戏时的趣事,不要放出太多大段的原片内容,哪怕是彩排画面。其实前面几部小戏骨的片子在这方面控制得还是不错的,到了《花木兰》就有点失控了。比如正片第一集,竟然大半的内容已经在花絮里出现过了,我都跳着看,因为都看过了,我真正想看的是没看过的部分。 至于大量花絮中的内容被删减,不在正片里出现,这也是缺乏通盘考虑。还没见过别的什么片子,公映前的花絮竟然大量内容不在正片里。这些删减片段完全可以在正片播放之后再放出来,甚至可以事后剪个导演剪辑版出DVD。但是在正片播放之前,花絮里大量内容不再正片里,观众就有被耍弄被欺骗的感觉,虽然这应该不是剧组的本意。 连同其他问题,小戏骨剧组应该已经在内部反省检讨中,希望小戏骨度过难关,重新上路!
所有的一切开始于2003年的11月 我一看到当年的 Zecchino d'oro 节目,立刻惊为天籁,从此成为“金币”的铁杆粉丝,到音像店把能买到的“金币”CD都买过来,其实也没几张。2004年回国的时候,刻录了好几张CD送人,这是第一次向国内的朋友推荐。2006年在清风音乐论坛第一次发表“金币”的帖子,也立刻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反响。2009年11月,我上传到优酷的视频《穿着大衣淋浴》被推荐到首页放了5天,点击超过四十多万,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从此我开始慢慢地有意识地上传Zecchino d'oro幼儿歌曲视频,经常被推荐到母婴版首页。真正人气飙升是陈宸2001年参加比赛的歌曲视频《中国》被推荐到优酷首页,那段时间我就像被龙卷风刮过一样,网友向我要mp3,开始我还每个要的人都给,后来要歌的人如潮水般涌来,我根本应付不了。《中国》这个视频被撤下以后,换上的是《如果我失去你》,   《IO CANTO》从此爆红,两个月来不断有视频被推荐到首页。喜欢意大利少儿歌曲的朋友越来越多,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交流的场所。而我的优酷空间每页留言固定只能放十条,大的文章也不能发表,图片也不能贴出,所以我建了这个贴吧。 在这个贴吧里,大家可以自由讨论意大利少儿歌曲,聊有关小歌手的话题,贴他们的图片,交流心得,都可以。虽然贴吧叫“意大利童星粉”,但不仅仅是意大利的少儿歌曲歌手,其他国家的也都可以讨论,与之相关的话题都可以。我希望这里是个轻松的交流场所,开心最重要,让我们共同维护和谐的气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