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悠扬 童声悠扬
关注数: 6 粉丝数: 55 发帖数: 2,781 关注贴吧数: 11
【新歌推荐】石湾公仔谣——蓝莓儿 《石湾公仔谣》3:20 作词:李众 作曲:颂今 演唱:蓝莓儿 1、 (数板) 锅耳墙,木棉花,岭南佛山是我家。 石湾瓦,甲天下,祖庙花脊美如画! 你爱它,我爱它,佛山公仔人人夸,人人夸! 木棉花开红呀红艳艳 南风古灶呀五百年 逛陶都呀唱佛山 走一走啊看一看 石湾就是美陶湾 你看那各路美女赛天仙 四方的道人个个似神仙 观音菩萨坐莲花她真呀真慈善 弥勒佛的大耳朵垂呀么垂到肩 阿公阿婆十八罗汉 吉祥如意的福禄寿 文官武将多威严 活灵活现,七彩斑斓 咱家乡的公仔最好看 最好看 2、 (数板) 佛山仔,石湾娃,从小就爱捏泥巴。 捏个啥,就像啥,人人夸我顶呱呱! 娃哈哈,笑哈哈,烧个公仔带回家,带回家! 汾江水长流呀流不断 窑火烧了呀五千年 爱佛山啊爱石湾 学一学啊练一练 中华文化我们传 做一只雄鸡叫醒四更天 做一只神龟它瞪着黑豆眼 捏一只大老虎它张牙舞爪要下山 南瓜上的小蚂蚁爬来爬去爬得欢 龙飞凤舞、蛙戏金蟾 花开富贵的红牡丹 石榴咧嘴笑开颜 心灵手巧,聪明能干 咱烧个公仔回家转 回家转 试听下载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yc.5sing.com%2F1518868.html&urlrefer=2819e4217599c00c876c7efe985db3b9 相关博文: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sina.com.cn%2Fs%2Fblog_64fada5d0102e9cc.html&urlrefer=ddb8dccfb8ac4fa9e454f674431cca75
【转帖】孩子们为何不爱唱儿歌? “五六岁的小家伙,开口就是成人的歌曲,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家长说起了自己的困惑和无奈。笔者也做了一个随机调查,结果发现孩子们不愿意唱儿歌,而《断桥残雪》、《听海》、《玫瑰花的葬礼》等流行歌曲居然大多能够高声唱出来。记得媒体也报道过,某县教育局的一次小学生唱歌比赛,绝大多数歌曲都与“情”、“爱”、“缘”有关。  检视近年来的音乐,有多少被沉淀下来,成为孩子们的精神力量呢?调查中发现《水手》、《我的未来不是梦》、《真心英雄》这些经典老歌仍然为青少年学生津津乐道,有近25%的学生能够唱。这一方面说明经典老歌的穿透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如今流行歌曲的尴尬处境。孩子们不爱儿歌而爱唱成人歌曲,除了流行音乐的“推波助澜”,现实环境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其一,他们每天生活在流行音乐的世界中,耳濡目染必然深受影响。而有些家长出于功利动机,对孩子唱成人歌投以赞赏的目光,这就更加强化了这种无意注意,从而使低俗音乐在无形中污染了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其二,儿歌的现实处境也是绕不过的一个话题。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老儿歌的内容与现实产生了隔阂,而不能适应今天的需要,譬如《一分钱》、《读书郎》、《卖报歌》等等。它们虽然内容积极向上,但并不能反映当代青少年的真实生活。  第三,从学校的音乐教育来看,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也是一个严重问题。笔者研究过两个版本的音乐课本,发现儿歌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0%,而且都是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老歌,并没有吸纳新的优秀儿歌进入课堂。  其实,国家有关部门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大了对儿歌的投入。从2006年起,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音协等7部门全面启动为期5年的《中国少儿歌曲创作推广计划》,还先后举办“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CCTV少儿歌曲电视演唱大赛”等大型活动,但是却并没有产生更广泛的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没有专门从事儿歌创作的专业队伍,同时由于报酬太低,优秀的音乐人不愿意参与儿歌创作。另一方面儿歌的创作者往往脱离青少年的实际,假大空,没有生活的实感。另外,缺少市场化运作和媒体的强力推介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音乐养心。”儿歌在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中不可或缺,我们就是在朗朗上口的儿歌里学会识字、认识事物、懂得道理,获得精神力量的。一首首儿歌开启了人生的智慧,让懵懵懂懂的孩童有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没有儿歌,就没有健康快乐的童年。但孩子们需要的儿歌在哪里呢?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