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GA48Za tom800com
关注数: 653 粉丝数: 926 发帖数: 11,655 关注贴吧数: 41
《鲍鹏山新说<水浒>》精彩语录全集——武松(11) 250、一般情况下,为了捞钱,也为了杀鸡给猴看,以儆效尤,牢城营的管营,对于不孝敬银子的囚犯,这一百杀威棒,那是有条件要打,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打。这样,才能使牢城营的犯人人人自危,个个惶惶不可终日,培育一心讨好差拨、管营的“良好狱风”。而今天,情况完全颠倒过来了:是,有条件不打,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不打。 251、武松吃软不吃硬,可以恩结。以恩结,乃知恩图报之人。在这个恩将仇报的社会里,这是很难得的境界了。然而,还不是最好境界。最高境界乃是以义结:度义而动,见得思义,一切唯义是从,不可屈服,不可收买,不可诱惑,不可恐吓。这样的人,才是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真好汉。 252、梁山有没有以义结的真好汉?有。谁呢?鲁智深。鲁智深一生,虽然莽撞率性,却大节不亏,终成善果。一生不做亏心事,靠的不是性格,而是品格;一生能得善终,关键不在小心,而在大义。 253、知恩图报和施恩图报,一字之差,境界不大一样。知恩图报是懂得人情冷暖,是以德报德,是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照顾的回报,是人类的可贵品德。而施恩图报则是一种投资行为,甚至是一种笼络和约束行为,是对人的利用。他施出的一点儿投资,是要加倍收回的。 254、武松是底层人,所以,特别需要别人的承认,需要别人的恭维,需要别人的看重。一旦有人看重他,他就肝脑涂地以报,而不问什么是非。
《鲍鹏山新说<水浒>》精彩语录全集——武松(9) ⑪ 英雄大意 276、暴力是权力的极端形式。 277、梁山就是一种体制外的权利,或者说是一些人权力欲在体制外的实现。梁山的建立,就是在体制外再建权利体系,实现一些人的权力欲。 278、武松有着睥睨天下英雄的气度,这种骨子里的自信自尊自负自大,他是要时时表现出来的。 279、快活快活,就是很快就要过去的生活。 280、武松是个大人,是个英雄,是个豪杰,是个好汉。但是,他经常会暴出他的“小样”:有些谄笑,有些讨好,有些巴结,有些奴颜,有些媚骨……说得好听一些,他吃软不吃硬,知道感恩戴德。说得难听一些,一遇到权势,一遇到权势给他一点儿颜色,他马上感激涕零,恨不能肝脑涂地以报。 281、无论你是多么大的英雄,只要你无有官职,不论你碰到多么小的芝麻粒大的官,你马上就泄气了,马上就吃瘪了,英雄马上就成了狗熊……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苛政猛于虎”! 282、司马迁曾经感慨万端地说,“士方其危苦之时,易与耳!”意思是说,当一个人,在他落难的时候,很容易的就可以结交到他。因为这样的时候,他最需要关心,最需要尊重,并且,要求的不多不高,一点点的关照和恩惠,就可以获得他的感激,从而获得他的友谊,获得他的忠诚。 283、小人确实常常得志,但是,小人永远不会得到福气。 284、小人的脸啊,就是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285、为什么不容分说?因为,无须分说。因为你要说的,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知道的事实,还要你说吗?大家要你说的是:大家要你说的。为什么对你又是打又是骂?就是教导你明白这个道理。就是让你说出大家要你说的。
《鲍鹏山新说<水浒>》精彩语录全集——武松(5) ⑥ 复仇之刀 220、培根认为,就对法律的破坏程度而言,对犯罪的报复,胜过犯罪本身,因为“犯罪是破坏法律,复仇是对法律取而代之”。非常可惜的是,这种清晰而理性的认识,在中国古代法律理论中,很是缺乏。恰恰相反,我们的传统文化倾向于肯定复仇。复仇事件时时发生,总能赢得喝彩,到处传扬。复仇人物常常出现,总能得到同情,甚至歌颂。也就是说,在古代中国,文化肯定复仇,文学歌颂复仇。《水浒》就是歌颂复仇之作。 221、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对复仇事件津津乐道的描写,对复仇人物热烈的情感倾注,其中隐藏着一个极深刻的社会心理:那就是,全社会对封建法律的无信任,并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出来。文学违背法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普遍现象。当法律不能主持正义时,代表着社会良心的文学必然表现出对法律的失望和鄙视。 222、当法律不能及时有效地制止或惩罚这种对法律的破坏时,结果只有两个:第一,人们不再寄希望于法律,不再肯定法律,从而也就不会遵守和自觉维护法律。第二,个别的强梁会自行解决问题,用个人复仇来讨得被侵犯的公道。此时,正如培根所说,法律就已经被彻底取而代之。这是对法律的更大的破坏。而且,这样的破坏,还获得了道德的赞许。 223、胸中一团杀气,脸上却一团和气,满腹杀机却毫不露声色,武松做得出,鲁达、李逵做不出,林冲也做不出。与鲁智深、李逵相比,武松是最有心数的,做事时心中是最有规划的。像鲁智深、李逵,往往都是率性而动,事前并不谋划,临事全凭感觉,结果也往往没有预料。这样的人,可爱,但没有什么准头。而武松,在不动声色中,心中早已盘算好了一切,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目标,每一个方式方法,每一个结果,都了然于心。看他做事,当时不一定明白,但事后一看,环环相扣,丝丝入扣,天衣无缝,一切都在计划之中。这样的人,令人佩服!有时也让人害怕! 224、潘金莲的怨,潘金莲的恨,潘金莲的恶,潘金莲的罪……一切都结束了。这一把刀子,彻底清算了潘金莲的一生,也清算了叔嫂之间的爱恨情仇。 225、武松是《水浒》好汉中最酷的,又是最喜欢耍酷的。这一连串的举动,一定看得众位邻居心惊肉跳。这里既有武松的从容镇定,又有他的冷酷无情。酷,就是冷酷。 226、一个大型杀戳的人,偏偏礼数周到。最可怕的,就是这样的人。 227、武松,从此成了孤儿。这茫茫世界,再也没有了他的骨肉亲人。 228、武松很自恋。他自己觉得这事干得漂亮,他需要接受群众的欢呼。他知道,当官府惩罚他时,群众会为他欢呼。当法律判他有罪时,道德会给他加冕。他需要这样的道德冠冕。
《鲍鹏山新说<水浒>》精彩语录全集——武松(4) ⑤ 太岁归来 210、现在,武松无须再顾忌什么,在这个世界上,他再也没有什么放不下的牵挂,一点儿爱被扼杀,一点儿情被割断,现在,只剩下一腔仇,一腔恨。护佑使者摇身一变,成了复仇天使。 211、唯其不贪,才保全了性命。有一条优点,就有一条生路。而王婆,正因为贪,才置自己于必死的境地。有一条缺点,也就可能多一条死路。王婆和何九,两人都是精细人。但最后何九胜出。胜在德而不是胜在才。 212、吃官司却是玩耍,既是孩子口吻,也是老于世故的口吻。 213、在市井讨生活,大人个个精明,小孩儿个个早熟。《水浒》写市井,异样好。 214、武松也不是一般平民百姓。他的身份还是很特殊的。这样的人,尚且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不能得到官府的公正对待,一般普通百姓,在这样的社会得到的待遇,也就可想而知了! 215、官腔的可怕处,在于它句句在理,你无法反驳。两种最有代表性的官腔:政治官腔和专业官腔。政治官腔使用者一般为有一定权力和地位的官僚。其用途在于确立自己的政治优势,显示自己的政治正确。政治正确者便有了政治优势,你再纠缠就属于闹事了。官腔的第二种是专业官腔。使用者一般为某些利益集团的御用学者和专家。其用途在于确立自己的专业优势。既然你摸不着头脑,也就无法反驳他,他马上就占有了有利的专业优势。他既然有了专业的优势,你再纠缠就属于不懂事了。 216、从某种意义上说,什么叫圣人?就是常常被人利用的人。 217、简单地说,官腔既是一种说话方式,更是一种话语权。老百姓,没有话语权,只能忍气吞声。 218、对付官腔的最好武器,就是良知和常识。不跟着官腔绕弯弯,跟着官腔绕,会把你绕得一点儿道理都没有,一点儿脾气都没有,一点儿头脑都没有。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随你说千道万,我就坚持一点:良知和常识。最简单的思路,有时恰恰是最正确的死路。 219、协商不能解决的,用法。法度不能解决的,用刀。可见,官府不作为,会造成极大地社会问题:自己无力解决问题的,成了无依无靠的顺民。自己有力解决问题的,成了无法无天的暴民。暴民不是国家的力量,而是国家的祸害。顺民呢?同样糟糕:顺民不是国家的财富,而是国家的累赘。一个强大的国家和民族,既不要暴民,也不要顺民,要的是公民。
《鲍鹏山新说<水浒>》精彩语录全集——武松(3) ④ 谋杀亲夫 200、以色事人或以色邀宠,正是女人的不幸,而不是她们的不德。对此,我们要给予的,是同情的泪水,而不是责骂的口水。 201、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爱情我们不能接受;但是,没有什么爱情我们不能理解。有一些爱情我们不能报以爱情;但是,没有什么爱情我们不能报以温情。有一些爱情我们必须拒绝;但是,没有任何爱情我们可以嘲弄。 202、看住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比看住一万个跳蚤还难。 203、拉回一个倒向他人的女人,就像推开一面倒向自己的墙。 204、在封建社会,普通百姓最怕的,就是这两样东西:流氓和贪官。 205、事实上,一般的情况下,人们对利害的考虑总是压过对是非的考虑,这是一般人性。但是,假如他们得不到保护,独自主持是非的成本太高,高到他们无法承受,他们只能选择沉默,并且,在沉默中成为罪行和恶人的同谋。 206、当人们主持正义却要砸了饭碗时,人们往往选择的是饭碗而丢弃正义。这不但不被看做低下,反而被视为聪明。 207、我们知道,在非公民社会,在大多数情况下,芸芸众生既不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更不具备保护他人、维护正义的能力。在看到邪恶肆虐时,普通人就是鲁迅先生所沉痛揭示的两种人:一、遭到蹂贱伤害的示众材料;二、沉默不语的旁观者、看客。 208、在整个《水浒传》故事里,举凡弱者被欺凌的地方,必有沉默的大多数,站在一旁,沉默不语。实际上,只要大多数不再沉默,我们本来无需英雄。我们可以自己救自己。 209、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在他人都沉默时候,他爆发出来。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大家都不敢出来时,他站出来。这话反过来说,就是:英雄爆发的时候,正是大多数人沉默的时候。英雄挺身而出的时候,正是大众不敢出头的时候。因此,有梁山英雄的地方,一定不是一个好时代;孽生英雄侠客的世道,也一定不是一个好世道。因为,有一个英雄,必有一群懦夫。但愿我们的生活中,永远无需英雄侠客。我们自己是自己的英雄。我们自己建立一种制度,用制度保护我们自己。
《鲍鹏山新说<水浒>》精彩语录全集——武松 ①      怒虎神人 176、武松的一大特点,就是好吹牛,好显摆,好炫耀,好逞能。 177、走夜路的人,往往吹口哨,不是不怕,恰恰是因为怕。 178、一个人要鼓励自己有所作为、有所建树,最好的办法就是欣赏自己,肯定自己。但是,一个人要让自己做傻事、蠢事,闯祸,最好的办法也是欣赏自己,肯定自己。 179、这个世界上,什么是蠢事,什么是傻事,还真难说。一件聪明的事,如果有始无终,最后就变成了傻事。相反,一件傻事,如果你坚持做下去,最后竟然让你做成了,那就变成了好事、大事,甚至变成了大事业。 180、一个自信和骄傲的人,往往也是最重要面子的人。 181、好汉是不能被人耻笑的。被人耻笑了,就做不得好汉了。 182、好面子是可爱的,好面子是可贵的。好面子源于一种骄傲的个性。骄傲的个性,相比较卑贱的个性,是高贵的、可贵的、珍贵的。至今,好面子的人,不会太下流。好面子,就是有耻。而有耻,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基本要求。孔子讲,一个得到很好治理的国家,一个有着精神文明的国家,其人民一定是“有耻且格”——有羞耻心且行为举止体面。而一个有着自我品格的人,也要“行己有耻”——自己的品行和行为,都要有羞耻心。所以,有羞耻心,对于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 183、好面子,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往往逼着自己做一些有难度的事。做成了,自然就有了成功。很多大事,都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都是逼着做出来的,都是自己逼着自己勉为其难做出来的。人有时要逼自己,逼出自己的潜能。不逼,你哪里知道你能做多大的事呢? 184、在孔子看来,临事而惧,不但不会损害英雄形象,恰恰是真正勇者的行为和心理。真正的英雄,往往需要真正的对手,面对真实的有实力的对手,心存敬畏,心存戒惧,小心应付,恰恰是英雄的必备素质。 185、武松对虎,不想打,不敢打,也不会打。只因为他好面子,好自负,好逞能,逼得自己没了退路,只好打了。打了,也就真的打死了。逞英雄,也就真的成了英雄。世界上的好多事,往往也就是这样。
水浒中步战无敌杀人四人组,四人杀死两猛将外加杀败一千军士(威武)      张、高二统制,各绰了枪上马,带领一千马步兵出城迎敌。黑旋风李逵见了,便把【五百步军】一字儿摆开,手搦两把板斧,立在阵前。丧门神鲍旭仗着一口大阔板刀随于侧首。项充、李衮两个,各人手挽着蛮牌,右手拿着铁标。四个人各披前后掩心铁甲,列于阵前。高、张二统制正是得胜狸猫强似虎,及时鸦鹊便欺雕,统着【一千军马】,靠城排开。       宋军内有几个探子,却认得高可立、张近仁两个,是杀韩滔、彭玘的。便指与黑旋风道:“这两个领军的,便是杀俺韩、彭二将军的。”李逵那里听了这说,也不打话,拿起两把板斧,直抢过对阵去。鲍旭见李逵杀过对阵,急呼项充、李衮,舞起蛮牌,便去策应。四个齐心滚将过对阵。高可立、张近仁吃了一惊,措手不及。急待回马,那两个蛮牌早滚到马颌下。高可立、张近仁在马上把枪望下搠时,项充、李衮把牌迎住。李逵斧起,早砍翻高可立马脚。高可立攧下马来。项充叫道:“留下活的”时,李逵是个好杀人的汉子,那里忍耐得住,早一斧砍下头来,鲍旭从马上揪下张近仁,一刀也割了头。【四个在阵里乱杀南军】。黑旋风把高可立头缚在腰里,【轮起两把板斧,不问天地,横身在里面砍杀】。杀得一千马步军,退入城去,【也杀了三四百人】。直赶到吊桥边,李逵和鲍旭两个,便要杀入 城去。项充、李衮,死当回来。城上擂木炮石,早打下来。四个回到阵前,【五百军兵依原一字摆开】,那里敢轻动。本是也要来混战,怕黑旋风不分皂白,见的便砍,因此不敢前。
1 下一页